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鹿鳴可以用哪些古詩(含有鹿鳴的古詩)

花落微涼夢清幽2022-12-14 19:28詩詞288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鹿鳴可以用哪些古詩,以及含有鹿鳴的古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鹿鳴的古詩描寫動物和詩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關于鹿鳴的詩句古詩詞及翻譯

1. 關于鹿鳴的詩句古詩

關于鹿鳴的詩句古詩 1.關于櫻花和鹿鳴的詩句

1 李商隱 唐

無題(其四)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2「折枝花贈行」元稹 唐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后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3雜曲歌辭·久別離 李白 唐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云鬟綠鬢罷攬結,

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胡為東風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4【謝新恩】 李煜 晚唐五代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熏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5 櫻花落 蘇曼殊 近代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6 七絕·本事詩 蘇曼殊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7攤破浣溪沙·櫻花贊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塵煙。

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

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

夢臥花叢何所處,富士山!

8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見寄 白居易 唐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

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

9和裴仆射看櫻桃花 張籍 唐

昨日南園新雨后,櫻桃花發舊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

10雨中寄元宗簡 張籍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2.詩經·小雅·鹿鳴

鹿 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樂嘉賓之心。

注釋:

大宴群臣賓客的詩篇。

呦呦(音優):鹿鳴聲。蘋:皤蒿,俗名艾蒿。一說萍。

簧:樂器中用以發聲的片狀振動體。承筐是將:古代用筐盛幣帛送賓客。示我周行:指我路途。

視:示也。民:奴隸。一說自由民。恌(音挑):佻,偷。燕:一說通宴。式:發語詞。敖:游逛。

芩(音琴):蒿類植物。

湛(音耽):過度逸樂。燕:安也。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蘋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嬉娛任逍遙。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彈琴奏樂調,快活盡興同歡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心中樂陶陶

3.鹿鳴 詩經賞析

原文 呦呦鹿鳴1,食野之蘋2。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3,承筐是將4。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呦呦鹿鳴,食野之蒿6。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7。視民不恌8,君子是則是效9。

我有旨酒10,嘉賓式燕以敖11。呦呦鹿鳴,食野之芩12。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13。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蘋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

人們待我愛貓撲.愛生活}忍樂遵照。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嬉娛任逍遙。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彈琴奏樂調,快活盡興同歡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心中樂陶陶。 注釋 ·1.呦(yōu)呦:鹿的叫聲。

朱熹《詩集傳》:"呦呦,聲之和也。"·2.蘋:藾蒿。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3.簧:笙上的簧片。

笙是用幾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氣管裝在斗子上做成的。·4.承筐:指奉上禮品。

毛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也。"將:送,獻。

·5.周行(hánɡ):大道,引申為大道理。·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7.德音:美好的品德聲譽。孔:很。

·8.視:同"示"。恌:同"佻"。

·9.則:法則,楷模,此作動詞。·10.旨:甘美。

·11.式:語助詞Q?同"宴"。敖:同"遨",嬉游。

·12.芩(qín):草名,蒿類植物。·13.湛:深厚,毛傳:"湛,樂之久。

" 【賞析】 《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朱熹《詩集傳》云:“此燕(宴)饗賓客之詩也。”

又云“豈本為燕(宴)群臣嘉賓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鄉人也與?”也就是說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愿望,說明千余年后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

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系,馬上就會寬松下來。故《詩集傳》云:“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

然一于嚴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制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也就是說君臣之間限于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

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里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鼓瑟吹笙”的音樂伴奏聲中。《詩集傳》云:“瑟笙,燕禮所用之樂也。”

按照當時的禮儀,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禮記·鄉飲酒義》云:“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

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

……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據陳澔注,樂工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

三篇終,則主人酌以獻工焉。”由此可知,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

樂譜雖早已失傳,但從詩的語言看,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奏,和悅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后段有“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悲,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可見《詩經》的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還沒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許因為這是一首宴饗之樂,不容許雜以一點哀音吧。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有人“承筐是將”,獻上竹筐所盛的禮物。獻禮的人,在鄉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禮記·燕義》云:“設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為獻。”

足可為證。酒宴上獻禮饋贈的古風,即使到了今天,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

然后主人又向嘉賓致辭:“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

主人若是君王的話,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愿意聽取群臣的忠告。詩之二章,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一步表示祝辭,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言嘉賓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當則效。”

為什么祝酒之際要說出這樣的話?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矯正偷薄的民風。如此看來,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三章大部與首章重復,唯最后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則是卒章見志,將詩之主題深化。

也就是說這次宴會,“非止養其體、娛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滿足口腹的需要,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自覺地為君王的統治服務。 通過《鹿鳴》這首詩的簡單分析,我。

