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下面哪個是張炎的詞(張炎的詞的代表作)

深居我夢2022-12-13 03:04詩詞47

今天給各位分享下面哪個是張炎的詞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張炎的詞的代表作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宋代張炎詩詞詩句摘抄

張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年號樂笑翁。祖籍陜西鳳翔。六世祖張俊,宋朝著名將領。父張樞,“西湖吟社”重要成員,妙解音律,與著名詞人周密相交。張炎是勛貴之后,前半生居于臨安,生活優裕,而宋亡以后則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詞》,存詞302首。張炎另一重要的貢獻在于創作了中國最早的詞論專著《詞源》,總結整理了宋末雅詞一派的主要藝術思想與成就,其中以“清空”,“騷雅”為主要主張。

宋代張炎詩詞詩句摘抄

1、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 ? ——張炎 《解連環·孤雁》

2、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張炎 《鷓鴣天》"

3、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弓,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洲,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張炎 《八聲甘洲》

5、 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 ——張炎

6、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 ——張炎 《解連環·孤雁》

7、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張炎 《朝中措·清明時節雨聲嘩》

8、 一夜凝寒,忽成瓊樹,換卻繁華。 因甚春深,片紅不到,綠水人家。 眼驚白晝天涯。空望斷、塵香鈿車。 獨立回風,東闌惆悵,莫是梨花。 ——張炎 《柳梢青》

9、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張炎

宋代王沂孫詩詞名句

王沂孫,生卒年不詳,字圣與,又字詠道,號碧山,又號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號玉笥山人,南宋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大約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間,曾任慶元路(路治今寧波鄞州)學正。

工詞,風格接近周邦彥,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類。其清峭處,又頗似姜夔,張炎說他“琢語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詠物為工,如《齊天樂·蟬》、《水龍吟·白蓮》等,皆善于體會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詞章法縝密,在宋末格律派詞人中是一位有顯著藝術個性的詞家,與周密、張炎、蔣捷并稱“宋末詞壇四大家”。詞集《碧山樂府》,一稱《花外集》,收詞60余首。主要詞作有《天香·龍涎香》、《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眉嫵·新月》、《齊天樂·蟬》、《長亭怨慢·重過中庵故園》、《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等。

宋代王沂孫詩詞名句

1、高寒戶牖,虛白尊罍,千山盡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興不淺,記當年、獨據胡床。怎知道,是歲華換卻,處處堪傷。已是南樓曲斷,縱疏花淡月,也只凄涼。冷雨斜風,何況獨掩西窗。天涯故人總老,謾相思、永夜相望。斷夢遠,趁秋聲、一片渡江。——王沂孫《聲聲慢》

2、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殘陽幾度,余音更苦。——王沂孫《碧山樂府》

3、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王沂孫《高陽臺》

4、一襟余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暗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銅仙鉛淚似洗,嘆攜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余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凄楚?謾想熏風,柳絲千萬縷。——王沂孫《齊天樂·蟬》

5、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千古盈虧休問。嘆慢磨玉斧,難補金鏡。太液池猶在,凄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云外山河,還老盡、桂花影。——王沂孫《眉嫵·新月》

6、殘雪庭陰,輕寒簾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誰家。相思一夜窗前夢,奈個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滿樹幽香,滿地橫斜。江南自是離愁苦,況游驄古道,歸雁平沙。怎得銀箋,殷勤與說年華。如今處處生芳草,縱憑高、不見天涯。更消他,幾度東風,幾度飛花。——王沂孫《高陽臺·和周草窗寄越中諸友韻》

7、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凄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涯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前度題紅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螀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王沂孫《水龍吟·落葉》

8、孤嶠蟠煙,層濤蛻月,驪宮夜采鉛水。訊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云氣。幾回殢嬌半醉。翦春燈、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謾余熏,空篝素被。——王沂孫《天香·詠龍涎香》

曹雪芹詩詞詩句摘抄大全

曹雪芹詩詞詩句摘抄大全

1、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曹雪芹 《紅樓夢》

2、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 ——曹雪芹 《臨江仙》

3、"花原自怯,豈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驟雨! ——曹雪芹 《紅樓夢》"

4、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閨中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曹雪芹 《葬花吟》

