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楊炯的詩有哪些(楊炯寫過哪些詩)
大家好,關(guān)于小學楊炯的詩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guān)于楊炯寫過哪些詩的相關(guān)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楊炯的詩詞
楊炯(650年-693年),字令明,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唐朝大臣、文學家。
聰敏博學,文采出眾。顯慶四年(659年)進士及第,授弘文館待制。上元三年(676年)參加制舉,補為校書郎。永淳元年(682年)擢為太子(李顯)詹事司直。垂拱二年(686年)貶為梓州司法參軍。如意元年(692年)遷盈川縣令。如意二年卒于任上。
文學才華出眾,善寫散文,尤擅詩歌。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現(xiàn)存詩30余首,在內(nèi)容和藝術(shù)風格上以突破齊梁“宮體詩風”為特色,在詩歌發(fā)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楊炯有文集三十卷,后多亡佚。明代童佩輯有《楊盈川集》十卷。
【夜送趙縱】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戰(zhàn)城南】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zhàn)苦辛。
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梅花落】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開。
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
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
【送臨津房少府】
岐路三秋別,江津萬里長。
煙霞駐征蓋,弦奏促飛觴。
階樹含斜日,池風泛早涼。
贈言未終竟,流涕忽沾裳。
【紫騮馬】
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騮。
蛇弓白羽箭,鶴轡赤茸秋.
發(fā)跡來南海,長鳴向北州。
匈奴今未滅,畫地取封侯。
【折楊柳】
邊地遙無極,征人去不還。
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guān)。
藁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有所思】
賤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
三秋方一日,少別比千年。
不掩嚬紅縷,無論數(shù)綠錢。
相思明月夜,迢遞白云天。
【送豐城王少府】
愁結(jié)亂如麻,長天照落霞。
離亭隱喬樹,溝水浸平沙。
左尉才何屈,東關(guān)望漸賒。
行看轉(zhuǎn)牛斗,持此報張華。
楊炯的詩
楊炯的詩全集如下: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代·楊炯《從軍行》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唐代·楊炯《夜送趙縱》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zhàn)苦辛。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唐代·楊炯《戰(zhàn)城南》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開。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泣對銅鉤障,愁看玉鏡臺。行人斷消息,春恨幾裴回。——唐代·楊炯《梅花落》
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唐代·楊炯《巫峽》
塞外欲紛紜,雌雄猶未分。明堂占氣色,華蓋辨星文。二月河魁將,三千太乙軍。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唐代·楊炯《出塞》
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騮。蛇弓白羽箭,鶴轡赤茸秋。發(fā)跡來南海,長鳴向北州。匈奴今未滅,畫地取封侯。——唐代·楊炯《紫騮馬》
楊炯最著名的詩
楊炯(650年-692年),唐朝詩人,初唐四杰之一。年僅11歲的楊炯被舉為神童,應(yīng)制舉及第,授校書郎,吏治以嚴酷著稱,后人稱他為“楊盈川。
一、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出自唐·楊炯《從軍行》。大雪下得天昏地暗,軍旗上的彩繪都有所褪色;北風呼嘯,伴隨著隆隆的戰(zhàn)鼓之聲。此寫風雪之中擊鼓出征的情景,既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的英勇,又突出了從軍的艱苦。
二、思若云飛,辯同河瀉。
出自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文思如天上飛云,口才無礙就像黃河一瀉千里。此乃以比喻修辭手法夸說梁公文思敏捷、辯才無礙的出眾才華。
三、影隨朝日遠,香逐便風來。
出自唐·楊炯《梅花落》。便風,指順風。此言隨著旭日東升越升越高,梅花投射在地上的花影就越來越小,但香氣則順風傳得很遠很遠。
四、三余廣學,百戰(zhàn)雄才。
出自唐·楊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三余,代指空閑時間。古人認為冬天是“歲之余”,夜晚是“日之余”,陰雨時是“時之余”,合稱“三余”。此言能抓緊空余時間努力學習,才可能成為知識廣博之人;能經(jīng)百戰(zhàn)考驗,才有可能成為大略雄才。
五、言無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
出自唐·楊炯《杜袁州墓志銘》。言語不合于法度不出于口,不合于法律公道的事想都不應(yīng)該想。此言雖是稱贊墓主之言,卻也由此提出了一個做人的原則,那就是人的一言一行都應(yīng)該依據(jù)法律規(guī)范。
六、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出自唐·楊炯《唐幼將軍魏哲神道碑》。人,指人心、民心。昌,昌盛。得人心就會昌盛,失人心就會滅亡。此言建立政權(quán)、治國安邦要順應(yīng)民心才能成功和長久。
七、多士之林,不扶自直。
出自唐·楊炯《參軍事盧恒慶贊》。在盡是品行高尚的讀書人的環(huán)境中成長,不必刻意教育培養(yǎng),也會成為正直之士。此言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重大。成語“潛移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初唐四杰中楊炯的哪些詩句小學到高中階段比較常見到?
楊炯以邊塞征戰(zhàn)詩著名,所作如《從軍行》、《出塞》、《戰(zhàn)城南》、《紫騮馬》等,表現(xiàn)了為國立功的戰(zhàn)斗精神,氣勢軒昂,風格豪放。其他唱和、紀游的詩篇則無甚特色,且未盡脫綺艷之風。另存賦、序、表、碑、銘、志、狀等五十篇。《舊唐書》本傳盛贊其《盂蘭盆賦》“詞甚雅麗”,《四庫全書總目》則以為“炯之麗制,不止此篇”,并謂“其詞章瑰麗,由于貫穿典籍,不止涉獵浮華”。所作《王勃集序》,對王勃改革當時淫靡文風的創(chuàng)作實踐,評價很高,反映了“四杰”有意識地改革當時文風的要求。
小學初中邊塞詩多
楊炯最有名的一首詩
楊炯最有名的一首詩:《從軍行》。
全詩: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釋義:
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zhí)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異常。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zhàn)鼓。我寧愿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注釋:
從軍行:為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舊題,多寫軍旅生活。
烽火:古代邊防告急的煙火。西京:長安。
牙璋:古代發(fā)兵所用之兵段香符,分為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zhí)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將帥。鳳闕:闕名。漢建章宮的圓闕上有金鳳,故以鳳闕指皇宮。
楊炯其他的詩:
1、《戰(zhàn)城南》
塞北途遼遠,城南戰(zhàn)苦辛。幡旗如鳥翼,甲胄似魚鱗。
凍水寒傷馬,悲風愁殺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黃塵。
2、《夜送趙縱》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3、《巫峽》
三峽七百里,惟言巫峽長。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自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