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李商隱如何寫淚的簡單介紹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淚李商隱如何寫淚,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賞析李商隱的詩《淚》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賞析
這是李商隱的一首詩,李商隱大家都知道,唐代著名的詩人,詩風朦朧含蓄,往往會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哲理映射出來,讓人驚嘆。這首詩不如《錦瑟》,《昨夜星辰昨夜風》有名,但是其情感充盈,催人淚下。
詩的前六句,都是典故,寫了冷宮的宮女,思念游子的家人,為丈夫殉情的妻子,百姓懷念的官員,昭君遠去匈奴,楚兵兵敗聽到漢軍慶祝,每一個典故都是淚,不同的淚,剛開始讀,讓人不知所以,詩人寫這么多八竿子打不到的事干啥,最后一句一出,讓人淚崩,站在霸水邊自言自語,人間最難過的事,都比不上窮困的書生送錦袍玉衣的顯貴,尷尬而又悲哀,前邊六句里的淚,有這里的淚多嗎?沒有!情感在這里爆發,詩人想要大哭,寒窗十年,滿腹才華,卻依然不受重用,如何對得起父母妻子,愧疚感與無助感襲來,讓人感同身受!
詩人是有年代的,但詩里的情感是沒有年代的,在歷史長河里,流著流著,流進人心里,藝術的生命就滋長了,這是生而為人的感動與自豪。
寫淚的詩句黯然傷神
1. 關于寫淚的詩句
關于寫淚的詩句 1.描寫淚水的詩句
1玉容寂寞淚瀾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2.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3.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4.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5.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7.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8.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9.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0.犀玉滿頭花滿面,負妾一雙偷淚眼。
淚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
知何限,串向紅絲應百萬。
11.李芳樹《刺血詩》
去去復去去,凄惻門前路。
行行重行行,輾轉猶含情。
含情一回首,見我窗前柳。
柳北是高樓,珠簾半上鉤。
昨為樓上女,簾下調鸚鵡。
今為墻外人,紅淚沾羅巾。
墻外與樓上,相去無十丈。
云何咫尺間,如隔千重山?
悲哉兩決絕,從此終天別。
別鶴空徘徊,誰念鳴聲哀!
徘徊日欲晚,決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稿砧書。
可憐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舊愛牽人心。
君如收覆水,妾罪甘鞭捶。
不然死君前,終勝生捐棄。
死亦無別語,愿葬君家土。
儻化斷腸花,猶得生君家。
2.關于淚的詩句
詩中淚水,常見的是兒女之情,《古詩十九首》中有很動人的例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相思之淚,情人分離,如牛郎織女被河川割斷,思念之苦竟至涕淚如雨。
女子愛流淚,男人也一樣,杜甫的《月夜》,寫他在兵亂流亡之時思念親人,禁不住淚沾襟衫:“今夜瀘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這樣的淚水,比戀人相思之淚更凄苦。
我記憶中印象深刻的這類詩句,還有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歐陽修的“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腸,化作相思淚”。 思鄉之情,也使無數詩人淚水沾襟:“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重淚不干”(岑參《逢入京使》);“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悲愴的淚水,在古詩中也隨處可見,如屈原在《離騷》中長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最撼動人心的,還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有些詩人的淚水,是無法言說清楚的,譬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譬如李益的《上汝州郡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 杜甫詩中多悲歌,卻也曾喜極而泣:“喜極翻倒極,嗚咽淚沾巾”,中國人最熟悉的,是他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人生有悲有喜,只要情到深處,便可能有淚水相伴。詩人多情,或許也多淚吧。
含淚的詩句中,李賀的兩句有點驚心動魄:“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思念之情,竟使得冰冷的金銅仙人也淚水盈眶。
這使我聯想起董解元寫離情的詩句:“莫道男兒心似鐵,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一樣讀之心驚。 李商隱有以《淚》為題的七律,為人間的離別之傷嘆息,詩中沒有一個淚字,卻讓人感嘆不盡:“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最有趣的含淚詩,是賈島的《題詩后》:“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寫兩句詩琢磨了三年,想起來傷心。這是詩人的自憐自艾。
1;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的悲哀與“玉生煙”的迷惘。神話里說,月滿則珠圓,可是,月夜下的滄海明珠依然有淚,在茫茫無際的大海里,每一顆珍珠都是一個淚點,藍田山中出產美玉,有玉之處煙靄蒙蒙,而人們只見山中煙靄,不知玉在何處,美玉如同滄海遺珠一樣無人賞識。
2;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含淚自問。
花不語,也非回避答案,“亂花飛過秋千去”,不是比語言更清楚地昭示了她面臨的命運嗎?在淚光瑩瑩之中,花如人,人如花,最后花、人莫辨,同樣難以避免被拋擲遺棄而淪落的命運。這種完全用環境來暗示和烘托人物思緒的筆法,深婉不迫,曲折有致,真切地表現了生活在幽閉狀態下的貴族少歸難以明言的內心隱痛。
