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如何理解詩到元和體變新(為什么說詩到元和體變新)

妒火2022-12-18 15:12歷史316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如何理解詩到元和體變新,以及為什么說詩到元和體變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4-7)

第四章 杜甫

第一節 杜甫及其詩歌的詩史性質

理解:

① 杜甫的生平際遇、思想性格與其詩歌創作

杜甫是初唐著名詩人,奉儒守素的家庭文化傳統對他忠君戀闕、仁民愛物的思想有巨大影響。后來困居長安十年,窮困潦倒。安史之亂后,流離失所,一身病痛。

杜甫的思想受儒家影響較大,但他與道教、佛教中人也多有來往,未限于一宗一派。作為“詩圣”,杜甫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心中的偶像,是儒家文化理想人格的化身。代表著當時的“社會良知”。杜甫不僅做了動蕩時代苦難人生的代言人,而且以貼近現實有血有淚的動地歌吟,呈露出仁者襟懷,由此形成的杜詩風格的大、重、拙,是傳統儒家人文精神的最高詩意所在。

② 杜甫的新題樂府

杜甫繼承了《詩經》、《離騷》重興寄的愛國憂民精神,又發展了兩漢樂府民歌“寫時事”的優良傳統,創立了“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樂府。

應用:

① 杜詩的寫實手法

1)杜詩的詩史性質,決定了寫實的寫作手法。以時事入詩,直面社會現實,確實是杜詩很突出的特點。

2)杜甫的樂府古體詩,除了效法漢魏古樂府取題的用意以“行”詩寫時事外,還能自立新題,獨創格調,如《兵車行》。

3)杜詩的寫實,既敘事件經過,又用力于細部描寫。這些細部描寫,或人或物或心情,精心刻畫,從細微處見出真實,展開畫面,把人引入某種氛圍、某種境界。

4)杜詩的寫實還融入了強烈的抒情,以時事入詩卻含有淚水和深情。這除了他能設身處地為老百姓著想外,還在于他本人就是普通百姓中的一員,只要真實地講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受敘述出來,就成為了人民的代言人。

② 杜詩的詩史性質

1)杜甫的詩歌形象真實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的時代動亂。是時代的一面鏡子,素有“詩史”的美譽。這首先在于杜詩具有史的認識價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歷史事件,在他的詩中都有反映。

2)杜詩的“詩史”性質,主要的還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實。史實只提供事件,而杜詩則提供比事件更為廣闊、更為具體也更為生動的生活畫面。即使是從一個人、一個家庭寫起的戰爭帶給百姓的苦難,寫他們的遭遇,寫他們的內心的悲酸,仍然可以感受到其時社會的某些心理狀態。從認識歷史的起初面貌說,這一類詩,也具有詩史的意義。

第二節 杜甫的律詩

理解:“拗體”律詩

杜甫打破固定的律詩譜式,就律體的變格創為“拗體”。杜甫七律的拗句無規律可尋,體現了詩人造語貴新,同中求異的創作追求。

應用:

① 杜甫絕句的藝術特點

杜甫入蜀后所作的絕句多為描寫當地風景和風俗人情的組詩,如《絕句漫興》九首其一、《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與盛唐時期一般絕句不同的是,杜甫的絕句在聲調上不是那么悠揚和諧,但章法、句法多變,刻畫細致,能曲折達意,而且受民歌的影響,更多的雜有當時流行的口語。杜甫的這類詩,既有聯篇的吟唱,又有單篇的短章;既有常調,又有拗體,多一氣呵成的真實之作,其妙處在于含意深婉。但聲調拗峭、筆墨質實,且多議論,改變了盛唐絕句蘊藉含蓄的清麗格調,創立了一種與其沉郁頓挫風格一致的絕句新風貌。

② 杜甫律詩創作成就

杜甫把律詩的題材范圍擴大到幾乎與古體詩同樣廣闊的程度,在藝術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五律七律兼擅

杜甫對五律的把握,已到了非常純熟、運用自如的程度,不但韻律精細,且詩境渾成而多變化,有意境壯闊忽轉為凄涼的,也有氣象巍峨忽轉為情景細致婉約的,做到了不拘一格,如《月夜》。