5、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 ——曹雪芹

6、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下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縐裙。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 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曹雪芹 《五下語文書》

7、忽然林黛玉問道:“寶玉,你為什么病了?”寶玉笑到:“我為林姑娘病了。” ——曹雪芹 《紅樓夢》

8、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曹雪芹 《紅樓夢》

9、第三回 托內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鬢若刀裁,眉如墨畫, 鼻如懸膽,睛若秋波, 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 ——曹雪芹 《紅樓夢》

10、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曹雪芹 《紅樓夢》

11、假做真時真亦假,無到有處有還無。 ——曹雪芹 《紅樓夢》

12、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后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里花容瘦 挨不明的更漏 啊……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曹雪芹 《紅豆詞》

13、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曹雪芹 《紅豆詞》

14、凡是都有個緣故,說出來,人也不委屈。 ——曹雪芹 《紅樓夢》

15、莫失莫忘,仙壽恒昌。 不離不棄,芳齡永濟。 ——曹雪芹 《紅樓夢》

16、紅樓夢曲-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曹雪芹 《紅樓夢》

17、幽微靈秀地,無可奈何天。 ——曹雪芹 《紅樓夢》

18、《紅樓夢》佳句摘編: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于奩內待時飛!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曹雪芹 《紅樓夢》

19、曹雪芹:1、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2、意淫二字,惟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可語達。 3、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4、“什么‘大家彼此’?他們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曹雪芹

20、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寶玉至寧府睡中覺時,上房內間掛著的對聯。) ——曹雪芹 《紅樓夢》

21、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曹雪芹 《紅樓夢》

22、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蓬窗上。 說甚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曹雪芹 《紅樓夢》

23、三春過后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 ——曹雪芹 《紅樓夢》

24、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曹雪芹 《紅樓夢》

25、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篷窗上。 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曹雪芹 《紅樓夢》

26、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曹雪芹 《紅樓夢》

27、三五中秋夕,清游擬上元。撒天箕斗燦,匝地管弦繁。幾處狂飛盞,誰家不啟軒。輕寒風剪剪,良夜景暄暄。爭餅嘲黃發,分瓜笑綠嬡。香新榮玉桂,色健茂金萱。蠟燭輝瓊宴,觥籌亂綺園。分曹尊一令,射覆聽三宣。骰彩紅成點,傳花鼓濫喧。晴光搖院宇,素彩接乾坤。賞罰無賓主,吟詩序仲昆。構思時倚檻,擬景或依門。酒盡情猶在,更殘樂已諼。漸聞語笑寂,空剩雪霜痕。階露團朝菌,庭煙斂夕。ク秋湍瀉石髓,風葉聚云根。寶婺情孤潔,銀蟾氣吐吞。藥經靈兔搗,人向廣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孫。虛盈輪莫定,晦朔魄空存。壺漏聲將涸,窗燈焰已昏。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曹雪芹 《紅樓夢》

28、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曹雪芹 《紅樓夢》

29、[紅樓夢引子]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 底意難平。 [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曹雪芹 《紅樓夢》

30、人居兩地,情發一心。 ——曹雪芹

31、偶因一著錯,便為人上人。 ——曹雪芹 《紅樓夢》

32、第五回 賈寶玉神游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方離柳塢,乍出花房。但行處鳥驚庭樹,將到時影度回廊。 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鏗鏘。 靨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盻纖腰之楚楚兮,風回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鴨綠鵝黃。 出沒花間兮,宜嗔宜喜;徘徊池上兮,若飛若揚。 蛾眉欲顰兮,將言而未語;蓮步乍移兮,欲止而仍行。 羨美人之良質兮,冰清玉潤;慕美人之華服兮,閃爍文章。 愛美人之容貌兮,香培玉篆;比美人之態度兮,鳳翥龍翔。 其素若何,春梅綻雪;其潔若何,秋蕙披霜。 其靜若何,松生空谷;其艷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龍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曹雪芹 《紅樓夢》

33、一僧一道告誡靈性已通凡心正熾的靈石:“凡間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樂極悲生,人非物換,到頭一夢,萬境歸空,你還去嗎?”頑石曰:我要去。 ——曹雪芹 《紅樓夢》