3.關于‘淚’的詩句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淚痕紅邑綃絞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脫。 角色寒,也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 。 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乾,淚乾春盡花憔悴。
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眼中淚盡空啼血,忍辱負重誰人知?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愁腸已斷無由醉。
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三十年來長在客,兩三行淚忽然垂。
叢菊漫淹詞客淚,偏多傍,戰場開。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掩淚辭丹鳳,銜悲向白龍。
單于浪驚喜,無復舊時容。 云山從此別,淚濕薜蘿衣。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一卮芳酒,一襟清淚,寂寞西窗雨。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
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 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粉香和淚落君前,相逢恨恨總無言。
青缸挑欲盡,粉淚裛還垂。 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
樓上風吹粉淚垂。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 今來數行淚,獨上驛南樓。
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
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十年花骨東風淚,幾點螺香素壁塵。
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
醉眼看花花花花,老眼掉淚累累累。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
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魂衣上淚。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拈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
勿作兒女別,淚下如綆縻。 莫自使淚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總無情。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離襟淚猶濕,回馬嘶未歇。 歸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
莫染紅素絲,徒夸好顏色。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
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
4.關于眼淚的古詩
1、“終日成章,涕泣零如雨。” (《迢迢牽牛星》)
盈盈一條天河隔開一對有情人牛郎和織女,互相只能含情脈脈地遙望而不能相見,不禁淚如雨下,哪里還有心思弄機織布,此句用夸張手法寫盡了人間有情人的相思之深,相思之苦。
2、“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詩人杜甫登上岳陽樓,望著煙波浩淼的洞庭湖,想起杳無音信、遠在天邊的親人,貧病交加,以孤舟為伴,再想到國家狼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不禁悲從中來。倚著欄桿老淚縱橫。此句將詩人思親憂國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這是樂景寫悲情的典范詩句。安史之亂使京都滿目瘡痍,一片荒涼,百姓妻離子散。杜甫感時傷懷,加之思念親人,面對鳥雨花香的春景,不但無心賞玩,反而淚落心驚。 4、“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這是歡喜激動的眼淚,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戰亂,而當這一天終于盼來時,他激動得悲喜交加,喜極而泣。“初聞”僅承“忽傳”, “忽傳”表現捷報來得太突然。“涕淚滿衣裳”則以形傳神,表現突然傳來的捷報在“初聞”的一剎那所激發的感情波濤。這是喜極而悲,悲喜交加的逼真表現。
5、“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詩人陳子昂登上幽州薊北極目遠眺,不禁感慨萬端:時光匆匆,天地宇宙這樣久遠闊大,而一個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短暫,有生不能建功立業,這怎能不悲傷叫人愴然淚下呢!一個“念”字,表現了詩人包括宇宙古今寬廣無垠的精神境界。一個“獨”字,又渲染了詩人心中不可名狀的孤獨悲涼之感。
6、“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
這是鄉思旅愁之淚,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的作者,便想登高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又使他倍感孤獨和悵惘,于是發出“休獨倚”之嘆。他又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酒入愁腸,思鄉之情更涌上心頭,不禁黯然神傷,流下一行熱淚。 7、“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范仲淹《漁家傲》)
大漠邊關,戍邊將士借酒澆愁,但一杯濁酒又怎能抵御萬里鄉關之思?久困孤城,將士們早已歸心似箭。但壯志未愁,功業未就,還鄉之計又從何談起。萬般思緒縈繞心頭,徹夜無眠,鬢發染霜,淚下如霰,讀來情真意切,感同身受。
8、“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柳永《雨霖鈴》) 這是離別之淚。一對有情人即將離別,河岸邊,他們雙手相擁,淚眼相看,竟一句話也說不出,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因為柔情蜜語,依戀祝福,都在淚花閃爍間。
5.有關眼淚的詩句
關于眼淚的詩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
