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為什么字子才(有沒有袁枚)
大家好,關于袁枚為什么字子才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有沒有袁枚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袁枚又稱什么
別 名:袁子才、袁簡齋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調江蘇,先后于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
古代著名詩人袁枚的號是什么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希望采納~
袁枚的名和字是什么?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區任縣令,先后于江蘇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于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性靈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
袁枚名字的含義和來歷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詩人、文學家、散文家、美食家。
字子才,號簡齋,別號隨園老人,時稱隨園先生,浙江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年廿四中進士,曾官溧水、江浦、沭陽、江寧等地知縣,不到卅八歲即辭官還鄉,致仕之后因投資地產有道,家財萬貫。官至縣令,追贈二品奉政大夫。
袁枚擅長詩、賦、制藝,能寫駢文、小品文、筆記,乾隆時期為詩壇盟主,又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亦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其喜好廣泛,甚至編寫食譜、志怪小說,著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子不語》、《祭妹文》等。
書信亦有名,其《小倉山房尺牘》與許葭村《秋水軒尺牘》、龔未齋《雪鴻軒尺牘》,人稱“清代三大尺牘”。袁枚生平喜稱人善、獎掖士類,也提倡女性文學,廣收女弟子。不喜理學、漢學,追求自由,反對統一思想,他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天亦不能做主,而況于人乎?”,故被當時的許多文人嚴厲批判,袁枚依然悠哉度日,在文壇享有盛名。
袁枚的家境歷史:
先世世居寧波府慈溪縣,六世祖袁茂英,明萬歷進士,官至布政使。袁枚家貧,父親袁濱,四處擔任幕賓為生,仰賴母親章氏針線女紅持家,袁枚發憤苦讀,十二歲(1728年)中秀才,進入縣學,鄉里視為神童,“少聰穎,年十二能文,嘗作《高帝》、《郭巨》二論,莫不異之”。
十五歲補增廣生,十八歲經浙江總督程元章推薦,進入萬松書院學習。十九歲得浙江學政帥念祖賞識,拔為優等。乾隆元年(1736年)因長相俊秀,文筆優美,受廣西巡撫金。
袁才子指的是誰?
? ? ?一般來說,我們提到袁才子,指的是袁枚。
? ?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批評家和美食家。
? ? ?袁枚幼年時家境貧困,但他天資聰穎,又嗜書如命,勤奮好學,因此進步很快。12歲那年考中秀才,在家鄉一帶被譽為“神童”。在乾隆四年也即1739年,年僅24歲的袁枚考中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學士。
? ? ?乾隆七年即1742年,袁枚被外調做官,先后做過沭陽、江寧、上元等地的知縣。后父親去世,遂辭官回鄉養母,同時專心從事詩文創作,代表作品有《隨園詩話》及《補遺》,《小倉山房集》、《子不語》、《續子不語》、《隨園食單》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在乾隆時期,他在詩壇上被贊譽為“奇才”“真才子”,并被公認為詩壇領袖。
? ? ?袁枚倡導“性靈說”,一生追求自由散漫,無拘無束的人生信條,生平事跡多以“好吃”、“好色、“好游”著稱,是當時清朝文壇里的一個特立獨行的異類。他對美色則是男女通吃,袁枚在知天命之年還在納妾,廣尋美女,袁枚對此還說出了一句名言“好色無關人品”。
大才子袁枚為何一生只寫了一首詞?清代袁枚簡介有哪些?
袁枚一生可能不止寫了一首詞,但是他不喜歡寫詞倒是真的。喜歡寫散文和詩歌,他作為一個大才子自然有他自己的脾性。他不喜歡學書法,因此他的字不是很好,他不喜歡作詞,所以他做的詞一般都是按照詞的譜子來填。
袁枚是一個非常具有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歡住在鐘靈毓秀的地方,就以三百金的價格買下了隨園,在隨園中他寫下了很多關于生活情趣的詩歌。在官場上袁枚也是一個非常具有政治才能的人,但是他在自己正值壯年的時間就歸隱了,可謂是急流勇退,這是袁枚從仕宦生涯回歸到文人生活的重要轉折點。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袁枚不喜歡官場中的氣息,因為官場多爾虞我詐,而袁枚又是一個非常正直、非常清廉的好官,本來他是要升官的,可是卻被小人給阻擋,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袁枚在政治上想要干一份大事業的決心和勇氣,既然官場不適合自己,那就回歸鄉土之間,這樣也不會為了錢財勢力而向他人卑躬屈膝。
其實袁枚為官時期深受百姓的愛戴,因為他的政績非常顯著,但是袁枚對于官場瑣碎復雜、應酬逢迎之事著實厭惡,雖然他也有為天下計的心思,但是他個性灑脫、向往自由,所以當為官之路被別人堵了之后,他很樂于辭官回去,做自己身為一個文人喜歡的事情。
袁枚是清代乾嘉時期有名的詩人,他極其擅長寫散文,文學上的造詣也相當高,并且袁枚是一位極富盛名的美食家。袁枚在少年時期就顯示出了他極高的才華,而且授課的老師也對之贊賞有加,后來更是一直被人賞識,但是他的仕宦生涯卻是相當坎坷,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他選擇辭官歸隱,在歸隱之后更是寫出了大量為后世所稱贊的詩作。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