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石鼓歌共多少字(韓愈石鼓歌一共多少字)

北巷梔酒2022-11-12 10:00歷史196

很多朋友對于石鼓歌共多少字和韓愈石鼓歌一共多少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韓愈《石鼓歌》詩詞鑒賞

《石鼓歌》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詩作。此詩從石鼓的起源到論述它的價值,其創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視與保護。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韓愈《石鼓歌》詩詞鑒賞內容,僅供參考!

石鼓歌

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砍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古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覆蓋,經歷久遠期無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韻譯】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周宣王發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當撞磨。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羅。

為把英雄功業刻石揚名萬世,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挑選優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言辭嚴謹內容奧密難于理解,字體不象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仍象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相交錯。

蒼勁鉤連象金繩鐵索穿鎖鈕,渾然又象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卻不收入,大雅小雅內容狹窄并不壯闊。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無知難怪,采詩不全象取星宿卻漏羲娥。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想當年我蒙召做國子監博士,那年正改紀元年號稱著元和,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曾經為我設計挖掘石鼓坑窩。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祭酒;“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皇恩浩蕩如果準許留在太學,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蹉。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尚且擁塞,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穩穩不偏不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經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p>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長年累月風化銷鑠將被埋沒。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書寫數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已經結束,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皇上重視儒術推崇孔丘孟軻。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愿借善辯之人發揮口若懸河。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說說!

【賞析】

初唐時石鼓出土于鳳翔府天興縣(今陜西寶雞)三畤原。這一事件如發生在今天,必會驚傳為“考古新發現”而震動中外,但是此時卻不可思議地有些蕭然。因為在朝廷眼中,它們不過是幾塊長滿苔蘚的破爛玩意,因此其遭遇自難與郡國之所出鼎彝相提并論了。就詩歌而言,韓愈之前,杜甫只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帶過一筆,此后韋應物雖寫過一首《石鼓歌》,但因缺少熱情和略乏文采,恐怕在《韋蘇州集》中也屬下乘之作。只是他詩中“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一句,倒開啟了鼓屬何代的千年聚訟之門。及至韓愈的這首力作問世,才使石鼓之“光價”在后人心目中大大地增強和提高了。今天上距韓愈作歌又過去一千多年,十面石鼓盡管已無完字,但仍作為一級文物陳列在故宮博物院里,這不得不歸功于韓愈的呼號之力吧!

開頭四句明白如話,點出了寫作的緣起:張籍拿著石鼓文拓片來勸我試寫一首題詠詩,李杜大手筆已不在世上,這非同一般的事情叫才疏學淺的我多么難堪啊!這四句中,“石鼓”二字凡三見,似乎平淡拖沓,其實不然。韓愈開創以文為詩的先河,不避同字且不避同式,正是古文的慣習。應予注意的是,“勸”字下得十分精當,它省去了詩人幾多猶豫的潛臺詞與推諉的閑筆墨,具有一字九鼎之效。韓愈向來自負于“金石刻畫臣能為”(李商隱《韓碑》),但對此卻自慚才疏,那么石鼓文的深奧難懂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周綱陵遲四海沸”到“鬼物守護煩撝呵”為一段。前十句是詩人想象周宣王中興王室、臨御海內以及馳逐圍獵、勒石銘功的圖景。用了“沸”“憤”“大”“騁”“萬里”“萬世”等詞,極狀場面的壯闊和氣派的雄偉。韓愈之所以承襲韋應物系年的說法,是有深刻的歷史原因的。唐朝自安史之亂后,皇權受到極大的削弱,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外族侵凌,大臣猜忌,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使李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落。憲宗登基后采取鏟藩鎮、抑宦官的政策,使朝政出現了中興之兆。詩人看到了歷史的相似之處,因而在歌頌周宣王雄才大略的同時,自然融進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憲宗即位之初平定劍南節度使劉辟后,韓愈即寫過一首熱情洋溢的《元和圣德詩》,對嗣皇的英明果斷備加贊揚。所以《石鼓歌》的這段描寫正傳達出了詩人切望重振頹綱以臻于尊王攘夷的郅治局面的心聲。“雨淋日炙野火燎”二句,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把石鼓流傳千年而歷盡的劫難濃縮在七字之中,這是略寫。詩人認為石鼓得以完好保存,如果沒有鬼神呵護是不可想象的,僅此而言,石鼓本身就已是稀世珍寶,又遑論其他無算的文物價值呢。寥寥兩筆便為下文的切入闡發作好了鋪墊。