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淚痕紅邑綃絞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脫。角色寒,也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 .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觀花淚易乾,淚乾春盡花憔悴。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胡未滅,鬢先秋。
淚空流。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眼中淚盡空啼血,忍辱負重誰人知?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
白發書生神州淚,盡凄涼、不向牛山滴。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三十年來長在客,兩三行淚忽然垂。叢菊漫淹詞客淚,偏多傍,戰場開。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掩淚辭丹鳳,銜悲向白龍。單于浪驚喜,無復舊時容。
云山從此別,淚濕薜蘿衣。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一卮芳酒,一襟清淚,寂寞西窗雨。
淚墨灑為書,將寄萬里親。有筍未出土,中已含淚痕。
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
粉香和淚落君前,相逢恨恨總無言。青缸挑欲盡,粉淚裛還垂。
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樓上風吹粉淚垂。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
今來數行淚,獨上驛南樓。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卻把淚來作水,流也流到伊邊。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十年花骨東風淚,幾點螺香素壁塵。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醉眼看花花花花,老眼掉淚累累累。
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欲去也來無計,馬上離魂衣上淚。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拈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自嫌雙淚下,不是解空人。勿作兒女別,淚下如綆縻。
莫自使淚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總無情。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離襟淚猶濕,回馬嘶未歇。
歸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莫染紅素絲,徒夸好顏色。
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雨后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
6.描寫眼淚的詩詞
1玉容寂寞淚瀾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2.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3.怕人尋問,咽淚妝歡4.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5.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7.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8.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9.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0.犀玉滿頭花滿面,負妾一雙偷淚眼。
淚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紅絲應百萬。
11.李芳樹《刺血詩》 去去復去去,凄惻門前路。 行行重行行,輾轉猶含情。
含情一回首,見我窗前柳。 柳北是高樓,珠簾半上鉤。
昨為樓上女,簾下調鸚鵡。 今為墻外人,紅淚沾羅巾。
墻外與樓上,相去無十丈。 云何咫尺間,如隔千重山? 悲哉兩決絕,從此終天別。
別鶴空徘徊,誰念鳴聲哀! 徘徊日欲晚,決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稿砧書。
可憐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舊愛牽人心。
君如收覆水,妾罪甘鞭捶。 不然死君前,終勝生捐棄。
死亦無別語,愿葬君家土。 儻化斷腸花,猶得生君家。
7.描寫流淚的詩句
1玉容寂寞淚瀾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2.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 3.怕人尋問,咽淚妝歡 4.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5.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紅妝淚闌干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7.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8.看朱成碧思紛紛, 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 開箱驗取石榴裙。 9.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10.犀玉滿頭花滿面,負妾一雙偷淚眼。
淚珠若得似珍珠,拈不散。 知何限,串向紅絲應百萬。
11.李芳樹《刺血詩》 去去復去去,凄惻門前路。 行行重行行,輾轉猶含情。
含情一回首,見我窗前柳。 柳北是高樓,珠簾半上鉤。
昨為樓上女,簾下調鸚鵡。 今為墻外人,紅淚沾羅巾。
墻外與樓上,相去無十丈。 云何咫尺間,如隔千重山? 悲哉兩決絕,從此終天別。
別鶴空徘徊,誰念鳴聲哀! 徘徊日欲晚,決意投身返。 手裂湘裙裾,泣寄稿砧書。
可憐帛一尺,字字血痕赤。 一字一酸吟,舊愛牽人心。
君如收覆水,妾罪甘鞭捶。 不然死君前,終勝生捐棄。
死亦無別語,愿葬君家土。 儻化斷腸花,猶得生君家。
李商隱的《淚》正文無一“淚”字,為什么卻讓人句句落淚?
