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情詩曹植在哪里出現過(情詩曹植寫作背景)

熱酒燙喉2022-12-15 11:26詩詞83

今天給各位分享情詩曹植在哪里出現過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情詩曹植寫作背景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曹植關于愛情的詩句

1.曹植的愛情詩,誰知道,來兩句

妾薄命行

攜玉手。喜同車。北上云閣飛除。釣臺蹇產清虛。池塘觀沼可娛。仰泛龍舟綠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詠漢女湘娥。日既逝矣西藏。更會蘭室洞房。華鐙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促樽合坐行觴。主人起舞娑盤。能者穴觸別端。騰觚飛爵闌干。同量等色齊顏。任意交屬所歡。朱顏發外形蘭。袖隨禮容極情。妙舞仙仙體輕。裳解履遺絕纓。俛仰笑喧無呈。覽持佳人玉顏。齊舉金爵翠盤手形羅袖良難。腕弱不勝珠環。坐者嘆息舒顏。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納都梁。雞舌五味雜香。進者何人齊姜。恩重愛深難忘。召延親好宴私。但歌杯來何遲。客賦既醉言歸。主人稱露未晞。

雜詩七首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之子在萬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飛鳥遶樹翔。噭噭鳴索羣。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俛仰歲將暮。榮曜難久恃。

仆夫早嚴駕。吾將遠行游。遠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將騁萬里涂。東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飛觀百余尺。臨牖御欞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

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閑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空室自生風。百鳥翩南征。春思安可忘。憂戚與我幷。佳人在遠遁。妾身單且煢。歡會難再遇。芝蘭不重榮。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寄松為女蘿。依水如浮萍。赍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倘終顧盻恩。永副我中情。

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自云宕子妻。夫行逾十載。賤妾常獨棲。念君過于渴。思君劇于饑。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浮沈各異路。會合當何諧。愿作東北風。吹我入君懷。君懷常不開。賤妾當何依。恩情中道絕。流止任東西。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情詩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游魚潛綠水。翔鳥薄天飛。眇眇客行士。遙役不得歸。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游子嘆黍離。處者歌式微。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

2.曹植的愛情詩,誰知道,來兩句

妾薄命行 攜玉手。

喜同車。北上云閣飛除。

釣臺蹇產清虛。池塘觀沼可娛。

仰泛龍舟綠波。俯擢神草枝柯。

想彼宓妃洛河。退詠漢女湘娥。

日既逝矣西藏。更會蘭室洞房。

華鐙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

促樽合坐行觴。主人起舞娑盤。

能者穴觸別端。騰觚飛爵闌干。

同量等色齊顏。任意交屬所歡。

朱顏發外形蘭。袖隨禮容極情。

妙舞仙仙體輕。裳解履遺絕纓。

俛仰笑喧無呈。覽持佳人玉顏。

齊舉金爵翠盤手形羅袖良難。腕弱不勝珠環。

坐者嘆息舒顏。御巾裛粉君傍。

中有霍納都梁。雞舌五味雜香。

進者何人齊姜。恩重愛深難忘。

召延親好宴私。但歌杯來何遲。

客賦既醉言歸。主人稱露未晞。

雜詩七首 一 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萬里。江湖逈且深。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翹思慕遠人。愿欲托遺音。

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二 轉蓬離本根。飄飖隨長風。

何意回飚舉。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無極。天路安可窮。

類此游客子。捐軀遠從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三 西北有織婦。綺縞何繽紛。

明晨秉機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終長夜。悲嘯入青云。

妾身守空閨。良人行從軍。

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飛鳥遶樹翔。噭噭鳴索羣。

愿為南流景。馳光見我君。

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

俛仰歲將暮。榮曜難久恃。

五 仆夫早嚴駕。吾將遠行游。

遠游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里涂。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

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六 飛觀百余尺。臨牖御欞軒。

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閑。

國讎亮不塞。甘心思喪元。

拊劍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聲發。聆我慷慨言。

七 攬衣出中閨。逍遙步兩楹。

閑房何寂寞。綠草被階庭。

空室自生風。百鳥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憂戚與我幷。

佳人在遠遁。妾身單且煢。

歡會難再遇。芝蘭不重榮。

人皆棄舊愛。君豈若平生。

寄松為女蘿。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帶。朝夕不墮傾。

倘終顧盻恩。永副我中情。

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自云宕子妻。

夫行逾十載。賤妾常獨棲。

念君過于渴。思君劇于饑。

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

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

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

浮沈各異路。會合當何諧。

愿作東北風。吹我入君懷。

君懷常不開。賤妾當何依。

恩情中道絕。流止任東西。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長。

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

情詩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游魚潛綠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遙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游子嘆黍離。處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