往下十四句是專對石鼓文作具體描述的。文辭的深奧,字體的樸茂,都使“好古”的博士先生心蕩神怡美不勝收。即使剝蝕斑駁,他也會忍不住地贊嘆一番。在那些古拙的字跡間,詩人任憑審美意識縱情馳騁:夭嬌流美的線條,多象鸞鳳翔舞,云君來下;交互牽掣的點畫,又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叢生的龍宮水府。筆力的雄健,使他想到金繩鐵索的勁挺;筆勢的飛動,似乎只有用禹鼎出水龍梭離壁才能傳其神韻..原本靜止的`書跡都化成了活潑的形象,他不禁沉浸在美的超然享受之中了。美感的獲得與否,取決于審美體驗的深淺程度,盡管韓愈斷未見過“鸞翔鳳翥眾仙下”,但現實生活中的百鳥和鳴和萬舞翩躚卻并不少見。常人或許只能以平常的語言道出,而詩人卻善于用浪漫的想象把常景編織成一幅云詭波譎的圖畫。對于石鼓文,韓愈并沒有滿足于正面的描寫,他痛斥陋儒,深憾孔子,無非是想獲得烘云托月的效果。后人不明乎此,因而有膠柱鼓瑟的責難,如宋洪邁《容齋隨筆》卷四云:“文士為文,有矜夸過實,雖韓文公不能免。如《石鼓歌》極道宣王之事,偉矣,至云:‘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侵^三百篇皆如星宿,獨此詩如日月也。今世所傳石鼓之詞尚在,豈能出《吉日》《車攻》之右?安知非經圣人所刪乎?”但只需看看韓詩中“讀難曉”“得切磋”之句就可知道,詩人這樣說不過是藝術的夸張,所謂恨之越深,愛之越切,如此而已。這一段是全詩的精華,原因在于它駕馭形象思維,把豐富的審美感受傳遞給讀者,使之受到強烈的感染。

“嗟予好古生苦晚”以下直到結尾為最后一段。

這段結合詩人自己的身世之感,既有追述,又有夾議,但更多的是流露出隱隱的惆悵和深深的惋惜。韓愈在文學上以“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進學解》)為己任,為了力矯時弊,他才主張崇古。因此他竭力稱揚石鼓文,也應是這個文學宗旨的組成部分。他身居博士,“職是訓詁”(《元和圣德詩》),把保護石鼓看作是應負的責任。為此,托故人度量坎坑,為安置作好了準備,又戒齋沐浴鄭重其事地報告上司,本以為安置“至寶”是瞬息可辦的舉手之勞。

然而無情的現實把他美好的愿望擊得粉碎——那班尸位素餐的老爺關心的只是升官發財,他們對區區石鼓是絲毫不會“感激”(激動)的!在這里,一個“老”字生動地勾畫出那種麻木不仁的昏聵神情。眼看石鼓仍繼續其日銷月蝕而歸于淪滅的厄運,詩人真是憂思如焚。雖說目下標榜儒術,但據理力爭恐怕還是于事無補,歌到這兒,韓愈不禁心灰意冷,喟然長嘆了!

這一段寫得蒼涼沉郁,使人覺得詩人不僅在哀嘆石鼓的不幸,而且簡直是在嗟嘆寒儒的卑微。為了反襯現實的荒誕,詩人還運用了兩個典故,顯得格外深刻而有力。第一個是蔡邕。后漢熹平四年,靈帝不滿于當時文字使用的混亂,特命蔡邕與堂溪典等正定六經文字,由蔡書丹上石,刻成后置于鴻都門前,每日前來觀看的車輛,使街道為之阻塞。第二個是王羲之。東晉王羲之喜鵝頸之宛轉,見山陰道士所養群鵝而愛之,道士因索寫《道德經》一部,舉群相贈。蔡王二人都是書圣,但前者擅隸書而后者工楷則,這兩種比石鼓文晚起得多的書體尚且如此風光,那么當局的冷落石鼓,到底于心何忍呢?用典之妙,起到了振聾發聵的效果。

這首長詩一韻到底,如長河直貫而下,波瀾老成。詩中又多用響字虛詞,鏗鏘激越,朗吟上口,便覺有一股郁勃之氣噴薄于字里行間。如果用“驅駕氣勢,若掀雷走電,撐決于天地之垠”(辛文房《唐才子傳·韓愈》)的贊語來評價這首歌行,自然會覺得絕非虛譽。

注釋:

【1】張生:據《全唐詩》?!吧醇保芍酥笍埣?。

【2】石鼓文:這是指從石鼓上拓印下來的文字。

【3】少陵:指杜甫。

【4】謫仙:指李白。

【5】才?。菏钦f自己的才力薄弱,不能像杜甫李白他們那樣,有縱橫馳騁的詩筆。

【6】將奈石鼓何:是說像我這樣才力薄弱的人,將怎能作好這石鼓歌呢?

【7】周綱:周朝的綱紀法度,亦即政治秩序。陵遲:衰落、衰敗。

【8】四海沸:指天下動蕩不安。

【9】宣王:周宣王,姓姬名靖,周厲王的兒子,舊時被認為是周朝的中興之主。

【10】揮天戈:指周宣王對淮夷、西戎、狁等用兵的事。

【11】明堂:天子頒布政教,朝見諸侯,舉行祭祀的地方。

【12】劍佩鳴相磨:是說到天子明堂來朝賀的諸侯很多,以致彼此佩帶的刀劍互相磨擦而發出聲響。

【13】蒐(sōu):春天打獵。

【14】岐陽:指歧山的南面。山南為陽。蒐于歧陽:是說周宣王在一個春天里于歧山南面打獵。

【15】遮羅:攔捕。這句是說,廣闊的獵場里的禽獸都將被攔捕了來。

【16】鐫(juān)功:指將功業刻在石鼓上。鐫、勒,都是刻的意思。成,成就,與“功”同義。

【17】告萬世:即告示后代于萬世。

【18】隳(huī):毀壞。嵯峨(cuóé);山勢高峻的樣子。這里是指高山。這句是說,為了制作石鼓而開山鑿石。

【19】從臣:指隨從周宣王的臣子。

【20】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

【21】撰刻:指撰寫文字刻于石鼓之上。山啊:泛指山陵。

【22】日灸(jiǔ):日曬。

【23】煩:勞。

【24】撝(huī):同“揮”。

【25】呵:喝叱。連上兩句是說,這石鼓經受聘發長期的日曬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這樣安然無恙;那是有勞鬼神的護持,不讓它們遭到傷害。

