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哪個朝代(袁崇煥的后代還有誰)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袁崇煥哪個朝代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袁崇煥的后代還有誰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袁崇煥是哪個朝代的人
崇禎朝大臣,鎮(zhèn)守東北山海關(guān)錦州一線阻擋了清軍入關(guān),擊退努爾哈赤進攻,將其打傷后病死。后來清軍只好改變進攻路線才打入北京的。袁崇煥后來被崇禎殺了。
袁之煥是哪個朝代的將軍?
歷代有名氣的將軍里面,沒有袁之煥這個人。估計你是在問明末的名將“袁崇煥”吧。
袁崇煥:明末名將,著名愛國英雄和民族英雄。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最后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wù),多次擊敗后金軍的進犯。在抗擊后金(清軍)的戰(zhàn)爭中先后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最后因崇禎皇帝的猜忌,以及自身性格弱點和行事作風(fēng),導(dǎo)致殺身之禍,被冠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沒家產(chǎn)(實則家無余財)。后人的評論紛雜,整體上認(rèn)為:崇煥死,則遼事不可為;崇煥若不死,則明或不亡??梢哉f他是一位真正的悲劇英雄。
介紹袁崇煥
袁崇煥(1584—1630)明朝名將,原為一介書生,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 萬歷四十五年努爾哈赤起兵攻明,逼近山海關(guān)。天啟二年(1622年),明軍廣寧大敗,13萬大軍全軍覆沒,40多座城失守,明朝邊關(guān)岌岌可危。 就在這一年,袁崇煥挺身而出,投筆從戎。出鎮(zhèn)山海關(guān)。四年之后,努爾哈赤率兵十三萬,攻打孤立無援的寧遠,卻被袁崇煥的一萬守軍打得大敗而歸。努爾哈赤縱橫天下數(shù)十年,第一次嘗到了慘敗的滋味,還在戰(zhàn)斗中被打傷,不久郁郁死去。這是明清的長期交戰(zhàn)中,明軍取得的首次勝利。又過了一年,皇太極欲為其父報仇,“滅此朝食”,親率兩黃旗兩白旗精兵,圍攻寧遠、錦州,攻城不下,野戰(zhàn)不克,損兵折將,連夜?jié)⑻?。袁崇煥從此威震遼東,令清兵聞名喪膽。真英雄也! 面對如此英雄,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采用了漢奸高鴻中的建議,率領(lǐng)大軍,繞過袁崇煥駐防的遼東,直抵北京城下。袁公知后,兩晝夜急馳三百余里,以九千士兵與皇太極10多萬大軍對陣于廣渠門外,親披甲胄,臨陣督戰(zhàn),戰(zhàn)士無不以一當(dāng)十,奮力殺敵,終于擊退清兵,保住京師。 真乃一代名將! 遍觀歷史,文人為將而立如此巨功者,無出其右。但崇禎又是如何款待救了他的小命的袁大將軍的?——立捕下獄! 這是有征象的。先前,當(dāng)袁將軍帶領(lǐng)五千人馬從寧遠趕到京城時,提出我軍人馬疲憊,要在城內(nèi)小憩時,竟被崇禎予以拒絕。最后只得在無多少防御措施的野外與清軍決戰(zhàn)??梢姵绲潓嵲谑莻€沒良心的糊涂皇帝。 這個糊涂皇帝這時更糊涂了,在決戰(zhàn)勝利第十日后,因聽信了兩個從清軍兵營里逃出來的太監(jiān)的話,認(rèn)定袁公是個內(nèi)奸,一意孤行,把袁崇煥當(dāng)場抓了起來。并在八個月后處以極刑——凌遲。 所謂凌遲就是千刀萬剮,是一刀一刀從活生生的人身上剮,是極刑中的極刑。更為可悲的是:由于京城老百姓都聽信了官方的話,都認(rèn)為袁公是個內(nèi)奸。于是,出現(xiàn)了歷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面: “遂于鎮(zhèn)撫司綁發(fā)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jié)者,和燒酒生嚙,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明·張岱《石匱書后集》 悲哉,中華民族的千古英雄,不是戰(zhàn)死在沙場,不是死于敵人之手,卻給自己誓死保衛(wèi)的漢族兒女凌剮著吃了。 這是一個怎樣的悲劇??!冤啊,在計六奇《明季北略》記載:“(袁崇煥)皮肉已盡,而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方止。” 我們的民族是這樣對待自己的英雄,可袁公至死也不曾忘懷自己的民族。袁公臨刑前,寫有一詩:“一生事業(yè)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保遼東!”