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運用了哪些景物(醉花陰寫了哪些景物)
大家好,關于醉花陰運用了哪些景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醉花陰寫了哪些景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醉花陰 詞人運用了哪些景物來烘托心情
泉水清澈見底, 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 跌落石上,水石相激,淙淙有聲,猶如漱玉 泉水,花,來承托
醉花陰寫了哪些景物和節令?有什么作用
醉花陰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傳說清照將此詞寄給趙明誠后,惹得明誠比試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詞數闋,然終未勝過清照的這首《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這一天從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滿著“薄霧濃云”,這種陰沉沉的天氣最使人感到愁悶難捱。外面天氣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腦消金獸”一句,便是轉寫室內情景:她獨自個兒看著香爐里瑞腦香的裊裊青煙出神,真是百無聊賴!又是重陽佳節了,天氣驟涼,睡到半夜,涼意透入帳中枕上,對比夫婦團聚時閨房的溫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上片寥寥數句,把一個閨中少婦心事重重的愁態描摹出來。她走出室外,天氣不好;待在室內又悶得慌;白天不好過,黑夜更難挨;坐不住,睡不寧,真是難以將息。“佳節又重陽”一句有深意。古人對重陽節十分重視。這天親友團聚,相攜登高,佩茱萸,飲菊酒。李清照寫出“瑞腦消金獸”的孤獨感后,馬上接以一句“佳節又重陽”,顯然有弦外之音,暗示當此佳節良辰,丈夫不在身邊。“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節倍思親”呢!“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又會有什么感觸!“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下片寫重陽節這天賞菊飲酒的情景。把酒賞菊本是重陽佳節的一個主要節目,大概為了應景吧,李清照在屋里悶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強打精神“東籬把酒”來了。可是,這并未能寬解一下愁懷,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瀾。重陽是菊花節,菊花開得極盛極美,她一邊飲酒,一邊賞菊,染得滿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觸景傷情,菊花再美,再香,也無法送給遠在異地的親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詩十九首》“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句意,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她實在情不自禁,再無飲酒賞菊的意緒,于是匆匆回到閨房。“莫道不消魂”句寫的是晚來風急,瑟瑟西風把簾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陣寒意。聯想到剛才把酒相對的菊花,菊瓣纖長,菊枝瘦細,而斗風傲霜,人則悲秋傷別,消愁無計,此時頓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黃花瘦”作結,取譬多端,含蘊豐富。
從天氣到瑞腦金獸、玉枕紗廚、簾外菊花,詞人用她愁苦的心情來看這一切,無不涂上一層愁苦的感情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詩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這是因為正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東籬把酒”以“人擬黃花”的比喻,與全詞的整體形象相結合。“簾卷西風”一句,更直接為“人比黃花瘦”句作環境氣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畫面:重陽佳節佳人獨對西風中的瘦菊。有了時令與環境氣氛的烘托,“人比黃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為千古傳誦的佳句。
李清照《聲聲慢》《醉花陰》的藝術特點
一 《聲聲慢》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疊字。開篇三句十四個疊字,表達出三種境界。“尋尋覓覓”,寫人的動作、神態;“冷冷清清”,寫環境的悲涼;“凄凄慘慘戚戚”,寫內心世界的巨大傷痛。同時,這幾對疊字還造成音律的回環往復,加強了詞作的音樂性。第二個特點是借物抒情。上闋用“淡酒”、“晚風”、“過雁”,下闋用“黃花”、“梧桐”、“細雨”,都準確而形象地表達出內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強烈感情,突然作結,沉痛無限。全詞語言樸實,感受細膩,巧用疊字,滿紙嗚咽,動人心弦。
二《醉花陰》借天氣、熏香、菊花等環境、景物細膩準確地抒情,使"人比黃花瘦"成為李清照在世人腦海中的典型形象。該詞也體現了李清照重故實、典重、鋪敘、音律的藝術追求。全文從詞牌名到寫作時間、詞作內容、藝術魅力各方面展示了李清照的創造風格。
三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從總的情況看,她的創作內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時期生活的變化而呈現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題材集中于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孤獨,惆悵。
醉花陰 李清照詞中寫了哪些景物和節令?有什么作用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上片述由白晝到深夜一整天獨處深閨的離愁。窗外陰沉暗淡,室內香煙繚繞,“永”、“銷”二字透露出獨處香閨、度日如年的心境。次日為九九重陽,又逢佳節倍思親之際,離思轉深,以故香帳憑枕,夜深難寐。“涼初透”,兼寫秋節蕭瑟與心境凄冷。下片紀重陽賞菊情事。自古即有重九飲酒賞菊風俗,陶潛九月九日于“宅邊東籬下菊叢中……就酌,醉而后歸”。詞人繼踵文苑雅事,黃花拂袖,而離愁難解,遂逗出煞拍三句。“銷魂”,深化篇首“愁”字,由“愁”而致人瘦,見出離思深沉。簾外黃花與簾內佳人,相映生輝,形神酷似,同命相恤,物我交融,創意極美!~
詩詞《醉花陰》寫了哪些景物和節令?有什么作用?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時令秋季,這首詞是作者婚后所作,抒發的是重陽佳節思念丈夫的心情.
醉花陰中詞人運用那景物表現出怎樣的心情
1)天空濃云密布又有薄霧籠罩,瑞腦香的煙霧從獸形的香爐上裊裊升起。“薄霧濃云”:渲染了一種陰沉憂郁的氛圍。“愁永晝”極言白晝漫長沒有盡頭——這是因為孤單寂寞,內心憂愁,所以才會覺得時間特別的漫長。“瑞腦銷金獸”作者靜靜地看著裊裊煙霧從金獸爐上慢慢升起——百無聊賴。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佳節又重陽”:“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佳節時本應夫妻團圓,而如今卻自己孤身一人,獨對良辰美景虛度光陰。“又”表明與親人離別已久,獨過佳節已非一回。“涼”不但寫出了秋氣的蕭瑟,更反映出詩人心境的凄冷。 涼意表面上是因為重陽秋夜,天氣轉冷,玉枕紗廚,難御風寒;深層次原因是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心感覺到孤獨凄涼。
3)黃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與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相近,貼切地反映了當時作者由于與丈夫分別而產生的孤獨、愁悶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傳統象征意義,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這樣的比喻極切合女詞人的身份和精神氣質。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營造了婉曲優美的藝術情境。
4)景物:薄霧、濃云、瑞腦、金獸、玉枕、紗廚、酒、簾、西風、黃花;本詞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別之后所寫,表達了思念丈夫的寂寞與孤寂的愁緒。
醉花陰運用了哪些景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醉花陰寫了哪些景物、醉花陰運用了哪些景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