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獎米芾的詞有哪些(米芾被譽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夸獎米芾的詞有哪些,以及米芾被譽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書家是怎么評價米芾字的?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宋史》本傳說米芾“妙于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蘇軾說:“米書超逸入神”,“風檣陣馬,沉著痛快”。黃山谷則謂“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弓射千里,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于此”。米芾自稱其字為“刷字”。米芾的代表作有《蜀素帖》、《元日帖》、《苕溪詩》、《多景樓詩》等。
《蜀素帖》米芾
《水調歌頭·中秋》米芾詞作鑒賞
水調歌頭·中秋
米芾
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
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錄,倍覺不勝幽。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
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
可愛一天風物,遍倚欄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
米芾詞作鑒賞
此詞寫中秋之夜,借中秋賞月之機,表白了詞人為人的高潔,也流露了他對“從仕數困”的些許幽恨。全篇用筆空靈回蕩,而自有清景無限,清趣無窮,表現出米芾“為文奇險,不蹈襲前人軌轍”的特有風格。
米芾寫中秋賞月,卻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撇開月亮,先寫自己晚來的秋意感受。“砧聲送風急,蟋蟀思高秋”,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征人的習俗,砧上搗衣之聲表明氣候轉寒了。墻邊蟋蟀鳴叫,亦是觸發人們秋思的。李賀《秋來》詩云:“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米芾這兩句著重寫自己的直覺,他是先聽到急促的砧聲而后感到颯颯秋風之來臨,因此,才覺得仿佛是砧聲送來了秋風。同樣,他是先聽到蟋蟀悲鳴,而后才意識到時令已屆高秋了。
接著米芾說:“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秋”,表現出他的曠逸豪宕的襟懷。他這句抝折剛健之筆使文氣為之一振。因為砧聲和蟋蟀等秋聲,畢竟要給人帶來一種凄涼的秋意,而倔強的詞人不愿受其困擾。所以,接著他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了。
可是“凄涼興況”偏不那么容易收拾,酒后反而心里加倍感到不勝其幽僻孤獨。才說“不學宋玉解悲愁”,強作精神,是一揚,這里“倍覺不勝幽”,卻是一跌,如此一來,作者聞秋聲而引起的`內心感情上的波瀾起伏,就充分表露了出來。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就這個時候,一輪明月出來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此時,明月以它皎潔的光輝,把宇宙幻化為一個銀色的世界,也把作者從低沉壓抑的情緒中解救出來,于是詞筆又一振。
至此,詞人才托出一輪中秋月點明題意。“多情”二字是詞人的感情幾經折騰之后說出的,極其真切自然,使人感到明月的確多情。反復渲染中秋節令的秋意,從反面為出月鋪墊,以“自有”二字轉折,使一輪明月千呼萬喚始出來,用筆頗為奇妙。
下片寫賞月時自己月光下“橫玉笛”、“倒金甌”、“倚欄干”乃至“醉困不知醒”的情景。“悵襟懷”的“悵”字承接上下片,巧妙過渡,既照應上片“不勝幽”的“凄涼興況”,又啟下片的賞月遣懷。
“橫玉笛,韻悠悠”,玉笛聲本富有優美情韻的,而大放光明的中秋月下吹奏,那更是妙不可言,可是詞人馬上想到要借此清時良夜,痛痛快快大飲一場。
“遍倚欄干十二”,說明他賞月時間之長,賞覽興致之高,于是他不由神與物游,生發出對宇宙對人生的遐想。
“宇宙若浮萍。宇宙如此之大,作者卻視之若浮萍,不只見出他心胸神思飄逸,更是物我合一之際內心的真實感受,讀來令人心弛神往。境界如此之美,興致自然更高,于是詞人不覺豪飲大醉。結句”醉困不知醒,欹枕臥江流“不再寫賞月飲酒之后的種種,以不結之語收束了全詞,給人留下巨大的想象余地。
這首詞自東坡著名的同題詞之后,能獨樹一幟,勇于創新,確有其獨特的妙處:賞月不寫月華,偏道個人“對景”之感,清景之中見出清趣,頗值用心玩味。
請問有一個關于米芾的成語是什么的啊,比較常見,就是想不起來
