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興亡多少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典故)
今天給各位分享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興亡多少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典故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千古興亡多少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作者:南宋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賞析] 這首詞的用意在哪兒呢?就是為了諷刺當時
辛棄疾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
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1、南鄉子:詞牌名。
2、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亭:在今鎮江市北固山上,下臨長江,三面環水。
3、望:眺望。神州:這里指中原地區。
4、北固樓:即北固亭。
5、興亡:指國家興衰,朝代更替。
6、悠悠:形容漫長、久遠。
7、年少:年輕。指孫權十九歲繼父兄之業統治江東。兜鍪:指千軍萬馬。原指古代作戰時兵士所帶的頭盔,這里代指士兵。
8、坐斷:坐鎮,占據,割據。東南:指吳國在三國時地處東南方。休:停止。
9、敵手:能力相當的對手。
10、曹劉:指曹操與劉備。
11、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率領大軍南下,見孫權的軍隊雄壯威武,喟然而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翻譯:
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
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
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
不知道。
往事連綿不斷,
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
做了三軍統帥。
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
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
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
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
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
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賞析:
胸中有雄峰萬仞,雄風萬里,何處不可望神州?似有倚天長劍在手,氣沖斗牛。句句如大江奔流,有豪情涌動亦有世事沉浮之嘆,全數卷入浪濤,滔滔東去。
辛棄疾在公元1203年(宋寧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1. 《南鄉子》:詞牌名。京口:江蘇鎮江市。北固亭:在鎮江市區東北長江邊的北固山上,又名北顧亭。
2. 神州:原指全中國。這里指被金人占領的江北中原淪陷地區。
3. 北固樓:即北固亭。
4. 悠悠:長遠的樣子。
5. 年少萬兜(dōu)鍪(móu):指二十來歲就能統率上萬兵馬的孫權。兜(dōu)鍪(móu):戰士的頭盔,這里借指士兵。
6. 坐斷:占據。
7. 曹劉:曹操和劉備。
8.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曹操稱贊孫權的話。仲謀:孫權,字仲謀。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詩。作者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諷刺南宋統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無能。全詞飽含著愛國、衛國的強烈感情。
“何處望神州 ?滿眼風光北固樓。”極目遠眺,我們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夠看到,映入眼簾的只有北固樓周遭一片美好的風光了!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開篇這突如其來的呵天一問,驚天地,泣鬼神。接下來再自問自答一句:“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世人們可知道,千年來在這塊土地上經歷了多少朝代的興亡更替?這一問一答縱觀千古成敗,意味深長,回味無窮。然而,“不盡長江滾滾流!”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這無盡的江水依舊滾滾東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三國時代的孫權年紀輕輕就統率千軍萬馬,雄據東南一隅,奮發自強,戰斗不息,何等英雄氣概!接下來,辛棄疾為了把這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不惜以夸張之筆極力渲染孫權不可一世的英姿。他異乎尋常地第三次發問,以提請人們注意:“天下英雄誰敵手?”若問天下英雄誰配稱他的敵手呢?作者又自答曰:“曹劉”,說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劉備才堪與孫權爭勝 。“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句話,本是曹操的語言,現在由辛棄疾口中說出,卻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奮發圖強的時代的呼聲。
這首詞通篇三問三答,互相呼應,感嘆雄壯,意境高遠。它與作者同時期所作另一首登北固亭詞《永遇樂》相比,一風格明快,一沉郁頓挫,同是懷古傷今,寫法大異其趣,而都不失為千古絕唱,亦可見辛棄疾豐富多彩之大手筆也。
辛棄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
尋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