3.曹植的情詩怎么理解

本篇在《玉臺新詠》中題為《雜詩》,今從《文選》。

詩人因景感懷,發為浩嘆。在微陰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風的季節轉換中,自然界萬物各得其所,魚鳥安然游翔之景,引發出役夫久戍他鄉,有家難歸的聯想。

曹植生活在戰亂頻繁的時代,對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體察。詩中“游者”、“處者”兩句,運用典故,映照出時代的動蕩,男女之怨曠。

游者,指役夫。《黍離》,指《詩經. 王風.黍離》篇,是一首哀傷宗周覆滅詩。

這里取其感傷亂離、行役不已的意思。處者,指役夫家中的親人。

《式微》,指《詩經.邶風.式微》篇。舊說是黎國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衛國,臣子勸歸之作。

這里取其勸歸之意。通過典故的運用,將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壓下痛苦不安的悲劇間蘊,正如唐人王昌嶺《從軍行》嘆當時邊關征戍不斷時所詠:“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由秦漢聯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處深沉的歷史感油然而生。詩人悲天憫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這首詩造語自然精妙,音節流美鏗鏘,意象生動傳神,觸目所感,情與景會。詩中“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兩句,色彩鮮明,境界開闊,用詞精警,意象飛動,是歷代讀者激賞的名句。

魚、鳥形象的捕捉,淥水藍天的空間幅度,魚“潛”鳥“薄”靜動映襯,在詩意的提煉上都達到了自然湊泊、了無痕跡的境界。魚兒安然地潛游于淥水之中,鳥兒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無驚、自由暢朗的圖景,不但反襯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運,同時也是作者處在動輒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備受壓抑中對自由、解放的熱切憧憬。

“潛”、“薄”二字,最見作者煉字、煉意的用心。“潛”字屬平聲閉口韻,聲音輕細,切合表現游魚安然不驚的神態;“薄”字屬入聲,聲音短促而有力,狀翔鳥高飛藍天的快意,神采頓見,其“飛摩蒼天”的氣勢,如在眼前。

這兩個動詞的妙用,充分顯示出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及其精湛準確的藝術表現力,堪稱“詩眼”。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句與爾后“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兩句,平仄聲律和諧妥貼,文字對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詩粘對、對仗的規則,不但見出這位才思敏銳,才華富贍的詩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對提高詩歌藝術表現力的貢獻,同時也透露出中國古典詩歌由古體向新體、近體詩演進的訊息。

4.有關親情的詩句曹植

七步詩

作者: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文人曹植的一首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殘害弟弟,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斗爭和詩人自身處境艱難,沉郁憤激的思想感情。但此詩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爭議。因此事僅為《世說新語》所錄,是否為史實待考,而且此詩并未收錄于《曹植集》。

5.關于曹植的詩句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 曹植《明月上高樓》

形影忽不見,翩翩傷我心。 —— 曹植《雜詩六首·其一》

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 —— 曹植《野田黃雀行》

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之子在萬里,江湖迥且深。 —— 曹植《雜詩六首·其一》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孤雁飛南游,過庭長哀吟。 —— 曹植《雜詩六首·其一》

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 —— 曹植《野田黃雀行》

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 —— 曹植《明月上高樓》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 曹植《明月上高樓》

6.關于愛情的詩句

1 柳永 鳳棲梧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2 佚名 詩經?邶風?擊鼓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3 秦觀 鵲橋仙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 李白 三五七言 相思相見知何曰?此時此夜難為情。

5 佚名 鳳求凰?琴歌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曰不見兮,思之如狂。 6 鄭愁予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7 李白 三五七言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8 元稹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9 曹植 明月上高樓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10 納蘭性德 虞美人 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11 張籍 節婦吟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12 席慕蓉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13 陳衡恪 題春綺遺像 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 14 梁啟超 臺灣竹枝詞 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15 徐干 室思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16 司馬光 西江月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 17 龔自珍 己亥雜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8 張先 千秋歲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19 黃景仁 綺懷詩二首其一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20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三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21 李商隱 暮秋獨游曲江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22 納蘭性德 攤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

