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中關于勸之如何的詩句(將進酒中勸酒的詩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將進酒中關于勸之如何的詩句,以及將進酒中勸酒的詩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其中勸酒的詩句是
1、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2、將進酒,杯莫停。
3、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4、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整體賞析
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后,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在這首詩里,他演繹莊子的樂生哲學,表示對富貴、圣賢的藐視。而在豪飲行樂中,實則深含懷才不遇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
《將進酒》為勸酒詩,是寫勸酒的詩句有哪些?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是本詩中描述勸酒的部分;
其意為: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1.《將進酒》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原文釋義:
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從不再往回流。
你難道看不見那年邁的父母,對著明鏡悲嘆自己的白發,早晨還是滿頭的黑發,怎么才到傍晚就變成了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
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
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來。
讓我來為你們高歌一曲,請你們為我傾耳細聽。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華生活有何珍貴,只希望醉生夢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來圣賢無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會喝酒的人才能夠留傳美名。
陳王曹植當年宴設平樂觀的事跡你可知道,斗酒萬千也豪飲,讓賓主盡情歡樂。
主人呀,你為何說錢不多?只管買酒來讓我們一起痛飲。
那些什么名貴的五花良馬,昂貴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兒喊出來,都讓他拿去換美酒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消除這無窮無盡的萬古長愁。
3.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于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4.其他與“酒”有關的詩:
《對酒》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唐代·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酌酒與裴迪》唐代·王維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采桑子·畫船載酒西湖好》宋代·歐陽修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留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唐代·李白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擊筑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虞美人·雨后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宋代·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除夜對酒贈少章》宋代·陳師道
歲晚身何托,燈前客未空。
半生憂患里,一夢有無中。
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將進酒為勸酒詩,哪些詩句是寫勸酒的?
勸酒
唐代:于武陵
勸君金屈卮, 滿酌不須辭。
花發多風雨, 人生足別離。
勸酒十四首。何處難忘酒七首
唐代:白居易
何處難忘酒,長安喜氣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
