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為什么號香山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對嗎)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白居易為什么號香山居士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白居易號香山居士對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白居易為什么字樂天,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字樂天,其弟白行簡字知退,“居易”“行簡”即寓意“簡易”,而其字“樂天”“知退”更是“解釋”“簡易”的原因在于“樂天知命”。從名與字中就可以看出白老先生的立身處事的原則。
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忘采納
白居易被世人稱之為什么?你有哪些了解?
序言:白居易在后世被人們稱為詩魔。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在太原,曾經因為祖父時遷居下邽,白居易便出生于河南新鄭。在唐代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一、白居易
而白居易的詩歌非常廣泛,形式多樣,語言比較通俗。在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我們在上學的時期都能學到白居易的詩,比如那首《憶江南·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可見他寫這首詩時的情懷。
二、詩魔
據說當時的白居易一生都非常喜歡詩文,每天都有朗誦和抄詩文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他都是早上開始誦讀和書寫一直到晚上,因為長此以往下去,白居易的舌頭因為過度朗讀而長出了瘡手指,也因為過度輸血被磨出了老繭。后來白居易自己還寫了一句詩來自嘲,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可見他對于詩歌的熱愛是無人能比的。而詩人也是根據這句詩的意思,給白居易稱為詩魔。
三、愛好詩歌
在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們還學過白居易的《草·賦得古原草離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方青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七夕》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有白居易這些詩詞可以看得出來他的題材非常的廣泛,大多都是寫風景,而且語言也非常的容易懂。
白居易為什么叫香山居士?
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曾常住洛陽香山寺內,因此自號“香山居士”。
832年,為元稹撰寫墓志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的六七十萬錢,白居易將全數布施于洛陽香山寺。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賓客分司。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里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時常游歷于龍門一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
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里第舉行“七老會”,與會者有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與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滿、李元爽,畫成“九老圖”。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號香山居士,為僧如滿之弟子。
擴展資料:
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鄭的一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爭。藩鎮李正己割據河南十余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
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陽,享年75歲,贈尚書右仆射,謚號“文”,葬于洛陽香山。
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寫詩悼念。著有《白氏長慶集》,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白居易香山居士的由來
晚年的白居易思想日趨消沉,目睹了宮中勾心斗角的殘酷事實,他決定遠離宦海,隱居在東都洛陽。這個舉措事實上是全身遠禍的計策,加上道家的清凈有為,佛家的“求無生”、“歸空門”,這些思想都已經進入到了他的內心深處。晚年的白居易自稱是居士的緣由就不言而喻了。
白居易晚年對香山上的香山寺情有獨鐘。白居易歸隱洛陽之后,十分鐘愛香山寺的清幽,常常出入香山中,甚至還把家中的釀酒和書籍全部移到了香山寺中。他覺得這個地方雖然環境很好,但是寺門破敗,墻壁剝落,導致僧人的住宿簡陋,佛像也已經被侵蝕,不堪言狀。于是,白居易決心修復香山寺。
白居易在香山期間,還把自己在洛陽寫的詩歌編為十卷,名為《白氏洛中集》。另外,他還與香山僧人結友,成為了香山寺的一員。白居易晚年遠離官場,居于香山,最后死于香山,后來又葬在了香山。所以晚年的白居易自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為什么號稱香山居士?
他隱居在香山,所以叫香山居士追問: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自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至下邽(今陜西渭南縣附近).年少時,家境貧寒,但他敏悟好學,工于詩文.貞元進士,曾任校書郎,升任左拾遺.元...
白居易Why叫香山居士
洛陽-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龍門東山山腰,其建筑古樸渾厚,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該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請武則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為“香山寺”。當時的香山寺“危樓切漢,飛閣凌霄,石像七龕,浮圖八角”。
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將給密友元稹撰寫墓志銘的潤筆費,捐修香山寺,并撰寫了《修香山寺記》。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還把自己在洛陽12年所寫的八百首詩,編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白居易曾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鄭據、劉真、盧負、張渾、李元爽、僧如滿等結為“香山九老公”。唐會昌六年(公元846年0,白居易病逝舊居履道里,家人遵囑將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滿師塔之側。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