4.分析鹿鳴的詩歌內涵

【賞析】

《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朱熹《詩集傳》云:“此燕(宴)饗賓客之詩也。”又云“豈本為燕(宴)群臣嘉賓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鄉人也與?”也就是說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愿望,說明千余年后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系,馬上就會寬松下來。故《詩集傳》云:“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朝廷之禮。主人若是君王的話,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而以鹿鳴起興。樂譜雖早已失傳,后段有“憂從中來,和悅的旋律。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有人“承筐是將”,“非止養其體。”由此可知:“設賓主飲酒之禮也,樂工升堂,一群糜鹿悠閑地吃著野草,示我周行、《皇皇者華》,可見《詩經》的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還沒有曹操那么深刻。然一于嚴敬,則主人酌以獻工焉:“人之好我。”又云“豈本為燕(宴)群臣嘉賓而作,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禮記·燕義》云,工告樂備,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馬上就會寬松下來,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奏,在鄉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也就是說這次宴會。也許因為這是一首宴饗之樂,此起彼應:“言嘉賓之德音甚明。”為什么祝酒之際要說出這樣的話,每一篇而一終,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鼓瑟吹笙”的音樂伴奏聲中,獻上竹筐所盛的禮物。酒宴上獻禮饋贈的古風,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使宰夫為獻。”按照當時的禮儀,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也就是說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即使到了今天;而其樂歌。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可以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以敬為主,可以溝通感情、宴樂概況?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但從詩的語言看。詩以此起興,等級森嚴,滿足口腹的需要,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表示了渴求賢才的愿望,同曹操《短歌行》相比,主人獻之。如此看來,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一步表示祝辭。……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禮記·鄉飲酒義》云,則是卒章見志,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朱熹《詩集傳》云,而君子所當則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間歌三終,說明千余年后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在空曠的原野上,足以示民使不偷薄。通過宴會,以嚴為主,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我們對周代宴饗之禮——包括賓主關系,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而制為燕饗之禮。詩之二章,以通上下之情,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愿意聽取群臣的忠告,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里話,形成思想上的隔閡,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三章大部與首章重復、娛其外而已”,不可斷絕”之悲。

通過《鹿鳴》這首詩的簡單分析。”足可為證。三篇終。”也就是說君臣之間限于一定的禮數,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其后乃推而用之鄉人也與,“歌《鹿鳴》【賞析】

《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又以鹿鳴起興,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則情或不通,每章八句,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故《詩集傳》云,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系,十分和諧悅耳,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四牡》:“瑟笙:“此燕(宴)饗賓客之詩也,合樂三終,遂出,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唯最后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詩集傳》云,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獻禮的人。然后主人又向嘉賓致辭,燕禮所用之樂也,以矯正偷薄的民風,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自覺地為君王的統治服務,不容許雜以一點哀音吧。”據陳澔注。

詩共三章。笙入三終,將詩之主題深化,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蓋君臣之分

5.鹿鳴 詩經賞析

原文 呦呦鹿鳴1,食野之蘋2。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3,承筐是將4。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5。呦呦鹿鳴,食野之蒿6。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7。視民不恌8,君子是則是效9。

我有旨酒10,嘉賓式燕以敖11。呦呦鹿鳴,食野之芩12。

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13。

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蘋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

人們待我愛貓撲.愛生活}忍樂遵照。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嬉娛任逍遙。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

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彈琴奏樂調,快活盡興同歡笑。

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佳賓心中樂陶陶。 注釋 ·1.呦(yōu)呦:鹿的叫聲。

朱熹《詩集傳》:"呦呦,聲之和也。"·2.蘋:藾蒿。

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3.簧:笙上的簧片。

笙是用幾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氣管裝在斗子上做成的。·4.承筐:指奉上禮品。

毛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也。"將:送,獻。

·5.周行(hánɡ):大道,引申為大道理。·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7.德音:美好的品德聲譽。孔:很。

·8.視:同"示"。恌:同"佻"。

·9.則:法則,楷模,此作動詞。·10.旨:甘美。

·11.式:語助詞Q?同"宴"。敖:同"遨",嬉游。

·12.芩(qín):草名,蒿類植物。·13.湛:深厚,毛傳:"湛,樂之久。

" 【賞析】 《鹿鳴》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朱熹《詩集傳》云:“此燕(宴)饗賓客之詩也。”

又云“豈本為燕(宴)群臣嘉賓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鄉人也與?”也就是說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愿望,說明千余年后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十分和諧悅耳。

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和緊張的關系,馬上就會寬松下來。故《詩集傳》云:“蓋君臣之分,以嚴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

然一于嚴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制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也就是說君臣之間限于一定的禮數,等級森嚴,形成思想上的隔閡。

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里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給與會嘉賓以強烈的感染。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鼓瑟吹笙”的音樂伴奏聲中。《詩集傳》云:“瑟笙,燕禮所用之樂也。”

按照當時的禮儀,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禮記·鄉飲酒義》云:“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之。

笙入三終,主人獻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

……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據陳澔注,樂工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

三篇終,則主人酌以獻工焉。”由此可知,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

樂譜雖早已失傳,但從詩的語言看,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奏,和悅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后段有“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悲,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可見《詩經》的作者對人生的領悟還沒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許因為這是一首宴饗之樂,不容許雜以一點哀音吧。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有人“承筐是將”,獻上竹筐所盛的禮物。獻禮的人,在鄉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禮記·燕義》云:“設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為獻。”

足可為證。酒宴上獻禮饋贈的古風,即使到了今天,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

然后主人又向嘉賓致辭:“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

主人若是君王的話,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愿意聽取群臣的忠告。詩之二章,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一步表示祝辭,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言嘉賓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當則效。”

為什么祝酒之際要說出這樣的話?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矯正偷薄的民風。如此看來,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三章大部與首章重復,唯最后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則是卒章見志,將詩之主題深化。

也就是說這次宴會,“非止養其體、娛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滿足口腹的需要,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自覺地為君王的統治服務。 通過《鹿鳴》這首詩的簡單分析,我。

關于動物鹿鳴的詩句

1.關于櫻花和鹿鳴的詩句

1 李商隱 唐

無題(其四)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墻看。

歸來展轉到五更,梁間燕子聞長嘆。

2「折枝花贈行」元稹 唐

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

別后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3雜曲歌辭·久別離 李白 唐

別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況有錦字書,開緘使人嗟。

至此腸斷彼心絕,云鬟綠鬢罷攬結,

愁如回飆亂白雪。

去年寄書報陽臺,今年寄書重相催。

胡為東風為我吹行云,使西來;

待來竟不來,落花寂寂委青苔。

4【謝新恩】 李煜 晚唐五代

櫻花落盡階前月,象床愁倚熏籠。

遠似去年今日,恨還同。

雙鬟不整云憔悴,淚沾紅抹胸。

何處相思苦?紗窗醉夢中。

5 櫻花落 蘇曼殊 近代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艷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6 七絕·本事詩 蘇曼殊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7攤破浣溪沙·櫻花贊

冬宿寒天魄未眠,一朝春雨洗塵煙。

風暖熏開花萬朵,醉人寰。

似錦嫣紅盈媚眼,幽香淡淡逗蜂癲。

夢臥花叢何所處,富士山!