【26】公:張生,指張籍。

【27】紙本:指從石鼓上拓印下來的文字紙本。

【28】訛:錯誤。這句是說,拓印下來的文本極為完整,不有絲毫的差錯。

【29】辭嚴義密:指拓本的文字莊嚴,義理精密。

【30】不類:不像。

【31】隸:隸書,古代的一種書寫文字。

【32】蝌:蝌蚪文,周時所用文字,因其頭大尾小,形似蝌蚪文。石鼓文的文字當為籀文,即大篆。

【33】缺畫:是說石鼓上的文字因年深日久,不可避免會有向導筆漏畫的。

【34】蛟: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物。

【35】鼉(tuó):鼉龍,俗稱豬婆龍,是鱷魚的一種。這里的蛟鼉即蛟龍,因押韻,故改龍為鼉。這句是說,石鼓文上那些向導筆漏畫的地方,像是快劍把活生生的蛟龍斫斷了一樣。這是極力形容古代文字形體氣勢的生動有力。

【36】翥(zhù):翔、翥(zhù),都是飛的意思。

【37】珊瑚碧樹:因珊瑚形狀像樹枝,故稱珊瑚碧樹。連上兩句是說,石鼓上的文字像是仙人乘著鸞鳳翩翩而下,又像是珊瑚碧樹似的枝柯扶疏。這都是極辦形容石鼓文的體勢飛動和筆鋒奇麗。

【38】金繩鐵索:比喻石鼓文的筆鋒奇勁如金繩鐵索一般。

【39】鎖紐:比喻石鼓文的的結體如鎖紐般的鉤連。

【40】古鼎躍水:相傳周顯王四十二所,九鼎沒于四水,秦始皇時派人入水不得。

【41】龍騰梭:《晉書·陶侃傳》:“侃少時,漁于雷澤,網得一織梭,以掛于壁。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這句是形容石鼓文字體的變化莫測。

【42】陋儒:見識短淺的儒生,指當時采風編詩者。

【43】詩:指《詩經》。

【44】二雅:指《詩經》的《大雅》和《小雅》。

【45】褊(biǎn)迫:局促。

【46】委蛇(wēituó):寬大從容的樣子。這句是說二雅沒有把石鼓文收進去,是由于當時采風編詩者的見識短淺。

【47】秦:秦國,今陜西一帶,即石鼓所在的地方。石鼓于唐初在天興(今陜西省寶雞市)三畦原出土。

【48】掎摭(jǐzhí):采取。

【49】遺:丟了。

【50】羲:羲和,為日駕車的人,這里代指日。

【51】娥:嫦娥,這里指月。連上兩句是說,孔子西行沒有到過秦國,結果編詩未收石鼓文,那就像是拾了星星,卻等待以了太陽和月亮。

【52】好古:愛好古代文化。

【53】生苦晚:苦于出生太晚。

【54】此:指石鼓文。

【55】雙滂沱:指眼淚和鼻涕一同流出。意即令人無限感傷而淚如雨下了。

【56】蒙:蒙受。

【57】博士:官名。唐時有太學、國子諸博士,并為教授之官。

【58】其年:那一年,即韓愈自江陵法曹參軍被召回長安任國子監博士的元和元年(806年)。

【59】故人:不詳。

【60】從軍在右輔:《三輔黃圖》:“太初元年(前104年)以渭城以西屬右扶風,長安以東屬京兆尹,長陵以北屬左馮翊,以輔京師,謂之三輔?!庇逸o,即右扶風,為鳳翔府。韓愈故人為鳳翔節度府從事,所以說“從軍在右輔”。

【61】度(duó)量:計劃。

【62】掘:挖。

【63】臼科:坑穴,指安放石鼓的地方。

【64】濯冠:洗帽子,

【65】沐:洗頭。

【66】?。合丛琛_@都是表示誠敬的意思。

【67】祭酒:官名。唐時為國子監的主管官。

【68】如此:像這樣的。

【69】至寶:極為貴重的寶物。

【70】“氈包”二句:是說十只石鼓只要幾匹駱駝運載就行了。

【71】薦:進獻。

【72】諸:是“之于”二字的合音,用意亦同。

【73】太廟:皇家的祠堂。

【74】郜(gào)鼎:郜國所造的鼎?!蹲髠鳌せ腹辍?;“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郜國在今山東省城武縣。

【75】光價:光榮的聲價。連上兩句是說,把石鼓薦之于太廟和郜鼎并比,那聲價何止超過百倍呢?