杜甫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他創作了超過前人創作數量總和的七律。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他在這方面的成就,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2)以律詩寫組詩

杜甫為擴大律詩的表現力,他以組詩的形式,表現一些較難表現、較寬泛的內容,五律和七律都有這樣的組詩。

3)拗律與絕句

杜甫打破固定的律詩譜式,除了創為“連章體”的組詩外,杜甫還就律體的變格創為“拗體”,晚年七律拗體更多。這種拗體與七律初期出現的某些不合律現象是不同的,它是成熟之后的通變,表現為變化中的完整。不過杜甫七律的拗句實無規律可尋,有時是順其自然而放棄聲律規則,有時則是有意為之。能律則律,當拗則拗,體現了詩人造語貴新,同中求異的創作追求。

第三節 杜詩的藝術風格及對后世的影響

理解:沉郁頓挫

杜詩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沉郁頓挫,沉郁頓挫風格的感情基調是悲慨。沉郁,指其感情的悲慨壯大深厚;頓挫,指其感情的表達波浪起伏、反復低回

應用:

① 杜詩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

杜詩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沉郁頓挫,沉郁頓挫風格的感情基調是悲慨。

杜甫的詩有一種深沉的憂思,無論是寫生民疾苦、懷友思鄉,還是寫自己的窮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闊大的。他的詩,蘊涵著一種厚積的感情力量,每欲噴薄而出時,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養所形成的中和處世的心態,便把這噴薄欲出的悲愴抑制住了,使它變得緩慢、深沉,變得低回起伏。

② 杜詩集大成的體現

杜詩集大成所表現的三個主要方面。

1)虛心學習前人經驗,不薄今人愛古人;

2)作詩兼備眾體,風格多樣化;

3)功力深厚,能自鑄偉辭,語不驚人死不休。

③ 杜詩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從唐詩的發展看,杜甫是一位承先啟后的人物。杜詩是唐詩發展的一個轉折。由于杜詩兼備眾體而又自鑄偉辭,積累了及其豐富的藝術經驗,為后來者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

杜甫的更為重要的影響,是在思想情操方面。他的系念國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的淳厚感情,為歷代士人所崇仰,在士人人格的形式上,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第五章 大歷詩壇

理解:

① 大歷詩風的過渡性質

大歷詩風是盛唐詩歌向中唐詩歌演變轉換時期的過渡詩歌風格。

② 大歷詩歌共同的藝術面貌

這一時期的詩人,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揚精神風貌,他們的詩表現出一種孤獨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調,表現寧靜淡泊的生活情趣,雖有風味而氣骨頓衰,漸露出中唐面目。

第一節 韋應物與劉長卿

理解:

① 韋應物詩歌創作分前后期

韋應物早期所寫的一部分作品,繼承了盛唐詩人關懷現實、追求理想的傳統,不乏昂揚開朗的人生意氣,如《寄暢當》;

韋應物的后期作品里,慷慨為國的昂揚意氣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無奈和散淡,風格閑淡簡遠。他向往隱逸的寧靜,有意效法陶淵明的沖和平淡,成為他詩歌創作的主導傾向,如《寄全椒山中道士》。

② 劉長卿的心態與其詩歌創作

劉長卿一生的大部分時光是在逆境中度過的,所以長期的抑郁寡歡,使他的詩歌于冷落寂寞的情調中,又平添了一些惆悵衰颯的心緒,顯得凄清悲涼,如《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應用:

① 韋應物后期詩歌的藝術特色

韋應物的后期作品里,慷慨為國的昂揚意氣消失了,代之以看破世情的無奈和散淡,風格閑淡簡遠。他的田園詩,將謝胱郡齋詩的表現方式和陶淵明的田園詩風味相結合,為田園詩增添了一種新的境界。他并不是一味恬淡忘懷世事的人,其田園詩中有正視現實的新趨向。

