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的詩句是哪些(漁歌子是什么古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漁歌子的詩句是哪些,以及漁歌子是什么古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魚歌子的詩有哪些?
1、《漁歌子 漁父四首》
年代:?元?作者:?周巽
春水孤篷發棹謳。彩虹為線月為鉤。桃花浪,杜若洲。此處垂鉤釣玉
2、《漁歌子 題松澤西亭》
年代:?宋?作者:?無名氏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
3、《漁歌子·霅溪灣里釣魚翁》
年代:?唐?作者:?張志和
霅溪灣里釣魚翁,蚱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
荷衣不嘆窮。
4、《漁歌子·楚山青》
年代:?宋?作者:?李珣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云滿屋,
不見人間榮辱。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
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蓬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
名利不將心掛。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
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
驚起一行沙鷺。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云間,山月里,
棹月穿云游戲。
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
不議人間醒醉。
5、《漁歌子·柳如眉》
年代:?唐?作者:?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
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
一去音書斷絕。
漁歌子的詩句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 滏水集三》
年代: 元 作者: 趙秉文
一葉黃飛一葉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蘋洲。歸路月明山上
《漁歌子·柳如眉》
年代: 唐 作者: 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
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
一去音書斷絕。
《漁歌子·草芊芊》
年代: 宋 作者: 孫光憲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
天際玉輪初上。
扣舷歌,聯極望,槳聲伊軋知何向。黃鵠叫,白鷗眠,
誰似儂家疏曠?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
萬頃金波重疊。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經霅水。過松江,
盡屬儂家日月。
漁歌子詩句
《漁歌子·霅溪灣里釣魚翁》
霅溪灣里釣魚翁,蚱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
荷衣不嘆窮。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查看全部(2)
2
[宋]
李珣
《漁歌子·楚山青》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漁艇棹歌相續。
展開全文
3
[宋]
徐積
《漁父樂/漁歌子》
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陽煙火隔蘆花。漁唱歇,醉眠斜。綸竿蓑笠是生涯。
《漁父樂/漁歌子》
見說紅塵罩九衢。貪名逐利各區區。論得失,問榮枯。爭似儂家占五湖。
《漁父樂/漁歌子》
討得漁竿買得船。歸休何必待高年。深浪里,亂云邊。只有逍遙是水仙。
查看全部(6)
4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草芊芊》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
天際玉輪初上。
展開全文
5
[宋]
陸游
《漁父/漁歌子》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葉綠,蓼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
《漁父/漁歌子》
晴山滴翠水挼藍。聚散漁舟兩復三。橫埭北,斷橋南。側起船篷便作帆。
《漁父/漁歌子》
鏡湖俯仰兩青天。萬頃玻璃一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查看全部(5)
6
[元]
周巽
《漁歌子 漁父四首》
春水孤篷發棹謳。彩虹為線月為鉤。桃花浪,杜若洲。此處垂鉤釣玉
《漁歌子·西風一葉下晴川》
西風一葉下晴川。換酒將魚不用錢。蘆渚畔,蓼洲邊。暮醉醒來月滿
《漁歌子·寒江獨釣去還來》
寒江獨釣去還來。機靜應無鷗鳥猜。冰柱折,雪梅開。坐擁羊裘夜未
查看全部(15)
7
[宋]
蘇軾
《漁父/漁歌子》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漁歌子》
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漁父/漁歌子》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查看全部(4)
8
[宋]
張炎
《漁歌子·□□□□□子同》
□□□□□子同。更無人識老漁翁。來往事,有無中。卻恐桃源自此通。
《漁歌子·□□□□□溪流》
□□□□□溪流。緊系籬邊一葉舟。沽酒去,閉門休。從此清閑不屬鷗。
《漁歌子·□□□□白云多》
□□□□白云多。童子貪眠枕綠蓑。莞爾笑,浩然歌。奈此蕭蕭落葉何。
查看全部(10)
9
[唐]
魏承班
《漁歌子·柳如眉》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
窗外曉鶯殘月。
展開全文
10
[宋]
無名氏
《漁歌子 題松澤西亭》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
《漁歌子·愚人未識主人公》
愚人未識主人公。終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籠。原來只是舊時
《漁歌子 題松澤西亭》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
查看全部(3)
11
[元]
趙秉文
《漁歌子 滏水集三》
一葉黃飛一葉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蘋洲。歸路月明山上
《漁歌子 滏水集三》
白頭波上白頭人。黃葉渡西黃葉村。山幾朵,酒盈尊。落日西風送到
查看全部(2)
《漁歌子·霅溪灣里釣魚翁》
霅溪灣里釣魚翁,蚱艋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笑著
荷衣不嘆窮。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查看全部(2)
2
[宋]
李珣
《漁歌子·楚山青》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漁艇棹歌相續。
展開全文
3
[宋]
徐積
《漁父樂/漁歌子》
水曲山隈四五家。夕陽煙火隔蘆花。漁唱歇,醉眠斜。綸竿蓑笠是生涯。
《漁父樂/漁歌子》
見說紅塵罩九衢。貪名逐利各區區。論得失,問榮枯。爭似儂家占五湖。
《漁父樂/漁歌子》
討得漁竿買得船。歸休何必待高年。深浪里,亂云邊。只有逍遙是水仙。
查看全部(6)
4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草芊芊》
草芊芊,波漾漾,湖邊草色連波漲。沿蓼岸,泊楓汀,
天際玉輪初上。
展開全文
5
[宋]
陸游
《漁父/漁歌子》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蘋葉綠,蓼花紅。回首功名一夢中。
《漁父/漁歌子》
晴山滴翠水挼藍。聚散漁舟兩復三。橫埭北,斷橋南。側起船篷便作帆。
《漁父/漁歌子》