34、“金陵十二釵又副冊”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堪羨優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 “金陵十二釵副冊”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遇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曹雪芹 《紅樓夢》

35、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曹雪芹 《紅樓夢》

36、莫失莫忘,不離不棄 ——曹雪芹 《紅樓夢》

37、厚地高天,堪嘆古今情不盡;癡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 ——曹雪芹 《紅樓夢》

38、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曹雪芹 《紅樓夢》

39、開辟鴻蒙 誰為情種 都只為 風月情濃 奈何天 傷感日 寂寥時 試遣愚衷 因此上 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 ——曹雪芹 《紅樓夢》

40、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后日,終非長策。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后慮,臨期只恐后悔無益了 ——曹雪芹 《紅樓夢》

41、正不容邪,邪復妒正。 ——曹雪芹 《紅樓夢》

42、【你證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無可云證,是立足境。】【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肆行無礙憑來去,茫茫著甚悲愁喜?紛紛說甚親疏密?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 】 ——曹雪芹 《紅樓夢》

43、原本有心愛相隨,付出寸心有爾時,二人無緣難相配,牛過獨木是人為,無言難平情緣事,寶玉只為女兒醉。 ——曹雪芹 《紅樓夢》

44、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 ——曹雪芹 《紅樓夢》

45、菊夢 瀟湘妃子 籬畔秋酣一覺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曹雪芹 《紅樓夢》

46、第二十七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愿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曹雪芹 《紅樓夢》

47、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未卜三生愿,頻添一段愁。 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眸。 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頭。 ——曹雪芹 《紅樓夢》

48、嘴甜心苦,兩面三刀,上頭一臉笑,腳下使絆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曹雪芹 《紅樓夢》

49、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后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曹雪芹 《紅樓夢》

50、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 ——曹雪芹 《紅樓夢》

51、詠白海棠 其四(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曹雪芹 《紅樓夢》

52、他是甘露之惠,我并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淚還他,也償還的過他了。 ——曹雪芹 《紅樓夢》

53、可憐繡戶侯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 ——曹雪芹 《紅樓夢》

54、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曹雪芹 《紅樓夢》

55、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 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曹雪芹 《葬花吟》

56、《恨無常》 賈元春: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遙。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曹雪芹 《紅樓夢》

57、魂魄游離 漫無所歸 可有來世 為甘露 為和風 洽然溉及四海. ——曹雪芹 《紅樓夢》

58、金紫萬千誰治國,裙釵一二可齊家。 ——曹雪芹 《紅樓夢》

59、紅綃帳里,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曹雪芹 《紅樓夢》

60、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慣養嬌生笑你癡, 菱花空對雪澌澌; 好防佳節元宵后, 便是煙消火滅時。 ——曹雪芹 《紅樓夢》

有關胡宏詩詞詩句摘抄

胡宏(1102-1161)字仁仲,號五峰,人稱五峰先生,崇安(今福建崇安)人。胡安國子,湖湘學派創立者。幼事楊時、侯仲良,以蔭補?承務郎。工筆札,其跡雜見鳳墅續法帖中。主要著作有《知言》、《皇王大紀》和《易外傳》等。

有關胡宏詩詞詩句摘抄

1、性定,則心宰。心宰,則物隨。——胡宏《知言》

2、行之失于前者,可以改之于后,事之失于今昔,可以修之于來。雖然,使行而可以逆制,則人皆有善行矣,使事而可以預立,則人皆有善事矣。惟造次不可以少待也,惟顛沛不可以少安也,則行失于身,事失于物,有不可勝窮者矣。雖強力之人,改過不憚,其如過之不窮何?是以大學之方在致其知。知至,然后意誠,意誠,則過不期寡而自寡矣。——胡宏《知言》

3、探視聽言動無息之本,可以知性,察視聽言動不怠之際,可以會情。視聽言動,道義明著,孰知其為此心?視聽言動,物欲引取,孰知其為人欲?是故誠成天下之性,性立天下之有,情效天下之動,心妙性情之德。——胡宏《知言》

