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將冰雪比清操的簡單介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為什么將冰雪比清操,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冰雪在古代代表什么意思
1. 冰和雪。《后漢書·西羌傳論》:“﹝ 段熲 ﹞被羽前登,身當百死之陳,蒙沒冰雪,經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種,卒定東寇。” 唐 杜甫 《人日》詩之一:“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冰雪鶯難至,春寒花較遲。”《云笈七簽》卷三:“人之情性為利欲所敗,如冰雪之曝日,草木之沾霜。” 陳毅《由太行山西行阻雪》詩:“冰雪何時融,征程從此錯。”
2. 指凍雪。 唐 杜甫 《題張氏隱居》詩之一:“澗道馀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邱林。”仇兆鰲 注:“冰雪猶言凍雪。”
3. 形容心地純凈潔白或操守清正貞潔。 隋 江總 《入攝山棲霞寺》詩:“浄心抱冰雪,暮齒逼桑榆。太息波川迅,悲哉人世拘。” 唐 高適 《酬馬八效古見贈》詩:“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羣。” 宋 文天祥 《正氣歌》:“或為 遼東 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明 吳肅公 《江氏雙節婦》詩:“海水亦何深,明月亦何皎,兩兩冰雪心,天地無終老。” 清 姚鼐 《旌表貞節大姊六十壽序》:“吾嘗閱 歸熙甫 作 顧文康 之女壽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艷陽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風霜之操。”
4. 形容文章辭意高雅清新。 唐 孟郊 《送竇廬策歸別墅》詩:“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攜。” 唐 賈島 《酬棲上人》詩:“靜覽冰雪詞,厚為酬贈顏。” 唐 李咸用 《覽友生古風》詩:“一卷冰雪言,清泠冷心骨。分明古雅聲,諷諭成凄切。”
5. 形容肌膚潔白滑潤。《莊子·逍遙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郭慶藩 集釋:“冰,古凝字,肌膚若冰雪,即《詩》所謂膚如凝脂。”《云笈七簽》卷六四:“﹝ 王屋真人 ﹞夫婦之顏俱若冰雪,探幽索隱,每亦相隨。” 元 薩都剌 《鬻女謠》:“閉門愛惜冰雪膚,春風繡出花六株。人夸顏色重金璧,今日饑餓嗁長途。”
或為遼東帽,清操礪冰雪說的是哪兩個人
出自文天祥《正氣歌》。 清操厲冰雪:是說管寧嚴格奉守清廉的節操,凜如冰雪。 清操:高尚的節操。 厲:嚴肅,嚴厲。 冰雪:形容心地純凈潔白或操守清正貞潔。 《正氣歌》全文: 予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2],單扉低小[3],白
遼東,冰雪
出自文天祥《正氣歌》。 清操厲冰雪:是說管寧嚴格奉守清廉的節操,凜如冰雪。 清操:高尚的節操。 厲:嚴肅,嚴厲。 冰雪:形容心地純凈潔白或操守清正貞潔。 《正氣歌》全文: 予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2],單扉低小[3],白
“清操厲冰雪,赤手搏龍蛇”這句話是什么意
清操勵冰雪意為:
"或為遼東帽,清操勵冰雪。"----《正氣歌》
東漢末年,海內大亂,管寧避地遼東,以清操自勵,人皆化之,其衣冠為世則效,赤猶郭泰巾,見重于時也。
赤手搏龍蛇意為:
黃宗羲在《明儒學案》中評價王學左派說“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龍蛇,傳至顏山農,何心隱一派,遂非復名教所能羈...
清操勵冰雪,赤手搏龍蛇 合意為:
在嚴酷的環境中保持清潔高尚的操守,敢于斗爭,敢于與“龍蛇”這類惡勢力、強權勢力相抗衡。
請問?清操歷冰雪出自哪里何意,謝謝!