鏡湖俯仰兩青天。萬頃玻璃一葉船。拈棹舞,擁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查看全部(5)
6
[元]
周巽
《漁歌子 漁父四首》
春水孤篷發棹謳。彩虹為線月為鉤。桃花浪,杜若洲。此處垂鉤釣玉
《漁歌子·西風一葉下晴川》
西風一葉下晴川。換酒將魚不用錢。蘆渚畔,蓼洲邊。暮醉醒來月滿
《漁歌子·寒江獨釣去還來》
寒江獨釣去還來。機靜應無鷗鳥猜。冰柱折,雪梅開。坐擁羊裘夜未
查看全部(15)
7
[宋]
蘇軾
《漁父/漁歌子》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漁歌子》
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后不知何處。
《漁父/漁歌子》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查看全部(4)
8
[宋]
張炎
《漁歌子·□□□□□子同》
□□□□□子同。更無人識老漁翁。來往事,有無中。卻恐桃源自此通。
《漁歌子·□□□□□溪流》
□□□□□溪流。緊系籬邊一葉舟。沽酒去,閉門休。從此清閑不屬鷗。
《漁歌子·□□□□白云多》
□□□□白云多。童子貪眠枕綠蓑。莞爾笑,浩然歌。奈此蕭蕭落葉何。
查看全部(10)
9
[唐]
魏承班
《漁歌子·柳如眉》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
窗外曉鶯殘月。
展開全文
10
[宋]
無名氏
《漁歌子 題松澤西亭》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
《漁歌子·愚人未識主人公》
愚人未識主人公。終日孜孜恨不同。到彼岸,出樊籠。原來只是舊時
《漁歌子 題松澤西亭》
一葉虛舟一副竿。了然無事坐煙灘。忘得喪,任悲歡。卻教人喚有多
查看全部(3)
11
[元]
趙秉文
《漁歌子 滏水集三》
一葉黃飛一葉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蘋洲。歸路月明山上
《漁歌子 滏水集三》
白頭波上白頭人。黃葉渡西黃葉村。山幾朵,酒盈尊。落日西風送到
查看全部(2)
漁歌子的所有詩?
《漁歌子》的所有詩沒辦法全部附上,《漁歌子》是詞牌名,有些詞的從古流傳下來,要么失傳了,要么有些字無法識別了,所以這里只附上一些現有的作品。
《漁歌子》,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后來李珣、孫光憲等詩人用過此調。詞牌格律有3種。
現有的作品有: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作者: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荻花秋
作者:李珣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漁歌子
孫光憲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風月。
漁歌子·楚山青
作者:李珣
楚山青,湘水綠,春風澹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云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漁歌子·柳如眉
作者: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漁歌子·柳垂絲
作者:李珣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漁父(一名漁歌子)
作者: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漁歌子
作者:顧夐
曉風清,幽沼綠,倚闌凝望珍禽浴。畫簾垂,翠屏曲,滿袖荷香馥郁¤好攄懷,堪寓目,身閑心靜平生足。酒杯深,光影促,名利無心較逐。
漁歌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珣
原文: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
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云滿屋,
不見人間榮辱。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
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蓬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
名利不將心掛。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
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云遮處。下長汀,臨深渡,
驚起一行沙鷺。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云間,山月里,
棹月穿云游戲¤
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
不議人間醒醉。
關于漁歌子的詩句
1.漁歌子詩句
漁歌子,曲牌名 漁歌子①?【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
③ 青箬笠,④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
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
后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自稱煙波釣徒。
著書亦名《玄真子》。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
“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an=0si=2。
2.漁歌子的詩
張志和《漁歌子》 賞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注釋]
1、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鷺:一種水鳥。
3、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父生活來表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
3.漁歌子古詩
漁歌子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斗笠,身披綠色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擴展資料:
1、創作背景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歷七年)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
2、賞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寫的山水畫。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
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漁父生活來表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
4.漁歌子的古詩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唐代: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
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這兩句里,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
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里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
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擴展資料:創作背景:唐代宗大歷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
