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詩詞怎么樣(錢鐘書是詩人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錢鐘書詩詞怎么樣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錢鐘書是詩人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作個記號——《錢鐘書選唐詩》
對于喜歡錢鐘書的人來說,2020年11月最重要的事莫過于21日錢鐘書誕辰110周年紀念日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錢鐘書選唐詩》。
錢鐘書先生的中國古典文化造詣非常深厚,其著作《談藝錄》和《管錐篇》簡直就是金庸先生筆下的倚天劍屠龍刀,“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人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武林里倚天屠龍都不是常人能夠耍得來的。同樣,《談藝錄》和《管錐篇》也不是常人玩得轉的,尤其是《管錐篇》,錢先生通篇都是用文言文撰寫,憑書名就夠人敬畏,文言文這種載體恐怕沒時下的人更沒幾個人有信心去讀。
有“文化昆侖”之稱的錢先生在古典文學上的造詣無人比肩。有什么作品可以通往錢先生的精神高地?《圍城》的諷刺和戲謔,《寫在人生邊上》的幽默和精辟,似乎都不足以讓我們親近大師,“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這只蛋的雞呢?”? 大師周身散發“勿擾”,隔著望川河,想得到先生的點化真的太難了。
現在好了,《錢鐘書選唐詩》這本書的出版讓古文小白們看到希望的曙光。這本書是以《全唐詩》為底本,由錢鐘書先生每天選出幾首,再由楊絳先生每日抄一點,作為品讀唐詩和書法習字的“日課”,日課從1983年至1991年6月19日持續有七年多,共九冊手稿,共選錄308位詩人1997首(句)作品。
一說唐詩,大部分人想到的詩人就是李白和杜甫,因為李白被譽為“詩仙”,是浪漫主義的代表,而杜甫是“詩圣”,現實主義者的推崇。錢鐘書先生選唐詩的目的是給夫人做習練,然后交愛女作留存“父選母抄,圓圓留念”的,那么他會怎么選詩呢?
以先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淡泊名利的個性以及“最狂狷的才子,最深情的丈夫,最有趣的父親”來看,“慈母手中線”、“僧敲月下門”的”效寒島瘦”必定是他的首選,未收錄入《唐詩三百首》張若虛“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也必在榜首。
誰也沒想到,笑傲《錢鐘書唐詩選》的第一詩人,竟然是白居易,以184首力壓174首的“一覽眾山小”的杜甫,而“白發三千丈”的李白,僅23首入選。
《談藝錄》有白居易論:“香山才情,照映古今,然詞沓意盡,調俗氣靡。故余嘗謂:香山作詩,欲使老嫗都解,而每似老嫗作詩,欲使香山都解;蓋使老嫗解,必語意淺易,而老嫗使解,必詞氣煩絮。淺易可也,煩絮不可也。”這段話換成咱們現在的大白話,意思就是白居易的才情古今難得,詩詞淺顯易懂,連老婆婆都明白他寫的是什么,但成也淺顯敗也淺顯,一不小心就變得啰啰嗦嗦。
白居易晚號香山居士,故稱香山。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其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享年75歲,唐宣宗李忱作詩悼念: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童子解吟,胡兒能唱,詩篇通俗易懂且不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這大概就是錢鐘書先生為妻為女推選白居易詩作的原因吧。
仔細想一想學過的白居易的詩,《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不論是敘事長詩、七律還是五絕,只要背過,就算很多年過去,依然張口就來。
如此看,錢先生選詩不是以“完美”為標準,詩選一不是為錢,沒商業目的;二不為完成任務,無組織干預。自選自讀,可謂“任性”,伉儷情深,自娛自樂,也正因此,方能顯其視角獨特,取舍無束。
詩選已出版,這兩天追蹤網上該書消息,看了樣本目錄,雖欲先讀一快,奈何手邊事務太多,姑且在此留作一記,閑了再入手。
錢鐘書的詩竟然“預測”了......?
