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是什么詩,古詩絕句
很多朋友對于絕句是什么詩和古詩絕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絕句的詩是什么?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起源于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屬于近體詩的一種形式。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果將各人所作的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而絕句的稱呼即由此而立。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六言絕句較為少見。
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后才出現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南朝陳代的徐陵主編《玉臺新詠》就有“古絕句”的名稱。但這種絕句雖然押韻,而相對來說平仄(zè)較為自由,或者可以說有些詩人不愿受格律的約束。在律絕盛行以后,古絕句仍然被沿用發展下來。古絕句五言特多,而七言非常之少。所以,七言八句不是很常見。
什么是絕句,什么是律詩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把8句的律詩一截兩開),短小精悍。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于近體詩范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
絕句是近體詩的一種。全首四句。每句五言的叫五言絕句,七言的叫七言絕句。字的平仄和句末押韻都有一定的規則。
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稱五絕,七字者稱七絕。亦有每句六字者。或用平韻,或用仄韻。絕句有近體絕句和古體絕句兩種。近體絕句始于 唐 ,產生于律詩之后,蓋截律詩之半而成,故又名“截句”。唐以后詩人所作古體絕句一般即稱古風。 指截去上下文的斷句。
律詩全首八句。每句五言的稱五言律詩,七言的叫七言律詩。其中三四兩句和五六兩句必須對仗。每句之內,句與句之間平仄調配有一定的格式。偶句押平聲韻,一韻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近體詩的一種。起源于 南北朝 ,成熟于 唐 初。格律要求嚴格。分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律、七律。以八句為定格。每句有一定的平仄格式;雙句押韻,以押平聲為常,首句可押可不押。中間四句除特殊情況外必須對偶。亦偶有六律。其句數在八句以上者稱排律。
絕句是首什么詩?
“絕句”是從“五言短古,七言短歌”變化而來,唐人賦予它以聲律,使它定型,就成絕句。絕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
五言絕句:
《登鸛雀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七言絕句:
《絕句》南宋 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六言絕句:
《田園樂》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供參考。
什么是絕句?絕句和律詩的區別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絕句與律詩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詩句數量不同
。律詩一般為八句,五言律律一共四十個字,七言律詩一共是五十六個字;超過八句就是長律,長律多數為五言,七言的也有,但不太多。絕句一般只有四句,所以字數只有律詩的一半,五言絕句是二十個字,七言絕句是二十八個字。
2、聲韻要求不同
。律詩一般押平聲韻,押仄聲韻的律詩非常罕見,基本可以忽略;律詩每一句的平仄都有規定,這個講究很多;律詩每篇必須有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絕句中的古絕是古體詩,也就是自由詩,不管是押仄聲韻還是平聲韻,都不受近體詩平仄的束縛。律絕相當于二分之一律詩,因為是四句,只有正常律詩的一半,不但必須押平聲韻,而且也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
3、起源時代不同
。律詩萌芽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定型于初盛唐間,成熟于中晚唐時期。絕句起源于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其名稱可能來自六朝文人的“聯句”。六朝時期文人宴集,有聯章作詩的風氣,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果將各人所作的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一絕”,而絕句的稱呼即由此而立。
絕句與律詩
絕句是古詩名嗎?
絕句是古詩中的一種格式,古樂府詩中,四句為為一“解”,又有截斷的意思,所以將四句等長的詩作稱之為“絕句”,根據字數的不同來命名為幾言絕句。經過漫長的創作淘汰,最終單雙音節組合的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成為最適合創作的體裁,因此古詩絕句中最多的就是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而格律就是針對五言和七言來規定,因此遵守格律的五、七言絕句,又稱為“律絕”,而不遵守格律的絕句,則被稱為“古絕”。
不過詩人們在創作絕句的時候,有時候懶得另取標題,就用“絕句”二字命名,也是常有的事。就好像我們明明去吃牛排或者面食,但是習慣性地會說“咱們去吃飯”一樣,只不過是懶得較真罷了。
以“絕句”命名詩作,最有名的自然是杜甫的《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是一首遵守格律的作品,是仄起不入韻格式,所以這是一首七言律絕。
還有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絕句因為短小,所以很多時候都是隨口為之,不寫標題再正常不過。這是李清照的一首小詩,并沒有遵守平仄格律,所以是一首五言古絕。
對于這兩首作品來說,“絕句”就是詩名,但是對于詩體分類來說,絕句就是一種四句的、整飭的詩歌體裁。
《絕句》這首古詩是什么?
《絕句》這首古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絕句。
這首詩用自然流暢的語言寫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調清新,意境明麗,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這組五言絕句是詩人漂泊西南的早期作品,作于公元764年(廣德二年)暮春,當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
絕句的作品原文: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絕句》作品鑒賞:
這首五言絕句選材精恰,色彩明麗,格調清新。反映了詩人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適心情和歡悅情懷。詩作于廣德二年(764)暮春,時杜甫在四川草堂。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