② 劉長卿詩歌的藝術特色

時運不濟的感傷和惆悵層層遞進,人生失意的凄涼之感,融入黯淡蕭瑟的景物描寫中,尤顯濃重深長。一種由悲劇命運支配的孤寂惆悵的生存體驗,與特定時代的衰敗蕭索景象相結合,匯聚成生不逢時的冷漠寂寥情調,在劉長卿詩里反復出現,以至于其詩歌意象的構成也帶有某種類型化的傾向。

第二節 大歷十才子

識記:“大歷十才子”

“十才子”之名,最初見于中唐詩人姚合編的《極玄集》,即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湋、夏侯審。

理解:“大歷十才子”齊名的原因

“十才子”齊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主要創作傾向和詩風的相近。

應用:“大歷十才子”詩歌的藝術特色

“十才子”的詩歌并沒有比前人提供更多的新東西,其清雅閑淡的藝術追求,則深受盛唐王、孟詩風的影響,有一脈相承的關系。然而,在與詩的風格情調和寫作技巧密切相關的詞語色彩和意象構成方面,大歷詩歌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1)由于大歷詩人多生不逢時之感,意氣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緒支配的詩歌的詞語選擇,往往帶有凄清、寒冷、蕭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2)“十才子”更多地偏愛使用描述性意象,采用白描手法寫詩,以求意象的創新。

3)在詩中運用具體的描述性意象,能保證作品的新鮮感,但要求詩人對客觀世界有仔細的觀察,細致入微地明辨物象,然后真切傳神地寫出來,故大歷詩人的寫景更多面向現實物色。

第三節 顧況與李益

理解:

① 顧況詩歌的主要體裁和風格

顧況詩歌的主要體裁是古詩和樂府。

他的詩,無論古體還是今體,都受著江南民歌的明顯影響,格調通俗明快,語言則有如白話。

② 李益的七絕邊塞詩最著名

由于有十多年的軍旅生活體驗,李益的邊塞詩寫得最多最好,由于他的詩各體皆工,尤以七絕為第一,所以他的邊塞詩也以七絕最為著名而流傳于世。

應用:

① 顧況詩歌的特點及其對元白、韓孟詩派的影響

顧況的絕句受民歌影響明顯,如《江上》。但顧況的詩,又常常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和比喻,而且充滿狂放之氣,如《悲歌》其二。

顧況的詩預示了貞元元和間元白、韓孟兩大詩派的共同特點。其通俗的一面,影響了元白詩派;其縱橫不羈的奇異一面,為韓孟詩派所繼承而變本加厲。

② 李益詩風的兩重性

李益的詩較突出地表現了大歷詩風格上的兩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韻,也有中唐的先聲。

在寫景抒情時,注重在瞬間感受中捕捉詩意,已不象盛唐詩人那樣著重總體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較精細深婉的心態描寫,講詩情、畫意與音樂美溶于一爐,所以韻味尤為深遠。

第六章 中唐詩歌

理解:詩到元和體變新

從貞元中期到元和年間的中唐詩歌,是繼盛唐開元、天寶之后的第二個詩歌創作高峰,詩到元和體變新。

第一節 元白詩派

識記:

①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字樂天,曾官至翰林學士,晚年貶官退休,自號“香山居士”。

② 白居易詩歌分類

白居易將自己的詩作分為四類: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

③ 元稹生平

元稹,世稱元九,與白居易同以書判拔科登第,曾官至監察御史。

理解:

① 白居易的詩歌創作主張

白居易認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把文學當作救濟社會、改善人生的利器。

② “元和體”

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間所寫的“次韻相酬”,窮極聲韻的長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間感嘆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他們兩人的艷情詩在內,統稱為“元和體”。

③ 張籍、王建的樂府詩歌

張籍、王建是中唐時期較早從事樂府詩創作的詩人,時好“張王”。

張籍以樂府詩著名,題材較為廣泛,多為“俗人俗事”,但挖掘甚深,往往由一人一事一語見出社會縮影,如《野老歌》、《牧童詞》;

王建的詩歌創作以樂府詩成就最高,題材廣泛,愛憎強烈,如《田家行》;王建在創作中有以俗語、民歌入詩的傾向,一些小詩寫得通俗流利而膾炙人口,如《新嫁娘詞》。

應用:

① 白居易諷喻詩與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的不同特點

白居易最為看重的是自己的諷諭詩。他的諷喻詩尖銳地反映了當時剝削與被剝削、貧與富的社會矛盾,如《秦中吟》其十《買花》。

感傷詩的代表作《長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

白居易的雜律詩中流傳較廣的是一些寫山水風光和友情的作品,如《暮江吟》。寫得自然流轉,明麗圓熟。

白居易的閑適詩多寫個人閑居獨處時的生活感悟,受陶淵明、韋應物的影響較為明顯,詩風淺近平淡。

② 元稹諷喻詩與艷情詩、悼亡詩的不同特點

元稹大膽地借用古題或另擬新題來創作新樂府詩,在詩里談社會問題,諷刺時政,如《織婦詞》、《田家詞》、《上陽白發人》等諷諭詩。但其一部分新樂府詩在批判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刻畫的生動性方面都不及白居易。

真正能代表元稹創作特色的是輕淺的艷情詩和寫生離死別的悼亡詩。如《離思》五首其四就堪為哀艷纏綿的絕唱,不但取譬甚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

元稹在妻子韋叢死后寫了不少動人的悼亡詩,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遣悲懷》三首。這三首詩全是對亡妻生前身后瑣事的描摹,卻寄寓著一種人生的至情,其中一些詩句尤其飽含哀思,動人肺腑。

第二節 韓孟詩派

識記:

① 韓愈生平

韓愈,字退之,世人多稱韓昌黎,曾官至監察御史、吏部侍郎等。

② 孟郊生平

孟郊,字東野,性格孤傲,不諧流俗,雖有很強的功名心,卻因不善變通而少所遇合。晚年做過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

③ 李賀生平

李賀,字長吉,皇室鄭王李亮之后。因“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使他無法應試,后被舉薦做了個奉禮郎的小官。李賀是中唐詩壇的天才,他繼承了韓、孟的險怪風格和苦吟傳統。

理解:

① 韓孟派詩歌創作的基本傾向

韓孟詩派對促成中唐詩歌創作的新變和繁榮有重大貢獻。他們自負才高,且風格各不相同,但在尚怪奇、重主觀這一基本傾向上卻是一致的。

② “苦吟”

孟郊作詩以苦吟著稱,注重造語煉字,追求構思的奇特超常。

③ “長吉體”

李賀的詩造語奇麗,喜用生新拗折字眼,筆觸形象而暖昧,帶有神秘感,被稱為“長吉體”。

應用:

① 韓愈詩歌的藝術特征

“以文為詩”是韓愈詩歌的主要特點,如《山石》。

為避免詩歌因散文化而流于平易油滑一途,韓愈在藝術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險勁的境界,甚至走到以丑為美的地步,即將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寫入詩中。

② 孟郊詩歌的藝術特征

在孟郊的作品中,有一些關注社會、反映下層民眾生活的詩作,如《殺氣不在邊》、《感懷》、《寒地百姓吟》等,但數量更多的是抨擊黑暗世俗、強烈表現自我悲慨和貧寒生活的詩作,迥異于一般文士的無病呻吟。且孟郊作詩以苦吟著稱,注重造語煉字,追求構思的奇特超常。

③ 李賀詩歌的藝術特征

李賀的詩歌在構思、意象、遣詞和設色等方面都表現出新奇獨創的特色,如《雁門太守行》。

李賀詩中的怪奇特征,首先得力于他迥異于常人的想象乃至幻想,而這想象、幻想又總是和夸張相并行的。其次李賀詩歌的意象非同尋常,這種強烈的主觀色彩常表現為意象復合的“通感”,如《李憑箜篌引》。

第三節 劉禹錫與柳宗元

識記:

① 劉禹錫生平

劉禹錫,字夢得。貞元九年,他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不久遷監察御史。永貞元年,因唐順宗“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遠州司馬。后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人稱劉賓客。

② 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貞元九年登進士第。貞元21年,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團,革新失敗,貶永州司馬,十年后遷柳州刺史,卒于任上。