1941年6月21日,日本,汪精衛(右)與日本黑龍會首領頭山滿
錢鐘書先生《槐聚詩存》中,有一首寫于1942年的七律,詩題為《題某氏集》。“某氏”為誰,錢鐘書先生何以隱去?是不敢提還是不便提?這些問題,很長一段時間困擾著“錢學”愛好者和研究者。
近年來,隨著一些資料、檔案的公開,大陸和臺灣的學者經過詳細考證,確認此“某氏”即為汪精衛。由此,錢鐘書先生和汪精衛的交往歷史被公開,《題某氏集》本身所含的詩讖意味,以及詩中所用“武元衡遇刺事件”的典故,更為我們回觀武元衡遇刺和汪精衛遇刺這兩個歷史事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察窗口。
?錢鐘書與汪精衛的關系紐帶
《題某氏集》原詩如下:
掃葉吞花足勝情,鉅公難得此才清。
微嫌東野殊寒相,似覺南風有死聲。
孟德月明憂不絕,元衡日出事還生。
莫將愁苦求詩好,高位從來讖易成。
以下試以詩解、詩證諸法,結合余英時等學者的研究成果,回觀武元衡的遇刺和汪精衛遇刺這兩個歷史事件。
關于汪精衛本人生平,已為世人所熟知,故不再另注。詩題中的“集”,為汪精衛刊刻于1943年初的《雙照樓詩詞稿》。
錢詩寫于1942年,汪的詩集正式刊刻于1943年初。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錢鐘書先生先于普通讀者,看到了汪的詩集。
余英時先生的考證,可證此推測之合理:陳群(人鶴)為汪精衛刊印了《雙照樓詩詞稿》,負責編校的是龍榆生(沐勛)……錢與龍多有往來,所讀汪集必龍氏贈本無疑。
陳群是民國時期有名的藏書家,當過汪偽政府內政部長、考試院院長,主持編輯刊印汪的《雙照樓詩詞稿》,頗有“投桃報李”的意味。而詞學大師龍榆生作為汪詩集的編校,則因一個共同的紐帶:朱祖謀。
朱祖謀(1857年—1931年),原名朱孝臧,字藿生,浙江吳興人。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晚清四大詞家之一,著作豐富。
龍榆生約在1928年前后投朱門下。而汪精衛則早于1903年朱祖謀任廣東學政時,投于朱門下。因此,算起來,龍榆生應該是汪精衛的同門師弟。
1931年,朱祖謀去世,秉承遺命,龍榆生主持老師身后事,與汪精衛這個師兄開始有了頻密的聯系,并有詩詞唱和。
而錢鐘書和龍榆生的交往,則因另一個共同的紐帶:陳衍。
陳衍,號石遺老人,通經史訓詁之學,尤長于詩,“同光體”詩派之領軍人物。錢鐘書先生于1933年清華在讀時拜會于他。
陳衍批評錢詩的綺麗之風,建議他不要學湯卿謀(晚明詩人湯傳楹)和黃仲則。此后,錢寫詩遂改弦易轍,奉陳衍若神明。兩人的忘年交,被傳為佳話。
而早在1928年9月,龍榆生便和陳衍認識。經過陳的引薦,龍榆生到上海暨南大學國文系擔任講師,并兼國立音樂院詩詞課。從這一時期開始,龍榆生全心研究詞,或也得益于陳衍給予的指導,龍榆生對陳衍,當以師事之。
因此,某種程度上,龍榆生和錢鐘書,也可以說成是同門(陳衍)師兄弟。但從上世紀50至60年代錢鐘書致龍榆生的四通書札來看,錢在龍的面前,是以“晚學”“教晚”自稱的。
一是因于龍榆生與父親錢基博有舊誼,自己不敢托大稱弟,亂了輩分;二是陳衍雖與自己忘年相交,但究其年輩,實可為祖,因此,在龍榆生面前稱“晚學”“教晚”還是比較妥貼的。
考及龍榆生和錢鐘書的生平,1940年期間的南京和上海,當是兩人共同的交匯點。
1940年4月,龍榆生被汪精衛偽國民政府任命為立法院立法委員,不久,龍榆生以病辭;9月,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兼任汪的家庭教師,并堅持不參加任何政治會議,惟以教書育人、研究學問為務;此后一直寓居于南京白下,專致詞學研究。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錢鐘書從國立藍田師范學院辭職回到上海,一直到1949年,都住在上海辣斐德路錢家與蒲園“且住樓”。因此,汪的詩集刊印前,錢鐘書和龍榆生或已假上海和南京兩地,有過書信或者實地的交流。
