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作品有哪些(杜牧的作品都有哪些)
很多朋友對于杜牧的作品有哪些和杜牧的作品都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詩人杜牧寫了哪些詩?
杜牧絕句代表作品:
《過華清宮絕句》《清明》《赤壁》《泊秦淮》《山行》《秋夕》《江南春》《題烏江亭》《寄揚州韓綽判官》《贈別(其一)》《遣懷》《過勤政樓》《念昔游三首(其一)》《念昔游三首(其二)》《念昔游三首(其三)》《沈下賢》《長安秋望》《齊安郡后池絕句》《題齊安城樓》《初冬夜飲》《屏風》《屏風絕句》《秋浦途中》《題桃花夫人廟》《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題木蘭廟》《讀韓杜集》《兵部尚書席上作》《送隱者一絕》《南陵道中》《嘆花》《金谷園》《有感》《悵詩》《紫薇花》《七夕杜牧》《登樂游原》《鷺鷥》《書懷》《嘆花》
杜牧律詩代表作品:
《早雁》《九日齊山登高》《潤州二首(其一) 《梅》《題揚州禪智寺》《村行》《題宣州開元寺水閣》《感懷詩》《宣州送裴坦判官往》《登九峰樓寄張祜》《齊安郡中偶題二首》《送國棋王逢》《商山麻澗》《題武關》《盧秀才將出王屋,高步名場,江南相逢贈別》《送劉三復郎中赴闕》《羊欄浦夜陪宴會》《送杜顗赴潤州幕》《河湟》《旅宿》
杜牧(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
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杜牧有哪些代表作品?
杜牧詩以七言絕句著稱,代表作品有:
1、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2、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譯文: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過自己又磨又洗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3、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山石小路遠上山巔彎彎又斜斜,白云生發之處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只因愛那楓林晚景我把馬車停下,霜染的楓葉勝過鮮艷二月的花。
4、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里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5、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譯文:迷離月色和輕煙籠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賣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后庭花。
杜牧(803-853),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827—835)年間登進士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歷任監察御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杜牧著有什么
杜牧著有《阿房宮賦》,《遣懷》,《樊川文集》,《過華清宮絕句》,《清明》,《赤壁》和《泊秦淮》等等,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身趁名家,喜老莊道學。杜牧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
杜牧的作品
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與同期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下面我為大家帶來關于杜牧的主要作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主要作品
他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 牧之有抱負,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宣和書譜》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臺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張好好詩》,行草墨跡,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 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韻。真跡現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內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除此之外,還著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阿房宮賦》等。
作品原文
七絕·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絕·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七絕·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七絕·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七絕·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七絕·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七絕·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七絕·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張好好詩》并序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年,沈著作述師,以雙鬟納之。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主公顧四座,始訝來踟躕。吳娃起引贊,低徊映長裾。
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盼盼乍垂袖,一聲雛鳳呼。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云衢。
主公再三嘆,謂言天下殊。贈之天馬錦,副以水犀梳。
龍沙看秋浪,明月游東湖。自此每相見,三日已為疏。
玉質隨月滿,艷態逐春舒。絳唇漸輕巧,云步轉虛徐。
旌旆忽東下,笙歌隨舳艫。霜凋謝樓樹,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塵土,樽前極歡娛。飄然集仙客,諷賦欺相如。
聘之碧瑤佩,載以紫云車。洞閉水聲遠,月高蟾影孤。
爾來未幾歲,散盡高陽徒。洛陽重相見,婥婥為當壚。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須。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無。
門館慟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掛衰柳,涼風生座隅。
灑盡滿襟淚,短歌聊一書。
關于杜牧的作品有哪些和杜牧的作品都有哪些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