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嶠初到江南為什么會深有諸慮(溫嶠憂國文言文答案)
大家好,關于溫嶠初到江南為什么會深有諸慮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溫嶠憂國文言文答案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翻譯 江左夷吾
一、譯文:溫嶠出任劉琨的使者初到江南來。這時候,江南的政權剛開始建立,綱目法紀還沒有制定。溫嶠初到,對這種種情況很是憂慮。隨即拜見丞相王導,訴說晉(愍)帝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廟被焚燒、先帝陵寢被毀壞的慘狀,表現出亡國的哀痛。溫嶠言語間忠誠憤慨、感情激烈,邊說邊涕泗橫流,丞相王導也隨著他一起哭泣。溫嶠敘述實際情況完畢后,便真誠地提出結交的意愿,王丞相也真誠地予以接納。
溫嶠出來后,高興地說:“江南自有像管夷吾那樣的人,我還有什么擔憂的呢?”
二、原文
選自 南朝 劉義慶等《世說新語》
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于時,江左營建始爾,綱紀未舉。溫新至,深有諸慮,既詣王丞相,陳主上幽越﹑社稷焚滅﹑山陵夷毀之酷,有《黍離》之痛。溫忠慨深烈,言與泗懼,丞相亦與之對泣。敘情既畢,便深自陳結,丞相亦厚相酬納。既出,歡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復何憂!”
擴展資料
一、作品簡介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后只有三卷。
二、人物介紹
1、溫嶠(288~329年),字泰真,一作太真,太原祁縣(今山西祁縣)人。東晉名將,司徒溫羨之侄。
出身太原溫氏,聰敏博學,為人孝悌。初授司隸校尉都官從事,進入并州刺史劉琨(姨夫)幕府,拜司空左長史。西晉滅亡后,南下擁戴晉元帝即位,拜散騎常侍。遷太子中庶子,輔佐東宮,與太子(晉明帝)結為布衣之交。晉明帝即位,拜侍中,轉中書令,從平王敦之亂。晉明帝病重,隨王導、郗覽等同受顧命,拜平南將軍、江州刺史,從平蘇峻之亂,拜驃騎將軍,封始安郡公。
咸和四年(329年),病逝,時年四十二,追贈侍中、大將軍、使持節,謚號忠武。
2、管夷吾,春秋初期齊國主政之卿,又名: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后代、管仲是中國古代著名 : 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文學家、法學家、改革家、思想家、史學家、稅收創始者、娼妓開創者、等,被譽為法家先驅、圣人 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又稱管敬仲。字仲,以管仲之名而廣為人知。
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潁上(潁水之濱)。青年時曾經商、從軍,又三次為小官,均被辭。
老子不要翻譯! 誰特么解釋一下,這什么歷史背景?發生了什么歷史事件? 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于時,
你說的這篇文言文的內容發生在公元317年(東晉時期),溫嶠是當時的名將,他作為劉琨的信使南下勸進,從此歷任顯職,并與晉明帝結為布衣之交。
具體歷史事件為:
南下江東
316年(建興四年),西晉滅亡,瑯琊王司馬睿渡江南遷。317年(建武元年),司馬睿稱晉王,劉琨以溫嶠為左長史,派其到建康勸進。臨行之前,劉琨對溫嶠道:“今晉祚雖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河朔,使卿延譽江南。”溫嶠欣然受命。
同年六月,溫嶠到達建康,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辭。滿朝為之矚目,司馬睿也對他非常器重。王導、周顗、謝鯤、庾亮、桓彝等名士都欣賞溫嶠的才學與能力,爭相與之交往。當時,東晉剛剛建立,制度尚不完善,溫嶠為此深為憂慮,直到與王導交談后才高興地說:“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
晉元帝加封溫嶠為散騎常侍,溫嶠以母喪為由,不肯接受官職,并要求北歸。三司、八坐等官員認為溫嶠不能因個人私事丟下朝廷復國大業。溫嶠無奈,只好接受任命。
江左管仲文言文內容概括
管夷吾,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相齊桓公成霸業。后來詩文中多以之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
江左管仲,出處《晉書·溫嶠傳》:“于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詩文中多以之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管夷吾,吾復何慮!”
【原文】
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于時,江左營建始爾,綱紀⑤未舉。溫新至,深有諸慮,既詣王丞相,陳主上⑥幽越②﹑社稷焚滅﹑山陵⑦夷毀之酷,有《黍離》之痛。溫忠慨⑧深烈,言與泗③懼,丞相亦與之對泣。敘情既畢,便深自陳結,丞相亦厚相酬納④。既出,歡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①,此復何憂!”
【注釋】
①管夷吾,字仲,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相齊桓公成霸業。后來詩文中多以之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
②幽越:流亡監禁
③泗:鼻涕
④酬納:接納
⑤綱紀:國家的法制
⑥主上:皇帝
⑦山陵:皇帝的墳墓
⑧忠慨:忠誠憤慨
【翻譯】
溫嶠出任劉琨的使者初到江南來。這時候,江南的政權剛開始建立,綱目法紀還沒有制定,所以社會秩序不穩定。溫嶠初到,對這種種情況很是憂慮。接著便去拜見丞相王導,訴說晉(愍)帝司馬鄴被囚禁流放、社稷宗廟被焚燒、先帝陵寢被毀壞的慘狀,表現出亡國的哀痛。溫嶠忠誠憤慨的感情深厚激烈,邊說邊哭,丞相王導也隨著他一起哭泣。溫嶠敘述實際情況完畢后,便真誠地提出結交的意愿,王丞相也真誠地予以接納。溫嶠出來后,高興地說:“江南自有管夷吾那樣的人,這還擔心什么呢?”
江左有管夷吾溫嶠初為劉琨使來過江。 于時,江左營建始爾,綱紀未舉,溫新至,深有諸慮。既詣王丞相,陳
此時江南政權剛剛建立,各種律令尚未確定。溫嶠剛來,心里很擔憂,就去丞相王導那里,述說懷愍二帝被俘,國家滅亡,帝陵遭毀的慘狀,有亡國之痛。
關鍵詞:綱紀?社稷焚滅、山陵夷毀之酷
「譯文」溫嶠作為劉琨的使者剛到江南來, 此時江南政權剛剛建立,各種律令尚未確定。溫嶠剛來,心里很擔憂,就去丞相王導那里,述說懷愍二帝被俘,國家滅亡,帝陵遭毀的慘狀,有亡國之痛。 溫嶠當時慷慨激昂,聲淚俱下,丞相也和他一起痛哭。敘說之后,溫嶠向丞相表達了交好的誠意,丞相也對溫嶠真誠接納。從王導那里出來,溫嶠高興地說:" 江南有了管仲這樣的賢人,還有什么可擔心的!"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