【76】圣恩:皇恩。

【77】太學:指國子監。

【78】諸生:指在太學進修的學生。

【79】切磋:指對學問的鉆研,這里是指對石鼓的鉆研。

【80】觀經鴻都:漢靈帝光和元年(178年),置鴻門學士。鴻都門為藏書的處所。又漢靈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奏請正定六經文字,并刻石碑,立于太學門外,即熹平石經。從此,每天前來觀看和摹寫的人很多,十分擁擠,阻塞街道。

【81】填咽(yè):阻塞,形容人多擁擠。

【82】坐:即將。坐見:即將看到。

【83】剜(wān):刀挖。

【84】剔:剔除。節角,指石鼓文字筆畫的棱角。

【85】安置妥帖:安放妥當。

【86】不頗(pō):不偏斜。

【87】檐:屋檐。深檐,也是“大廈”的意思。

【88】覆:遮蓋。

【89】期無佗(tuó):希望石鼓沒有任何的損壞。無佗,同“無他”。

【90】中朝:即朝中,朝廷里。

【91】老于事:實指老于世故,即辦事拖沓、保守的意思。

【92】肯:豈肯。感激;感動激發。

【93】徒:只。媕婀(ān’ē):無主見的意思。

【94】敲火:指牧童無知,隨便在石鼓上敲擊時爆出火星,有損石鼓。礪;磨擦。

【95】著手:同“著手”,即用手。

【96】摩挲(suō):常指對文物古玩的撫摩,表示愛惜的意思。

【97】銷:熔化金屬。

【98】鑠(shuò):指金屬熔化。

【99】就:趨向,歸于。

【100】六年:即元和六年(811年)。

【101】西顧:指西望石鼓所在地岐陽。岐陽即岐山南面,山在長安、洛陽西,故稱“西顧”。

【102】空吟哦:空費心思的意思。

【103】羲之:王羲之,著名書法家。

【104】俗書:沈德潛《唐詩別裁》:“隸書風俗通行,別于古篆,故云俗書,無貶右軍意?!闭J為俗書是對古書而言,是時俗之俗,非俚俗之俗,不是貶意。但就韓愈對石鼓文字的無比推崇來看,王羲之的書法自然會被他認為是俗的了,實含貶意。

【105】趁姿媚:追求柔媚的姿態。

【106】博白鵝:換白鵝。據《晉書·王羲之傳》載,他很喜歡鵝,曾用“數紙”自己所寫的《道德經》去換取山陰道士的鵝。

【107】收拾:指把散亂的會物收集起來。這里是指把石鼓收集起來加以保存的意思。

【108】則那(nuò):又奈何。

【109】柄:權柄。

【110】任:用。柄任儒術:即重用儒學之士的意思。

【111】崇丘軻:尊崇孔丘、孟軻。

【112】論列:議論,建議。

【113】懸河:比喻有辯才,即善于辭令?!稌x書·郭象傳》:“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說話)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p>

【114】止于此:到此為止。

【115】其:將。

【116】蹉跎:本指歲月虛度,這里作失意解,即白費了心思。與前文的“空吟哦”意同,且相照應。

作者:

韓愈 字退之,南陽人。少孤,刻苦為學,盡通六經百家。貞元八年,擢進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貶。初為監察御史,上疏極論時事,貶陽山令,元和中,再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轉考功、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討淮西,請為行軍司馬,以功遷刑部侍郎。諫迎佛骨,謫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國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湊歸,轉吏部,為時宰所構,罷為兵部侍郎,尋復吏部。卒,贈禮部尚書,謚曰文。愈自比孟軻,辟佛老異端,篤舊恤孤,好誘進后學,以之成名者甚眾。文自魏晉來。拘偶對體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為詩豪放,不避粗險,格之變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內詩十卷,外集遺文十卷,內詩十八篇。今合編為十卷。