省壁明張榜,朝衣穩稱身。此時無一盞,爭奈帝城春。
何處難忘酒,天涯話舊情。青云俱不達,白發遞相驚。
二十年前別,三千里外行。此時無一盞,何以敘平生。
何處難忘酒,朱門羨少年。春分花發后,寒食月明前。
小院回羅綺,深房理管弦。此時無一盞,爭過艷陽天。
何處難忘酒,霜庭老病翁。暗聲啼蟋蟀,干葉落梧桐。
鬢為愁先白,顏因醉暫紅。此時無一盞,何計奈秋風。
何處難忘酒,軍功第一高。還鄉隨露布,半路授旌旄。
玉柱剝蔥手,金章爛椹袍。此時無一盞,何以騁雄豪。
何處難忘酒,青門送別多。斂襟收涕淚,簇馬聽笙歌。
煙樹灞陵岸,風塵長樂坡。此時無一盞,爭奈去留何。
何處難忘酒,逐臣歸故園。赦書逢驛騎,賀客出都門。
半面瘴煙色,滿衫鄉淚痕。此時無一盞,何物可招魂。
勸酒
唐代:徐夤
休向尊前訴羽觥,百壺清酌與君傾。身同綠樹年年老,
事比紅塵日日生。六國英雄徒反覆,九原松柏甚分明。
醉鄉路與乾坤隔,豈信人間有利名。
勸酒二首
唐代:聶夷中
白日無定影,清江無定波。人無百年壽,百年復如何。
堂上陳美酒,堂下列笙歌。與君入醉鄉,醉鄉樂天和。
歲歲松柏茂,日日丘陵多。君看終南山,萬古青峨峨。
灞上送行客,聽唱行客歌。適來橋下水,已作渭川波。
人間榮樂少,四海別離多。但恐別離淚,自成苦水河。
勸爾一杯酒,所贈無余多。
勸酒
唐代:李敬方
不向花前醉,花應解笑人。只憂連夜雨,又過一年春。
日日無窮事,區區有限身。若非杯酒里,何以寄天真。
勸酒
唐代:孟郊
白日無定影,清江無定波。人無百年壽,百年復如何。
堂上陳美酒,堂下列清歌。勸君金曲卮,勿謂朱顏酡。
松柏歲歲茂,丘陵日日多。君看終南山,千古青峨峨。
李白是怎么勸酒的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請,“將進酒”就是請喝酒,這是一個樂府古題,很多詩人都寫過這個題目的詩,內容一般都與喝酒有關。岑夫子、丹丘生:岑勛,元丹丘,李白的兩個朋友,這首詩就是李白勸他們喝酒,他們倆因為這首詩而名傳千古。鐘鼓:樂器,古代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饌:美食,“饌玉”的正常語序是“玉饌”,指像玉一樣的美食,又好吃又貴。陳王:曹植,曹植生前的封地多次被遷徙,最后一個是陳郡,曹植死后的謚號是“思”,因此后人稱曹植為“陳王”或“陳思王”。恣:隨心所欲,不舒服不控制自己的情感。
這就是一首勸酒的詩,李白和兩個朋友喝酒,也許是這兩個朋友喝不動了,表示出要散場的意思,李白就做了這首詩,勸他們接著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開頭四句有如天外飛仙破空而來,情緒激昂澎湃,此詩的第一個情感高峰。這四句只講一件事——時間,一二句說時間一去不回,三四句說時間過得很快,后面的詩句都是由此生發而來。
既然時間過得那么快,既然時間去了就不回來了,人生該怎么過呢?“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詩人李白的答案,也是酒鬼李白的答案。喝酒得有菜,什么菜呢?“烹羊宰牛且為樂”,這么好的菜得喝多少酒呢?“會須一飲三百杯!”,這酒量,也怪不得岑夫子和丹丘生陪不了他。這四句詩在意義上很連貫,可是李白卻在中間插入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一聯是千古名句,雖然割裂了連貫的意義,卻振起了剛剛沉落下去的情緒,帶來了這首詩的第二個情感高峰。
抒發了一段感情之后,李白開始切入正題——勸酒:
岑夫子!丹丘生!別放杯,繼續喝!我給你們唱首歌,你們好好聽,鐘鼓和饌玉都不值得珍貴,人生最美妙的事就是長醉不醒。先提出論點,下面是論據。“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先指出一個普遍性的道理。“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再舉具體的事例。曹植是中國古代詩壇的一個高峰,他在建安詩壇的地位無以倫比,絕對不低于李白杜甫在唐朝詩壇的地位,用他來做例子是很有說服力的。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沒錢?好辦!“五花馬,千金裘”,兩個短促的三言句使舒緩下去的情緒再次上揚,“呼兒將出換美酒”,情緒繼續走高,直到最后一句噴薄而出:與爾同消萬古愁!隨著第三個情感高峰的到來,全詩戛然而止,真是余音繞梁、回味無窮啊。
這首詩的主題簡單明了,就是說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情緒不乏消極頹廢。但李白就是李白,消極頹廢的主基調卻能寫得飽含激情,飛揚游動。有人說這首詩充滿了哲理,甚至把李白同哲學家劃上等號。我認為大可不必,失意的時候人人都有,消極頹廢的情緒人人都不可避免,能把這樣具有普遍意義的主題寫好,足以證明這首詩的藝術成就,不當哲學家,也絲毫不損李白的偉大。
這首詩是李白的名篇,很能代表李白的飄逸風格,他的思維可以瞬間飛躍,又可以瞬間收回,在一首詩里情緒多次大起大落,縱橫收放隨心所欲,這是李白的才情。后來的詩人有學杜甫的,有學韓愈的,有學白居易,有學李商隱的,還有學賈島、姚合的,卻很少有人學李白,因為李白太難模仿了,別的詩人學不好還能作詩,李白學不好可就連詩也作不成了。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