《槐聚詩存》中,編入1942年的詩作,尚有《得龍忍寒金陵書》一首,大意是寬解他被汪精衛“綁架”任職的不得已。在他們的書信或者實質交往中,龍榆生將汪詩集未定稿贈予錢鐘書以求賞鑒,再是自然不過。
由是,經由朱祖謀和陳衍這兩條紐帶,錢鐘書和汪精衛這兩個本有徑庭之別的人物,在1942年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段,有了實質上的精神交往。
錢鐘書先生感于汪精衛的詩才,寫下了《題某氏集》這首詩,對汪的詩才大加贊賞,卻又對汪的政治作為心有隱憂,為了避免將來給自己帶來麻煩,特意在詩題中,略去了汪精衛的名諱。
還有一說為,錢鐘書先生當年題寫此詩,直接題于原詩集扉頁,因此,世傳此詩之詩題原為《戲題雙照樓詩詞稿》。1993年錢鐘書先生修訂《槐聚詩存》并付梓時,汪氏之“漢奸”聲名,已釘入歷史,故將詩題修訂為《題某氏集》。
汪精衛(右一)接見日本滑翔機教官
據傳,錢鐘書先生所題詩之《雙照樓詩詞稿》原本現存于上海圖書館,惜未親見,未敢持以為據,以此略補一說。
?日出生事:武元衡的遇刺
《題某氏集》首兩句贊揚汪精衛詩才清雅,頷聯則委婉批評汪詩有孟郊的酸寒之氣和愁苦之情。頸聯用了兩個典故,一是化用曹操《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意指汪精衛將隱憂不絕;二是活用唐武元衡“日出事還生”詩典,暗喻汪精衛將與日寇偕亡。尾聯則含規勸之意,是說不要以為詩寫得愁苦悲戚就好,居于高位的人從來詩句容易和預言相應。
錢鐘書先生對汪精衛本人的認識,早于寫作此詩前,認為汪是一個“善于作詩的政治家”,并對汪所持的和議政策多有嘲諷。
錢學研究學者范旭侖先生在《寒相死聲》一文中有已專門的考證,如清末俞樾《春在堂隨筆》錄有金眉生《上湘鄉相國書》:“人知和之可恥,而不知戰不勝而求和之更可恥。北宋以前無此成見也。九世之仇可復,一旅之甲可興。”錢先生譎諷道:“惜汪輩不知引此。”由此可觀錢鐘書先生對汪精衛和議政策的態度。
然以當時之局勢而論,所持和議政策者,不獨汪精衛等政治中人,更有一班于史實有清醒認識的文人大家也支持和議,認為中國當時還沒有足以抵抗日本的能力。不過,錢鐘書與支持和議的人觀點正好相反。
詩中頸聯首引“曹操典”姑置不論,單論武元衡“日出事還生”之典,關涉公元815年一樁刺殺事件。
武元衡(758年-815年),字伯蒼,武則天曾侄孫,適唐德宗、順宗、憲宗三朝,為唐憲宗所倚重。憲宗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尋出為劍南節度使。元和八年,征還秉政,任宰相。
元和十年,淮西節度使吳元濟謀反,憲宗委任武元衡統領軍隊對淮西蔡州進行清剿。引起與淮西勾結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等割據勢力的恐懼,決定刺殺武元衡等主戰派大臣,以救蔡州。
元和十年六月三日,報曉晨鼓敲過,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啟門戶,赴大明宮上朝,剛出靖安坊東門,被躲在暗處的刺客射滅燈籠遇刺身亡,同時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樣遇刺受傷。
可能是對自己被刺的命運有所預感,事發前夜,武元衡作了一首很具有詩讖意味的詩,叫作《夏夜作》:“夜久喧暫息,池臺惟月明。無因駐清景,日出事還生。”
武元衡遇刺案被列為唐朝十大奇案之一,雖然后來憲宗緝拿并殺了五名刺客,但憲宗削藩之戰的得力助手武元衡卻再難復生了。
?錢鐘書的詩讖與汪精衛的死亡
錢鐘書先生這首題汪詩集的律詩,重要一句在“高位從來讖易成”。這對汪是一種提醒,也無疑是一種警告。
那么,錢鐘書先生所謂的“讖”究竟是實指上引武元衡遇刺的實典,還是虛指?
