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士)
大家好,關于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士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從窮秀才秒變翰林大學士,杜荀鶴的人生為何能如此傳奇?
杜荀鶴,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杜荀鶴出身貧寒,曾經多次進京趕考,人到中年才中了進士,但是依舊沒有被授予官職,未能謀得一官半銜,只得返回家鄉,過著窮秀才的悠然閑適的日子。
當時任皇帝位的乃殺人不眨眼的“屠夫皇帝”朱全忠,即朱溫。他當初是依附在黃巢身邊的手下大將 ,后來投降了朝廷,最后成為專橫霸道皇帝。其殘暴程度令人發指,只要周圍的人稍有不合他意的行為,他便會立馬下令處死那個人。以至于后來流行出這樣一個說法:據說他手下的大臣們每天輪到當值的時候,都會事先做好今天會被處死的準備,要在出門前與家人做好辭行、交代好后事遺言,等到晚上又安全回到家之后,全家都會一起慶祝他又成功活過了一天。甚至是朱溫宴請的那些貴賓客們,都是一直在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里煎熬著。
而后杜荀鶴為了能夠見到朱溫,于是創作了《頌德詩》三十首 ,并把自己寫的頌揚詩托別人轉投給他,想以此取悅朱溫,更是在信中表達了想見朱溫一面的想法。 然而,只要是想見朱溫且已經被通報上去的人,必須要隨時準備覲見。如果朱溫哪天突然相見他,他卻不能及時到達,那么相關負責的官吏都會因此而掉腦袋。就這樣杜荀鶴在大梁住了幾個月,處于進退兩難的窘境。突然有一天清晨,朱溫在屋里問杜荀鶴在哪里,并派人將他找來。結果杜荀鶴飛快趕到之后,卻一直等到了晚上朱溫才出現。恰逢此時天上沒有半片云朵,但是雨點卻很大,于是朱溫便讓杜荀鶴寫一首無云雨的詩。盡管杜荀鶴如坐針氈,卻又不敢推辭,立馬在座位上寫下了一首奉承朱溫歡心的詩詞。那首詩氣勢恢宏,先是描寫了奇特的氣象景觀,而后話鋒一轉,將這種大自然的奇特現象歸功于梁王朱溫有福氣,這是天下萬物都在向他請功的表現。?
因此朱溫看罷十分高興,并下令明日要專門為杜秀才擺上宴席。此后還專門為他送名禮部,杜荀鶴才得以中了第八名進士。因此準確的說,窮秀才是機緣巧合之下,憑借一首奉承的詩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功當上了翰林大學士。
九華仙人是誰?
杜荀鶴(約846—約904),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臺縣)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進士,仍未授官,乃返鄉閑居。曾以詩頌朱溫,后朱溫表鑒他,授翰林學士,知制誥,故入《舊五代史·梁書》。
杜荀鶴
他以“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敘》)自期,故而對晚唐的混亂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頗多反映,如山中寡婦的避征無門,《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寶,亂殺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墳;《再經胡城縣》中酷吏的殘忍,縣民的含冤,都是這一時期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其詩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體詩,但也失之淺率,不甚耐讀。他自稱【苦吟】,從技巧上說,未必如此。《滄浪詩話》將他列為一體,翁方綱不以為然,在《石洲詩話》中說:【咸通十哲,概乏風骨……杜荀鶴至令嚴滄浪目為一體,亦殊淺易。】《苕溪漁隱叢話》引《幕府燕閑錄》,也謂鄙俚淺俗,惟宮詞為唐第一。
杜荀鶴雅號是什么?
杜荀鶴(約846—約906),字彥之,自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臺縣)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進士,仍未授官,乃返鄉閑居。曾以詩頌朱溫,后朱溫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學士,知制誥,故入《舊五代史·梁書》(《舊五代史·卷二十三·梁書第二十三·列傳第十三》有其傳)。
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士、杜荀鶴為什么叫九華山人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