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為什么字容若(納蘭性德字容若有什么之稱)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納蘭性德為什么字容若,以及納蘭性德字容若有什么之稱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納蘭性德為什么稱自己“成容若”?
這個跟清代滿洲人的習俗有關,滿洲人稱名不舉姓,即雖然有自己的姓氏但是不與名字連稱,只稱名即可,因此習慣用名字的第一個字冠以官職敬稱字號之前稱呼他人或被他人稱呼,因此稱呼“成容若”沒問題。滿洲人稱名不舉姓,所以納蘭性德這樣的稱呼其實是不對的,不管叫他性德也好成德也好,只要名字前加上納蘭兩個字就是錯的。比如和珅,鈕鈷祿氏,但是不能叫他鈕鈷祿和珅,鈕鈷祿大人,叫和大人和中堂才是正確的,和珅留下來的奏折和書法作品署名均為和珅。現在的清代影視劇動不動就“愛新覺羅·某某”、“富察·某某”、“葉赫那拉.某某”、這在當時絕對是錯誤的,不光是影視劇還有書籍百度百科等,只要提到清代滿人,一定是姓名連寫,這都是現代人不明所以而臆想的。滿人雖然不用自己的姓,但是卻很重視,清代統治者甚至把滿洲老姓上升到滿洲根基的程度。乾隆還不許滿人取名字時第一字用漢字的姓,因為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漢人,如有一個叫何德的,乾隆讓他改名叫和德或赫德。還有祖孫幾代人的名字頭一字不能相同,如阿桂,章佳氏,他的父親叫阿克敦,兒子叫阿迪斯和阿必達,乾隆就不許他們后人再以阿字為頭起名,因為時日一長,怕他們家后人以阿為姓,忘了滿洲老姓。以上就是你的問題,以及我的一些延伸。
納蘭為什么叫成容若?
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
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
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也能
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
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
納蘭性德字什么號什么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是清朝著名的詞人,原名曾叫納蘭成德,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納蘭性德詞作題材廣泛,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被況周頤譽為“國初第一詞手”。
人物簡介
納蘭性德是清朝赫赫有名的詞人,有著“國初第一詞手”的美稱,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于水、荷尤多,盡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開闊,但是由于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卻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詞人之一。在當時詞壇中興的局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清詞三大家”。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