4、陰陽升降有道,剛柔屈伸有理,仁義進退有法。知道者可與論政,知理者可與謀事,知法者可與取人。知道者理得,知理者法得,是以君子貴知道也。——胡宏《知言》

5、人盡其心,則可與言仁矣,心窮其理,則可與言性矣,性存其誠,則可與言命矣。——胡宏《知言》

6、上得天心,中得圣賢心,下得兆民心,夫是之謂一心,心一而天下一矣。——胡宏《知言》

7、有其德,無其位,君子安之。有其位,無其功,君子恥之。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無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利勢,故患得患失,無所不為。——胡宏《知言》

8、一裘裳也,于冬之時舉之,以為輕,逮夏或舉之,則不勝其重。一絺绤也,于夏之時舉之,以為重,逮冬或舉之,則不勝其輕。夫衣非隨時而有輕重也,情狃于寒暑而亂其心,非輕重之正也。世有緣情立義,自以為由正大之德而不之覺者,亦若是而已矣!孰能不狃于情以正其心,定天下之公乎!——胡宏《知言》

9、至親至切者,其仁之義也歟,至通至達者,其義之理也歟!人備萬物,賢者能體萬物,故萬物為我用。物不備我,故物不能體我。應不為萬物役而反為萬物役者,其不智孰甚焉!——胡宏《知言》

10、以理義服天下易,以威力服天下難,理義本諸身,威力假諸人者也。本諸身者有性,假諸人者有命。性可必而命不可必,性存則命立,而權度縱釋在我矣。是故善為國者,尊吾性而已。——胡宏《知言》

11、中者,道之體;和者,道之用。中和變化,萬物各正性命而純備者,人也,性之極也。故觀萬物之流形,其性則異;察萬物之本性,其源則一。——胡宏《知言》

12、以反求諸己為要法,以言人不善為至戒。——胡宏《知言》

13、有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利物;無德而富貴者,乘富貴之勢以殘身。——胡宏

14、天下莫大于心,患在不能推之爾。莫久于性,患在不能順之爾。莫成于命,患在不能信之爾。不能推,故人物內外不能一也。不能順,故死生晝夜不能通也。不能信,故富貴貧賤不能安也。——胡宏《知言》

15、未能無欲,欲不行焉之謂大勇,未能無惑,惑不茍解之謂大智。物不茍應,務盡其心之謂大仁。人而不仁,則道義息。——胡宏《知言》

16、事物屬于性,君子不謂之性也,必有心焉,而后能治。裁制屬諸心,君子不謂之心也,必有性焉,然后能存。——胡宏《知言》

17、萬物生于天,萬事宰于心。性,天命也。命,人心也。而氣經緯乎其間,萬變著見而不可掩。莫或使之,非鬼神而何?——胡宏《知言》

18、夫理,天命也,義,人心也。惟天命至微,惟人心好動。微則難知,動則易亂。欲著其微,欲靜其動,則莫過乎學。——胡宏《知言》

19、非性無物,非氣無形。性,其氣之本乎!——胡宏《知言》

20、人雖備天道,必學然后識,習然后能,能然后用,用無不利,唯樂天者能之。——胡宏《知言》

21、誠,天命。中,天性。仁,天心。理性以立命,惟仁者能之。——胡宏《知言》

22、人通于道,不死于事者,可以語盡心之道矣。——胡宏《知言》

23、知之、則適理義之周道也。不然,則為溺心志之大穽矣。——胡宏《知言》

24、二生對曰:王者,法天以行其政者也。法天之道,必先知天。!知天之道,必先識心。識心之道,必先識心之性情。欲識心之性情,察諸乾行而已矣。——胡宏《知言》

25、知幾,則物不能累而禍不能侵。不累于物,其知幾乎!——胡宏《知言》

26、大本一心也,大幾萬變也,大法三綱也。——胡宏《知言》

27、魚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胡宏

28、立志以定其本,居正以持其志。——胡宏

29、行謹則能堅其志,言謹則能崇其德。——胡宏

宋詞·張炎《渡江云》

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新煙禁柳,想如今、綠到西湖。猶記得、當年深隱,門掩兩三株。愁余。荒洲古溆,斷梗疏萍,更漂流何處。空自覺、圍羞帶減,影怯燈孤。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書縱遠,如何也都無。