應用:

① 劉禹錫的詩歌創作成就

作為中唐時期政治革新派的一員,作為一位思想家,劉禹錫性格爽朗而倔強。他未因失敗和挫折而消沉氣餒,遭貶之后,對用世的渴望及對理想的執著,至老不衰,如《始聞秋風》。

詠史詩在劉禹錫詩作中所占分量不大,卻是藝術精湛思想深刻的作品。如《西塞山懷古》。詩詠晉事,而飽含現實意味,在寄寓懷古幽思的風景中,融入了現實的憂患意識,能使人在欣賞作品時獲得思想上的啟迪。

② 柳宗元詩歌的獨到特色

柳宗元的詩大部分作于貶官永州、柳州時期。他詩作的重要內容就是抒寫被貶謫的抑郁悲傷和思鄉之情,憂憤深遠,風格清冷峭拔,如《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柳宗元也寫過一些山水田園詩,頗有淡泊紆徐之風。柳宗元于貶謫時期寫山水,正是他試圖以清靜幽寂的自然境界凈化心靈,消除現實郁悶的努力,如《漁翁》。

第七章 李商隱與晚唐詩歌

理解:晚唐詩歌的藝術特征

晚唐社會混亂,政局逐漸走向崩潰,影響到晚唐詩,所表現的是一種帶有濃郁感傷情緒的美。

第一節 李商隱

識記:李商隱生平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他一生沉淪下僚,除做過很短一段時間的秘書省校書郎和太學博士外,一直輾轉于各處幕府,直至去世。

理解:

① 李商隱的政治詩

李商隱是關心現實和國家命運的詩人,他的各類政治詩不下百首,在其現存的約六百首詩中,占了六分之一,比重相當高。著名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描述長達百余年的社會歷史畫面,是繼杜甫《北征》后出現的批判現實、關注民生的長詩。

② 李商隱的無題詩

無題詩是李商隱最為人傳誦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蘊幽隱,富有朦朧婉曲之美。最能表現這種風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絕,其中又以《無題》諸作堪稱典型。

應用:

① 李商隱無題詩朦朧美的主要體現

李商隱無題詩的朦朧美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他在感情方面的悵惘哀傷,文本中諸多因素的不確定性造成了無題詩意旨的含蓄朦朧,同時為解讀作品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一個是他在表現方面的迷離恍惚,詩中所用形象常常是現實中沒有的,但詩中有理性的結構和通順的句法,以理性的結構組織非理性的形象。

② 李商隱詩歌的藝術特色

李商隱是唐詩發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詩人,他將詩歌的藝術表現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卓然成為大家。

李商隱天賦極高,又敏感多情,他致力于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以壯其情緒的多是一些精美之物,詩作中所流露的又多為要眇蘊藉之情。

除營造意境的幽美外,李商隱還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致力于對唯美的追求。他的詩歌的詞化特征比較顯著,如題材的細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的朦朧美等,這樣便在詩與詞之間搭起了一座過渡的橋梁。

第二節 杜牧與許渾

識記:

① 杜牧生平

杜牧,字牧之,出身于名門望族,祖父杜佑曾為三朝宰相。杜牧五、七言古今體詩都有佳作,尤其是七絕,向來受到推崇。他和李商隱同為晚唐七絕成就最高的詩人,世稱“小李杜”。

② “小李杜”

杜牧和李商隱同為晚唐七絕成就最高的詩人,世稱“小李杜”。

理解:

① “二十八字史論”

杜牧的懷古詠史詩數量多,創作出許多有“二十八字史論”之譽的優秀作品。如:《登樂游原》、《題烏江亭》、《泊秦淮》。

② 許渾《金陵懷古》

許渾的《金陵懷古》,覆蓋范圍廣,集中地抒發了對繁華昌盛終將消盡的無可奈何心情。

應用:杜牧懷古詠史詩的特點

杜牧的懷古詠史詩數量多,創作出許多有“二十八字史論”之譽的優秀作品。如:《登樂游原》、《題烏江亭》、《泊秦淮》。

抒發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見識,立意高絕,議論不落傳統說法的窠臼,是杜牧詠史詩的特色。諸如“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題商山四皓廟》),都是反說其事,筆調與這首類似。