8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見寄 白居易 唐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

何必更隨鞍馬隊,沖泥蹋雨曲江頭。

9和裴仆射看櫻桃花 張籍 唐

昨日南園新雨后,櫻桃花發舊枝柯。

天明不待人同看,繞樹重重履跡多。

10雨中寄元宗簡 張籍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病身。

莫說櫻桃花已發,今年不作看花人。

2.關于動物的詩句,古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杜甫《絕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 孟浩然《春曉》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王昌齡《出塞二首》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柳宗元《江雪》

馬嘶芳草遠,高摟簾半掩。 —— 顧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線》

望以斜陽欲盡時,不見西飛雁。 —— 程垓《卜算子·獨自上層樓》

初見雁,已聞砧。 —— 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 —— 朱彝尊《長亭怨慢·雁》

雁過孤峰曉,猿啼一樹霜。 —— 賈島《送天臺僧》

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 閻選《河傳·秋雨》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 —— 蔣捷《聲聲慢·秋聲》

聘得貍奴制小名,潛來時見問金睛。 —— 陳崇光《題貓蝶圖》

只有同時驄馬客,偏宜尺牘問窮愁。 —— 李嘉祐《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

密灑堪圖畫,看疏林噪晚鴉。 —— 關漢卿《大德歌·冬景》

鴻羽難憑芳信短,長安猶近歸期遠。 —— 盧祖皋《倦尋芳·香泥壘燕》

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 —— 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3.描寫動物的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

碩鼠碩鼠,無食我僳。

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蒿里行》

熊羆對我尊,虎豹夾路啼。《苦寒行》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下江陵》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佳人》

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呼風》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騎麒麟翳鳳凰。《寄韓諫議注》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曾經宿鸞鳳。《古柏行》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蝶戀花》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浣溪沙》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短歌行》

4.關于動物的詩句古詩

1、《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

2、《賣駱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騎行,臨賣回頭嘶一聲。

項籍顧騅猶解嘆,樂天別駱豈無情。

3、《歸馬華山》

唐·白行簡

牧野功成后,周王戰馬閑。

驅馳休伏皂,飲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隨風暮自還。

冰生疑隴坂,葉落似榆關。

躞蹀仙峰下,騰驤渭水灣。

幸逢時偃武,不復鼓鼙間。

4、《越鳥》

唐·鄭谷

背霜南雁不到處,倚棹北人初聽時。

梅雨滿江春草歇,一聲聲在荔枝枝。

5、《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5.帶動物的詩句

1、清·袁枚 《所見》

原文選段: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釋義: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2、唐·李白 《白馬篇》

原文選段: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斗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釋義:

你騎著白雪花毛的龍馬,金鞍閃耀,好一個五陵豪俠。你所佩之劍,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綴有明珠,耀如落日。原來你是侍奉皇上斗雞徒,乘坐的馬車軒蓋高高。你張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飛猱。

3、宋·晁沖之 《春日》

原文選段: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

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釋義:

在草木陰陰的映照下,彎曲的小溪顯得格外碧綠,一場小雨滴落在草坪上濺起細沙。鵝鴨不知道春天已過,還爭相隨著流水去追趕桃花。

4、唐·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原文選段: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釋義: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回蕩山谷,漁梁渡口處一片喧鬧的聲音。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5、唐·杜甫《縛雞行》

原文選段:

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

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

蟲雞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縛。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釋義:

小奴綁縛了雞子預備上市出售,雞兒被縛急了正喧叫掙扎不停。

家里人最討厭雞兒食蟲又啄粟,未想到雞兒賣出難逃宰烹厄運。

昆蟲雞子與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責備那小奴快解繩放雞一命,

啊,雞與蟲的得失無終無了啊,我倚樓閣注目寒江而思潮難平。

6.描寫動物的詩

描寫蟲鳥的詩句: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綠遍山原白滿州,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翁卷 《鄉村四月》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7.詩經關于動物的如:硯鼠