岣嶁石鼓歌的全文

冬十二月歲辛丑, 我初從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 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 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 我今況又百年後。 強尋偏傍推點畫, 時得一二遺八九。 我車既攻馬亦同, 其魚維鱮貫之柳。 古器縱橫猶識鼎, 眾星錯落僅名斗。 模糊半已隱瘢胝, 詰曲猶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隱云霧, 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戰偶然存, 獨立千載誰與友。 上追軒頡相唯諾, 下揖冰斯同鷇彀。 憶昔周宣歌《鴻雁》, 當時籀史變蝌蚪。 厭亂人方思圣賢, 中興天為生耆耇。 東征徐虜闞虓虎, 北伏犬戎隨指嗾。 象胥雜沓貢狼鹿, 方召聯翩賜圭卣。 遂因鼓鼙思將帥, 豈為考擊煩蒙瞍。 何人作頌比《嵩高》, 萬古斯文齊岣嶁。 勛勞至大不矜伐, 文武未遠猶忠厚。 欲尋年歲無甲乙, 豈有名字記誰某。 自從周衰更七國, 竟使秦人有九有。 埽除詩書誦法律, 投棄俎豆陳鞭杻。 當年何人佐祖龍, 上蔡公子牽黃狗。 登山刻石頌功烈, 後者無繼前無偶。 皆云皇帝巡四國, 烹滅強暴救黔首。 六經既已委灰塵, 此鼓亦當遭擊剖。 傳聞九頂淪泗上, 欲使萬夫沉水取。 暴君縱欲窮人力, 神物義不污秦垢。 是時石鼓何處避, 無乃天工令鬼守。 興亡百變物自閑, 富貴一朝名不朽。 細思物理坐嘆息, 人生安得如汝壽。 唐初,在今陜西寶雞市三畤原出土了十塊鼓形石,上面用籀文(即大篆)分別刻著十首記述游獵盛況的四言詩。因為石呈鼓形,故稱此石刻文字為石鼓文;又因所刻文字主要內容是記敘貴族階級游獵之事,亦名石鼓為“獵碣”,或岐陽石鼓。但石上文字多有漫滅,其中有一石竟一字無存,其可見者有“我車既攻,我馬既同。”“我車既好,我馬既騊。君子員獵,員獵員游。麋鹿速速,君子之求”等。 “當日岐陽獵火紅,大書深刻配車攻。奇文人嗜三蒼并,盈數天虧九鼎同?!保ㄍ蹉≡娋洌┦奈牟粌H是研究古文字的重要資料,而且是書法藝術的瑰寶。前人多有詩詠贊,如唐代杜甫、韋應物、韓愈,宋代蘇軾、蘇轍、梅堯臣,明代黃輝、郭天中,清代王士禛、王恪等,其中以韓愈和蘇軾的詩最為有名,人稱前后《石鼓歌》。 韓愈與蘇軾的《石鼓歌》均為七言古詩,兩位詩人雖相隔數百年,但都對石鼓文文學、史學、文字學與書法藝術的價值給予高度肯定。韓愈稱頌張生(張籍,一說為張徹)的紙本(即拓本)《石鼓文》,雖因年深日久,石鼓文的筆劃難免有所缺損,但“快劍斫斷生蛟鼉”,猶如快劍斫斷了活生生的蛟龍和鱷魚,依然生動可觀。其筆勢風格翩翩多姿,字畫結構錯綜美妙,或如“鸞翔鳳翥”,又似“珊瑚碧樹”,雄渾流暢,自然天成。“金繩鐵索鎖紐壯,古鼎躍水龍騰梭”兩句,前一句寫筆劃線條恰似金繩鐵索的紐,蟠曲而又壯美,后一句寫某些漫漶隱滅的字跡,又令人想起某些神異的故事?!肮哦S水”出自《水經注》。據載,周顯王四十二年,九鼎淪沒于泗水。秦始皇時,鼎顯露于水,始皇命數千人入水用繩索系而拉之,繩索竟被龍齒咬斷,寶物終未起出?!褒堯v梭”出于《晉書·陶侃傳》。據載,陶侃在雷澤捕魚,網到一只梭子,后來將這只梭子掛在墻上,竟然在雷電中化為赤龍騰空而去。此五句想象豐富,句奇語重,濃墨重彩,精彩傳神。韓愈的《石鼓歌》是為張生的紙本石鼓文而作,而蘇軾的《石鼓歌》則是他親見石鼓之后所寫。當時蘇軾任鳳翔府簽判,此時石鼓即存于鳳翔孔廟中?!芭f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石鼓文字盤郁飛動,但難以辨認,“欲讀嗟如箝在口”?!熬昃耆痹码[云霧,濯濯嘉禾秀稂莠?!笔奈碾m然娟娟美好,卻像缺月一樣隱沒在云霧中,看不分明;文字剝蝕,就好似田里嘉禾光禿,雜草繁茂,能認識的字太少了。盡管如此,“上追軒頡相唯諾,下挹冰斯同鷇□”,石鼓文文義古奧,可與倉頡時代的人對話;它上繼倉頡,下開冰(唐代書法家李陽冰)、斯(李斯,秦相,小篆的開創人),對文字發展起了承先啟后的作用。“何人作頌比《嵩高》?萬古斯文齊《岣嶁》!”《嵩高》是《詩經·大雅》篇名;《岣嶁》,即岣嶁碑,相傳是夏禹治水紀功的石刻。詩人感嘆道:誰能作可與《嵩高》媲美的石鼓文的頌辭?石鼓文與夏禹治水時的《岣嶁碑》一樣,同為不朽之作。蘇軾承韓愈詩義,對石鼓文的價值同樣予以肯定。實際上“岣嶁碑”并不存在,所以康有為稱石鼓文為“中國第一文物”。 “遙憶岐陽狩,來過石鼓山。韓蘇今地下,星斗尚人間。”這是清代詩人王士禎《石鼓山》中的詩句。曾經寫過《石鼓歌》的韓愈、蘇軾等,都早已離開我們而遠去,但石刻文猶如閃爍著光芒的星斗留存在人間?!熬灰娽柺淖帚郎?,千載猶為人愛惜?!保▌⒒娋洌┮痪乓凰哪?,時在北京的吳宓曾前往國子監瞻仰石鼓,也寫下聊一首《石鼓歌》“幾輩曾為石鼓歌,前有昌黎后東坡。歌成狂嘯騎箕去,名共石鼓傳不磨。文章意氣凌滄海,健筆如椽光芒在?!薄皶缡牢疫^舊辟雍,累累石鼓得重逢。古彩斑駁逼人視,叩之鏗鏘鳴神鐘。其文剝落至難解,點畫猶見古楷模。不知水火歷幾劫,忽忽已閱二千載?!泵鎸Α吧陈罩孙L雨湮,色污形枯字跡渾”的石鼓,聯想到許多國寶流落國外的狀況,詩人不禁感慨系之:“即今儒道日益微,太學荒落過人稀。先代遺寶如此鼓,只向暗陬生光輝?!薄芭腔材峥兆舌担粢婇L安景教碑,碧眼耽耽涎久垂。又聞孔廟籩豆籍,半入倫敦半巴黎。吁嗟乎,典章璀璨難更數,亡羊尚幸牢可補。神州聲教危若絲,幾回珍重撫石鼓?!鼻叭嗽u吳詩云:“對此茫茫,百端交集。與韓、蘇兩作,可謂異曲同工。”今日讀來,仍能被詩人殷殷的愛國深情所打動。 兩千七百多年來,石鼓歷經風風雨雨,飽經滄桑,充滿傳奇色彩。首先是石鼓的制作年代,長期爭論不一。唐代韋應物詩云“周宣大獵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燁煌煌。”以為是周文王鼓、周宣王刻詩;韓愈詩云宣王“蒐于岐陽騁俊雄”,“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敝币詾槟酥苄踔?。宋鄭樵則以為是秦鼓。經近人考證,石鼓文為秦之刻石文字,但仍有文公、穆公、襄公、獻公諸說。郭沫若斷定石鼓作于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4年),此說為學術界所公認。其次是出土之后更轉徙流離,命乖運舛。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著文說:“石鼓在唐以前未見著錄,出土之時,當在唐初,其名初不甚著,自韋應物、韓愈作《石鼓歌》以表彰之,而后大顯于世?!表n愈“六年西顧空吟哦”,時時掛牽著石鼓,感慨石它“雨淋日炙野火燎”,“牧童敲火牛礪角”的命運,建議移置太學,供諸生學習:“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钡幢徊杉{,只能“嗚呼吾意其蹉跎”!韓愈之后,鄭馀慶將石鼓遷至鳳翔府(后為鳳翔夫子廟)。經五代之亂,石鼓又復散失。至宋,司馬池(司馬光之父)用車載置于府學門廊之下,十鼓已失一鼓?!翱蓱z光價絕鼎鐘,霜草風沙無憐惜。元和到今復幾歲,流落尤能脫臼磶?!保S輝詩句)后經向傳師多方尋覓,已被鑿為臼窠使用的石鼓失而復得。大觀中,自鳳翔遷于東京(今開封)太學,后又移入宣和殿。為避免字跡遭拓損,用金填充石刻。金人破宋又將石鼓運往燕京(今北京),并剔去其金。元以后至民國初期,石鼓一直保存在北京國子監內。但已苔蘚斑斑,埋沒于荒草之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人大舉侵華,東北淪陷,華北告急,民國政府秘密將石鼓運至上海保存?!捌咂摺笔伦兒?,上海吃緊,由故宮博物院將其遷至四川峨眉山??箲饎倮螅挠啥朊歼\回南京。1948年,古物北返,運回北京時,特地繞道寶雞,停放三天,以便故地鄉親重睹國寶風采。全國解放前夕,蔣介石逃往臺灣,石鼓也被列入運走的寶物名單。但因時間緊,石鼓重,終于未成。新中國成立后,石鼓被列為國家級文物。原物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

