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敘詩有哪些(自己寫的敘事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自敘詩有哪些,以及自己寫的敘事詩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已亥雜詩是什么詩
《己亥雜詩》是清代文學(xué)家龔自珍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這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nèi)容復(fù)雜,大多借題發(fā)揮,抨擊社會。全詩多用象征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yùn)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己亥雜詩
其一
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卮言夜涌泉。百卷書成南渡歲,先生續(xù)集再編年。
其二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guān)河不窘故將軍。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其三
罡風(fēng)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其四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qiáng)半尚紅顏。白云出處從無例,獨(dú)往人間竟獨(dú)還。(予不攜眷屬傔從,雇兩車,以一車自載,一車載文集百卷出都。)
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其六
亦曾橐筆侍鑾坡,午夜天風(fēng)伴玉珂。欲浣春衣仍護(hù)惜,乾清門外露痕多。
其七
廉鍔非關(guān)上帝才,百年淬厲電光開。先生宦后雄談減,悄向龍泉祝一回。
其八
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別西山。)
其九
翠微山在柘潭側(cè),此山有情慘難別。薜荔風(fēng)號義士魂,燕支土蝕佳人骨。(別翠微山。)
其十
進(jìn)退雍容史上難,忽收古淚出長安。百年綦轍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先大父宦京師,家大人宦京師,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歲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其十一
祖父頭銜舊颎光,祠曹我亦試為郎。君恩彀向漁樵說,篆墓何須百字長。(唐碑額有近百字者。)
其十二
掌故羅胸是國恩,小胥脫腕萬言存。他年金鐀如收采,來叩空山夜雨門。
其十三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煙萬態(tài)馬蹄湮。當(dāng)年筮仕還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其十四
頹波難挽挽頹心,壯歲曾為九牧箴。鐘簴蒼涼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其十五
許身何必定夔皋,簡要清通已足豪。讀到嬴劉傷骨事,誤渠畢竟是錐刀。
其十六
棄婦丁寧囑小姑,姑恩莫負(fù)百年劬。米鹽種種家常話,淚濕紅裙未絕裾。(有棄婦泣于路隅,因書所見。)
其十七
金門縹緲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鱗。終古漢家狂執(zhí)戟,誰疑臣朔是星辰?
其十八
詞家從不覓知音,累汝千回帶淚吟。惹得而翁懷抱惡,小橋獨(dú)立慘歸心。(吾女阿辛,書馮延巳詞三闋,日日誦之,自言能識此詞之旨,我竟不知也。)
其十九
卿籌爛熟我籌之,我有忠言質(zhì)幻師。觀理自難觀勢易,彈丸累到十枚時。(道旁見鬻戲術(shù)者,因贈。)
其二十
消息閑憑曲藝看,考工文字太叢殘。五都黍尺無人校,搶攘廛間一飽難。(過市肆有感。)
其二十一
滿擬新桑遍冀州,重來不見綠云稠。書生挾策成何濟(jì)?付與維南織女愁。(曩陳北直種桑之策于畿輔大吏。)
其二十二
車中三觀夕惕若,七歲靈文電熠若。懺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貫珠累累若。(予持陀羅尼已滿四十九萬卷,乃新定課程,日誦普賢、普門、普眼之文。)
其二十三
荒村有客抱蠹魚,萬一談經(jīng)引到渠。終勝秋燐亡姓氏,沙渦門外五尚書。(逆旅夜聞讀書聲,戲贈。沙渦門即廣渠門,門外五里許,有地名五尚書墳,五尚書,不知皆何許人也。)
其二十四
誰肯栽培木一章,黃泥亭子白茅堂。新蒲新柳三年大,便與兒孫作屋梁。(道旁風(fēng)景如此。)
其二十五
椎埋三輔飽于鷹,薛下人家六萬增。半與城門充校尉,誰將斜谷械陽陵?