巧取豪奪(宋朝著名的書畫家米芾,有個嗜好,那便是專愛收藏名人字畫,為此,他不惜采用欺騙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 平日,只要...當時的人便把米芾這種伎倆,叫做“巧取豪奪”。 )
米芾最經典的詩詞
米芾最經典的詩詞:
《水調歌頭·中秋》
宋 · 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
《滿庭芳·詠茶》
宋 · 米芾
雅燕飛觴,清談揮座,使君高會群賢。密云雙鳳,初破縷金團。窗外爐煙似動。開瓶試、一品香泉。輕淘起,香生玉塵,雪濺紫甌圓。 嬌鬟。宜美盼,雙擎翠袖,穩步紅蓮。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闌。點上紗籠畫燭,花驄弄、月
《中秋登樓望月》
宋 ·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垂虹亭》
宋 · 米芾
斷云一葉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 好作新詩寄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
《蝶戀花·海岱樓玩月作》
宋 · 米芾
千古漣漪清絕地。海岱樓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廣寒宮闕人間世。 靄靄春和生海市。鰲戴三山,頃刻隨輪至。寶月圓時多異氣。夜光一顆千金貴。
《西江月·秋興》
宋 · 米芾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遠岫青青。楚天秋色太多情。云卷煙收風定。 夜靜冰娥欲上,夢回醉眼初醒。玉瓶未恥有新聲。一曲請君來聽。
《望海樓》
宋 · 米芾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點絳唇·示兒尹仁尹智》
宋 · 米芾
莘野寥寥,渭濱漠漠情何限。萬重堆案。懶更重經眼。 兒輩休驚,頭上霜華滿。功名晚。水云蕭散。漫就驛亭看。
《訴衷情·勞生奔走困粗官》
宋 · 米芾
勞生奔走困粗官。攬鏡鬢毛斑。物外平生蕭散,微宦興闌珊。奇勝處,每平闌。定望遠。好山如畫,水繞云縈,無計成閑。
《訴衷情·思歸》
宋 · 米芾
勞生奔走因粗官。攬鏡鬢毛斑。物外平生蕭散,微宦興闌珊。 寄勝處,每憑闌。定忘還。好山如畫,水繞云縈。無計成閑。
《漁家傲·金山》
宋 · 米芾
昔日丹陽行樂里。紫金浮玉臨無地。寶閣化成彌勒世。龍宮對。時時更有天花墜。 浩渺一天秋水至,鯨鯢鼓鬣連山沸。員嶠岱輿更赑屃。無根蒂。莫教龍伯邦人戲。
《減字木蘭花·漣水登樓寄趙伯山》
宋 · 米芾
云間皓月。光照銀淮來萬折。海岱樓中。拂袖雄披楚岸風。 醉余清夜。羽扇綸巾人入畫。江遠淮長。舉首宗英醒更狂。
《鷓鴣天·漫壽》
宋 · 米芾
云液無聲白似銀。紅霞一抹百花新。觴多莫厭頻頻勸。一片花飛減卻春。 蜂翅亂,蝶眉顰。花間啼鳥勸游人。人生無事須行樂,富貴何時且健身。
《菩薩蠻(擬古)》
宋 · 米芾
蒹葭風外煙籠柳。數疊遙山眉黛秀。微雨過江來。煩襟為一開。 沙邊臨望處。紫燕雙飛語。舉酒送飛云,夜涼愁夢頻。
《訴衷情·獻汲公相國壽》
宋 · 米芾
薰風吹動滿池蓮。曉云樓閣鮮。繡閣華堂嘉會,齊拜玉爐煙。 斟美酒,奉觥船。祝芳筵。宜春耐夏,多福莊嚴,富貴長年。
《阮郎歸·海岱樓與客酌別作》
宋 · 米芾
雙雙鴛鴦戲蘋洲。幾行煙柳柔。一聲長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鉤月掛,綺霞收。浦南人泛舟。娟娟何處煙明眸。相望徒倚樓。
《鷓鴣天·獻汲公相國壽》
宋 · 米芾
暖日晴烘候小春。際天和氣與精神。靈臺靜養千年壽,丹灶全無一點塵。 壽彭祖,壽廣成。華陽仙裔是今身。夜來銀漢清如洗,南極星中見老人。
《丑奴兒·見白發》
宋 · 米芾
踟躕山下濡須水,我更委佗。物阜時和。迨暇相逢笑復歌。 江湖樓上憑闌久,極目滄波。天鑒如磨。偏映華簪雪一窩。
《減字木蘭花·展書卷》
宋 · 米芾
平生真賞。紙上龍蛇三五行。富貴功名。老境誰堪寵辱驚。 寸心誰語。只有當年袁與許。歸到寥陽。玉簡霞衣侍帝旁。
……
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
毛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古往今來,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形式表示文字,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古代長期用毛筆寫字,便產生了書法。下面就讓我給你介紹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精選95句),歡迎閱讀!
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 篇1
1、古之善書者多壽,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為。
2、書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證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極也,亦非口手可傳焉。