石鼓歌原文及釋文

石鼓歌原文是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釋文是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

1、石鼓又稱陳倉石鼓,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大秦帝國的“東方紅”。被康有為譽為“中華第一古物”。627年發現于鳳翔府陳倉境內的陳倉山(今陜西省寶雞市石鼓山)。

2、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十個花崗巖材質的石鼓每個重約一噸,在每個石鼓上面都鐫刻 “石鼓文”(大篆),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 《獵碣》 。

3、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為后人所不知的歷史,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自明清以來,一字抵萬金,創下中國文物史上的奇跡。

4、韓愈著有《石鼓歌》,其真品藏于故宮博物院石鼓館,而石鼓發現地寶雞有中華石鼓園、石鼓閣。

韓愈 石鼓歌

《石鼓歌》

作者: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扌為]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砍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古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覆蓋,經歷久遠期無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注釋:

1、少陵:杜甫;

2、謫仙:李白。

3、陵遲:衰敗。

4、搜:打獵。

5、遮羅:攔捕。

6、隳:毀墮。

7、翥:飛。

8、掎摭:采??;

9、羲:羲和,這里指日;

10、娥:指月。

11、詎肯:豈肯;

12、婀:無主見。

13、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漢之后諸朝。

14、則那:又奈何。

譯文:

張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

勸我寫一首詠贊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華蓋世但都作古,

薄才之人面對石鼓無可奈何。

周朝政治衰敗全國動蕩不安,

周宣王發憤起兵揮起了天戈。

慶功之時大開明堂接受朝賀,

諸侯接踵而至劍佩叮撞磨。

宣王田獵馳騁岐陽多么英俊,

四方禽獸無處躲藏都被網羅。

為把英雄功業刻石揚名萬世,

鑿山石雕石鼓毀壞高山嵯峨。

隨從之臣才藝都是世上第一,

挑選優秀撰寫刻石放在山坡。

任憑長年雨打日曬野火焚燒,

仗著鬼神守護石鼓永不湮沒。

你從哪里得來這拓本的底稿?