其二十六
逝矣斑騅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小橋報有人癡立,淚潑春簾一餅茶。(出都日,距國門已七里,吳虹生同年立橋上候予過,設(shè)茶,灑淚而別。)
其二十七
秀出天南筆一支,為官風(fēng)骨稱其詩。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記春騮戀縶時。(別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見入都,為予治裝,與予先后出都。)
其二十八
不是逢人苦譽(yù)君,亦狂亦俠亦溫文。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別黃蓉石比部玉階。蓉石,番禺人。)
其二十九
觥觥益陽風(fēng)骨奇,壯年自定千首詩。勇于自信故英絕,勝彼優(yōu)孟俯仰為。(別湯海秋戶部鵬。)
其三十
事事相同古所難,如鶼如鰈在長安。從今兩戒河山外,各逮而孫盟不寒。(光州吳虹生葆晉,與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門,殿上試同不及格,同官內(nèi)閣,同改外,同日還原官。)
其三十一
本朝閩學(xué)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新識晉江陳戶部,談經(jīng)頗似李文貞。(別陳頌?zāi)蠎舨繎c鏞。)
其三十二
何郎才調(diào)本孿生,不據(jù)文家為弟兄。嗜好畢同星命異,大郎尤貴二郎清。(別道州何子貞紹基,子益紹業(yè)兄弟。近世孿生皆據(jù)質(zhì)家為兄弟。)
其三十三
少慕顏曾管樂非,胸中海岳夢中飛。近來不信長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別會稽少白山人潘咨。)
其三十四
龍猛當(dāng)年入海初,娑婆曾否有倉祛?祇今曠劫重生后,尚識人間七體書。(別鎮(zhèn)國公容齋居士。居士睿親王子,名裕恩,好讀內(nèi)典,遍識額納特珂克、西藏、西洋、蒙古、回部及滿漢字,又校訂全藏,凡經(jīng)有新舊數(shù)譯者,皆訪得之,或校歸一是,或兩存之,或三存之,自釋典入震旦以來,未曾有也。)
其三十五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嶄然。恍從魏晉紛紜后,為溯黃農(nóng)浩渺前。(別大興周丈之彥。)
其三十六
多君媕雅數(shù)論心,文字緣同骨肉深。別有樽前揮涕語,英雄遲暮感黃金。(別王秋畹大令繼蘭,秋畹,濟(jì)寧人。)
其三十七
三十華年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尊前第一傾心聽,兕甲樓船海外歸。(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公名托渾布,蒙古人。)
其三十八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別益情親。他年臥聽除書罷,冉冉修名獨(dú)愴神。(別南豐劉君良駒、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彥儔、云南戴君綗孫、長白奎君綬、閩黃君驤云、江君鴻升、棗強(qiáng)步君際桐。時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難遍別,八君即握手一為別者也。吳虹生已見前。)
自敘古詩杜荀鶴
自 敘
唐·杜荀鶴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fā)吾唐一逸人
.分析詩中暗示的社會背景.(2分
.賞析這首詩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整理:zln201705
敘事類的古詩有哪些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
緩歌謾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fù)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元和十年,
余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
送客湓浦口,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
聽其音,
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
本長安倡女,
嘗學(xué)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長色衰,
委身為賈人婦。
遂令酒使快彈數(shù)曲。
曲罷憫然,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
今漂淪憔悴,
轉(zhuǎn)徒于江湖間余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
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
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
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尋聲暗問彈者誰,
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回?zé)糁亻_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
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
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
似訴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fù)挑,
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
幽咽泉流水下灘。
水泉冷澀弦凝絕,
凝絕不通聲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
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
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
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
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xué)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常教善才服,
妝成每被秋娘爐。
五陵年少爭纏頭,
一曲紅消不知數(shù)。
鈿頭銀篦擊節(jié)碎,
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fù)明年,
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
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
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
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
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
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
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
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還獨(dú)傾。
豈無山歌與姑笛,
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
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卻坐促弦弦轉(zhuǎn)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
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清衫濕。
杜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
喧呼聞點(diǎn)兵。
借問新安吏:
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
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獨(dú)伶俜。
白水暮東流,
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
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一作卻)見骨,
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
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
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
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
撫養(yǎng)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潼關(guān)吏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關(guān)道。
大城鐵不如,
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guān)吏:
修關(guān)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
為我指山隅。
連云列戰(zhàn)格,
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
豈復(fù)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
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
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zhàn),
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guān)將,
慎勿學(xué)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墻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zhàn)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孫有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yīng)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dú)與老翁別。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
引蔓故(一作固)不長。
嫁女與征夫,
不如棄路旁。
結(jié)發(fā)為君妻,
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
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yuǎn),
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yǎng)我時,
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
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
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
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
兵氣恐不揚(yáng)。
自嗟貧家女,
久致(一作致此)羅襦裳。
羅襦不復(fù)施,
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
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
與君永相望。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
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
焉用身獨(dú)完?
投杖出門去,
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
所悲骨髓乾。
男兒既介胄,
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
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
且復(fù)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
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
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
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
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
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
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何鄉(xiāng)為樂土?
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
塌然摧肺肝。
無家別
寂寞天寶后,
園廬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
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
死者為塵泥。
賤子因陣敗,
歸來尋舊蹊。
久行見空巷,
日瘦氣慘凄。
但對狐與貍,
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
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dú)荷鋤,
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
召令習(xí)鼓鼙。
雖從本州役,
內(nèi)顧無所攜。
近行只一身,
遠(yuǎn)去終轉(zhuǎn)迷。
家鄉(xiāng)既蕩盡,
遠(yuǎn)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
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
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
何以為蒸黎?