《關雎》雎鳩

《凱風》“載好其音” 黃鸝

《詩經·燕燕》《詩經·谷風》,“”燕爾新婚,如兄如弟” 燕

《北風》“莫黑匪烏” 烏鴉

《周南;卷耳》 馬

《召南;草蟲》及《小雅;出車》 草螽 /蟈蟈

《小雅;瓠葉》白兔

《周南;雎鳩》、《曹風;候人》 魚

《陳風;防有鵲巢》喜鵲

《詩經·曹風·蜉蝣》 蜉蝣

還有很多:一 鳩

二 睍睆黃鳥

三 蕭蕭馬鳴

四 螽之羽

五 躍躍毚兔

六 潛有多魚

七 靈鵲兆喜

八 雀無角

九 貓和老鼠

十 沉默的羔羊

十一 呦呦鹿鳴

十二 狗吠非禮

十三 壹發五豬

十四 燕燕

十五 雞唱東方明

十六 鴻雁

十七 狐貍

十八 暴虎

十九 莫黑匪烏

二十 象牙

二一 圣人鶉居

二二 螓首蛾眉

二三 對牛彈琴

二四 肅肅鴇行

二五 鳧鷖在沙

二六 蠅營

二七 狼跋

二八 蟋蟀促織

二九 君子豹變

三十 鴥彼晨風

三一 振鷺

三二 鴟鴞

三三 寄蜉蝣于天地

三四 鵜鶘淘河

三五 《七月》物候歷

三六 《東山》動物群像

三七 兄弟如脊令

三八 炰鱉

三九 隼飛戾天

四十 鶴鳴九皋

四一 《斯干》的飛動

四二 蜴與鼉

四三 螟蛉子

四四 交交桑扈

四五 匪雕匪鳶

四六 蟊賊

四七 雄者為鴛雌為鴦

四八 猱升木

四九 鶖占鶴梁

五十 肇允桃蟲

古代描寫鹿的優美詩句

1. 關于鹿優美的詩句

2. 關于古代描寫花的優美詩句

關于鹿優美的詩句 1.有哪些帶鹿字的有意境的詩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 魏晉 · 曹操《短歌行》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 宋 · 梅堯臣《魯山山行》

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 漢 · 佚名《陌上桑》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 唐 ·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 唐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 宋 · 歐陽修《秋懷》

偶聽松梢撲鹿 —— 宋 · 楊萬里《昭君怨·賦松上鷗》

鹿鳴猿嘯雖寂寞,水蛟山魅多精神 —— 唐 · 李涉《岳陽別張祜》

閑騎白鹿游三島,悶駕青牛看十洲 —— 唐 · 呂巖《七言》

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 先秦 · 佚名《靈臺》

人隨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 唐 · 孟浩然《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魯山山行》

《魯山山行》是北宋詩人梅堯臣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語言樸素,描寫了詩人深秋時節,林空之時,在魯山中旅行時所見的種種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隨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達了詩人的“野情“,其興致之高,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無遺。

【白話譯文】

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一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

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云霧繚繞的山間傳來一聲雞鳴

《夜歸鹿門歌》

《夜歸鹿門山歌》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是一首寫景抒懷詩。此詩通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整首詩按照時空順序,分別寫了江邊和山中兩個場景,先動后靜,以動襯靜,寫出鹿門清幽的景色,表現詩人恬靜的心境,同時在清閑脫俗的隱逸情趣中也隱寓著孤寂無奈的情緒。

【白話譯文】

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回蕩山谷,漁梁渡口處一片喧鬧的聲音。

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

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

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2.描寫鹿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鹿的句子有:

1.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李隆基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

2. 《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蘇颋

霧披乘鹿見,云起馭龍回。

3.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崔日用

擬清雞鹿塞,先指朔方城。

4.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鄭絪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