作品賞析

原序: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這是一首傷離念遠的懷舊詞。作者自辛卯(1291)南歸,至己亥(1299)回杭州之前,多居山陰(紹興),所以自稱“山陰久客”。又云“一再逢春”,說明此詞當為南歸二年以后所作,時年作者已四十七歲。此時,家亡國破,一身孤旅,作為故國王孫,作品自多漂泊之感,懷舊之傷。

上片寫景。空闊高遠,是登高所見。先寫遠景,起兩句為倒裝句,“山空入海”,乃“倚樓望極”所見。山聳春空,天澄大海,起勢十分壯闊。“風急暮潮初”,亦承“倚樓”而來。風急潮生,以景寫情,用風、潮狀翻騰之思緒,實為生花妙筆。接著寫近景,“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在鳩鳥的叫聲中,雨不停地下著;一畦畦尚未插秧的水田,從水面上映現著閃動的`鋤頭。勾勒出一幅春天的江南水鄉畫圖。筆鋒以細間闊,句工又意新,描繪出了前人作品從來描繪過的春天的境界。“新煙”兩句,念及西湖風光之好;“猶記得”兩句,則念及舊居之適。“想”字是關鍵,觸景生情,想到了“西湖”的“新煙禁柳”。清明改火,故曰新煙,唐《輦下歲時記》載:“清明曰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禁柳,即禁官之柳,杭州為南宋京都,故稱西湖之柳為禁柳。作者對西湖是十分眷懷的。正如舒岳祥所說:“(張炎)同社稷變置,凌煙廢墮,落魄縱飲,北游燕、薊,上公車,登承明有日矣。一日思江南菰米莼絲,慨然補被而歸……。”由于作者思念之切、眷戀之深,無時無地不在想,所以,下面承以“猶記得”二句。“記得”由想而來。想是如今,記是過去;想是懸揣之詞,記則是確切之念。由昔證今,由今憶昔,雖未點明今昔興亡之感。而其意妙在不言之中。思念舊游、故居,即懷念故國。正如沈祖棻先生所說:“依依楊柳,自遺氏視之,與離離禾黍何殊哉?”真是虛筆遠揚,宛轉關情,清遠蘊藉,凄愴纏綿。

下片抒情,純以詠嘆出之。

過片“愁余”二字,承上啟下,概括全篇;亦收亦縱,曲意不斷。

“荒洲古溆(xú絮),斷梗疏萍,更漂流何處?”感嘆自己漂泊無定。水溆,即水浦,小的港汊。舒岳祥說他:“不入古杭,扁舟浙水東西,為漫浪游。散囊中千金袋,吳江楚岸,楓丹葦白,一奚童負囊自隨。”這里的三句詞,正是這種漂流無定的生活的寫照。“空自覺”三句,嘆自己日愈銷減。“圍羞帶減”,寫腰圍消瘦,帶眼減縮,說明自己消瘦了;“影怯燈孤”,寫自己的孤寂,而冠以“空自覺”,則見更無人關情及之,進一步嘆喟自己的漂泊之苦!“常疑”以下三句,嘆別久無書信相來。“桃花面”,謂人面艷美如桃花,指詞人意中女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這三句,句句轉換,層層推進,以清空之筆,狀淪落之悲。末尾:“書縱遠,如何夢也無?”就沒有書相往來反諸無夢,層層深宛。縱觀張炎這首詞筆墨翻騰,意亦紆宛繪景之致,抒情沉摯,是詞林藝苑的一首佳作。

鄭思肖在為張炎詞所作的序中云:“吾識張循王孫玉田先輩,喜其三十年汗漫南北數千里,一片空狂懷抱,日日化雨為醉……鼓吹春聲于繁華世界,飄飄微情,節節弄拍,嘲明月以謔樂,賣落花而陪笑,能令后三十年西湖錦繡山水,猶生清響。”這首《渡江云》,即如是之詞作。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問題。 解連環·孤雁 [明]張炎 ①   楚江空晚。悵離群萬里,恍然

1.該句是說雁群飛行能排成一字或人,而孤雁單飛排不成字,故說寫不成書信,只能成一點,帶回一點相思。

2.詞作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詞人身世飄零之感與家國之痛。全詞緊扣一“孤”字展開描寫,烘托渲染,以物喻人,將詠物與抒情合而為一,通過對孤雁的描繪,把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感盡蘊含在對孤雁這一形象的描繪中。(以上主觀題意對即可)

張炎《水龍吟.白蓮》

水龍吟·白蓮 水龍吟·白蓮

張炎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

輕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

幾度銷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

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

應是浣紗人妒。

褪紅衣、被誰輕誤?