23 李商隱 錦瑟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4 張仲素 燕子樓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25 元好問 摸魚兒二首其一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26 李商隱 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27 張可久 塞鴻秋 獸爐沈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28 徐再思 折桂令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29 李冠 蝶戀花 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30 蘇軾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31 佚名 詩經?唐風?綢繆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32 白居易 長恨歌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3 白居易 長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34 文廷式 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35 曹雪芹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36 李商隱 無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37 況周頤 減字浣溪沙 他生莫作有情癡,人間無地著相思。 38 歐陽修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

39 佚名 詩經?周南?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40 歐陽修 玉樓春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41 柳永 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42 李之儀 卜算子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43 晏幾道 臨江仙二首其二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44 陳陶 隴西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45 辛棄疾 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46 溫庭筠 更漏子三首其三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47 蘇武 結發為夫妻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48 聶勝瓊 鷓鴣天 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49 柳永 晝夜樂 一場寂寞憑誰訴。

算前言,總輕負。 50 李白 長相思二首其一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51 席慕蓉 印記 不要因為也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52 范成大 車遙遙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53 戴叔倫 相思曲 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54 柳永 雨霖鈴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55 元稹 遣悲懷三首其二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56 顧敻 訴衷情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57 魚玄機 江陵愁望有寄 憶君心似西江水,曰夜東流無歇時。 58 李商隱 無題六首其六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59 樂婉 卜算子 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 60 白居易 浪淘沙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61 溫庭筠 楊柳枝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2 邵瑞彭 蝶戀花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63 晏殊 玉樓春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64 曹雪芹 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65 周邦彥 玉樓春 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66 曹雪芹 紅豆詞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67 歐陽修 蝶戀花二首其一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68 馮小青 怨 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69 朱彝尊 高陽臺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70 賀鑄 橫塘路 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71 張泌 寄人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72 劉禹錫 竹枝詞四首其二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

曹植在三國演義電視中出現有那些詩

《古詩十九首》,丹霞蔽日行 飛龍篇 薤露行 惟漢行 鰕{魚旦}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野田黃雀行二首 門有萬里客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圣皇篇 靈芝篇 大魏篇 精微篇 孟冬篇 當欲游南山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馬篇升天行二首 五游詠 遠游篇 仙人篇 盤石篇 驅車篇 種葛篇 妾薄命行 平陵東行

當來日大難 桂之樹行 當墻欲高行 當事君行 當車已駕行 苦思行 飛龍篇 飛龍篇 遠游篇 善哉行

對酒行 苦熱行 艷歌行艷歌行結客篇二首 天地篇 長歌行 亟出行 妾薄幸 妾薄相行

艷歌行陌上桑兩儀篇 秋胡行 對酒行 樂府十首 歌 甘露謳 時雨謳 嘉禾謳

白鵲謳 白鳩謳 木連理謳 責躬 應詔 朔風詩五首 矯志詩 矯志詩 正會詩 閨情詩

公燕詩 侍太子坐詩 斗雞詩 贈徐干詩 贈丁儀詩 贈王粲詩 贈丁儀王粲詩 贈丁翼詩 贈白馬王彪詩 送應氏詩二首

三良詩 代劉勛妻王長雜詩 棄婦詩 游仙詩 雜詩七首 雜詩雜詩 七哀詩怨詩行 情詩

喜雨詩 詩 七步詩離友詩三首 妬詩 四言詩四言詩離友詩 詩 詩

芙蓉池詩 言志詩 詩 詩 七哀詩二首 離別詩詩 詩 述仙詩 詩 寡婦詩 詩 洛神賦

--------------------------------------------------------------------------------

《情詩·微陰翳陽景》古詩賞析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的意思:游魚潛沉在碧綠的水面之下, 翔鳥凌越于天際而飛起。這兩句“潛”,在水底深游,表現游魚暢游的神態;“薄”,迫近,表現翔鳥高飛藍天。兩個字表現天地高遠,萬物自由。

出自曹植《情詩·微陰翳陽景》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游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

⑴微陰:濃黑的云。翳:遮蔽。陽景:太陽光。

⑵淥水:清澈的水。

⑶薄:靠近。

客行士:出門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徭役:在遠地服役。

⑸晞:曬干。

⑹游者:指征夫。黍離:《詩經》篇名,中有“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行進遲緩,憂心不安貌)”等句。這里借《黍離》來寓出門在外,心懷憂怨之意。《式微》寓家人盼其早歸之意。