杜牧有不少從總體看不屬于懷古詠史的作品,也在即景抒情中注入了深沉的歷史感慨,詩中的感觸經常還有盛衰興亡不可抗拒的哲理意味,如《九日齊山登高》。

第三節 賈島與姚合

識記:賈島、姚合是晚唐著名“苦吟”詩人

賈島、姚合是晚唐著名“苦吟”詩人

理解:“武功體”

姚合詩被稱為“武功體”,代表作五律組詩《武功縣中作》30首,寫山縣荒涼,官況蕭條,以及個人生活的窘態,是晚唐普通士人真實際遇和特定心態的反映。

應用:

① 賈島詩歌的情思內涵和藝術特點

賈島詩歌的內容比較狹窄,很少反映社會問題。賈島所寫,有科考碰壁的失意和怨憤,有貧窮窘困生活的哀嘆,有對于清寂之境和佛禪境界的感受,以及與僧人、隱士的交往,大多不出個人生活范圍。

賈島的五律寫得很精深,能于細小處見精神,造清奇幽微之境。由于苦吟,賈島的確創作出不少佳句,但有句無篇也成為賈島詩作的缺點,內容不足而一味苦吟,不免減損詩美。

② 姚合詩歌的情思內涵和藝術特點

姚合詩的題材與賈島接近,而對瑣細的日常生活情景寫得更多,在風格上,相比賈島顯得清穩閑適。

姚合詩被稱為“武功體”,代表作五律組詩《武功縣中作》30首,寫山縣荒涼,官況蕭條,以及個人生活的窘態,是晚唐普通士人真實際遇和特定心態的反映。

第四節 皮日休、陸龜蒙、司空圖等

理解:

① 皮日休詩歌創作概況

1)《正樂府十篇》:針對現實,有美有刺。

2)《橡媼嘆》:寫老婦收成被貪官污吏剝削殆盡

3)《汴河懷古二首》:詠史詩,寫得立意新穎、議論精辟,對隋煬帝的暴行批判更為深刻。

4)《春夕酒醒》:辭藻華麗,情韻飛揚的作品,體現了另一種風格。

② 晚唐其他寫實詩人聶夷中、杜荀鶴、羅隱及其代表作

聶夷中:《詠田家》

杜荀鶴:《山中寡婦》、《再經胡城縣》

羅隱:《蜂》

③ 陸龜蒙及司空圖詩歌創作概況

陸龜蒙失意隱居,因而寫下了不少憤世嫉俗的作品:《讀陰符經寄鹿門子》、《別離》、《白蓮》;陸龜蒙藝術上較成功的作品是絕句:《晚渡》、《太湖叟》

司空圖消極遁世隱居的思想比較嚴重,所以他的作品表現了他的避世心態與淡泊情思:《丁未歲歸王官谷》、《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王官二首》

詩歌哪些地方體現了詩到元和體變新

開元、元和、元佑。主要的詩人有韋應物、柳宗元、韓愈、孟郊、元稹、白居易。與盛唐時期詩歌相比,這一時期的詩歌創作呈現如下的特征:

1)、詩歌作者和作品數量多、遠遠超過盛唐時期

2)、追求新變。盛唐時期詩歌創作達到高峰,盛極難繼,中唐詩人不得不另辟蹊徑,追求新變。正如白居易所說:“詩到元和體變新”(《余思未盡加為六韻重寄微之》。借用,實際白是專指唱和長律而言)。

3)、多元化。不同的詩人和創作群體有不同的新變追求,結果就形成詩歌創作的多元化。其表現就是創作個性更為鮮明突出,風格流派更為豐富多樣。個人理解:詩歌的風格、內容、情感(如:李白浪漫到杜甫現實的轉變)

官方答案中唐 (766 -- 835):中唐的詩歌,不過是盛唐的延續。 中唐是唐詩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也是繼盛唐之后的又一個繁榮時期。至貞元、元和年間,由于出現了韓孟、元白兩大風格迥異的流派和劉禹錫、柳宗元等風格獨標的名家,唐詩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有三個高峰期,稱為“三元”