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這首詞于憲宗時一度散失,長慶三年(823),李德裕訪得之,著錄于其《玄真子漁歌記》文中,始流傳至今。
賞析:詞的開頭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明麗清新的“江南春景圖”。“西塞山前”點明詞中所描繪的具體地點在太湖附近。
這里的春景如何呢?作者以生花之筆勾出:在黛色的山巒前,白色的鷺鷥在翱翔,粉紅的桃花在怒放,清澈碧綠的江水在潺潺的流著,鮮美名貴的鱖魚自由自在的潛游。真是一幅“桃紅、水綠、魚肥、鷺飛”清新艷麗、生機勃勃的畫面。
在這頭兩句中,作者寫了五種事物,有靜的,有動的,它們巧妙的組合在一起。山聳、禽飛、魚游、水流、花搖,靜中有動,動中有靜,一派生機躍然紙上。
作者又如一位極善調色的畫家,在十四字所構成的畫面上。就有黛(山)、白(鷺)、紅(桃)、綠(水)、青黃(魚)等顏色,色彩明麗,濃淡相宜。
就在這明麗清新的背景中,一位煙波釣徒頭戴青色蒻竹葉編的大斗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在斜風細雨中,駕著一葉扁舟,蕩漾在萬頃碧波之上,這是多麼灑脫倜儻啊!“青篛笠,綠蓑衣”作者緊緊抓住衣著的特點,簡潔明快的勾出一位漁民的形象。
“蒻笠”之青,“蓑衣”之綠又給前面的畫面涂上了清雅的色彩。“斜風細雨”描繪出春雨的特點。
“不須歸”揭示了人物的內心活動——由于陶醉在清新、怡靜、安逸的大自然懷抱里。因而不避風雨,流連忘返。
這個藝術形象是作者對漁民生活理想化的描寫,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寫照。相傳張志和往來江湖,垂釣太湖時,常常“不設餌,志不在魚”,而是寄情山水。
作者在這里以深情托出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也就是寄托了自己不再留戀仕途,一心遁跡江湖、怡情山水,享此隱居之樂的情趣。
5.漁歌子詩意
張志和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 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 賞析 ) 這首詞描繪了春天秀麗的水鄉風光,塑造了一位漁翁的形象,贊美了漁家生活情趣,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風景,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鄉村生活生活。 附:詩人張志和介紹:約730—810,唐代詩人。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后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字號玄真子,又自稱煙波掉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詩》錄其九首詩詞。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6.漁歌子全詩
漁歌子,詞牌名,詞也叫“長短句”,“小令”。可以唱,分為上下兩段,兩段之間有空格。
漁歌子①
【唐】張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鷺③飛,
桃花流水④鱖(guì)魚肥。
青箬(ruò)笠⑤,綠蓑⑥(suō)衣,
斜風細雨不須⑦歸。
【注釋】
①.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 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④.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 箬笠:竹葉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 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⑦:鱖魚:淡水魚,江南又稱桂魚,肉質鮮美。
【譯文】
西塞山前有白鷺在飛,桃花盛開,水流湍急,鱖魚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帶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在江面中垂釣。而他久久不愿離去,是因為這里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名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賞析】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
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
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
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
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
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
7.漁歌子作者和詩句
1、原文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2、譯文注釋 詩詞注釋 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鷺:一種白色的水鳥。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鱖魚:俗稱“花魚”、“桂魚”。
扁平、口大、鱗細、黃綠色,味道鮮美。 箬笠:用竹篾、箬葉編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編織的雨衣。 詩句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
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3、《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
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這兩句里,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
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里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
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漁歌子》古詩原文
《漁歌子》原文:
【作者】張志和?【朝代】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
賞析:
詞中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悅性的漁人形象:春江水綠、煙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岸畔桃紅,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時;青箬笠,綠蓑衣,漁人醉垂忘歸時。全詞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這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這是一首色彩明優意萬千,脫離塵俗釣湖煙。思深韻遠情融景,生活任行樂自然的抒情詩。
宋代是此詞調傳播的繁盛時期。徐積以此調作詞六首,分別名為《漁父樂》《無一事》《堪畫看》《誰學得》《君看取》《君不悟》。
蘇軾以此調作詞,專詠漁家風,則又從雙調變為單調。蘇軾并率先沿用張志和《漁歌子》成句,添字擴作《浣溪沙·漁父》,并注云:“玄真子漁父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故加數語,令以浣溪沙歌之”。這是用別調填寫“漁父”詞的嘗試。
隨后,黃庭堅也用張志和《漁歌子》成句,添字擴作《鷓鴣天·西塞山邊白鷺飛》。宋高宗趙構以此調作詞,名《漁父詞》。高翥以此調作詞,詠農夫,名《秋日田父辭》。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