李商隱的《淚》主要是借助了當時最聞名的六個悲傷經典故事,每一句都暗示了生活中太多的悲傷離合,詞不需要提及淚,等領悟就足夠。以愛情詩聞名的李商隱,他的詩詞經常很少直接提及感情,反而是通過簡短的描述去表達自己的內心的悲傷難受;有人說李商隱的詩詞很亂,其實這更多是一種情詩的表達方式,不需要白字黑字地表達感受,足夠讓讀者淚流。
一、李商隱的《淚》前六句提及了六個悲慘的故事,不提及淚也覺得悲傷
在這詩的前六句里面,我們感受到妃子失寵換來終日被困在長巷的悲傷難受,我們感受到跟丈夫分離后終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難受,我們感受到遠嫁塞外那種無奈以及悲傷,還可以感受到戰爭中孤立無助的絕望等等;在李商隱的筆下,我們簡單地了解到方當時生活里面最悲的事情,雖然文字里面沒有提及任何的淚字,但這每一言一語都仿佛直接直接觸碰了心靈的底線,悲傷并不需要言語,心同感受之后也會讓人情不自禁淚流。
二、六個典故算不了什么,還不如自己突然領悟的難受
李商隱那句“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才是整個詩詞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話,生活中確實有很多讓我們情不自禁流淚的故事,但是當自己早上看到青袍寒士送達官貴人的時候,才驚醒原來這才是最悲慘的事情;在當時那個年代,生活中最難受的莫過于官官相衛,莫過于有才華卻無法受到重視,曾經以為悲傷的事情并不在自己,卻意外發現原來自己才是最悲傷的人。
李商隱的《淚》雖然沒有提及一個淚字,但是言語之間的難受卻讓讀者忍不住淚流,因為心有體會。
《淚》唐詩原文及注釋
【作品介紹】
《淚》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40卷第74首。
【原文】
淚
作者:唐·李商隱
永巷長年怨綺羅,離情終日思風波。
湘江竹上痕無限,峴首碑前灑幾多。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朝來灞水橋邊問,未抵青袍送玉珂。
【注釋】
①陳帆曰:“前皆假事為詞,落句方結出本旨”(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引)。
②永巷:宮中的長巷,用來幽閉有罪的宮女。此寫深宮幽閉之淚。
③“離情終日思風波”寫思婦傷離之淚。④“湘江竹上痕無限”用湘妃啼竹事。寫哭吊故君之淚。
⑤《晉書·羊祜傳》:“襄陽百姓于峴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此寫懷念舊德之淚。
⑥紫臺:紫宮,指宮禁。江淹《別賦》:“明妃(王昭君)去時,仰天太息。紫臺稍遠,關山無極。”此寫遠赴絕域之淚。
⑦項羽被圍于墳下,兵少食盡,夜里聽見漢軍四面楚歌,感到大勢已去,于是在帳中飲酒悲歌,泣數行下。此寫英雄末路之淚。
⑧灞橋在長安東,是送別之處。
⑨青袍:唐代八、九品官著青袍。這里指代寒士。玉珂:以馬之盛飾(玉勒)代指達官顯宦。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淚李商隱如何寫淚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淚李商隱如何寫淚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