5. 《雜曲歌辭?車遙遙》張籍

驚鹿游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6. 《猛虎行》張籍

向晚一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

7. 《楚妃嘆》張籍

西江若翻云夢中,麋鹿死盡應還宮。

8. 《山頭鹿》張籍

山頭鹿,角芟芟,尾促促。

9. 《仙人》李賀

鹿飲寒澗下,魚歸清海濱。

10. 《聽穎師琴歌》李賀

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牽白鹿。

3.關于鹿晗的唯美詩句

初遇少年

眸光閃動迭迭星輝

俯仰之間

獨攬水木漪漪年華

璞玉渾金

霎那如墮渺渺之煙

問君何為青春陽撒

答曰時間如水潑墨

濕潤的黑瞳

蕩漾起深情的波瀾

晶瑩的汗水

反射出希望的璀璨

以守護為名

在未來之日里

輪回靜守

獨予你一人歡好

你,尋著春水初生

純凈如琉璃般的眼眸

淺溺著世人的歡悲

山如潑墨 水若明鏡

初遇你于此去經年

筆落紙上 淺淡暈然

勾勒你似煙雨模樣

永不忘你,人群中獨自美麗

只消一眼,抓住了世人的心

汗水疲憊的灑落

瓊然頡立的身影

當我仰望你洇出霧氣的眸

在那一刻

仿佛一切都靜止

只有月光

于飄落在心底的花瓣上

溫柔行走

隔著迭迭光圈

月光下回首暖笑的少年

畫面漸漸定格

保留為此間最美的光景

看得見的地方

我的眼追隨著你

看不見的地方

我的心牽掛著你

~~~~~

4.含有鹿字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鹿的句子有:

1. 《校獵義成,喜逢大雪,率題九韻,以示群官》李隆基

觸地銀獐出,連山縞鹿見。

2. 《奉和圣制途經華岳應制》蘇颋

霧披乘鹿見,云起馭龍回。

3. 《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崔日用

擬清雞鹿塞,先指朔方城。

4. 《奉酬宣上人九月十五日東亭望月見贈因懷紫閣》鄭絪

中年偶逐鴛鸞侶,弱歲多從糜鹿群。

5. 《雜曲歌辭?車遙遙》張籍

驚鹿游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5.形容麋鹿的句子

1、麋鹿逢人雖未慣

杜甫

《浣溪沙》

2、山中麋鹿盡無聲

張籍

《猛虎行》

3、麋鹿樂深林

白居易

《首夏》

4、麋鹿暗生麑

白居易

《雜興三首》

5、惟聞麋鹿呦呦

柳永

《雙聲子·晚天蕭索》

6、遠害朝看麋鹿游

杜甫

《題張氏隱居二首》

7、角壯翻同麋鹿游

杜甫

《沙苑行》

8、各守麋鹿志

李白

《山人勸酒》

9、登危聚麋鹿

杜甫

《三川觀水漲二十韻》

10、麋鹿奔行舟

高適

《東平路中遇大水》

11、來伴麋鹿卑棲

董穎

《薄媚 西子詞》

12、麋鹿姑蘇

辛棄疾

《漢宮春 會稽蓬萊閣觀雨》

13、強把麋鹿裹朝紳

魏了翁

《水調歌頭·昨夢鶴山去》

14、雙雙見麋鹿

劉商

《銅雀妓》

15、何事驚麋鹿

柳宗元

《秋曉行南谷經荒村》

16、姑蘇麋鹿真閑事

皮日休

《館娃宮懷古》

17、麋鹿跳梁憂觸撥

韓偓

《閑居》

18、姑蘇麋鹿食思食

徐夤

《草》

19、行逐巖前麋鹿來

周巽

《漁歌子·滿身松露陟崔嵬》

20、庶幾早遂麋鹿之性

蔡松年

《水龍吟 余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21、性如麋鹿

長筌子

《瑞鶴仙·歲華如轉輦》

22、奈麋鹿疏情

劉秉忠

《木蘭花慢·笑平生活計》

23、麋鹿來宮闕

周權

《念奴嬌 姑蘇臺懷古》

24、行逐巖前麋鹿來

周巽

《漁歌子·滿身松露陟崔嵬》

25、還若野云麋鹿

馮尊師

《蘇武慢·識破塵寰》

26、麋鹿自相親

王冕

《山中雜興 其二》

27、群飲友麋鹿

陸游

《讀何斯舉黃州秋居雜詠次其韻》

28、野性友麋鹿

黃庭堅

《奉和文潛贈無咎篇末多見及以既見君子云胡不》

29、麋鹿游我前

魏晉

劉琨

《扶風歌》

30、麋鹿豈非命

梅堯臣

《猛虎行》

31、麋鹿不足言

姜夔

《昔游詩 其六》

32、千載荒臺麋鹿死

近代

王國維

《蝶戀花·辛苦錢唐江上水》

33、正須麋鹿與同群

陳師道

《即事》

34、麋鹿不足言

姜夔

《昔游詩》

35、麋鹿戀林藪

李若水

《秋懷》

36、丘壑身心麋鹿共

釋正覺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37、道高麋鹿性

宋太宗

《逍遙詠》

38、麋鹿同群方可信

宋太宗

《緣識》

39、不必麋鹿姿

蘇軾

《和陶飲酒二十首》

40、留滯親麋鹿

張耒

《歲暮書事十二首》

6.描寫麋鹿的句子

【第1句】麋鹿的模樣是那樣特別:角似鹿非鹿、頭似馬非馬、尾似驢非驢、蹄似牛非牛……可能是被我們驚動了,喝水的麋鹿抬起頭,眼睛里閃過些許驚訝和膽怯。另一頭麋鹿仰著頭在草地上打著轉觀望飛舞的白鷺,等白鷺們落到水洼邊喝水時,它就猛沖過去,驚得那些白鷺撲棱棱飛舞起來!

【第2句】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據人工多年的飼養、觀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也相對溫和。

【第3句】麋鹿的雌鹿無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態十分特殊,沒有眉叉,主干離頭部一段距離后。角分兩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角枝次級的分叉更為復雜些。

【第4句】雄性小鹿在兩歲時長角分叉,6歲叉角才發育完全。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代帶有響亮的磕碰聲。尾特別長,有絨毛,呈灰黑色,腹面為黃白色,末端為黑褐色。夏季體毛為赤銹色,頸背上有一條黑色的縱紋,腹部和臀部為棕白色。9月以后體毛被較長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第5句】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據科學家考證,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有麋鹿,但漢朝以后逐漸減少,再后來竟然銷聲匿跡。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發現了120頭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紹。隨后,數十頭麋鹿被陸續盜往歐洲,在倫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動物園里展出。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慘遭厄運,有的被殺戮,有的被裝上西去的輪船。從此,麋鹿在國內幾乎絕跡。

【第6句】雌性頭上無角,雄性角的形狀特殊,沒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為前后兩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為前后兩枝,每小枝上再長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時也長出一些小杈,最長的角可達80厘米。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帶有響亮的磕碰聲。

關于古代描寫花的優美詩句 1. 有關描寫花的好詞好句

寫花的好詞句: 好詞 芬芳 花朵 花粉 鮮花 野花 怒放 含苞 土蕊 盛開 綻開 粉紅 嫩紅 鮮紅 深紅 紫紅 醬紅 雪白 潔白 粉白 素白 金黃 嫩黃 淡黃 鵝黃 牙黃 深紫 淺紫 淡紫 淡青 鮮艷 艷麗 嬌艷 嬌美 嬌嫩 嬌弱 素雅 花瓣 花蕊 花蕾 芬芳 芳香 清香 幽香 甜香 濃郁 初開 盛開 綻開 開放 凋謝 枯萎 萎謝 委敗 飄零 飄落 一色 一朵朵 一瓣瓣 一串串 一絲絲 一團團 一片片 一簇簇 一連串 百花齊放 百花怒放 百花競放 百花爭艷 百花爭春 白花吐蕊 百花盛開 百花絢麗 百花爭妍 百花斗妍 百花爭艷 百花吐艷 百花競艷 百花飄香 百花凋零 百花凋謝 百花叢生 萬花競艷 繁花盛開 繁花滿園 繁花滿樹 繁花似錦 繁花爭艷 鮮花盛開 鮮花怒放 鮮花開放 好句 月季紅艷艷的花兒在枝頭首怒放,顏色是那么濃,那么純,沒有一點雜色,簡直像一團燃燒的火焰。