己亥雜詩的詩句是什么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清代〕
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人材 一作:人才)
譯文
只有依靠風(fēng)雷激蕩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國大地?zé)òl(fā)勃勃生機(jī),然而社會政局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
我奉勸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規(guī)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拓展資料:
龔自珍所處時代是封建主義腐朽沒落的時代。他以其才華,起而議政“醫(yī)國”,宣傳變革,終因“動觸時忌”,他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辭官南歸,在途中寫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雜詩》。這即是其中一首。
《已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在幾年寫的大型組詩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chuàng)作的一組自敘詩,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nèi)容復(fù)雜,大多借題發(fā)揮,抨擊社會。這組詩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這一年作者48歲,因厭惡仕途,辭官離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屬,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民,不禁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即興寫下了一首又一首詩,于是誕生了《己亥雜詩》。
己亥雜詩其一至其五的詩句有哪些
《己亥雜詩》
作者:龔自珍 ? 清代
其一
著書何似觀心賢,不奈卮言夜涌泉。百卷書成南渡歲,先生續(xù)集再編年。
譯文: 著書立說雖然比不佛家沉默“觀心”,悟解人生,可以明哲保身,無奈的是心緒總是不能平靜,各種思想猶如暗泉噴涌,不能自止,表明了辭官以后的心緒。自己針砭時弊、主張變法,一再遭到頑固保守勢力的打擊,但始終不屈不撓重整旗鼓的豁達(dá)心境躍然紙上。
其二
我馬玄黃盼日曛,關(guān)河不窘故將軍。百年心事歸平淡,刪盡蛾眉惜誓文。
譯文:黃昏日落,馬已疲勞,但人還要趕夜路,幸而沒有人來阻攔。故將軍是指名將李廣。激烈的心情如今已趨于平淡,即使像屈原那樣被迫離開京師,我也不寫像《惜誓》一類文章了。
其三
罡風(fēng)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臥九閽。終是落花心緒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譯文:越高的地方,風(fēng)力越強(qiáng),花就越受到搖撼。還有虎豹把守在天門前面。比喻朝廷中某些大臣,盤據(jù)要津,使自己不安於位。雖然已經(jīng)是落花,畢竟還抱著好心情,因為我平生是默默地感激“玉皇”的恩惠的。
其四
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qiáng)半尚紅顏。白云出處從無例,獨(dú)往人間竟獨(dú)還。
譯文:這趟旅行走過東山再去北山,鏡子里還尚看得見你的臉,白云到處都是無例外的,孤身來到世界竟然也要獨(dú)自一個離去。
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譯文: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yuǎn)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己亥雜詩》是清代詩人龔自珍(1792-1841)創(chuàng)作的一組詩集。本詩是一組自敘詩,寫了平生出處、著述、交游等,題材極為廣泛,其中第125首《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fēng)雷》被中國中小學(xué)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滬教版)收錄,以及五年級下冊(北師大版)收錄,七年級下冊(2017版)還有一首《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龔自珍所作詩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評清王朝的腐敗,洋溢著愛國熱情。
擴(kuò)展資料:
《己亥雜詩》整體賞析:
《己亥雜詩》共三百一十五首,或議時政,或述見聞,或思往事,題材十分廣泛,內(nèi)容復(fù)雜,大多借題發(fā)揮,抨擊社會。龔自珍生活在鴉片戰(zhàn)爭前夕。他具有強(qiáng)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主張改革內(nèi)政,抵抗外國侵略。《己亥雜詩》中的批判、呼喚、期望,集中反映了詩人高度關(guān)懷民族、國家命運(yùn)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作者對清朝政府不重視籌劃的痛心疾首,言語之間多是關(guān)系到國計民生的鹽鐵生計堪危,表達(dá)了變革社會的強(qiáng)烈愿望。《己亥雜詩》多用象征隱喻,想象豐富、奇特,運(yùn)用多種手法寫景抒情。
己亥雜詩文學(xué)體裁為七言絕句。名家陳錦榮曾評論道:“龔自珍《己亥雜詩》作品高度凝煉、形象生動,深刻反映了清王朝沒落衰朽的現(xiàn)實,發(fā)展七絕議論時事、干預(yù)現(xiàn)實的功能,是在絕句藝術(shù)上的開拓與創(chuàng)造。”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己亥雜詩
自敘詩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自己寫的敘事詩、自敘詩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jìn)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