收入《雙照樓詩詞稿》中,有汪精衛寫于1910年的《被逮口占》一詩。1910年3月31日,汪精衛和同盟會同志刺殺攝政王載灃,行動失敗后被捕。
汪在獄中寫下此詩,表明他革命的決心。此詩后來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其中“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四句,以其舍生取義和大無畏的精神受到時人贊頌,汪也因此詩而名動一時。
但是,人們在閱讀此詩時,只注意到了汪“引刀成一快”的萬丈豪情,而沒有注意到這首詩中另一句所蘊含的不能自主的悲劇宿命:“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
這是汪的自讖,如同一千多年前武元衡在被刺前夜寫下的“無因駐清景,日出事還生”一樣,他們都隱隱感覺到冥冥之中已有一種自身無法駕馭和左右的大事件,影響和改變著自己前途命運。
1935年11月1日上午九點半,南京市湖南路,戒備森嚴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內突然響起三聲震耳的槍聲,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汪精衛應聲倒地。行刺者是以晨光通訊社記者名義入場的徐州銅山籍志士孫鳳鳴,其行刺后亦中槍被擒,次日身亡。
作為汪詩中的名詩,錢鐘書先生應對《被逮口占》一詩有著自己的注解。加之1935年汪精衛在南京遇刺,汪雖僥幸撿回一條命,但此事件對汪的影響依然巨大。
汪濃厚的政治家詩人身份背后復雜矛盾的悲劇性格,通過“殘軀付劫灰”這句的悲涼陳述,實已表露無遺。從他遇刺后的種種政治作為來看,他其實是一步步把自己逼向命運的死局。
因此,錢鐘書先生在《題某氏集》一詩中,引“武元衡遇刺”這一故典,其目的在于提醒汪“高位從來讖易成”。而這個讖,實指他“殘軀付劫灰”的悲劇命運。
?1984年,作家錢鐘書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汪精衛在九年之后的1944年,因孫鳳鳴行刺留在其脊椎骨中的子彈中毒,死于日本名古屋。
關于汪精衛之死因,說法多有,本文僅引以上較為普遍的說法。汪精衛雖未直接死于遇刺,其間接死于遇刺,當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比起唐朝武元衡死后哀榮及對唐憲宗的震動,汪的遇刺乃至最后身死,得到的無非是一句“死有余辜”或者“活該”,而更讓他悲哀的是,“漢奸”這個身份,他怕是難以洗掉了。
(作者:云棲)
看歷史微信公眾號:EYEONHISTORY
精選錢鐘書勵志詩句
1、 “永遠快樂”這句話,不但渺茫得不能實現,并且荒謬得不能成立。快過的決不會永久;我們說永遠快樂,正好像說四方的圓形,靜止的動作同樣地自相矛盾。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2、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錢鐘書 《圍城》
3、 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在吵架的時候,先開口的未必占上風,后閉口才算勝利。 ――錢鐘書 《圍城》
4、 當著心愛的男人,每個女人都有返老還童的絕技。 ――錢鐘書 《圍城》
5、 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張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蓋起來。 ――錢鐘書 《圍城》
6、 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必成俗學 ――錢鐘書
7、 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面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彷佛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后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到紅消醉醒,船艙里的睡人也一身膩汗地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又是一天開始。這是七月下旬,合中國舊歷的三伏,一年最熱的時候。在中國熱得更比常年利害,事后大家都說是兵戈之象,因為這就是民 國 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 ――錢鐘書 《圍城》
8、 世界上的大罪惡,大殘忍--沒有比殘忍更大的罪惡了--大多是真有道德理想的人干的。沒有道德的人犯罪,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還覺得是道德應有的代價。上帝要懲罰人類,有時來一個荒年,有時來一次瘟疫或戰爭,有時產生一個道德家,抱有高尚得一般人實現不了的理想,伴隨著和他的理想成正比例的自信心和煽動力,融合成不自覺的驕傲。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9、 反其道而行之。換個角度看世界,會收獲到不同的東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個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10、 有種人神氣活現,你對他恭維,他不推卻地接受,好像你還他的債,他只恨你沒有附繳利錢。另外一種假作謙虛,人家贊美,他滿口說慚愧不敢當,好像上司納賄,嫌數量太少,原壁退還,好等下屬加倍再送。不管債主也好,上司也好,他們終相信世界上還有值得稱贊的好人,至少就是他們自己。 近代當然也有壞人,但是他們壞得沒有性靈,沒有人格,不動聲色像無機體,富有效率像機械。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 上 石語》