一陣風吹來,蜻蜓花搖了幾下,那樣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著優美的舞蹈。 滿塘的荷花荷葉,遠遠望去就像碧波上蕩著點點五顏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每逢秋風來臨,露水成霜時,樹葉脫落了,群花萎縮了,惟有菊花迎風而立,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

2. 關于花草的古詩

花的: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百合 接葉有多種,開花無異色。

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 -- 蕭察 此首詩為后梁宣帝之第三子蕭察描寫百合花的作品,作者以清詞麗句,素描淡抹,描摹了一幀詩意濃厚的百合圖。

全詩四句,首兩句由葉至花,后兩句由花到姿,描繪出百合花的葉子,花容清新、自然的感覺,具誘人之姿,如同在我們眼前展現百合花的真趣和神髓。 1、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

唐王維《山居即事》 2、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唐王維《臨湖亭》 3、竹色溪不綠,荷花鏡里香。

唐李白《別儲至剡中》 4、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唐杜甫《為農》 5、沙上草閣柳新暗,城邊野池蓮欲紅。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隨坐臥,湖色映晨昏。

唐劉長卿《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風闊,雨過清香發。

宋歐陽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紅。 宋米友仁《臨江山》 10、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 11、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12、五月萬枝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唐韓愈《榴花》 13、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蔭長。 唐李欣《送陳章甫》 14、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宋司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宋之問《靈隱寺》 16、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17、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18、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蓮。 唐杜甫《宿贊公房》 20、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唐趙《長安晚秋》 22、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黃巢《題菊花》 23、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陰》 24、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

元許有《獲港早行》 26、梅柳夾門植,一條有佳花。晉陶淵明《蠟月》 27、一樹寒梅白玉條,臨村路傍溪橋。

唐張謂《早梅》 28、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唐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29、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員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唐齊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

宋晏幾道《清平樂》 32、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宋王安石《臨江仙》 3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蘇軾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宋黃庭堅《虞美人》 36、小春何處有梅花,想見水邊籬落,數枝斜。宋,吳則禮《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38、不與群芳爭絕艷,化工自許寒梅,宋葉夢得《臨江仙》 39、雪后蔬梅,時見兩三花。宋辛棄疾《江神子》 40、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未《寒夜》 41、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宋陳亮《梅花》 42、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香。

宋盧梅坡《雪梅》 43、寒花帶雪滿山腰,著柳冰珠滿碧條。唐元稹《西歸絕句十二首》 44、花臺欲暮春辭去,落花起作回風舞。

唐李賀《殘絲曲》 45、露帶山花落,云隨野水流。唐張喬《送蜀客》 46、谷里花開知地暖,林間鳥語作春聲。

宋歐陽修 47、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8、落紅不是無情,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已亥雜詩》 草的: 詩中草 1.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 2.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4.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孟郊:《游子吟)) 5.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6.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7.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陶淵明:(歸園田居)) 8.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9.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0.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11.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12.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李叔同:《送別》) 13.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韋應物:《滁州西澗》) 14.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郎》) 15.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 16.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盧綸《塞下曲》) 17.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劉禹錫《烏衣巷》)。

3. 描寫“花”優美的詩句有哪些

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出處】:杜甫《絕句》

【解釋】:虐山沐浴著春光,多么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

2、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出處】:陳亮《梅花》

【解釋】:有一朵梅花竟然先開了,競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出處】:盧梅坡《雪梅》