閑情淡雅,冶姿清潤,憑嬌待語。

隔浦相逢,偶然傾蓋。

似傳心素。

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西風去。

張炎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以白蓮為題的詞。此詞布局巧妙,章法奇特,匠心獨運,可堪與蔣捷同題材的詞相比翼了。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滴金盤露。輕裝照水,纖裳玉立,飄飄似舞。”是對白蓮作總體的概括描寫。把蓮花比作仙人掌上的芙蓉,它還滴著金盤的玉露,借用的是漢武帝承露盤事。落筆把蓮花的整體精神攝起的,跟著具體勾畫:“輕裝”、“纖裳”,為形質;“照水”、“玉立”,為姿態。配似“飄飄似舞”,使蓮花的形象突現眼前。

“幾度銷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隨即換了角度,自身落筆。“銷凝”意為徘徊凝望。幾度排徊在滿湖煙月和一汀鷗鷺之中,為的是要領略這詩的環境中那白蓮的雅韻。“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悄然靜夜之中,駕一葉扁舟,在湖上飄搖。淡白的湖光,遠送的香氣,皆進目鼻之中,那蓮花卻混在波明月白之中了不可見。這幾句蓮花被置身于若有若無之間。湖光、煙月、小舟、鷗鷺物光人色皆有。如果能夠用丹青畫出,當是一幅絕品。

“應是浣紗人妒。褪紅衣、被誰輕誤。”大抵是浣紗人妒忌美麗,換紅衣裳,穿一件素白的羅衫,以便消減您那動人的魅力。這里寫白蓮仍是一片迷離之色,輕輕把題目的“白”字反挑出來。

“閑情淡雅,冶姿清潤,憑嬌待語。”白蓮的姿態陡然呈現。“閑情淡雅”一串特寫鏡頭,“淡雅”是寫神魂,“清潤”是說姿態:“憑嬌待語”是擬人化手法,寫出它“若諷若惜,如怨如慕”之情態。

“隔浦相逢,偶然傾蓋,似傳心素。”“隔浦”化用白居易的《隔浦蓮曲》句:“隔浦愛紅蓮,昨日看猶在。”“傾蓋”借用“傾蓋而語”的成語。“心素”即心事。這里又補足了一筆,將上面意思說透。

結拍“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西風去”。從眼前蕩開,想到未來。“湘皋佩解”是個典故。鄭交甫遇見江水女神得贈玉佩。這里的“佩解”是比喻蓮花落瓣。“怕湘皋佩解。”講不久西風吹來,花瓣飄落,如江妃解佩。只剩“綠云十里”在西風中飛卷罷了。

整首詞,有總寫,有分寫,有遠寫,有近寫,有正寫,有側寫,章法頗可玩味。其中的“小舟夜悄”一段,迷離惝怳:“浣紗人妒”三句,想象幽奇:“憑嬌待語”、“似傳心素”,則人花合詠,也都顯出作者的匠心。

長調詠物,要有整體的布局。或總或分,或實或虛,或探或補,手法頗多,規劃得好,才能下筆。這首詞,總分結合,遠近相宜,章法頗為嚴謹

張炎的詠物詞具體都有哪些,要作品名稱和所詠事物

高陽臺·西湖春感 張炎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凄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如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賞析】

亡國之音哀以思,本詞即是一首眷念故國的哀歌,借西湖感春抒發自己的亡國哀痛。本詞為南宋亡國后詞人重游西湖感懷而作。上片起拍寫實景,景密意淡。“巢鶯”、“卷絮”、“斜日”,平緩寫景,已暗藏日暮春晚氣氛。下文發問,雖語意陡轉,亦順理成章。今年花事已晚,故呼喚東風伴隨薔薇稍住。但薔薇花開,春事將盡,故曰“可憐”。末寫西泠繁華景點,已滿目荒涼。“一抹”,筆墨如畫。下片承上片意脈,以問句振起詞氣。梁燕改投門戶,繁華地、人文景,一派凄冷。白鷗也愁,人何以堪,翻進一層,轉寫自我心緒。飛花、啼鵑,發人哀思,著兩“怕”字,寫盡江山易主、人事全非,目不忍睹、耳不忍聞之痛。陳廷焯贊此詞“凄涼幽怨,郁之至,厚之至(《白雨齋詞話》),是很恰當的。全章清虛騷雅,融情入景,賦物以情,情摯辭婉,結構嚴謹,靈動流轉,極凄愴纏綿之致。