⑺慷慨句:謂“游者”思歸不得,“處者”勸歸卻不能使之歸,都只好各自面對嘉賓感慨傷悲。

⑻內:心中。

參考譯文

微微的陰霾遮蔽了天空的日影,

身側的清風吹起我的衣襟。

游魚潛沉在碧綠的水面之下,

翔鳥凌越于天際而飛起。

那渺遠的客行之士,

苦于徭役而未卜歸期;

啟程之日,嚴霜凍結,

如今歸來,白露已晞。

游子憂嘆于《黍離》的詩篇,

隱者歌唱著《式微》的哀吟;

面對嘉賓,豈能失去慷慨的姿容,

凄然傷懷,把我的悲愴隱忍于心。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詩屬于古體詩,開篇兩句寫景,薄云遮蔽了陽光,清風吹動著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寫魚兒安然游于淥水之中,翔鳥自由地高飛云天,俯仰有致,意境開闊。

C.七、八句借物象變化,既寫出時間流逝,也表現了游子離鄉與歸家時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運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傳達出“游子”和“處者”思親盼歸的情感。

2.“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運用了“以樂景寫衷情”的手法,下列詩句運用了這一手法的一項是(3分)

A.“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杜甫《絕句》)

B.“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塞下曲》)

C.“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D.“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清照《聲聲慢》)

3.這首詩與曹操的`《短歌行》都體現了建安文學“悲歌慷慨”的特點,它們表達的情感有哪些不同?(6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短歌行》)

4.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

曹植的《情詩》寫道“清風吹我衣”。“風”是古詩文中的常用意象,如《論語·侍坐》用“ , ”來呈現理想的生活圖景;陶淵明用在《歸去來兮辭》中借“ , ”烘托歸鄉途中的輕快心情;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以“ , ”抒發亡國之痛。

參考答案

1.(3分)C

2.(3分)A

3.(6分)答案要點:

《情詩》:抒發了游子行役不得歸的思鄉懷親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身處亂離中的人們的深切同情;寄寓了曹植有志不得伸展的凄愴傷悲之感。

《短歌行》:①表達了時不我待的憂思;②對天下賢才能士的渴慕;③抒發了曹操欲結束戰亂、一統天下的壯志豪情。

評分標準:《情詩》答出第一點得1分,后兩點答出任意一點得2分,共3分。《短歌行》答出一點得1分,共3分。

4.(6分)①浴乎沂 風乎舞雩 詠而歸 ②舟遙遙以輕飏 風飄飄而吹衣 ③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評分標準:《論語·侍坐》填對兩句得1分,填對三句得2分;其它填對一句得1分。句中有錯別字、多字、少字,則該句不得分。

賞析

這首詩造語自然精妙,音節流美鏗鏘,意象生動傳神,觸目所感,情與景會。詩中“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兩句,色彩鮮明,境界開闊,用詞精警,意象飛動,是歷代讀者激賞的名句。魚、鳥形象的捕捉,淥水藍天的空間幅度,魚“潛”鳥“薄”靜動映襯,在詩意的提煉上都達到了自然湊泊、了無痕跡的境界。魚兒安然地潛游于淥水之中,鳥兒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無驚、自由暢朗的圖景,不但反襯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運,同時也是作者處在動輒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備受壓抑中對自由、解放的熱切憧憬。“潛”、“薄”二字,最見作者煉字、煉意的用心。“潛”字屬平聲閉口韻,聲音輕細,切合表現游魚安然不驚的神態;“薄”字屬入聲,聲音短促而有力,狀翔鳥高飛藍天的快意,神采頓見,其“飛飛摩蒼天”的氣勢,如在眼前。這兩個動詞的妙用,充分顯示出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及其精湛準確的藝術表現力,堪稱“詩眼”。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句與爾后“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兩句,平仄聲律和諧妥貼,文字對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詩粘對、對仗的規則,不但見出這位才思敏銳,才華富贍的詩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對提高詩歌藝術表現力的貢獻,同時也透露出中國古典詩歌由古體向新體、近體詩演進的訊息。

曹植資料

三國人物·曹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三國魏杰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遭忌于兄丕。曹丕稱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二十五年,操死,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郁郁而死。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憂郁而死,年四十一歲。