出自文天祥《正氣歌》。
清操厲冰雪:是說管寧嚴格奉守清廉的節操,凜如冰雪。
清操:高尚的節操。
厲:嚴肅,嚴厲。
冰雪:形容心地純凈潔白或操守清正貞潔。
《正氣歌》全文:
予囚北庭[1],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2],單扉低小[3],白間短窄[4],污下而幽暗[5]。當此夏日,諸氣萃然[6]:雨潦四集[7],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8],蒸漚歷瀾[9],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10],風道四塞[11],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12],助長炎虐 [13],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14],陳陳逼人[15],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逐[16],腥臊污垢(17),時則為人氣;或圊 溷[18]、或毀尸[19]、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20],疊是數氣[21],當侵滲[22],鮮不為厲[23]。而予以孱弱[24],俯仰其聞[25],于茲二年矣[26],無恙[27],是殆有養致然[28]。然爾亦安知所養何哉[29]?孟子日[30]: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31]。”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32]。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33]。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34];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蒼冥[35]。皇路當清夷[36],含和吐明庭[37]。時窮節乃見[38].一一垂丹青[39]:在齊太史簡[40],在晉董狐筆[41],在秦張良椎[42],在漢蘇武節[43];為嚴將軍頭[44].為嵇侍中血[45],為張睢陽齒[46],為顏常山舌[47];或為遼東帽[48],清操厲冰雪[49];或為出師表[50]。鬼神泣壯烈 [51];或為渡江楫[52],慷慨吞胡羯[53];或為擊賊笏[54],逆豎頭破裂[55]。是氣所磅礴[56].凜烈萬古存[57]。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58]!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59]。三綱實[60]道義為之根[61]。嗟予遘陽九[62],隸也實不力[63]。楚囚纓其冠[64],傳車送窮北[65]。鼎鑊甘如飴[66]求之不可得。陰房闃鬼[67],春院院天黑[68]。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69]。一朝蒙霧露[70],分作溝中瘠[71]。如此再寒暑[72],百滲自辟易[73]。哀哉沮洳場[74],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75]?顧此耿耿在[76],仰視浮云白[77]。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78]!哲人日以遠[79],典型在夙昔[80]。風檐展書讀[81],古道照顏色[82]。
【注釋】[1]予:我。北庭:指元朝首都燕京(今北京)。[2]尋:古時八尺為一尋。 (3)單扉:單扇門。 [4]白間:窗戶。(5)污下:低下。 [6]萃(cuT翠)然:聚集的樣子。 [7]雨潦:下雨形成的地上積水。 [8]涂泥半朝:朝當作潮,意思是獄房墻上涂的泥有一半是潮濕的。 [9]蒸漚歷瀾:熱氣蒸,積水漚,到處都雜亂不堪。瀾:瀾漫,雜亂。 [10]乍晴:剛晴,初晴。 [1]]風道四塞:四面的風道都堵塞了。 [12]薪爨:燒柴做飯。 [13]炎虐:炎熱的暴虐。 [14]倉腐寄頓:倉庫里貯存的米谷腐爛了。 [15]陳陳逼人:陳舊的糧食年年相加,霉爛的氣味使人難以忍受。陳陳:陳陳相因,《史記·平準書》: “太倉之粟,陳陳相因。” [16]駢肩雜邂:肩挨肩。擁擠雜亂的樣子。 [17]腥臊:魚肉發臭的氣味,此指囚徒,身上發出的酸臭氣味。 [18]圃溷:廁所。 [19]毀尸:毀壞的尸體。 [20]穢:骯臟。 [21]疊是數氣;這些氣加在一起。 [22]侵診:惡氣侵人。 [23]鮮不為厲:很少有不生病的。厲:病。 [24]孱弱:虛弱。 [25]俯仰其間:生活在那里。[26]于茲:至今。 [27]無恙:沒有生病。 [28]是殆有養致然:這大概是因為會保養元氣才達到這樣的吧。殆;大概。有養;保有正氣。語本《孟子·公孫丑》:“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致然:使然, 造成這樣子。[29]然爾亦安知所養何哉:然而又怎么知道所保養的內容是什么呢?孟子:名軻,戰國時代的思想家,有《孟子》一書傳世。 [31]浩然之氣:純正博大而又剛強之氣。見《孟子.公孫丑》。 [32]吾何患焉:我還怕什么呢。我國占代的許多思想家都認為浩然正氣對于人身有無所不能的巨大力量。 [33]“天地有正氣”二句:天地之間充滿正氣,它賦予各種事物以不同形態。這類觀點明顯地有唯心色彩,但作者主要用以強調人的節操。雜然:紛繁,多樣。 [34]“下則為河岳“二句:是說地上的山岳河流,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由正氣形成的。[35]“于人日“浩然”二句:賦予人的正氣叫浩然之氣,它充滿天地之間。沛乎:旺盛的樣子。蒼冥:天地之間。 [36]皇路當清夷:當國家太平的時候。皇路:國運,國家的局勢。清夷:清平,太平。 [37]含和葉明庭:正氣和諧地表露在政事修明的朝廷里。吐:表露。 [38]時窮節了,見:國家危難之際,氣節便表現了出來。見:同現,表現,顯露。 [39]垂丹青:見于畫冊,傳之后世。垂:留存:流傳。丹青:圖畫,古代帝王常把有功之臣的肖像和事跡叫畫工畫出來。 [40]在齊太史簡:太史:史官。簡:古代用以寫字的竹片。《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春秋時,齊國大夫崔杼把國君殺了,齊國的太史在史冊E寫道.“崔杼其君。”崔杼怒,把太史殺了。太史的兩個弟弟繼續寫,都被殺,第三個弟弟仍這樣寫,崔杼沒有辦法,只好讓他寫在上。 [41]在晉董狐筆; 《左傳·宣公二年》載:春秋時,晉靈公被趙穿殺死,晉大夫趙盾沒有處置趙穿,太史董狐在史冊上寫道:“趙盾弒其君。“孔予稱贊這樣寫是“良史”筆法。 (42)張良椎.《巾記‘留侯傳》載:張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韓國的丞相,韓國被秦始皇滅掉后,他一心要替韓國報仇,找到一個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今河南新鄉縣南)伏擊出巡的秦始皇,未擊中。后來張良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封留侯。 (43)蘇武節: 《漢書·李廣蘇建傳》載;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匈奴人要他投降,他堅決拒絕,被流放到北海(今蘇聯西伯利亞貝加爾湖)邊牧羊。為了表示對祖國的忠誠,他一天到晚拿著從漢朝帶去的符節,牧羊十九年,始終賢貞不屈,后來終于回到漢朝。(44)嚴將軍: 《三國志·蜀志·張飛傳》載:嚴顏在劉璋手下做將軍,鎮守巴郡,被張飛捉住,要他投降,他回答說; “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張飛見其威武不屈,把他釋放了。 (45)嵇侍中;嵇紹,嵇康之子,晉惠帝時做侍中(官名)。《晉書·嵇紹傳》載:晉惠帝永興元年 (304年),皇室內亂,惠帝的侍衛都被打垮了,嵇紹用自己的身體遮住惠帝,被殺死,血濺到惠帝的衣服上。戰爭結束后,有人要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惠帝說: “此嵇侍中血,勿去!” [46]張睢陽:即唐朝的張巡。 《舊唐書·張巡傳》載:安祿山叛亂,張巡固守睢陽(今河南商丘),每次上陣督戰,大聲呼喊,牙齒都咬碎了。城破被俘,拒不投降,敵將問他: “聞君每戰,皆目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張巡回答說:“吾欲氣吞逆賊,但力不遂耳。“敵將“視其齒,存者不過三數”。 (47)顏常山:即唐朝的顏杲卿,任常山太守。 《新唐書·顏杲卿傳》載:安祿山叛亂時,他起兵討伐,后城破被俘,當面大罵安祿山,被鉤斷舌頭,仍不屈,被殺死。 [48]遼東帽:東漢末年的管寧有高節,是在野的名士,避亂居遼東(今遼寧省東南部)一再拒絕朝廷的征召,他常戴一頂黑色帽子,安貧講學,名聞于世。 (49)清操厲冰雪:是說管寧嚴格奉守清廉的節操,凜如冰雪。厲:嚴肅,嚴厲。 (50)出師表:諸葛亮出師伐魏之前,上表給蜀后主劉禪,表明自己為統一事業奮斗到底的決心。表文中有“鞠躬盡力,死而后已”的名言。 [51]鬼神泣壯烈:鬼神也被諸葛亮的壯烈精神感動得流淚。 (52)渡江楫(集):東晉愛國志士祖逖率兵北伐,渡長江時,敲著船槳發誓北定中原,后來終于收復黃河以南失地。楫:船槳。 [53]胡羯: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過去史書上曾稱匈奴、鮮卑、羯、氐、羌為五胡。這句是形容祖逖的豪壯氣概。 [54]擊賊笏:唐德宗時,朱蟊謀反,召段秀實議事,段不肯同流合污,以笏猛擊朱眥的頭,大罵: “狂賊,吾恨不斬汝萬段,豈從汝反耶?”笏:古代大臣朝見皇帝時所持的手板。 [55]逆豎:叛亂的賊子,指朱眥。 [56]是氣:這種“浩然之氣”。磅礴;充塞。 (57)凜烈;莊嚴、令人敬畏的樣子。 (58)“當其貫日月”二句:當正氣激昂起來直沖日月的時候,個人的生死還有什么值得計較的。 [59]“地維賴以立”二句:是說地和天都依靠正氣支撐著。地維:古代人認為地是方的,四角有四根支柱撐著。天柱:古代傳說,昆侖山有銅柱,高入云天,稱為天柱,又說天有人山為柱。 [60]三綱實系命:是說三綱實際系命于正氣,即靠正氣支撐著。 [61]道義為之根:道義以正氣為根本。 [62]嗟予遘陽兒:可嘆我遇上了惡運。嗟(婿階):感嘆詞。遘:遭逢,遇到。陽九:即百六陽九,古人用以指災難年頭,此指國勢的危亡。 [63]隸也實無力:是說我實在無力改變這種危亡的國勢。隸:地位低的官吏,此為作者謙稱。 [64]楚囚纓其冠: 《左傳·成功九年》載:春秋時,楚子重攻陳以救趙,楚國被俘的人戴著一種楚國帽子(表示不忘祖國,被拘囚著,晉侯問是什么人,旁邊人回答說是“楚囚”。這里作者是說,自己被拘囚著,把從江南戴來的帽子的帶系緊,表示雖為囚徒仍不忘宋朝。 [65]傳車:官辦交通站的車輛。窮北:極遠的北方。 [66]鼎鑊甘如飴:身受鼎鑊那樣的酷刑,也感到象吃糖一樣甜,表示不怕犧牲。鼎鑊:大鍋。古代一種酷刑,把人放在鼎鑊里活活煮死。 [67]陰房闃鬼火:囚室陰暗寂靜,只有鬼火出沒。杜甫(《玉華宮》詩: “陰房鬼火青。”陰房:見不到陽光的居處,此指囚房。闃:幽暗、寂靜。 (68)春院悶天黑:雖在春天里,院門關得緊緊的,照樣是一片漆黑。杜甫《大云寺贊公房》詩。 “天黑悶春院。”閉:關閉。[69]“牛驥同一皂二句:牛和駿馬同槽,雞和風凰共處,比喻賢愚不分,杰出的人和平庸的人都關在一起。驥:良馬。皂:馬槽。雞棲:雞窩。 [70]一朝蒙霧露:一旦受霧露風寒所侵。蒙:受。(71)分作溝中瘠:料到自己一定成為溝中的枯骨。分:料,估量。溝中瘠:棄于溝中的枯骨, 《說苑》:“死則不免為溝中之瘠。” [72]如此再寒暑:在這種環境里過了兩年了。 [73]百滲自辟易:各種病害都自行退避了。這是說沒有生病。 [74]沮洳場:低下陰濕的地方。 (75)“豈有他繆巧”二句:哪有什么妙法奇術,使得寒暑都不能傷害自己?繆巧:智謀,機巧。賊:害。 [76]顧此耿耿在:只因心中充滿正氣。顧:但,表示意思有轉折的連接詞。此:指正氣。耿耿:光明貌。 [77]仰視浮云白:對富貴不屑一顧,視若浮云。《論語·述而》: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78]“悠悠我心悲”二句:我心中亡國之痛的憂思,象蒼天一樣,哪有盡頭。曷:何,哪。極:盡頭。 [79]哲人日以遠:古代的圣賢一天比一天遠了。哲人:賢明杰出的人物,指上面列舉的古人。 [80]典型:榜樣,模范。夙昔:從前,過去。 [81]風檐展書讀:在臨風的廊檐下展開史冊閱讀。 [82]古道照顏色:古代傳統的美德,閃耀在面前。
【說明】 這首詩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夏,作者被押赴燕京囚禁的第二年。詩的序言部分是說:囚室狹小、陰暗、潮濕,各種惡氣并生,在這種惡劣環境中生活了二年,竟沒有生病,靠的是自己修養而得的浩然正氣。詩的前一段(開頭至“道義為之根”熱情洋溢地歌頌了支持他堅持斗爭的浩然正氣。開頭十旬,說明山河日月等都是正氣賦予的形體,對于人來講,有了正氣,在太平情況下,能發揮才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盡力;在國家危難之際,能表現出堅貞不渝的節操。接著十六句,列舉了歷史上的十二名杰出人物,描述了他們的凜然正氣和壯烈斗爭。然后用八句,總論正氣是天地、人倫、道義賴以存在的支柱。正氣得到發揚!生死就會置之度外。詩的后一段敘述自己的牢獄生活。由于有正氣支撐著,就有力量承受一切的肉體痛苦,抵抗住各種疾病的侵襲,經得住百般折磨和考驗。最后指出,歷史上的英雄圣賢是他學習的榜樣,他們的崇高精神和傳統美德一直鼓舞著他。全篇感情熾烈,慷慨悲壯,大義凜然,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盡管作者對“正氣”的闡述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色彩,所堅持的倫理觀念是屬于封建主義思想范疇的,所舉歷史人物也并非全都值得稱道,但全篇所表現出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和昂揚的斗志,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為什么將冰雪比清操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為什么將冰雪比清操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