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之后是哪個劉(大梁為什么叫大梁)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大梁之后是哪個劉,以及大梁為什么叫大梁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歷史上劉姓起源于哪里
劉姓最古老的發(fā)源地,在今河北省唐縣,這里是遠古洪流時代高揚巨斧、以劉為圖騰、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劉姓子孫生活、棲息的地方。
劉姓人物以政治人才居多,專業(yè)人才相對較少。劉姓有"王者氣象",劉漢王朝構成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潮,自此中華民族之主體被稱為漢人、漢族,中國的語言文字被稱為漢語、漢字。上帝對劉姓實在是太垂青了,他把奠基中華文明基礎的重擔交給了劉姓子孫。
劉姓來源:
1、來自祁姓。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為帝嚳次子帝堯伊祁氏(陶唐氏)的后裔,帝堯初封于陶地,又封于唐地,故又稱陶唐氏。其號曰[堯],史稱為唐堯。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此為祁姓劉氏。
2、來自姬姓。為周太王的后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后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東周時重封王室成員劉康公為劉國國君。此為姬姓劉氏。
3、來自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jù)史書記載:一、項伯助劉季滅楚有功,故賜姓劉。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于是皆從劉姓。于是便生成這支劉姓。
擴展資料
劉氏始祖介紹:
劉累(生卒年不詳),遠古部落聯(lián)盟陶唐氏首領堯的后裔,是被史學界所認同的劉姓歷史上第一位名人,是國內外劉姓所信奉的御龍?zhí)脛⑹鲜甲妗?/p>
劉累的事跡最早記載于戰(zhàn)國時成書的《竹書紀年》《左傳》。在其他文獻中的記載內容較多。據(jù)文獻記載,劉累生活在夏代孔甲年間,居魯山,死后葬于河南魯山縣。
劉累因出生時手上顯現(xiàn)“劉累”紋樣,家人以為吉祥,遂以劉累為名。劉累故城在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南五十五里,乃劉累之故地,相傳是他養(yǎng)龍時所居處。劉累為遠古劉氏第十八世祖,御龍?zhí)脛⑹鲜甲妗?/p>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劉姓
介紹姓氏劉是什么劉?
你好,我姓劉,劉備的劉。
劉氏的來源:
1、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后。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陜西劉氏。
2、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后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后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 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
劉氏遷徙分布:
劉氏最早發(fā)源于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陜西省境內。公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zhàn)國時晉大夫會有子留居秦國,稱劉氏,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后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
后來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tǒng)治天下,于是其子孫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劉氏大舉南遷,在江南影響很大。
唐代和宋代,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國,直至今日。
大梁是哪個朝代的?
1、戰(zhàn)國時魏惠王遷都大梁,魏國也稱梁國。
魏國領土曾包括現(xiàn)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陜西東部、河北南部、江蘇北部? 。當時它西鄰秦國,東隔淮水、潁水與齊國和宋國相鄰,西南與韓國交錯接界、南面有鴻溝與楚國接壤,北面則有趙國。
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此后的魏國又被稱為梁國。
2、南北朝時期,南朝第三個王朝南梁。
南梁(502年-557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第三個朝代,由雍州刺史蕭衍(子姓蕭國后代)取代南齊稱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國號梁,以蕭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國號為梁。因皇室姓蕭,又稱蕭梁。
3、南北朝時期,南梁被攻陷后對西魏稱臣的西梁。
西梁(555——587),又稱為后梁,為中國在南北朝時代出現(xiàn)的國家。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梁朝皇帝,史稱西梁或后梁。
西梁共傳中宗宣帝蕭詧、世宗明帝蕭巋、惠宗靖帝蕭琮三世,公元587年,隋文帝廢除西梁,西梁因此滅亡,存在共32年。
4、隋朝末期,西梁宣帝曾孫所建后梁。
公元587年,隋文帝廢除西梁,征召蕭琮入朝,西梁因此滅亡,存在共三十三年。在五代十國之前,人們多把這個小朝廷稱為“后梁”,五代后為了區(qū)別朱溫建立的梁朝,所以稱蕭詧的梁國為西梁,而稱朱溫的梁國為后梁。
5、五代十國時期五代中第一個朝代的后梁。
后梁(907——923),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梁,為與南梁(蕭梁)相區(qū)別史稱后梁,唐朝正式覆滅,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后梁定都開封(今河南開封)。
后梁太祖朱全忠原為黃巢部將,助黃巢攻占兩京,后因黃巢將敗,投降唐朝,被封為宣武軍節(jié)度使,鎮(zhèn)守汴州(今河南開封),于文德元年(889年)滅強敵秦宗權,占據(jù)中原;
而后又東征山東諸地,稱霸中原,于天佑元年(904年)挾唐昭宗遷都洛陽,后弒殺唐昭宗,控制中央。最終于天佑四年(907年)廢唐哀帝即位,建立后梁。
"劉"是姓氏,問下源與何時,鼻祖是誰.
姓氏:劉
祖宗:劉累
分類:以邑為氏
姓氏起源:
一、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后。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來祁氏被封于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陜西劉氏。
二、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后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繼位 ,封王季的兒子于劉邑,其后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三、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jù)史書記載:1、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單于為妻。依照匈奴的習俗,貴者皆從母姓,單于的子孫于是皆從劉姓。于是便生成這支劉姓。2、據(jù)史籍記載,齊人婁敬在洛陽向劉邦獻入關中建都之策,得到劉邦的重用,劉邦稱帝后,賜姓劉氏,其后保持此姓;劉邦為了感謝項伯在鴻門宴上對他的救命之恩,賜他劉姓。3、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將鮮卑族的復姓獨孤氏改為漢字劉姓,成為當時大姓之一。其他入遷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改作劉姓的。
郡望:
1、彭城郡:西漢的時候設立,當時將楚國改為彭城郡,后又改為彭城國,治所在彭城。此支劉氏是漢高祖的后代。
2、沛 郡:西漢置郡,治所在相縣。相當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弘農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弘農。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漢時劉賈。
4、河間郡:漢初置郡,治所在樂城。此支劉姓開基始祖為東漢章帝之子河間王劉開。
堂號:
彭城堂:這是劉氏使用最普遍的堂號,因為彭城劉氏其源出西漢皇族,時間較早,人口、支脈較多,影響較大,因此被劉氏看作是郡望堂號的正宗。
遷徙分布
劉氏最早發(fā)源于河北唐縣,而始姓劉氏卻在今天的陜西省境內。公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及江蘇傳播。戰(zhàn)國時晉大夫會有子留居秦國,稱劉氏,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后遷至大梁,生子劉清輾轉到今江蘇等地。后來劉氏建立東、西漢兩朝,統(tǒng)治天下,于是其 孫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陽、彭城、東平等十四處之多。漢末三國之際,中原的劉氏為避“董卓之亂”不斷向四方遷徙,主要是向東南投奔孫吳和向西南進入四川投奔蜀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劉氏大舉南遷,在江南影響很大。唐代和宋代,劉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國,直至今日。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