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這時期的文學,以詩歌的成就最為顯著。有不少作品能從漢樂府民歌中吸取養料,反映出社會的動亂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痛苦,體現了要求國家統一的愿望,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后人以“建安風骨”稱譽這些作品俊逸剛健的風格。但有些篇章表現了消極出世的思想。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創作,以曹丕即帝位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頗多抒發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之作,如《白馬篇》、《吸鯉篇》等,亦有少數關涉社會、反映動亂殘破現實的作品,如《送應氏》等,另有不少美邀游、敘酣宴之什。后期作品,詩如《贈白馬王彪》、《野田黃雀行》、《七步詩》、《泰山梁甫行》,文如《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賦如《洛神賦》等,或訴說骨肉相殘、屢遭疑忌之苦痛,或發抒有志不能施逞之悲憤,或申述己志,或憫惜世亂,多憂患之辭和慷慨之音;表現上亦趨向沉郁內斂,多用比興寄托,愈見婉曲深入。其傳、文、賦兼工面俱美。文以表尤善,劉輜《文心雕龍·章表》有“獨冠群才”之稱。賦以《洛神賦》最著,代表建安辭賦創作最高成就。詩之成就更在文、賦之上。鐘峰《詩品》謂其“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集溢今古,卓爾不群”,推為“建安之杰”。為詩工于起調,講求辭藻華贍,造語精工,音韻自然和美,堪稱獨步;形式則以五言為主,對中國五言詩發展卓有貢獻,《詩品》譽其為“五言之冠冕”。原有集,已佚,宋人輯有《曹子建集》。生平事跡見《三國志》卷一九。中華書局1980年出版《三曹資料匯編》,選錄歷代關于曹植及其詩文創作的資料。

--------------------------------------------------------------------------------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謚思,世稱陳思王。

曹植是一個很有才氣的人,他從小就愛好文學,十多歲就能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他「少小好為文章」,長於文學,在兄弟中又表現得最有才能,所以曹操認為他「最可定大事」,曾幾次想立他為太子。但因為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三國志.陳思王植傳》),引起了曹操的不滿,結果立了曹丕為太子。

曹植為曹丕猜忌。曹丕當了皇帝后,就不斷迫害他。殺了他信任的丁儀和丁翼,然后又借故貶了他的爵位,接著又不斷變換他的封地,并對他嚴密監視,不許他參與朝廷政事,不許他與其他親王來往。黃初四年,任城王曹彰(曹植親哥哥)無故暴死后,曹植更加提心吊膽,朝不慮夕。

曹丕死后,曹丕之子明帝曹睿即位,曹植不甘閑居,上《求自試表》給明帝,要求出征,西滅「違命之蜀」,東滅「不臣之吳」,反引起曹睿的猜忌,所遭的打擊迫害有增無已。最后他「汲汲無歡」,再活了四年,便憂憤而死,時四十一歲。

曹植詩可分前后兩期,或三期;前期為文帝即位前,后期為文帝即位后;也有再細分文帝與明帝兩期。

前期得曹操寵信,志氣高遠,生活比較安定,多敘酣宴戲樂之事,無悲傷之調,時寓諷喻之意,如如《公宴》、《斗雞》、《侍太子坐》、《箜篌引》。這時的作品,情調開朗而豪邁,但內容不如后期深刻。都是詩酒流連,志得意滿生活的留影。但也有少數幾篇,如《送應氏》、《名都篇》、《白馬篇》等,接觸了社會現實。最值得注意的是《送應氏》第一首,作者描寫了洛陽為董卓焚燒后的慘狀,描繪戰亂帶來的災難,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是建安詩歌的主要特色。

后期受文帝嫉害,手足相殘,故多言游仙孤妾逐婦之悲痛,借物寄情,如《美女篇》等。明帝時仍志不能伸,加上年紀漸,,故詩更悲切,如《怨歌行》、《遠游篇》等。曹植以詩歌表現不妥協的態度,對理想的追求,壯志難酬的悲憤。詩歌即使以怨女思婦的為題材,也是借夫婦的相棄寫君臣的相間,表白自己懷才不遇的心曲。如《游仙》的題材都不是真的寫對長生不老的追求,而是借言神仙寫自己不能振翅奮飛的痛苦心境。

鐘嶸《詩品》中有一句這樣的評語:「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可概括他的風格。

--------------------------------------------------------------------------------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詩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于在立儲斗