3、內典《金經》云:“非法非非法。”書家悟得此訣,何患食古不化。
4、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誠中形外之一證。
5、渣滓去,則清光來,若心地叢雜,雖筆墨精良,無當也。故揚子云:字為心畫。
6、昔人有聯語云:夫復何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書亦當知此意。
7、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書亦如之。
8、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氣,不食其質。
9、心粗氣浮,百事無成。書雖小道,亦須靜定。
10、冷看古人用筆,勿參以雜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 篇2
1、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筆之法,虛掌實指。指聚則實,指實則掌自然虛
3、死指活腕,書家無等等咒也。指死則筆直,腕活則字靈。
4、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5、字須筆筆送到,到筆鋒收處,筆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須明隸法,作隸切忌楷氣。作隸須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之氣象。
7、初學臨書,先求形似,間架未善,遑言筆妙。
8、筆須凌空,固也。然學者誤會斯語,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氣空筆實,方能無弊。
9、書貴熟,熟則樂。書忌熟,熟則俗。未能畫平豎直而遽求神妙,是猶離規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書無定法,莫非自然之謂法,隸法推漢,楷法推晉,以其自然也。唐人視法太嚴,故隸不及漢,而楷不及晉。
11、學楷宜由唐而晉,隸則非漢不可。
12、漢隸筆筆逆,筆筆蓄。起處逆,收處蓄。
13、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14、古碑貴熟看,不貴生臨,心得其妙,藉筆以達之,方能神似。
15、意居筆先,形隨法立。
16、欲知后筆起,意在前筆止,明乎此,則筆筆呼應,字字接貫,前后左右,自能一氣相生矣。
17、筆法尚圓,過圓則弱而無骨。體裁尚方,過方則剛而不韻。
1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書未熟而專事離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19、秦漢之書,其巧處可及,其拙處不可及。
20、工夫深,結體自穩;天姿好,落筆便超。
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 篇3
1. 心正則筆正。北宋文學家 蘇軾 《書唐氏六家書后》
2. 時時只見龍蛇走。 唐代詩人 李白
3. 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西晉書法家 索靖
4. 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學書自成家說》
5. 怒猊抉五,渴驥奔泉。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新唐書·徐浩傳》
6. 飄如游云,矯若驚龍。 南朝·宋文學家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7. 龍威虎振,劍拔弩張。南朝·梁書畫家 袁昂 《古今書評》
8. 意在筆前,然后作字。東晉書法家 王羲之 《題衛夫人筆陣圖》
9. 云鶴游天,群鴻戲海。南朝梁皇帝 蕭衍
10.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學者 揚雄
11. 無聲之音,無形之相。 唐代書法家 張懷瓘
12. 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朝梁皇帝 蕭衍
13. 老夫之書,本無法也。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 黃庭堅 《山谷文集》
14. 書中有畫,畫中亦有書。清代學者 方玉潤 《星烈日記匯要·游藝》
15. 翰墨之美,多以身后騰聲。 唐代書法家 張懷瓘
16. 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 劉熙載 《藝概·書概》
17. 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唐代書法家 顏真卿 《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18. 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唐朝開國宰相 房玄齡 《晉書·王羲之傳》