絲毫都很完備一點也無差錯。

言辭嚴謹內容奧密難于理解,

字體不象隸書蝌文自成一格。

年代久遠難免受損筆畫殘缺,

仍象得劍斬斷活生生的蛟鼉。

字跡有如鸞鳳翔飛眾仙飄逸,

筆畫恰似珊瑚碧樹枝交錯。

蒼勁鉤連象金繩鐵索穿鎖鈕,

渾然又象織梭化龍九鼎淪沒。

淺見儒士編纂詩經卻不收入,

大雅小雅內容狹窄并不壯闊。

孫子周游未到秦地無知難怪,

采詩不全象取星宿卻漏羲娥。

啊我雖好古卻苦于生得太晚,

對著石鼓文我哭得涕淚滂沱。

想當年我蒙召做國子監博士,

那年正改紀元年號稱著元和,

我的朋友在鳳翔府任職從事,

曾經為我設計挖掘石鼓坑窩。

我刷帽沐浴稟告國子監祭酒;

如此至寶文物世上能存幾多?

只要包氈裹席就能立即運到,

十個石鼓運載只需幾匹駱駝。

進獻太廟把它比作文物郜鼎,

那聲價百倍于郜鼎豈是太過?

皇恩浩蕩如果準許留在太學,

諸生就能鉆研解說一起切蹉。

漢朝時鴻都門觀經尚且擁塞,

將會看見全國上下為此奔波。

剜剔蘚苔泥塵露出文字棱角,

把它放得平平穩穩不偏不頗。

高樓大廈深檐厚瓦把它覆蓋,

經歷久遠不受意外損壞傷挫。

朝中的大官個個都老于世故,

他們空無主見豈肯感奮奔波?

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

誰能再用手把這個寶物撫摸?

長年累月風化銷鑠將被埋沒。

六年來向西遙望我空嘆吟哦!

王羲之書法時俗趁機顯秀媚,

書寫數張還可換回一群白鵝。

繼周之后八代爭戰已經結束,

至今無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

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皇上重視儒術推崇孔丘孟軻。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議,

愿借善辯之人發揮口若懸河。

石鼓歌寫到這里就算結束吧,

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說說!

賞析:

石鼓文系我國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為。內容記敘狩獵情狀,文為大篆。韓氏以為周宣王時所為。其物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詩人感慨石鼓文物的廢棄,力諫當局保護石鼓而不得采納,因而大發牢騷。開頭四句是總起,自謙沒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綱十二句是追敘石鼓來歷久遠。公從十句是敘石鼓文的文字和字體及其保留的價值。陋儒六句是敘懷疑《詩經》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憶昔十八句,是敘發現石鼓的經過和建議留置太學。中朝十句是敘當局不納詩人建議,嘆惜石鼓文物的廢除。方今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學的時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學。

章法整齊、辭嚴義密,音韻鏗訇。

韓愈古詩

山石

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韓愈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 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韓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

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味無清風。

潛心默禱若有應,豈非正直能感通。

須臾靜掃眾峰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森然魄動下馬拜,松柏一徑趨靈宮。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紅。

升階傴僂薦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廟內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

手持杯蛟導我擲,云此最吉余難同。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終。

侯王將相望久絕,神縱欲福難為功。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瞳?。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東。

石鼓歌

韓愈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

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

搜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

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呵。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

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砍斷生蛟鼉。

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

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

古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

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

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大廈深檐與覆蓋,經歷久遠期無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婀。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

安能以此上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韓愈 晚春

《晚春》

作者:韓愈

原文: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注釋:

1、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時詩人已年近半百。

2、不久歸:將結束。

3、楊花:指柳絮

4、榆莢:亦稱榆錢。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飄落。

5、才思:才華和能力。

翻譯: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斗艷。

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

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賞析:

這里,似乎只是用擬人化的手法描繪了晚春的繁麗景色,其實,它還寄寓著人們應該乘時而進,抓緊時機去創造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層意思。但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莢楊花雖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為晚春增添一景,雖然不美,但盡了努力,這種精神是值得贊揚了。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現,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吐艷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詩人體物入微,發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詩人晚春遲暮之感,摹花草燦爛之情狀,展晚春滿目之風采。寥寥幾筆,便給人以滿眼風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說這首詩平中翻新,頗富奇趣,還在于詩中擬人化手法的奇妙運用,糅人與花于一體。草木本屬無情物,竟然能知能解還能斗,而且還有才思高下有無之分。想象之奇,實為詩中所罕見。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讀者大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毫無羈絆的大膽想象,使人思之無窮,味之不盡。

再細加揣摩,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梢酝高^景物描寫領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為晚春添色。這就給人以啟示:一個人無才思并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錢鐘聯《集釋》系此詩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韓詩》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卻是如此。的確,僅就描寫暮春景色而言,此詩可謂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詩題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寫乃春游郊外所見。詩人全用擬人手法,不說人之惜春,而說草樹亦知春將不久,因而百花爭艷,各呈芳菲。湊熱鬧的還有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像飛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飄舞。人言草木無情,詩偏說它們有知,或斗或解,活潑有趣。這是此詩明白有趣之處。

