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怎么寫)
今天給各位分享如何鑒賞山水田園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山水田園詩怎么寫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山水田園詩及賞析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大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如《竹里館》中,詩人描繪了月下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也是借明月和幽篁來象征自己高潔的情懷,同時又渲染出一片幽靜的氣氛。不僅表現(xiàn)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還抒發(fā)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具有詩情畫意。
山水田園詩的知識點
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chuàng)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園詩屬于寫景詩的范疇,側(cè)重于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一、山水田園詩所表達的情感內(nèi)容:
1)表達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熱愛。①王維《積雨輞川莊作》②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表達對官場仕途的厭倦,對現(xiàn)實的不滿;
①陶淵明《歸園田居》②儲光羲《田家雜興八首》。
3)表達對歸隱生活、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的喜愛、向往;
①《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②《社日》(王駕)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4) 出世與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①《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②《村居》(張舜民)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5)對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禪意的寄托
① 《過香枳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山水詩特點
思想內(nèi)容:
1、歌頌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如杜甫的《望岳》。
2、描寫秀麗的風光,表達自己對自然的喜愛之情,或表達隱居情懷,如孟郊的《望終南山》
3、描寫羈旅愁思或懷才不遇的不幸遭遇,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常用手法: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二、鑒賞山水田園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如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漠漠水田”、“ 白鷺”、“ 陰陰夏木” “黃鸝”四個意象不光點明了景物、時節(jié),還通過這四個意象渲染了寧謐清幽的環(huán)境氛圍,將積雨之時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表達詩人由衷的喜愛之情。
2.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感情,自然景物一經(jīng)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的特定情感服務(wù)。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
3.領(lǐng)會詩人寫景所表現(xiàn)的情感。
理解一些表面上純粹是寫景的山水小詩,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身世,知人論世,才可能準確地領(lǐng)會詩人寫景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分析詩歌,應(yīng)認真判斷感情寄托的深淺,切忌隨意撥高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
4.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
寫景的常見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遠、近的變化。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兩句一寫遠眺,一寫近觀,給人既遼遠又逼真之感)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聽覺角度:①動靜結(jié)合 例如:《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②以動襯靜 例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王維)
視覺角度: ① 繪形、繪聲、繪色 例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②色彩映襯 例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jié)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以小見大(“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jié)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興手法的運用。
4)運用各種修辭:比喻、擬人、借代、化動為靜、虛實結(jié)合等
5)運用煉字技巧: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6)運用描寫技巧:①工筆 例如《絕句》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②白描 例如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前堂。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像盛唐詩人所描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于體會詩人細致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田園詩表達技巧與語言技巧
通常,山水田園詩表現(xiàn)的主題有:
1.歸隱田園,鐘情山水;
2.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
3.厭棄官場黑暗,抒發(fā)閑適情調(diào),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鑒賞中常用到的術(shù)語
山水田園詩鑒賞,考查的無非是以下幾方面,家長可以讓孩子記一記鑒賞術(shù)語。
思想內(nèi)容 —— 熱愛自然 向往自由 歸隱 閑適淡泊 悠然自得
情感特征—— 或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或表達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達自己從容閑適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熱愛自然、向往自由、向往歸隱的情懷。
技巧特征 —— 融情于景,白描,動靜結(jié)合,遠近結(jié)合。
表現(xiàn)手法 —— 借景抒情 白描 動靜結(jié)合
語言特點 —— 清新自然 質(zhì)樸自然 清新洗練
考題示例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人在這首詩中塑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這種意境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理想?
(詩人通過山雨初霽、月下青松、淙淙清泉、翠竹成林、水中碧蓮等意象塑造出一種秋天傍晚空山幽美恬靜的意境;表現(xiàn)了詩人對安靜純樸生活的向往和對污濁官場的厭惡,泉水、青松、翠竹、青蓮等,也可以說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和理想境界的烘托。)
楓橋夜泊
(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此詩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何特征?通過景物描寫,表達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西沉的殘月、悲啼的烏鴉、滿天的霜、岸邊的楓樹、江上的`漁火、寒山寺、鐘聲、客船等;特征:深秋半夜蕭疏清冷。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的羈旅之愁。)
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這首詩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情懷?