為什么說“法從長慶辭高古,詩到元和體變新”

“長慶體”之稱始于宋人,緣于白居易、元稹的文集名.是對唐代白居易、元稹詩的泛稱,所指較為寬泛.清以后,其內涵所指逐漸確定下來,成了以《長恨歌》、《琵琶行》、《連昌宮詞》為代表的那種敘事風情宛轉、語言搖蕩多姿、平仄轉韻的七言長篇歌行之專用名詞.長慶四年十二月,元稹將白居易的詩文編定為五十卷,命名為《白氏長慶集》;元稹自己的文集,亦題名《元氏長慶集》.盡管“長慶”僅四年時間,在元、白的創作中只是很短的一個階段,但是作者本人表示認同,《新唐書·藝文志》載錄作“《白氏長慶集》七十五卷”、“《元氏長慶集》一百卷”.宋人目錄流傳于今者,如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等,亦均作《白氏長慶集》、《元氏長慶集》.可知宋代時,元稹、白居易的詩文均以《長慶集》之名行世,當時人們也習慣于如此稱呼他們的文集.由此可以推定,“長慶體”即元白體之別名.

如何理解詩到元和體變新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為什么說詩到元和體變新、如何理解詩到元和體變新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3566.html

分享給朋友:

“如何理解詩到元和體變新(為什么說詩到元和體變新)” 的相關文章

贊美春天的詩句哪里好(哪些贊美春天的詩句)

贊美春天的詩句哪里好(哪些贊美春天的詩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贊美春天的詩句哪里好,以及哪些贊美春天的詩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贊美春天的詩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詩(po...

宋詩對唐詩有哪些開拓(唐詩與宋詩的區別與舉例)

宋詩對唐詩有哪些開拓(唐詩與宋詩的區別與舉例)

很多朋友對于宋詩對唐詩有哪些開拓和唐詩與宋詩的區別與舉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和宋詩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1、聯系:宋詩是在唐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宋詩是在唐詩之后的另一個高峰,確立了一套異于唐詩的審美規范,但同時又學習唐代,表現出宋朝的時代特色。...

古詩如何寫秋雨(古詩如何寫秋雨的詩句)

古詩如何寫秋雨(古詩如何寫秋雨的詩句)

很多朋友對于古詩如何寫秋雨和古詩如何寫秋雨的詩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秋雨的古詩詞 1、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 2、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3、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

冬天讀書的詩句有哪些(冬天讀書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冬天讀書的詩句有哪些(冬天讀書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冬天讀書的詩句有哪些,以及冬天讀書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寒冬苦讀的詩句 寒冬苦讀的詩句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2、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3、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杜甫作品多少(杜甫所有作品)

很多朋友對于杜甫作品多少和杜甫所有作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作了多少首詩? 一、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二、擴展知識:1、杜甫簡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

寫夏的詩句都有哪些(關于夏的詩句都有哪些)

寫夏的詩句都有哪些(關于夏的詩句都有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寫夏的詩句都有哪些,以及關于夏的詩句都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夏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關于夏的古詩:(一)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二)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三)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

關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的信息

關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的信息

很多朋友對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賞析古詩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

關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關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二年級)

關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關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二年級)

很多朋友對于關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和關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二年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鵝的詩句100首有哪些? 1. 關于鵝的詩句關于鵝的詩句 1. 鵝的古詩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題鵝 【唐】李商隱 眠沙臥...

形容春的詩有哪些(形容春的詞語和詩句)

形容春的詩有哪些(形容春的詞語和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形容春的詩有哪些,以及形容春的詞語和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春的經典古詩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

有哪些杜甫的詩句(杜甫的詩句有那些)

有哪些杜甫的詩句(杜甫的詩句有那些)

大家好,關于有哪些杜甫的詩句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杜甫的詩句有那些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杜甫寫的古詩有哪些 杜甫被譽為我國“詩圣”,那他寫過的詩有哪些呢?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杜甫寫的古...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