然而無才思三字頗怪異,遂引起后人諸多猜測?;蛑^勸人勤學,不要像楊花那樣白首無成;或謂隱喻人之無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諷喻;或言贊賞楊花雖無芳華,卻有情趣和勇氣。細審詩意,詩人當是贊賞楊花的。無才思應是故作頓挫的諧謔之筆。

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會有不同的領悟。

韓愈 山石

《山石》

作者: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饑。

夜深靜臥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靰。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注釋:

1、犖確:險峻不平。

2、櫪:同櫟,落葉喬木。

3、局束:拘束。

4、更:再。

譯文:

山石崢嶸險峭,山路狹窄象羊腸,

蝙蝠穿飛的黃昏,來到這座廟堂。

登上廟堂坐臺階,剛下透雨一場,

經雨芭蕉枝粗葉大,山梔更肥壯。

僧人告訴我說,古壁佛畫真堂皇,

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為我鋪好床席,又準備米飯菜湯,

飯菜雖粗糙,卻夠填飽我的饑腸。

夜深清靜好睡覺,百蟲停止吵嚷,

明月爬上了山頭,清輝瀉入門窗。

天明我獨自離去,無法辨清路向,

出入霧靄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蹌。

山花鮮紅澗水碧綠,光澤又艷繁,

時見松櫟粗大十圍,郁郁又蒼蒼。

遇到澗流當道,光著腳板踏石淌,

水聲激激風飄飄,掀起我的衣裳。

人生在世能如此,也應自得其樂,

何必受到約束,宛若被套上馬韁?

唉呀,我那幾個情投意合的伙伴,

怎么能到年老,還不再返回故鄉?

賞析:

詩題為《山石》,但并非詠山石,而是一篇詩體的山水游記。只是用詩的開頭二字作題罷了。??

詩人按時間順序,記敘了游山寺之所遇,所見,所聞,所思。記敘時由黃昏而深夜至天明,層次分明,環環相扣,前后照應,耐人尋味。前四句寫黃昏到寺之所見,點出初夏景物;僧言四句,是寫僧人的熱情接待;夜深二句,寫山寺之夜的清幽,留宿的愜意;天明六句,寫凌晨辭去,一路所見所聞的晨景;人生四句,寫對山中自然美,人情美的向往。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促為人?是全文主旨。??

全詩氣勢遒勁,風格壯美,數為后人所稱道。

昔有韓愈《石鼓歌》,嗚呼之意其蹉跎

文|鳴鳳喬

自那日偶遇《石鼓歌》,就想著把對這首詩的感想寫下來。但是時隔多日,竟然不敢下筆。

由《石鼓歌》引出好多知識點,感覺自己理解得不夠透徹,寫不好貽笑大方是小事,污了祖先留給我們的好東西可是罪過。

本著學習的態度,我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整理了一下。

《石鼓歌》全文462字,為唐代韓愈所作,收錄在《唐詩三百首》。

石鼓文線條流暢,均勻柔和,字體規范化,圖案的意味小,更接近現代的方塊字。

但是《石鼓文》剛出土時,并未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后來由于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大書法家紛紛贊揚它的書法精妙,特別是當時著名文學家韋應物、杜甫、韓愈等爭相作詩稱贊,這才聞名于世。

韓愈一生致力于古代文獻,他以如此磅礴的熱情為石鼓文譜寫下史詩般的贊歌,可見其對古文化的深愛之情。

而韓愈作《石鼓歌》的目的,并不單純為了介紹石鼓文。而是在替石鼓千年以來被深埋地下不為人知而痛惜遺憾,希望人們能夠認識到石鼓文的珍貴,希望石鼓文能被完整地保存起來,為后人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研究。

此詩有點長,初讀的時候有點拗口。于是我把它寫在了日記本上,這個方法雖然有點笨,但是“字”寫百遍,其義自見。

每一個字都過了一遍,大概意思也就了然于胸了。

現在再把《石鼓歌》全文奉上,是不是就不那么陌生,而是容易多了呢!

古詩石鼓歌的全文?

石鼓歌

朝代:唐朝 作者:韓

張生手持石鼓文,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于岐陽騁雄俊,萬里禽獸皆遮羅。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蛇??鬃游餍胁坏角?,掎摭星宿遺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對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圣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觀經鴻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大廈深檐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于事,詎肯感激徒媕婀。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安能以此尚論列,愿借辯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嗚呼吾意其蹉跎。

石鼓歌

朝代:唐朝 作者:韋應物

周宣大獵兮岐之陽,刻石表功兮煒煌煌。

石如鼓形數止十,風雨缺訛苔蘚澀。今人濡紙脫其文,

既擊既掃白黑分。忽開滿卷不可識,驚潛動蟄走云云。

喘逶迤,相糾錯,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

一書遺此天地間,精意長存世冥寞。秦家祖龍還刻石,

碣石之罘李斯跡。世人好古猶共傳,持來比此殊懸隔。

石鼓歌共多少字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韓愈石鼓歌一共多少字、石鼓歌共多少字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415.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