11、 陳散原詩,予所不喜。凡詩必須使人讀得、懂得,方能傳得。散原之作,數十年后恐鮮過問者。早作尚有沉憂孤憤一段意思,勵志人物,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厭。近作稍平易,蓋老去才退,并艱深亦不能為矣。為散原體者,有一捷徑,所謂避熟避俗是也。言草木不曰柳暗花明,而曰花高柳大;言鳥不言紫燕黃鶯,而曰烏鴉鴟梟;言獸切忌虎豹熊羆,并馬牛亦說不得,只好請教犬豕耳。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 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去,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錢鐘書 《圍城》
13、 從前愚民政策是不許人民受 教育 ,現代愚民政策是只許人民受某一種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為不識字,上人的當,受教育的人,因為識了字,上印刷品的當,像你們的報紙宣傳品、訓練干部講義之類。 ――錢鐘書 《圍城》
14、 所以我們每一種缺陷都有補償,吝嗇說是經濟,愚蠢說是誠實,卑鄙說是靈活,無才便說是德。因此世界上沒有自認為一無可愛的女人,沒有自認為百不如人的男子。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15、 天下就沒有偶然,那不過是化了妝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錢鐘書 《圍城》
16、 從此以后,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錢鐘書
17、 想到你還是想你?我們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親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見過面的人。真正想一個人,記掛著他,希望跟他接近,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許我們全神貫注,無間斷地懷念一個人。我們一生對于最親愛的人的想念,加起來恐怕不到一點鐘,此外不過是念頭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 ――錢鐘書 《圍城》
18、 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時裝模作樣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癡頑的無性別孩子,還說不上女人。 ――錢鐘書 《圍城》
19、 自以為干凈的人,總嫌別人齷齪,甚至覺得自己就是骯臟,還比清潔的旁人好受,往往一身臭汗、滿口腥味,還不肯借用旁人使過的牙刷和手巾。……這樣看來,我們并非愛潔,不過是自愛。“潔身自好”那句 成語 ,頗含有深刻的心理觀察。老實說,世界上是非善惡邪正等等分別,有時候也不過是人我的差異,正和身體上的穢潔一樣。所以,假使自己要充好人,總先把世界上人說得都是壞蛋;自己要充道學,先正顏厲色,說旁人如何不 道 學或假道學。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20、 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對人生包涵的諷刺和感傷,深于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錢鐘書 《圍城》
21、 一個人,到了20歲還不狂,這個人是沒出息的;到了30歲還狂,也是沒出息的。 ――錢鐘書
22、 說來也奇,偏是把文學當作職業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厲害。好多文學研究者,對于詩文的美丑高低,竟毫無欣賞和鑒別。但是,我們只要放大眼界,就知道不值得少見多怪。看文學書而不懂鑒賞,恰等于帝皇時代,看守后宮,成日價在女人堆里廝混的偏偏是個太監,雖有機會,卻無能力!無錯不成話,非冤家不聚頭,不如此怎會有人生的笑劇?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23、 對牛彈琴根本就不用選什么好曲子。 ――錢鐘書