爭中漸占上風,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著優游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繼位,即魏明帝。曹睿對他仍嚴加防范和限制,處境并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陳郡,卒謚思,故后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詩歌是曹植文學活動的主要領域。前期與后期內容上有很大的差異。前期詩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表現他貴介公子的優游生活,一類則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后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較完整的詩歌有80余首。曹植在詩歌藝術上有很多創新發展。特別是在五言詩的創作上貢獻尤大。首先,漢樂府古辭多以敘事為主,至《古詩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發展了這種趨向,把抒情和敘事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五言詩既能描寫復雜的事態變化。又能表達曲折的心理

感受,大大豐富了它的藝術功能。曹植作為建安文學的集大成者,對于后世的影響是不小的。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編過作品選集《前錄》78篇。死后,明帝曹□曾為之集錄著作百余篇,《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30卷,又《列女傳頌》1卷、《畫贊》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輯錄詩、賦、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鵬、汪士賢、張溥諸人各自所刻的《陳思王集》,大率據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銓評》、朱緒曾《曹集考異》,又對各篇細加校訂,并增補了不少佚文□句,為較全、較精的兩個本子。近人黃節有《曹子建詩注》,古直有《曹植詩箋》,今人趙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詩品》稱?“建安之杰”。現在流傳下來的作品也最多,詩有八十多首,辭賦、散文完整的與殘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從這些作品來看,其成就的確在建安時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稱帝?界,明顯地分?前后兩期。前期他以才華深得曹操的賞識與寵愛,幾乎被立?太子,志滿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於前期有爭?太子一段經歷,對他深懷猜忌,橫加壓抑與迫害,他雖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卻“抑郁不得志”,終於在憤懣與苦悶中死去。這種生活遭遇,對他的創作有著深刻的影響。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對安定的環境中過著貴公子生活,但頗有功名事業心。他一生所熱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當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時,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滅“違命之蜀”,東滅“不臣之吳”,“混同宇內,以致太和”(《求自試表》)。他的詩歌的主要內容之一,便是表現這種雄心壯志。《薤露篇》說:“愿得展功勤,輸力於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在《假但篇》裏,詩人自比?鴻鵠,把“勢利惟是謀”的小人比?“不知江海流”的假但和“安識鴻鵠游”的燕雀。這些都表現了他追求理想和穎脫不群的性格。但由於詩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現這方面內容的作品,其情調、風貌也有顯著的差異。前期以《白馬篇》?代表,它塑造了一個武藝高強、渴望衛國立功甚至不惜壯烈犧牲的愛國壯士的形象,充滿豪壯的樂觀的精神:“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后期以《雜詩》?代表,更多地表現了壯志不得施展的憤激不平之情。如《雜詩》其五:

仆夫早嚴駕,吾行將遠游。遠游欲何之?吳國?我仇。將騁萬里途,東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愿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曹植后期備受迫害和壓抑。《世說新語》載一個故事說,曹丕曾命他七步中?詩,不成則將行大法。他作詩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個傳說很能表現他當時的處境。他的后期詩歌也主要是表現這種處境和心情。

作于黃初四年的《贈白馬王彪》是詩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當時詩人和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師朝會,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詩人與白馬王回返封地時,又?有司所阻,不能同行,於是詩人“憤而成篇”,寫下了這首贈詩。全詩共分七章,表現了豐富的復雜的感情。詩中如“鴟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蒼蠅間白黑,讒巧令親疏”,痛斥了迫使他們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表現了對任城王暴亡的深沈悼念;“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也吐露了詩人在岌岌可危的處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這首詩雖然只是抒發詩人的主觀感情,客觀上卻深刻地暴露了統治階級內部萁豆相煎的殘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義的。這首詩的抒情藝術水平也很高。詩人把復雜的感情,通過章章蟬聯的轤轆體的形式,一步步抒發出來,極有層次。另外,詩人的感情雖然十分悲憤激切,卻不是一味的直接傾訴,往往通過?事、寫景,或通過哀悼、勸勉等方式宕開去寫,這就把感情表現得沈著從容,豐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轉蓬?喻形象地描寫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徒都”的生活處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黃雀行》則表現了他對迫害的憤怒和反抗: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交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詩人以羅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個解救受難者的俠義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緒。曹丕即位就積極翦除曹植的羽翼,殺死了他的好友丁儀、丁異等,可見這樣的詩是有現實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詩歌主要是表現他的壯志,很少反映社會現實,只有《送應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連帶寫到友人所居的洛陽的殘破。后期由於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漸能體會到一些下層人民的痛苦,才寫出了個別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如《泰山梁甫行》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當時邊海人民貧困生活的畫面:

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劇哉邊海民,寄身於草野。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雜詩》第二首則表現了對從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還寫了不少情詩,如《七哀》、《美女篇》等。這些詩與表現壯志的詩風格明顯不同 ,感情哀婉纏綿,與漢末古詩中的抒情詩極相近。《七哀》一首情調尤肖《古詩十九首》。這些詩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詩人君臣不偶和懷才不遇的感情。

《詩品》說曹植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很能概括曹植詩歌的藝術風格。曹植一生熱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壯志不衰,轉多憤激之情,所以詩歌內容充滿追求與反抗,富有氣勢和力量,這就形成了“骨氣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詩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講究藝術表現的。他的詩歌雖然也脫胎於漢樂府,但同時吸收了漢末文人古詩的成就,并努力在藝術上加以創造和發展。建安詩歌從樂府出來逐漸文人化,到了曹植手裏就具有明顯的文人詩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漢樂府《陌上桑》,但描寫的細致和詞藻的華麗,與《陌上桑》迥異其趣,正表現了這種傾向。曹植的這種努力造成了他的“詞采華茂”的一面。他的詩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貼切,并且常常以全篇?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難者,以轉蓬飄蕩喻流徒生活,以女無所歸喻懷才不遇等。他的詩又注意對偶、煉字和聲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秋蘭波長阪,朱華冒綠池。潛魚躍清波,好鳥鳴高枝”,一連三聯對偶,后兩聯尤?工整。“被”字,“冒”字見出作者選詞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詩句已暗合律詩的平仄,富於音樂性。此外曹植的詩還工於起調,善?警句,如“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驚風飄白日,光景馳西流”,它們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詩增色。曹植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詩歌的藝術性,但也開了雕琢詞藻的風氣。

曹植的辭賦也都是抒情小賦。《洛神賦》是他賦中的名作。這篇賦接受了《神女賦》的影響。它熔鑄神話題材,通過夢幻境界,描寫一個人神戀愛的悲劇。賦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寫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態和裝束,然后寫到詩人的愛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動:“於是洛靈感焉,徒倚旁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踐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通過這些動作的描繪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劃得十分突出。最后寫到由於“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贈當而去,和詩人失意追戀的心情,有濃厚的悲劇氣氛。這篇賦想象豐富,描寫細膩,詞采流麗,抒情意味和神話色采很濃,藝術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與吳季重書》和《與楊德祖書》是兩篇有名的散文書札。后一篇直抒懷抱,譏彈時人,文筆鋒利簡潔,也很能表現他自視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是兩篇駢儷成分極重的文章。但它們都有一定的內容,而在形式上,對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間,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錯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與后來許多形式主義的駢文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前一篇,詩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裏行間。

建安文學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個時期的文學能形成一種傳統而被接受下來是不多的。鐘嶸在反對晉以后的形式主義詩風時,曾慨嘆“建安風力盡矣”!初唐詩人陳子昂在進行詩歌革新時,也高舉“漢魏風骨”的旗幟,這說明“建安風骨”的傳統對后世文學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曹植的《情詩》怎么翻譯?

曹植《情詩》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

游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

曹植《情詩》翻譯

待更新

曹植《情詩》賞析

《情詩》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文學家曹植的代表作品之一。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前后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后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曹植的詩又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

這首詩造語自然精妙,音節流美鏗鏘,意象生動傳神,觸目所感,情與景會。詩中“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兩句,色彩鮮明,境界開闊,用詞精警,意象飛動,是歷代讀者激賞的名句。魚、鳥形象的捕捉,淥水藍天的空間幅度,魚“潛”鳥“薄”靜動映襯,在詩意的提煉上都達到了自然湊泊、了無痕跡的境界。魚兒安然地潛游于淥水之中,鳥兒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無驚、自由暢朗的圖景,不但反襯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運,同時也是作者處在動輒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備受壓抑中對自由、解放的熱切憧憬。“潛”、“薄”二字,最見作者煉字、煉意的用心。“潛”字屬平聲閉口韻,聲音輕細,切合表現游魚安然不驚的神態;“薄”字屬入聲,聲音短促而有力,狀翔鳥高飛藍天的快意,神采頓見,其“飛摩蒼天”的氣勢,如在眼前。這兩個動詞的妙用,充分顯示出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及其精湛準確的藝術表現力,堪稱“詩眼”。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句與爾后“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兩句,平仄聲律和諧妥貼,文字對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詩粘對、對仗的規則,不但見出這位才思敏銳,才華富贍的詩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對提高詩歌藝術表現力的貢獻,同時也透露出中國古典詩歌由古體向新體、近體詩演進的訊息。