渡江云 張炎

久客山陰,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

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一簾鳩外雨,幾處閑田,隔水動春鋤。新煙禁柳,想如今、綠到西湖。猶記得、當年深隱,門掩兩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斷梗疏萍,更漂流何處?空自覺圍羞帶減,影怯煙孤。長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致無書。書縱遠,如何夢也都無。

【賞析】

此詞為客居紹興,懷思故都杭州之作,寫于南宋覆亡之后。上片觸景傷情。“山空”三句以遼闊、宏壯的筆勢,描繪出詞人倚樓遙望,遠山隨著空闊的長天沒入大海,海天空闊渺遠,暮色風急潮涌的壯觀景象。下片以“愁余”總上挽下,層層展衍其故國淪亡后孤旅漂泊之愁。“荒洲”三句描述其遠離杭州后,猶如斷折的枝梗,離散的浮萍,漂泊于沙洲水灣,詞人借梗萍隱喻自己亡國浪跡的命運和處境,感嘆茫然無所歸宿。“空自”二句由托物轉為寫己,卻不直說,借圍帶、影燈側襯曲致,寫自己深感故國淪喪之痛而形容憔悴,腰圍瘦損,以“影怯燈孤”映襯出詞人自覺悲涼,怯懼而無人關情的空虛和孤寂。“長疑”四句從作者所愛西湖佳人抒寫離愁,從“即見”、“無書”等語可知詞人與她雙方書信往返,情篤意深,以“長疑”之否定語意表達肯定性推測,自以為即見其桃花美艷之面容,“翻致”二字頓折生變,不見書信,會面落空。“書縱遠”傾訴詞人內心活動:縱然路遠無書,如何夢魂都不見?因是癡人癡想,卻是詞人渴盼知心伴侶的真情流露。借“桃花面”渺遠和無書、無夢的空虛,寫出雙方淪落的悲楚。

八聲甘州 張炎

辛卯歲,沈堯道同余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并寄趙學舟。

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一字無題處,落葉都愁。

載取白云歸去,問誰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蘆花贈遠,零落一身秋。向尋常、野橋流水,待招來、不是舊沙鷗。空懷感,有斜陽處,卻怕登樓。

【賞析】

本詞為追念北游,寄懷老友之作。全篇一氣旋轉,哀緒紛來,聲調激越,情感卻又纏綿悱惻。詞寫北游歸來的失意惆悵,和獨處別友的離愁,反映遺民對故國淪喪的隱痛。篇首為我們展開了一幅蒼蒼茫茫的北地長卷,正冰封雪飄之時,兩位老友卻冒雪出游,飲馬長河。由“記”字領起五句,追憶北行情景和心態。踏雪冒寒,匹馬勞頓,嚴寒凍裂貂裘,心神恍惚不定。見出北行心懷惴惴,迫不得已。“短夢”四句,轉為歸來情懷的陳述。燕都寫經,儼然噩夢一場,身歸江南,淚灑故土。欲傾苦恨,觸目牢愁,無從下筆。足見遺民失國,北去南來,俱無佳致。下片寫獨處念舊懷友之情。友人來訪,又復歸臥白云。“問誰”二句,化用《九歌》捐玦、遺佩掌故,寫惜別情。“折蘆”點化“折梅寄遠”故實,寓留別意。一就行者言,一就居者說。向野橋招沙鷗,喻知己難得,反襯一筆,愈見故交情深。末以“怕登樓”收結,無限失國隱恨、思鄉懷友之情,曲折宣出,最耐體味。本詞將摯友聚散之情與家國興亡之痛一并打入,詞情起落有致,令人悲慨不盡。