19. 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晉代女書法家 衛夫人 《筆陣圖》
20. 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 黃庭堅 《以右軍書數種贈丘十四》
21.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唐代詩人 杜甫 《飲中八仙歌》
22. 怒蹄蹴踏蒼山頹,岧嶤臃腫難為狀。清代文人 嚴允肇 《洗象行》
23. 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南朝梁皇帝 蕭衍 《古今書人優劣評》
24.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唐代詩人 杜甫 《醉歌行》
25. 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唐代書法家 孫過庭
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 篇4
1、“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贊美顏真卿式的如筋一般渾厚圓潤。
2、“結體遒勁,字字嚴謹,一絲不茍。瘦勁有力,楷書體勢勁媚,骨力道健,超塵脫俗。”——贊美柳公權式的如骨一般剛猛有力,氣勢雄強。
3、“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贊美王羲之式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4、“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贊美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5、“楚僧懷素工草書,古法盡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率,醉來為我揮健筆。始從破體變風姿,一一花開春景遲。忽為壯麗就枯澀,龍蛇騰盤獸屹立。馳毫驟墨劇奔駟,滿坐失聲看不及。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細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出自:《懷素上人草書歌》唐 戴叔倫
6、“何處一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出自:《草書屏風》唐 韓偓
7、“蕭子草書人不及,洞庭葉落秋風急。上林花開春露濕,花枝濛濛向水垂,見君數行之灑落,石上之松松下鶴。若把君書比仲將,不知誰在凌云閣。”出自:《蕭鄲草書歌》唐 顧況
8、“世人盡學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子,下筆便到烏絲欄。”出自:《跋楊凝式帖后》宋 黃庭堅
9. 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范溫
10. 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北宋書法家,畫家 米芾 《海岳名言》
贊揚書法的詩詞名句 篇5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2、筆墨紙硯描繪山水詩鄉夢,多彩宣城爭創“中國書法城”。
3、闡釋書法精神,傳承文化精髓。
4、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書法藝術。
5、點到為止,一字千金。
6、讀詩千首,揮毫萬字。
7、富有生機就是美。
8、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展示美。
9、翰墨怡且樂,書法壽而康。
10、弘揚傳統,書寫卓越。
11、弘揚民族文化精髓,演繹書法神奇魅力。
12、畫筆描繪美好未來,色彩繪就壯麗人生。
13、精雕細刻出精品,千錘百煉鐵成金。
14、苦攻中外古今萬卷書,巧繪人情物理千張畫。
15、練好鋼筆書法,傳承漢字文化。
16、練好硬筆書法,傳承漢子文化。
17、練一手好字,傳一代文明。
18、練中華書法,承傳統文化。
19、美術可以表現文化,美術可以輔翼道德。
20、潑墨造物,筆下生花。
21、人人學書法,共創新世紀。
22、如詩如畫山水多彩地,共創共享“中國書法城”。
23、如詩如畫新天地,錦上添花書法城。
24、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25、書法宣城,精彩人生。
26、書法有路勤為徑,墨海無涯苦作舟。
2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
28、堂堂正正做人,端端正正寫字。
29、提高精神內涵,陶冶高尚品質。
30、為您點亮藝點燈光,帶您走進藝術殿堂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