詩人因景感懷,發為浩嘆。在微陰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風的季節轉換中,自然界萬物各得其所,魚鳥安然游翔之景,引發出役夫久戍他鄉,有家難歸的聯想。曹植生活在戰亂頻繁的時代,對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體察。詩中“游者”、“處者”兩句,運用典故,映照出時代的動蕩,男女之怨曠。游者,指役夫。《黍離》,指《詩經. 王風.黍離》篇,是一首哀傷宗周覆滅詩。這里取其感傷亂離、 行役不已的意思。處者,指役夫家中的親人。《式微》,指《詩經.邶風.式微》篇。舊說是黎國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衛國,臣子勸歸之作。這里取其勸歸之意。通過典故的運用,將歷史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壓下痛苦不安的悲劇間蘊,正如唐人王昌嶺《從軍行》嘆當時邊關征戍不斷時所詠:“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由秦漢聯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處深沉的歷史感油然而生。詩人悲天憫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

這首詩造語自然精妙,音節流美鏗鏘,意象生動傳神,觸目所感,情與景會。詩中“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兩句,色彩鮮明,境界開闊,用詞精警,意象飛動,是歷代讀者激賞的名句。魚、鳥形象的捕捉,淥水藍天的空間幅度,魚“潛”鳥“薄”靜動映襯,在詩意的提煉上都達到了自?

然湊泊、了無痕跡的境界。魚兒安然地潛游于淥水之中,鳥兒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無驚、自由暢朗的圖景,不但反襯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運,同時也是作者處在動輒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備受壓抑中對自由、解放的熱切憧憬。“潛”、“薄”二字,最見作者煉字、煉意的用心?

。“潛”字屬平聲閉口韻,聲音輕細,切合表現游魚安然不驚的神態;“薄”字屬入聲,聲音短促而有力,狀翔鳥高飛藍天的快意,神采頓見,其“飛飛摩蒼天”的氣勢,如在眼前。這兩個動詞的妙用,充分顯示出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及其精湛準確的藝術表現力,堪稱“詩眼”。尤為值得注?

意的是,這兩句與爾后“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兩句,平仄聲律和諧妥貼,文字對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詩粘對、對仗的規則,不但見出這位才思敏銳,才華富贍的詩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對提高詩歌藝術表現力的貢獻,同時也透露出中國古典詩歌由古體向新體、近體詩演進的?

訊息。

曹植一共寫過幾篇詩詞? 都那幾篇?

【所著詩篇】

丹霞蔽日行 飛龍篇 薤露行 惟漢行 鰕{魚旦}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野田黃雀行二首 門有萬里客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 圣皇篇 靈芝篇 大魏篇 精微篇 孟冬篇 當欲游南山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馬篇 升天行二首 五游詠 遠游篇 仙人篇 盤石篇 驅車篇 種葛篇 妾薄命行 平陵東行

當來日大難 桂之樹行 當墻欲高行 當事君行 當車已駕行 苦思行 飛龍篇 飛龍篇 遠游篇 善哉行

對酒行 苦熱行 艷歌行 艷歌行 結客篇二首 天地篇 長歌行 亟出行 妾薄幸 妾薄相行

艷歌行 陌上桑 兩儀篇 秋胡行 對酒行 樂府十首 歌 甘露謳 時雨謳 嘉禾謳

白鵲謳 白鳩謳 木連理謳 責躬 應詔 朔風詩五首 矯志詩 矯志詩 正會詩 閨情詩

公燕詩 侍太子坐詩 斗雞詩 贈徐干詩 贈丁儀詩 贈王粲詩 贈丁儀王粲詩 贈丁翼詩 贈白馬王彪詩 送應氏詩二首

三良詩 代劉勛妻王長雜詩 棄婦詩 游仙詩 雜詩七首 雜詩 雜詩 七哀詩 怨詩行 情詩

喜雨詩 詩 七步詩 離友詩三首 妬詩 四言詩 四言詩 離友詩 詩 詩

芙蓉池詩 言志詩 詩 詩 七哀詩二首 離別詩 詩 詩 述仙詩 詩 寡婦詩 詩 洛神賦

關于情詩曹植在哪里出現過和情詩曹植寫作背景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2077.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