疏影·詠荷葉 張炎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浦,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云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嘆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凈看、匹練飛光,倒瀉半湖明月。

【賞析】

此詞為歌詠荷葉以抒懷之作。上片以“碧圓自潔”總領荷葉形圓色碧性潔的特征,顯現出亭亭玉立的清新絕妙的美姿。繼而以三重比喻,形容剛露出水面卷曲細長的嫩荷葉,猶如美人遺落的碧玉簪;形容密接如兩張傘蓋的大荷葉,竟像傾蓋相會,一見如故的鴛鴦情侶親密私語;形容遍布湖塘的荷葉簇聚相碰發出颯颯聲響如唱怨歌,花風驟至,怨歌突斷,整個湖塘的荷葉如攪碎千疊翠云,由小而大地層層鋪描,展現了它卷掉炎熱的“秋心”,即素潔之心,傳達了它令浣紗美女聞之動情的蜜態情語,以及它在花風吹來時如泣如訴的怨傷的聲韻,形神兼備,聲情并茂。下片則以擬人手法將荷葉與人事巧妙挽合傳情寫神。“回首”三句將荷葉贊美為欲隨風飛去的“留仙裙”,描摹出風荷飄曳的動態和神韻。“戀戀”三句寫作者對荷香余韻的眷戀。“盤心”二句寫詞人面對一夜西風吹折殘荷景象,比喻眼前如盤的荷葉心盈聚的清晶露珠,就像喪失故都長安的金銅仙人灑下的清淚。“喜凈看”二句承上片夏日盛荷,下片秋日殘荷描寫后,抒寫了詞人身在湖塘荷叢環境的美感,特別是明月飛光之際,匹練般潔白的月色倒瀉于湖塘之中,那半湖澄凈的月色,半湖“碧圓自潔”,或“盤心清露”的荷叢,是多么清幽恬美的荷塘月色!本詞詠荷葉,亦頗具白石詞清空騷雅之致,但已由幽韻冷香變為殘韻枯香。

月下笛 張炎

孤游萬竹山中,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

萬里孤云,清游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里,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凄悄,相看燭影,擁衾無語。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賞析】

此詞為詞人流寓甬東(浙江定海),懷思故國之作。上片寫羈旅孤凄。起句自擬,遠游承“萬里”,悵望故人,可見其“孤”。“寒窗”以下寫夢中經行舊地,錢塘柳殘,夜雨難堪,故宮離黍,形于夢寐。“驚回”以下寫夢后,相伴唯有“燭影”,“擁衾”無人共話,境地何等蕭索。“凄”狀心緒酸楚,“悄”寫氛圍寂靜。下片寫思歸愁苦。以張緒自擬,姓既相同,豐姿略似。“歸何暮”與首句呼應。以下傾攄內心積愫。零落鷗鷺,喻故舊星散,伶仃獨處;天涯倦旅,見行蹤飄萍,心事沉重。再寫家族夷滅,谷陵變幻,舊地不忍重過,當年舊友無不潔身遠引,自持高操,獨甘寂寞。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破國亡家之思,痛徹靈臺。煞尾化用杜詩,佳人與凌寒冬梅,相互輝映,恰是逸民化身,且對“故人何處”作一應答。筆法曲折,意蘊深厚,寫出一代逸民心聲。全詞辭意清空而深曲,層層深入地抒寫了作者的黍離之感與身世之悲。

張炎長于寫景詠物,格調凄清,情思宛轉。如〔解連環〕《孤雁》寫道:“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刻畫孤雁的神態精妙,寄情幽遠,傳誦一時,人稱為“張孤雁”。又如〔南浦〕《春水》,寫得形神兼勝。鄧牧稱此詞“絕唱今古,人以‘張春水’目之”(《伯牙琴·張叔夏詞集序》)。另外象〔高陽臺〕《西湖春感》:“能幾番游?看花又是明年。”〔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寒氣脆貂裘。”以及〔月下笛〕:“萬里孤云,清游漸遠,故人何處?”等多寓傷今懷昔之情,凄楚蒼涼。至于他與王沂孫、周密等交游唱和,所寫的不少詠嘆遺民身世的詞作,尤能見“亡國之音哀以思”的特點。

參考資料: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0387.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