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寫了多少詩(張籍寫的詩)
很多朋友對于張籍寫了多少詩和張籍寫的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張籍的詩句大全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苧詞。——張籍《薊北旅思》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張籍《薊北旅思》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張籍《沒蕃故人》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張籍《薊北旅思》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張籍《沒蕃故人》
前年伐月支,城上沒全師。——張籍《沒蕃故人》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秋思》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張籍《春別曲》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張籍《成都曲》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張籍《沒蕃故人》
老農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張籍《野老歌》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張籍《薊北旅思》
夫死戰場子在腹,妾身雖存如晝燭。——張籍《征婦怨》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張籍《成都曲》
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張籍《春別曲》
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張籍《野老歌》
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犬長食肉。——張籍《野老歌》
九月匈奴殺邊將,漢軍全沒遼水上。——張籍《征婦怨》
戲馬臺南山簇簇,山邊飲酒歌別曲。——張籍《送遠曲》
萬里無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張籍《征婦怨》
青天漫漫復長路,遠游無家安得住。——張籍《送遠曲》
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張籍《征婦怨》
愿君到處自題名,他日知君從此去。——張籍《送遠曲》
聞道溪陰山水好,師行一一遍經過。——張籍《送僧往金州》
師住稽亭高處寺,斜廊曲閣倚云開。——張籍《送稽亭山寺僧》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張籍《涼州詞三首·其三》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張籍最著名十首詩 張籍最著名的十首詩有什么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愈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張籍最著名十首詩如下:
1、《江頭》
晚步隨江遠,來帆過眼頻。試尋新住客,少見故鄉人。
回首憐歸翼,長吟任此身。應同南浦雁,更見嶺頭春。
2、《酬孫洛陽》
家貧相遠住,齋館入時稀。獨坐看書卷,閑行著褐衣。
早蟬庭筍老,新雨徑莎肥。各離爭名地,無人見是非。
3、《拜豐陵》
歲朝園寢遣公卿,學省班中亦攝行。
身逐陵官齊再拜,手持木鐸叩三聲。
寒更報點來山殿,曉炬分行照柏城。
卻下龍門看漸遠,金峰高處日微明。
4、《別離曲》
行人結束出門去,幾時更踏門前路。
憶昔君初納采時,不言身屬遼陽戍。
早知今日當別離,成君家計良為誰。
男兒生身自有役,那得誤我少年時。
不如逐君征戰死,誰能獨老空閨里。
5、《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6、《山中古祠》
春草空祠墓,荒林唯鳥飛。記年碑石在,經亂祭人稀。
野鼠緣朱帳,陰塵蓋畫衣。近門潭水黑,時見宿龍歸。
7、《逢賈島》
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馬蹄今去入誰家。
8、《送陸暢》
共踏長安街里塵,吳州獨作未歸身。
昔年舊宅今誰住,君過西塘與問人。
9、《太白老人》
日觀東峰幽客住,竹巾藤帶亦逢迎。
暗修黃箓無人見,深種胡麻共犬行。
洞里仙家常獨往,壺中靈藥自為名。
春泉四面繞茅屋,日日唯聞杵臼聲。
10、《舊宮人》
歌舞梁州女,歸時白發生。全家沒蕃地,無處問鄉程。
宮錦不傳樣,御香空記名。一身難自說,愁逐路人行。
張籍的著名古詩有哪些?
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