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賞析:
作者是懷著深重的憂慮和一腔悲憤寫這首詞的。上片即景懷古,借古人寄懷。千古江山依舊,卻無處覓求像孫仲謀一流英雄豪杰,昔日繁華的歌舞臺榭,英雄的業績風流,總被歷史的風雨吹得化為烏有,一抹斜陽映著叢密的草樹,平常的街巷,人們說劉裕曾在這里寄住。雨打風吹、斜陽草樹,滄桑感喟,吊古幽思,貫注行間。想當年三句,鏡頭由歷史陳跡轉向蓋世英雄。健筆勾勒,生氣虎虎,與南宋萎靡怯懦,反差極大。呼喚英才,正為濟世而圖功。下片以古鑒今,折轉到現實,表達自己獻身恢復雄心。元嘉年間劉義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夢想在狼居胥山封壇祭天,作為全勝的紀念,卻不料只落得驚慌敗北狼狽逃竄。先引述劉宋北伐教訓,提醒當局審慎籌劃。次追憶當年抗金往事,揚州路上烽火殺敵的情景歷歷在目,以此激勵人們挽時艱,再顧望淮北平靜氣象,而今侵略中原的拓跋燾祠廟香火盛燒,一片神鴉鳴噪,社鼓喧鬧,暗示倡導恢復勢在必行。最后借廉頗自況,抒發未能實現抱負的感慨,當時作者已66歲高齡了,南歸也已四十三年,可朝廷昏庸,王佐無人,不是和議投降,就是輕敵誤國,國事糜爛,金甌殘缺,自己壯志難酬而老無為,怎不令人悲憤。詞由懷古到議今,所有史事無不扣緊京口,關聯現實,用事雖多,熔裁有方,渾然一體。
辛棄疾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
獻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
斷鴻聲里,
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
闌干拍遍,
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
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
怕應羞見,
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
憂愁風雨,
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
紅巾翠袖,
揾英雄淚?
賞析:
這首詞是詞人在建康任職期間所作,此時詞人正值年輕時期(約在30歲左右)。詞人從金兵占領區的北方突騎渡江,投奔南宋,志在抗金報國,卻不受重用,反遭猜忌排斥,那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一腔悲憤全傾注于詞中。上片寫景,高遠寥闊。南楚碧天千里遼闊,一派凄清的秋色,長江水隨著碧天遠去,秋色無邊無際。景中寓情,沉郁悲壯。極目遠眺遠處的山峰,不禁觸發起詩人一股濃烈的鄉關之思和家國之愁,山河之美引起愁懷的原因:它已淪陷異族了。落日六句意境悲涼,似心平氣和卻壯懷激烈、悲憤填膺。落日斜掛樓頭,離群孤雁悲啼聲里,江南游子悲憤壓抑,看著吳鉤寶劍把玩不已,拍遍了九曲欄桿,沒有人領會詞人登樓遠眺的心意。下片由寫景抒情轉到言志與悲嘆。接連用了三個典故:引季鷹的故事,表明自己早已以身許國:引許汜故事,表明自己不屑為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風雨飄搖;樹猶如此是桓溫北伐路上對時光飛逝之嘆,作者亦引以表達自己功業未建年華虛度的感慨。結尾收到英雄襟抱,無人撫慰。與上片煞拍呼應。詞中以佳人發飾寓山河之恨,以美人襯映英雄,以歷史典故寫抱負,委婉跌宕,極沉郁悲慨之致。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名句。
1、名句: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2、全詩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袞袞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3、注釋
什么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4、賞析
此詞通過對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頌,表達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樣金戈鐵馬,收拾舊山河,為國效力的壯烈情懷,飽含著濃濃的愛國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的無限感慨,蘊含著對茍且偷安、毫無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憤懣之情。
5、創作背景
辛棄疾在公元1203年(宋寧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為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陽春三月,改派到鎮江去做知府。鎮江,在歷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業之地,此時成了與金人對壘的第二道防線。每當他登臨京口(即鎮江)北固亭時,觸景生情,不勝感慨系之。這首詞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寫成的。
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南宋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注釋]
《南鄉子》是詞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懷”是題目。京口,今江蘇省鎮江市。北固亭即北固樓,在北固山上。有懷,有所懷念。這首詞懷念的是孫權,跟蘇軾懷念周瑜差不多。
“千古興亡多少事”出自哪里
千古興亡多少事?
出自南宋詞人【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原詞如下: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宋·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
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興亡多少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典故、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興亡多少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