24、 鴻漸說:“你從前常對我稱贊你這位高老師頭腦很好,正好這次來了,看他所作所為,并不高明。”辛楣說:“也許那時候我年紀輕,閱歷淺,沒看清人。不過我想這幾年來高松年地位高了,一個人地位高了,會變得糊涂的。”事實上,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它向樹上爬,就把后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臂長尾巴本來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錢鐘書
25、 嚇!忽然一天發現自己糊里糊涂地,不知道什么時候讓她在我們心里做了個小窩。這真叫戀愛得不明不白,戀愛得冤枉。美人像敵人的正規軍隊,你知道戒備,即使打敗了,也有個交代。平常女人像這次西班牙戰里佛朗哥的‘第五縱隊’,做間諜工作,把你顛倒了,你還在夢里。 ――錢鐘書 《人?獸?鬼》
26、 這雨愈下愈老成,水點貫串作絲,河面上像出了痘,無數麻瘢似的水渦,隨生隨滅息息不停,到雨線更密,又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長毛。 ――錢鐘書 《圍城》
27、 色盲決不學繪畫,文盲卻有時談文學,而且談得還特別起勁。于是產生了印象主義的又喚作自我表現或創造的文學批評。文藝鑒賞當然離不開印象,但是印象何以就是自我表現,我們想不明白。若照常識講,印象只能說是被鑒賞的作品的表現,不能說是鑒賞者自我的表現,只能算是作品的給予,不能算是鑒賞者的創造。印象創造派談起文來,那才是真正熱鬧。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28、 女人有女人的聰明,輕盈活潑得跟她的舉動一樣。比了這種聰明,才學不過是沉淀渣滓。說女人有才學,就仿佛贊美一朵花,說它在天平上稱起來有白菜番薯的斤兩。真聰明的女人決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懶。 ――錢鐘書 《圍城》
29、 好東西不用你去記,它自會留下很深的印象。 ――錢鐘書 《圍城》
30、 有人失戀了,會把他們的傷心立刻像叫化子的爛腿,血淋淋地公開展覽,博人憐憫,或者事過境遷,像戰士的金瘡舊斑,脫衣指示,使人驚佩。 ――錢鐘書 《圍城》
31、 醫學要人活,救人的肉體;宗教救人的靈魂,要人不怕死。所以病人怕死,就得請大夫,吃藥;醫藥無效,逃不了一死,就找牧師和神父來送終。學醫而信教,那等于說:假如我不能教病人好好的活,至少我還能教他好好的死,反正他請我不會錯,這仿佛藥房掌柜帶開棺材的鋪子,太便宜了! ――錢鐘書 《圍城》
32、 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虛虛實實,以退為進,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來全有。……女人不必學政治,而現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學女人。政治舞臺上的戲劇全是反串。 ――錢鐘書 《圍城》
33、 我們對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錢鐘書 《圍城》
34、 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太嘈雜了,關了窗好讓靈魂自由地去探勝,安靜地默想。有時,關窗和閉眼也有連帶關系,你覺得窗外的世界不過爾爾,并不能給與你什么滿足,你想回到故鄉,你要看見跟你分離的親友,你只有睡覺,閉了眼向夢里尋去,于是你起來先關了窗。因為只是春天,還留著殘冷,窗子也不能鎮天鎮夜不關的。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35、 西諺云:“急需或困乏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不免膚淺。我們有急需的時候,是最不需要朋友的時候。朋友有錢,我們需要他的錢;朋友有米,我們缺乏的是他的米。……常時最知情識趣的朋友,在我們窮急時,他的風趣,他的襟抱,他的韻度,我們都無心欣賞了。……試看世間有多少友誼,因為有求不遂,起了一層障膜;同樣,假使我們平日極瞧不起,最不相與的人,能在此時幫忙救急,反比平日的朋友來得關切 ――錢鐘書 《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36、 其實只仿佛 魔術 家玩的飛刀,放手而并沒有脫手 ――錢鐘書 《圍城》
37、 要最希望的事能實現,還是先對它絕望,準備將來有出于望外的驚喜。 ――錢鐘書 《人?獸?鬼》
38、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 ――錢鐘書 《圍城》( 閃點情話網)
39、 世界上的大罪惡、大殘忍――沒有比殘忍更大的罪惡了――大多是真有道德理想的人干的。 ――錢鐘書
40、 我們常把火焰來比戀愛,這個比喻有我們意想不到的貼切。戀愛跟火同樣的貪濫,同樣的會蔓延,同樣的殘忍,消滅了堅牢結實的肥料,把灰燼去換光明和熱烈。 ――錢鐘書 《寫在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邊上 石語》
歡迎閱讀以下相關 文章 :
1. 堅定信心的勵志詩句20句
2. 毛澤東經典勵志詩句大全
3. 描寫秋月的勵志詩句大全
4. 最傷感的勵志詩句大全
5. 關于表決心的勵志詩句
6. 堅持不懈名詩句大全
7. 鼓勵學生的勵志詩句
8. 激勵自己的勵志詩句
9. 經典古風勵志詩句
10. 想念愛人傷感的詩句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