觸目凄涼多少悶,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觸目凄涼多少悶,以及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是什么意思
語出:《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作者】歐陽修 【朝代】宋
意思是:自從分別之后,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涼與愁悶,生出不盡的憂愁。因不知親人行蹤,故觸景皆生出凄涼、郁悶,亦即無時無處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語言極狀其多。 全詞抒情與寫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帶凄清之景,將閨中思婦深沉凄絕的別恨表現得深曲婉麗,淋漓盡致。
附全詞: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觸目凄涼多少悶前一句是什么
觸目凄涼多少悶前一句是別后不知君遠近。
原文: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譯文:分別后不知你的行程遠近,滿目凄涼心中有說不盡的苦悶。你越走越遠漸漸斷了書信;魚書不傳我去哪里問訊?深夜里風吹竹葉蕭蕭不停,千聲萬聲都是別愁離恨。我斜倚單枕想到夢中見你,誰知道夢沒有做成燈芯又燃盡。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描寫思婦念遠的愁情。上闋寫思婦別后的孤凄苦悶和對遠游人深切的懷念;下闋借景抒情,描寫思婦秋夜難眠獨伴孤燈的愁苦。全詞突出一個恨字,層層遞進,深沉婉約,把一個閨中獨居的女子在愛人離別后的凄涼悲愁以及對杳無音訊的無情之人的怨恨,刻畫得淋漓盡致。
筆調細膩委婉,語言淺白,情感樸實;境界哀怨纏綿,清疏蘊藉,雅俗兼備;抒情與寫景兼融,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帶凄清之景,表現出特有的深曲婉麗的藝術風格。
作者簡介:
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人。天圣八年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
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并積極培養后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余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出自宋朝詩人歐陽修的古詩詞作品《玉樓春》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注釋】
1、遠近:不知道相距有多遠,不知道在哪里的意思
2、觸目:眼睛接觸到的,指看到的
【解說】
自從分別之后,不知你已經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涼與愁悶,生出不盡的憂愁!你越走越遠,最后竟斷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寬闊,魚兒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處去打聽你的消息。
【鑒賞】
這是一首別后相思愁緒之詞,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間詞的影響,以代言體(即女性第一人稱方式)形式表達了閨中思婦深沉凄婉的離情別緒。全詞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詞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細而又溫柔敦厚。發端句“別后不知君遠近”是恨的緣由。因不知親人行蹤,故觸景皆生出凄涼、郁悶,亦即無時無處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語言極狀其多。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賞析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 ? 歐陽修? ? 宋
別后不知君遠近,
觸目凄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
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
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
夢又不成燈又燼。
欹? ? qī ,指傾斜,歪向一邊。
賞析:
? ? ? ? 首先,詞的開篇兩句“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歐陽修寫出了閨中女子愁情的緣由。即自從我和你分別后,就不知道你的行蹤,所以我觸景之處皆是凄涼與說不盡的苦悶。從這兩句來看,歐陽修已經表明了這首詞是描寫一個閨中獨居的女子,在和愛人分別后的凄涼,以及她對杳無音訊的無情之人的怨恨。
? ? ? ? 緊接著“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意思是說,你越走越遠漸漸斷了書信,音訊全無我又能到哪里問訊呢?這里的“水闊魚沉”,即魚不傳書,音訊全無。在古代有魚雁傳書的傳說。由此可見,在與愛人分別后,她想著去追尋愛人的足跡,卻欲求無路、欲訴無門。這種不可名狀的愁情,可謂寫得極為痛切。
? ? ? ? 然后,下片“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則突出了一個“恨”字。它的意思是說,深夜里秋風把竹葉吹的蕭蕭不停,仿佛每一片葉子都似乎在訴說著我的怨恨。可見她從前面欲求無路、欲訴無門的愁情,變成了現在對無情之人的怨恨。那一葉葉,一聲聲,不僅牽動了她無限的愁情,也打動了歷代有情人的心。
結尾兩句“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即我想要斜靠著孤枕睡去,從而在夢中去尋你,可誰知道夢沒有做成,燈也已經燃盡。可見她對現實已經無奈了,所以才會想要從夢中去實現,但“燈又燼”三字,明顯說明了她僅有的一點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至此,這首詞的情感便到達了極致。詞已經結束,閨中女子的愁情卻裊裊不斷。
? ? ? ? 綜觀歐陽修的這首詞,從閨中女子與愛人的分別,到無音信,再到夜聞風竹、尋夢不成,最后燈又燼,可謂是一層、一層、又一層地將她的愁情寫得越來越深刻、凄絕,寫到了極致。從這亦能看出歐陽修高超的藝術水平,是一首閨怨詞的名作。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朝代:宋代
作者:歐陽修
原文: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譯文
分別后不知你的行程遠近,滿目凄涼心中有說不盡的苦悶。你越走越遠漸漸斷了書信;魚書不傳我去哪里問訊?深夜里風吹竹葉蕭蕭不停,千聲萬聲都是別愁離恨。我斜倚單枕想到夢中見你,誰知道夢沒有做成燈芯又燃盡。注釋⑴魚沉:魚不傳書。古代有魚雁傳書的傳說,這里指音訊全無。⑵攲(yǐ):傾斜。...
觸目凄涼多少悶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觸目凄涼多少悶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