(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認為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的前兩句寫自己獨愛自甘寂寞的澗邊幽草,卻無意于黃鶯,表現(xiàn)出詩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無人,水急舟橫的景象里,有著一種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奈而憂傷的情懷。)
體會山水田園詩之美之已經(jīng),家長就要讓孩子誦其詩,繪其景,品其情。平時外出徒步,不妨多聯(lián)想,感受情景交融之美。
唐朝山水田園詩如何鑒賞
山水詩并不只寫山光水色,名曰“山水”僅舉其大端而已。有的關(guān)于民生,有的是隨性而作·····我們也不能以為只要詩中有了山水描寫就是山水詩了,至少應(yīng)是全詩的主體部分是描寫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詩。同時還要注意作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的態(tài)度:是將山水本身作為審美對象加以觀照,還是假借山水別有寄托。有所寄托的內(nèi)容也要注意區(qū)別才行。
山水詩形成以后,雖然它在不斷尋求外部空間的開拓和內(nèi)部體制的完善,從而在各個不同時代,而有了新的風貌和姿態(tài),但是,道釋玄禪的人生情趣和藝術(shù)精神,卻始終貫穿于山水詩的發(fā)展中。 隨著唐詩繁榮局面的到來,山水詩出現(xiàn)了麗日經(jīng)天的壯觀。王維與孟浩然等繼承了陶淵明、謝靈運山水詩傳統(tǒng),形成了一個與邊塞詩派交相輝映的山水田園派。在唐代詩人中,沒有哪一個人沒有寫出自然山水為題材的詩篇。如:王績《野望》、王勃《山中》、陳子昂《度荊門》;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水》;王之渙《登鸛雀樓》;杜甫《望岳》、《江村》、《登高》;韋應(yīng)物的《滁州西澗》;顧況《過山農(nóng)家》;張繼《楓橋夜泊》;戴叔淪《蘇溪亭》;儲光羲《釣魚灣》;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孟郊《游石龍渦》;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杭州春望》;劉禹錫《巫山神女廟》;柳宗元《漁翁》《江雪》;李賀《巫山高》;杜枚《山行》;李商隱《樂游原》;溫庭筠《商山早行》……唐代詩人中以山水詩聞名的人很多,但能代表山水詩成熟的,主要還是孟浩然、王維、李白。
山水田園詩源于東晉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以唐代王維、孟浩然為代表。這類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
簡介
陶淵明等詩人形成我國東晉田園詩派,謝靈運、謝朓等詩人形成我國南朝山水詩派,王維、孟浩然等詩人形成我國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chuàng)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
田園詩應(yīng)該怎么賞析?
山水田園詩屬于寫景詩的范疇,側(cè)重于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山水田園詩在盛唐形成了一個詩碑,至于山水田園之外的數(shù)量更多的寫景詩反倒顯得不很突出了。古代優(yōu)秀的山水田園詩,都是佳山勝水的自然美在藝術(shù)上的再現(xiàn),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給人以美的享受。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謝靈運、陶淵明、孟浩然、王維、范成大、楊萬里等,李白、杜甫、歐陽修、蘇軾等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
鑒賞山水田園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①賞析山水田園詩必須充分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獲花秋瑟瑟”。“楓葉”、“獲花”、“秋”三個意象不光點明了事物、時節(jié),還通過這三個意象特有的屬性渲染了送別時的環(huán)境氛圍和詩人憂傷的情緒。古詩意象往往寓繁于摘,寓萬于一,以高度濃縮的藝術(shù)形象誘發(fā)想象,產(chǎn)生奇特的審美效果。
②體味山水田園詩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fā)感情,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園詩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經(jīng)詩人掇人筆端,就必然帶上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的特定情感服務(wù)。“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一首融情^景,景中古情的好詩。煙花含愁,孤帆載撼,天際碧水帶走詩人的無盡思念。詩人的惜別之情,從每一個畫面中滲透出來。
③領(lǐng)會詩人描寫山水田園之景所表現(xiàn)的情感。
一般的寫景詩,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純粹是寫景的山水小詩,就不那么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身世,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
論世,才可能準確領(lǐng)會詩人寫景所表現(xiàn)出的情感。這里牽涉到一個感情寄托的問題,分析詩歌,應(yīng)認真判斷感情寄托的深淺,切忌隨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
④分析詩歌的寫作技藝和語言特色。
山水田園詩寫景的方法很多,鑒賞時應(yīng)主要注意寫景的常見方法和技藝。
A、留意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和描寫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變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如繪形、繪聲、繪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宴結(jié)合(“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以動襯靜(“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暗對比(“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以小見大(“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jié)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與“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比手法的運用。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像盛唐詩人所描繪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于體會詩人細致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陸游的“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
結(jié)合《歸去來兮辭》分析如何賞析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重在意境,在閱讀時要試著理解作者的意境。
這個可以結(jié)合作者所處的時代,以及作者的人物性格與人生境遇。
山水田園詩多是表達作者淡泊閑暇的人生態(tài)度。
如何鑒賞山水田園詩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山水田園詩怎么寫、如何鑒賞山水田園詩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