(《臨刑口占》)。 袁公生前并不是沒有料到這樣的結(jié)局。他曾對崇禎說:“以臣之力,制全遼有余,調(diào)眾口不足。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忌能妒功,夫豈無人。即不以權(quán)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見亂臣謀?!背绲澁?dāng)時答應(yīng)了,諭之曰:“卿無疑慮,朕自有主持?!笨上В绲潓嵲谑遣恢档眯湃蔚臒o用之輩。 到頭來,還是把大忠臣給活剮了,由此,也導(dǎo)致了自己的滅亡??尚Φ氖?,崇禎死前,還在那里感嘆:“安得岳飛者用之?!薄婊焖舜孀诘牡埃粋€崇煥先生已經(jīng)殺得如此之慘,再冒出來岳飛先生,他豈不又得動歪腦筋用苦刑乎?(柏楊語——見《末路英雄——柏楊》) 袁崇煥這樣的偉大人物,在生前已贏得不少忠義之士的欽慕。 請求與袁公同死的布衣程本直這樣評價袁崇煥的為人:“舉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癡漢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愛者錢,袁公不知愛也;唯其癡,故舉世最惜者死,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舉世所不敢任之勞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辭也;于是乎舉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獨行也。而且舉世所不能耐之饑寒,袁公直耐之以為士卒先也;而且舉世所不肯破之體貌,袁公力破之以與諸將吏推心而置腹也?!北辉鐭ǖ钠犯袼腥荆谠粴⒌漠?dāng)夜,袁公手下的一位姓佘的義士冒著被滅族的危險把明朝打算“傳視九邊”的袁公頭顱從高高的旗桿上偷了下來,從此開始了佘家372年的守墓義舉。 佘義士自偷葬袁崇煥首級后,就辭官不做,臨終前給后世子孫留下了遺訓(xùn):一不許再回廣東老家,要世世代代為袁大將軍守墓,二不許做官,三不許不讀書。從此,佘家后人開始了對袁崇煥墓的秘密守護,直到乾隆年間,守墓才轉(zhuǎn)為公開,他們也才得到世人的敬重。 三百多年來佘家的17代輩輩單傳,但是每一代都記著忠義二字,都恪守祖訓(xùn),與袁大將軍墓朝夕相伴,沒有離開半步。(見南方周末《372年守墓史曲終人散》) 這又是怎樣的一個壯舉啊! 當(dāng)年佘義士偷葬袁崇煥首級時,世人皆認(rèn)為袁崇煥是個漢奸,這個時候,佘家人該是忍受著多大的心理壓力。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曾經(jīng)動搖過——也許袁崇煥真的是個漢奸呢? 然而他們堅持下來了。直到乾隆年間,乾隆為清朝才公布了《清世宗實錄》,為袁崇煥正了名:袁崇煥不是通敵的漢奸,卻是個真正的大英雄。 而這時150多年已經(jīng)過去了,所有明朝的遺老遺少都已化為枯骨了,而佘家人也已為冤死袁大將軍守了七個世代。 這又是一種怎樣的信仰啊!當(dāng)整個民族視袁大將軍為漢奸、叛徒時,惟有佘家堅信袁崇煥是冤死的,并為他默守了一個世紀(jì)。守一時是容易的,守一個世紀(jì)就難了。然而佘家繼續(xù)堅守了下去——守了整整372年。 在這個過程中,朝代更替了,清朝滅亡了,民國興起了,民國滅亡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興起了,然而,袁大將軍——這位無論在品格還是在才能上或是在功業(yè)上都驚世杰出的民族英雄——始終得不到中華民族應(yīng)有的尊敬與贖罪,他在民國初年被康有為發(fā)起修建起的一小塊墓地、祠堂在×革中又被夷平了,直到佘氏再度奔走24年,才終于換回今天的墓地重修。 壯哉!佘氏!為一將軍守墓372年,中外古今,聞所未聞!對比之下,國人的表現(xiàn)令人嘆息。 遙觀日本小鬼子,每年8月15必去祭拜“靖國神社”,上至首相,下至平民百姓,不忘保衛(wèi)過自己國家的“英雄和戰(zhàn)士”。反觀我國,幾個記得保衛(wèi)過自己民族的英雄?幾個記得“九一八”幾個祭拜過抗日戰(zhàn)爭中死去的英雄?哪里又是抗美援朝中犧牲的亡靈安息之所?——對自己的英雄如此刻薄,如此無情而善忘,對待敵人則如此卑膝、獻媚而多情,這也許正是我族之所以如此不昌,道德衰亡而沒落之緣由。 我想起了骨頭最硬的魯迅先生說過的話:“中國自古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民族的脊梁。” 我想,袁大將軍與佘氏一族正是這樣的民族脊梁。正是有了這么一批或有名或無名的脊梁在為中華民族默默耕耘,守護著中華民族的一絲浩然之氣,而終于令中華民族的生存與復(fù)興成為可能。今天,我如再去一趟北京,那個躺在水晶棺里的“偉大人物”是不必去拜訪的,那個金碧輝煌的極權(quán)中心——紫禁城是無須去參觀的,那個血肉籌就的阻隔萬里河山的長城是不值得去登臨的。 但有個地方我是一定要去祭拜的——袁墓——這里才有著我族不死的精魂!