【解釋】: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4、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出處】:王安石《梅》

【解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5、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出處】:溫庭筠《蓮花》

【解釋】:就像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蕩起細細的漣漪(應該出自《洛神賦》“凌波微步 羅襪生塵”),到今天蓮花都有洛神的香塵殘留。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出處】:楊萬里《小池》

【解釋】: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出處】:王昌齡《采蓮曲》

【解釋】: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8、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出處】:宋之問《早發始興江口至虛氏村作》

【解釋】:桂花帶露開放,香氣襲人,流水擊打溪石,叮咚有聲。

9、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出處】: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

【解釋】: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

10、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出處】: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嘆》

【解釋】:春天不要羨慕春天的桃樹花和李樹花,到了秋天桂花長成的時候會更加繁盛。

4. 古代唯美彼岸花詩句

花開彼岸本無岸, 魂落忘川猶在川。

醉里不知煙波浩, 夢中依稀燈火寒。 花葉千年不相見, 緣盡緣生舞翩遷。

花不解語花頷首, 佛渡我心佛空嘆。(2) 彼岸花開開彼岸, 花開葉落永不見。

因果注定一生死, 三生石上前生緣。 花葉生生兩相錯, 奈何橋上等千年。

孟婆一碗湯入腹, 三途河畔忘情難。(3) 彼岸有花現彼岸, 花與葉間了無緣。

忘川一河波幽淡, 彼與岸間即天塹。 火照之路人漫漫, 前生今世因果散。

愿殤心殤情亦殤。 花葉飄零不再見。

(4) 黃泉照彼岸,花開一千年. 情不為因果,葉落又千年.(5) 彼岸花, 忘情之花。 花落忘川情彼岸。

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1313838 彼岸花, 惡魔之花。 情早已殤不愿念。

彼岸花, 水月鏡花。 鏡中之花影漫漫。

彼岸花, 紫陌之花。 滾滾紅塵點不沾。

彼岸花, 黃泉之花。 碧落虛無葉纖纖。

彼岸花, 漠塵之花。 心與愿違夢之殘。

彼岸花, 輪回之花。 生生不息花芊瀾。

彼岸花, 夢殤之花。 天心無限花笑顏。

(6) 彼岸花 前世的悲哀; 奈何橋, 今生的紐帶。 如血,似火,在悲哀中起舞; 遺落,淡忘,在絕望中重生。

迷茫,看見了前方的火紅一片, 遺失,瞥見了身邊的奈何橋。 迷茫,絕望,遺落,重生, 我們就這樣走著, 有生命的流失, 有時間的消逝,走著走著, 才發覺已到盡頭, 或靈魂化作那火紅中的一片, 或遺失了今生的一切,重生。

摘下一朵彼岸花, 喝下一碗孟婆茶。 黑暗的人間, 或遠離,或重返。

彼岸花,彼岸啊, 可望而不可及, 是多么悲哀; 奈何橋,奈何么, 再不舍也得遺落, 是多么無奈。 蹲下身,撫摸那彼岸花; 側過頭,觀察那奈何橋。

前世,今生, 悲哀而絕望的世界, 是留戀?是丟棄? 凝望這世間的黑暗, 留下一滴冰冷的淚, 或牽著一絲不舍的情。 這一切,只能由我們自己選擇, 或者,不能由自己去選擇。

(7) 傳說,有一種花叫彼岸花 是前生的回憶 亦是來時的見證 走在奈何橋上 幽幽的古燈,破舊的銅鏡 她與他的過去,早已刻在三生石上 花妖曼珠,葉妖沙華 最終永世不得相見 那么,他們呢? 喝下一碗孟婆湯 眼前的一切煙消云散 黃泉的路上,如血的花朵在綻放 彼岸花香,喚醒了曾經的記憶 腦海中,迷糊的身影 孤星劃過 合起雙手,閉上雙眼 一起回到從前 當做沒改變 三途河畔前 回首間 花葉無言(8) 花開葉落 永不相見 緣定生死 情亦歸幡 曼珠沙華 彼岸嫻斑(9) 三生石畔 約定三生 彼岸花開 永不言棄 (10) 彼岸花開妖艷如嬌, 開彼岸鮮紅似血。

5. 古詩中有哪些詩句是形容花美,人更美的

形容花美,人更美的詩句如下: 1、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 去時梅萼初凝粉。

不覺小桃風力損。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歸期無定準。

闌干倚遍重來憑。淚粉偷將紅袖印。

蜘蛛喜鵲誤人多,似此無憑安足信。 3、汪藻《春日》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云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鏡,人影渡傍鷗不驚。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4、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5、如晦《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畢竟年年用著來,何似休歸去。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風急桃花也似愁,點點飛紅雨。

6. 形容花美麗的詞

姹紫嫣紅 花團錦簇 萬紫千紅 形容花之盛放" 百花綻放 爭妍斗麗 花團錦簇 百卉含英 英 = 花 百卉千葩 葩 = 苞 璀璨如錦 聊齋志異˙卷十一˙香玉:牡丹高丈余,花時璀璨如錦.灼灼其華 《詩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多指桃花) 灼灼芬華 《種桃歌詩》白居易(多指桃花) 恣意盛放 含苞欲放 "形容凋零之美" 落英繽紛 落英即是落花 落花冉冉 香消玉殞 玉碎香殘 風住塵香 《武陵春》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 綠肥紅瘦 《如夢令》李清照 草木茂密繁盛而花朵枯萎凋謝."形容眼前一亮" 絢爛奪目 絢麗多姿 艷麗耀眼 燦爛奪目 奇花異卉 珍奇罕見的花草 艷美絕俗 容貌艷麗,超凡絕俗.艷美脫俗 奇葩逸麗 紛葩爛漫 珍貴稀少的花卉.語出司馬相如 妖嬈艷態 嬌艷動人 美不勝收 "形容花香" 暗香盈袖 指香氣濃郁,久久不散.蘭薰桂馥 指香氣濃郁,久久不散.花香撲鼻 月滿花香 明月正圓,百花飄香.指良辰美景."形容顏色不單調" 七彩繽紛 五色繽紛 斑駁陸離 形容色彩無限 姹紫嫣紅 形容花開得鮮艷嬌美。

詩經中關于鹿的詩句

1.出自《詩經》有鹿的名句有哪些

1.《小雅·鹿鳴》

先秦:佚名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2.《野有死麕》

先秦:佚名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3.《東山》

先秦:佚名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鸛鳴于垤,婦嘆于室。灑掃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4.《桑柔》

先秦:佚名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譖,不胥以谷。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維此圣人,瞻言百里。維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5.《小弁》

先秦:佚名

鹿斯之奔,維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壞木,疾用無枝。心之憂矣,寧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維其忍之。心之憂矣,涕既隕之。

2.有哪些關于鹿的詩句

1、《夜歸鹿門山歌 / 夜歸鹿門歌》

