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寓理詩有哪些(寓理詩是什么)

知幾分2022-12-16 20:27詩詞62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寓理詩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寓理詩是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借物寓理的古詩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有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它怎么會這樣清澈?因為發源處不斷有活水流下來。

其實這首詩是詩人借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來比喻讀書

《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希望對無心向學,不讀書看報,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

原詩四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它實寫的是明麗清新的一派田園風光,反復讀上幾遍,會覺得愈讀愈愛讀!你看,半畝的一塊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展開的一面鏡子(一鑒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讀者遐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靜謐可愛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個問題,這水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興地自問答道,因為源頭總有活水補充,一直不停地流下來。

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后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一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升華,與讀書融合了。

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贊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詩,給我們諸多啟示,多讀一點好書,會讓自己思想永遠活潑,才思不絕,情操高雅啊!

參考資料:

寄寓哲理的詩句

哲理詩句集萃

(一)哲理詩句

1、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 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二)生活情趣

1、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

2、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過故人莊》)

3、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4、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劉禹錫《陋室銘》)

5、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6、 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陶淵明《桃花源記》)

7、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三)讀書

1、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4、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7、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8、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0、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德—歌德)

(四)奉獻

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揮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2、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4、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了果實,卻并不要求什么回報。(泰戈爾)

6、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貢獻。(白求恩)

(五)戰爭

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3、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4、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陳毅《梅嶺三章》)

5、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6、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7、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8、 醉里挑燈看劍,夢會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9、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曹劌論戰》)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詩經-君子于役》)

11、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杜牧《赤壁》)

(六)雄心壯志

1、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3、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4、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5、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曹操《觀滄海》)

7、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8、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9、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七)愛國

1、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2、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

3、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4、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5、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韓愈《左遷之藍關示侄孫湘》)

6、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7、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8、 以身殉國,何事不為?(陸游)

9、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破陣子》)

10、 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豐子愷)

11、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12、 錦繡河山好收拾,萬民盡做主人翁。(朱德)

13、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八)立志

1、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2、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4、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6、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7、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8、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9、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九)思鄉、念友人、思親人

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2、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3、 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6、 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7、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

9、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1、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12、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3、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14、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15、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16、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17、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8、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1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20、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孔子)

(十)黃河

1、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5、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潼關懷古》)

6、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十一)長江

1、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3、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4、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十二)高風亮節

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 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白藥)

3、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5、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6、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7、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8、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9、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十四)舍生取義

1、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2、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陳毅《梅嶺三章》)

3、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夏完淳《別云間》)

4、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5、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6、 視死如歸。(司馬遷)

關于描寓理的詩句

1.有關寓理的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2.有關寓理的詩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

3.有關寓理的詩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lt;詩經.鶴鳴

2.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lt;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lt;城中謠

4.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晉.劉琨lt;重贈盧諶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lt;登鸛雀樓

6.人事有代謝,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lt;與諸子登峴山

7.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lt;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8.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唐.李紳lt;憫農

9.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lt;調張籍

10.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唐.杜甫lt;前出塞九首

11.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lt;夏夜嘆

12.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lt;三都樂

4.有關詠物寓理的詩句有哪些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詠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并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2.《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3.《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原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后兩句是:“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全詩是說,園中柳樹,枝葉繁茂,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在和煦的春風中,柳枝綻出細葉,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然而,這婀娜多姿的垂柳,卻生長在荒涼冷落背陽陰寒之地,無人光顧,落得終日寂寞。詩人所抒發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亦含詩人身世的感慨。全詩明白曉暢,詠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著痕跡,描寫生動,當時就“遍流京都”,足見藝術力量感人之深。

4.《蟬》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

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

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5.《水龍吟》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詠物詞,當作于蘇軾貶黃州時期。其間,詩人的好友章質夫有詠楊花詞《水龍吟》一首,盛傳一時,詩人因依原韻和了這首詞寄去,并囑“不以示人”。詞中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藝術構思,運用擬人化手法,把詠物和寫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物即人,兩不能別”。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

5.描寫人生哲理的詩句

哲理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

6.有關詠物寓理的詩句有哪些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 詠梅(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紅梅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憶梅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1.《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

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并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2.《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可見。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于詠物背后,寄寓著生活哲理。

3.《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原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

后兩句是:“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全詩是說,園中柳樹,枝葉繁茂,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在和煦的春風中,柳枝綻出細葉,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然而,這婀娜多姿的垂柳,卻生長在荒涼冷落背陽陰寒之地,無人光顧,落得終日寂寞。

詩人所抒發的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亦含詩人身世的感慨。全詩明白曉暢,詠物和寓意融合一起,不著痕跡,描寫生動,當時就“遍流京都”,足見藝術力量感人之深。

4.《蟬》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 的象征性。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 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

5.《水龍吟》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這首詠物詞,當作于蘇軾貶黃州時期。其間,詩人的好友章質夫有詠楊花詞《水龍吟》一首,盛傳一時,詩人因依原韻和了這首詞寄去,并囑“不以示人”。

詞中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藝術構思,運用擬人化手法,把詠物和寫人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物即人,兩不能別”。全詞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

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

7.借景寓理的詩句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民歌lt;君子行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漢樂府民歌lt;城中謠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煥lt;登鸛雀樓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lt;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唐.杜甫lt;夏夜嘆

春花無數,畢竟何如秋實------宋.陳亮lt;三都樂

寓理詩大全

《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曉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偶成》朱熹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

正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

《晚春二首·其一》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蔽月山房》王陽明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絕句》陳師道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桂源鋪》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晚步西園》范成大

料峭輕寒結晚陰,飛花院落怨春深。

吹開紅紫還吹落,一種東風兩樣心。

《冬夜讀書示子半》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游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論詩》趙翼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車水》余邵

塘闊岸長炎熱天,村姑車水汗珠連。

若無平日水儲滿,哪有清流潤旱田。

游山西村詩中寫景寓理的兩句是什么?

寫景寓理的兩句詩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蘊含的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人生活中遇到多少艱難險阻,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寓理詩有哪些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寓理詩是什么、寓理詩有哪些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2711.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