袁崇煥和戚繼光是不是同一個朝代
是的,都是明朝的。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生于廣東東莞石碣,祖籍廣西梧州(籍貫爭議)。明朝末年薊遼督師。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后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guān)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zhèn)守寧遠。在抗擊清軍(后金)的戰(zhàn)爭中先后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xiāng)。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后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于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都之圍后,魏忠賢余黨以“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凌遲?!秳蛑袊鞔贰贩Q:“他(崇禎)相信了謠言,于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殺了他最有才能的將領(lǐng)袁崇煥。”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zhèn)) 。明朝抗倭名將,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戚繼光在東南沿??箵糍量苁嗄辏瑨咂搅硕嗄隇榕把睾5馁粱?,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后又在北方抗擊蒙古部族內(nèi)犯十余年,保衛(wèi)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進了蒙漢民族的和平發(fā)展,寫下了十八卷本《紀(jì)效新書》和十四卷本《練兵實紀(jì)》等著名兵書,還有《止止堂集》及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呈報朝廷的奏疏和修議。
同時,戚繼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fā)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zhàn)船、戰(zhàn)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yōu)于敵人;他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臺,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袁崇煥本是明朝時期的將領(lǐng),也是民族英雄,為何一直飽受爭議?
袁崇煥作為明朝抗金將領(lǐng),一方面具有極高的軍事才能,在抵抗后金侵略戰(zhàn)爭中屢次獲勝,因此,被稱為民族英雄;但另一方面,但是對于他是否存在對覺華島上萬軍民見死不救、背叛朝廷勾結(jié)后金等行為,歷史上一直很有爭議,因此對袁崇煥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袁崇煥有很強的忠君報國之心。他35歲的時候考中進士,原本擔(dān)任的是知縣文職職務(wù),后自己主動申請從軍戍守邊疆,參加反抗后金的戰(zhàn)爭。明熹宗朱由校賞識其才能,提拔其為兵備僉事。袁崇煥在軍事方面初露鋒芒就是在寧遠大捷中。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率大軍攻打?qū)庍h。袁崇煥率軍孤軍奮戰(zhàn),眾將領(lǐng)眾志成城,誓死守衛(wèi)寧遠,并啟用西洋火炮對抗?fàn)柵嘬婈牭拿凸?,金軍潰敗,損失慘重,努爾哈赤退軍途中憂憤而死。袁崇煥抵抗后金的戰(zhàn)爭獲勝的消息傳到朝廷,崇禎帝朱由檢大喜過望,厚賞袁崇煥。
但在努爾哈赤在攻打?qū)庍h之時,由于久攻之下始終沒有進展,就派兵同時攻打離寧遠很近的覺華島,因為覺華島是寧遠的后勤供給基地。覺華島激戰(zhàn)之時,袁崇煥已無力回救,最終覺華島上上萬余名軍民死于金軍屠殺,島上糧草和船只悉數(shù)被金軍燒毀,對明軍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事件,袁崇煥也頗受非議,認(rèn)為其有實力出兵相救,卻堅持堅壁不出,見死不救。
公元1629年,崇禎帝將袁崇煥下獄治罪,主要原因就是懷疑其勾結(jié)后金擅自與金人議和、背叛朝廷等,同時朝堂之上又有魏忠賢遺黨在旁煽風(fēng)點火,最終崇禎帝于1630年下令將袁崇煥凌遲處死,一代民族英雄就這樣承受了酷刑后慘烈而死。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