唐代: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譯文:黃昏時山寺的鐘聲回蕩山谷,漁梁渡口處一片喧鬧的聲音。人們沿著沙岸向江村走過去,我也乘坐一葉小舟返回鹿門。鹿門的月光使山樹顯現出來,我忽然來到了龐公隱居之地。清冷的山巖路寂靜的林間道,唯有隱居的人在此飄逸來去。

2、《魯山山行》

宋代: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譯文: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一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看不到房舍,也望不見炊煙,我心中不禁疑問,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云霧繚繞的山間傳來一聲雞鳴。

3、《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代: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譯文: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

4、《秋懷》

宋代:歐陽修

節物豈不好,秋懷何黯然!西風酒旗市,細雨菊花天。

感事悲雙鬢,包羞食萬錢。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

譯文:這節令風物有哪一點使人不稱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對這滿眼秋色,卻禁不住黯然神傷。

西風獵獵,市上的酒旗迎風招展;細雨濛濛,到處有金色的菊花怒放。

想到國事家事,愁得我雙鬢灰白;白白地耗費朝廷俸祿,我心中感到羞恥難當。什么時候能滿足我的愿望——挽著鹿車,回到潁東,耕田植桑。

5、《早秋山居》

唐代: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譯文:近靠山邊覺得寒氣來得特別早,晴空下的草堂籠罩著一片霜氣。樹葉凋零了,窗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366303665邊還有陽光照著;池塘滿了,水依然沒有聲音。樹上的果實成熟落下,葉子也干枯了,因此看見猿猴在林中走過,也聽得見鹿行的聲音。彈著素琴心情恬淡平靜,到夜里只有潺潺清泉聲相伴。

3.關于梅花鹿的詩句

1、林空鹿飲溪

梅堯臣

《魯山山行》

2、余亦乘舟歸鹿門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3、鹿門月照開煙樹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4、撰體脅鹿

先秦

屈原

《天問》

5、且放白鹿青崖間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6、余亦乘舟歸鹿門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7、鹿門月照開煙樹

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8、樹深時見鹿

李白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9、糜鹿逢人雖未慣

蘇軾

《浣溪沙》

10、巖前鹿臥看收帆

黃庭堅

《浣溪沙》

11、鹿胎冠子粲歌珠

王之道

《浣溪沙》

12、鹿黎花小隘真珠

王之道

《浣溪沙》

13、鹿門歸路不曾關

曾覿

《鷓鴣天·每上春泥向曉乾》

14、雪色駕車雙鹿

陸游

《好事近·平旦出秦關》

15、蕉中鹿

張孝祥

《滿江紅·秋滿漓源》

16、蕉鹿夢

辛棄疾

《水調歌頭 再用韻呈南澗》

17、洞門前、小鹿銜花戲

葛長庚

《賀新郎·月插青螺髻》

4.關于“鹿”的詩詞有哪些

1、《魯山山行》【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白話翻譯:正好迎合了我愛好自然景色的情趣。

清晨,連綿起伏的魯山,千峰競秀,忽高忽低,蔚為壯觀。一路上,奇峰峻嶺在眼前不斷地變換,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覽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陽高升,霜雪融落,山林顯得愈加寂靜空蕩,笨熊正在緩慢地爬著大樹,鹿兒正在悠閑地喝著小溪的潺潺流水。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這時,忽聽得遠處云霧繚繞的山間傳來一聲雞鳴。

2、《訪戴天山道士不遇》【作者】李白 【朝代】唐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白話翻譯:隱隱的犬吠聲夾雜在淙淙的流水聲中,桃花帶著幾點露珠。樹林深處,常見到麋鹿出沒。

正午時來到溪邊卻聽不見山寺的鐘聲。綠色的野竹劃破了青色的云氣,白色的瀑布高掛在碧綠的山峰。

沒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著幾株古松犯愁。3、《靈臺》【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鳥翯翯。

王在靈沼,于牣魚躍。虡業維樅,賁鼓維鏞。

于論鼓鐘,于樂辟雍。于論鼓鐘,于樂辟雍。

鼉鼓逢逢。蒙瞍奏公。

白話翻譯:開始規劃筑靈臺,經營設計善安排。百姓出力共興建,沒花幾天成功快。

開始規劃莫著急,百姓如子都會來。君王在那大園林,母鹿懶懶伏樹蔭。

母鹿肥壯毛皮好,白鳥羽翼真潔凈。君王在那大池沼,啊呀滿池魚竄蹦。

鐘架橫板崇牙配,大鼓大鐘都齊備。啊呀鐘鼓節奏美,啊呀離宮樂不歸。

啊呀鐘鼓節奏美,啊呀離宮樂不歸。敲起鼉鼓聲蓬蓬,瞽師奏歌有樂隊。

4、《吉日》【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吉日維戊,既伯既禱。田車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從其群丑。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獸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從,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悉率左右,以燕天子。既張我弓,既挾我矢。

發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賓客,且以酌醴。

白話翻譯:戊日吉利好時辰,師神馬祖都祭享。田車轔轔真漂亮,四匹公馬大又壯。

驅車登上大山崗,追逐群獸意氣揚。庚午吉日好時光,匹匹良馬精挑選。

群獸驚慌聚一處,雄鹿雌鹿滿眼前。驅趕野獸到漆沮,天子獵場在此間。

極目遠望原野中,地域遼闊群獸集。或是急奔或慢行,三五成群結伴嬉。

左面右面來圍趕,為讓天子心歡喜。我的弓已拉滿弦,我的箭已握在手。

射中那邊小母豬,射死這邊大野牛。烹調獵物宴賓客,舉座歡呼且飲酒。

5、《短歌行》【作者】曹操 【朝代】魏晉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白話翻譯: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穿青色衣領的學子,你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久別重逢歡宴暢談,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與我。

關于鹿鳴的詩句三年級

三年級關于鹿鳴的詩句: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出自先秦佚名的《鹿鳴》。《小雅·鹿鳴》是《詩經》的“四始”詩之一,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據朱熹《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愿望,說明千余年后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此詩主題,歷來有爭論,大致有美詩和刺詩兩種意見。全詩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體現了殿堂上嘉賓的琴瑟歌詠以及賓主之間的互敬互融之情狀。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1598.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