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宋詞有哪些詞集(宋詞集推薦)

血染韶華輕薄紗2022-12-20 06:48詩詞26

大家好,關于宋詞有哪些詞集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宋詞集推薦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著名的宋詞有哪些

宋詞為一代奇葩,爭奇斗艷,浪漫芬芳,著名的宋詞很多,典型的就有: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李重元《憶王孫·春詞》、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吳文英《唐多令·惜別》等。

宋朝的宋詞有哪些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彼卧~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后有同名書籍《宋詞》。

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豪放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

詞有詞牌,即曲調。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如《水調歌頭》、《念奴嬌》、《如夢令》、等等。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按音樂又有令、引、近、慢之

李清照

別。“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耙焙?“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臺近》、《訴衷情近》。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于北宋中葉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 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最長的詞調《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詞的韻腳,是音樂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梢辕B字。

重要人物

編輯

蘇軾

北宋大文學家,蘇軾對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開拓和變革,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無論是內容的拓展,還是形式的新化;無論是風格的突破,還是人生的超越,蘇軾都以其極大的熱情、卓越的才能進行了不懈的追求和努力。從而極大的提高了詞的藝術品位,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強化詞的文學性,弱化詞的音樂性,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與詩具有同等地位的獨立的抒情文體。把詞引入文學殿堂,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樹立了詞史上的里程碑,大大促進了宋詞的發展,使宋詞進入鼎盛時期。這就是蘇軾對詞所作出的最杰出的貢獻,至今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

柳永

北宋著名詞人,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 也是兩宋詞壇上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辛棄疾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F存詞600多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煜

號蓮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國君。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被稱為千古詞帝,有《文集》30卷、《雜說》百篇,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亦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有《南唐二主詞》1卷,錄李煜詞34首,存世有明萬歷四十八年墨華齋本,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增加9首。李煜詞集注本有清人劉繼增《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南唐二主詞校訂》、詹安泰《李璟李煜詞》等?!队菝廊恕繁煌鯂S譽為是“包含世間所有愁”的詞。

詞家名人

編輯

婉約派

周邦彥(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張先(990~1078年),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往來于杭州、吳興間,過著優游的生活。詞作與柳永齊名,號稱“張三影”。今傳《安陸詞》、又名《張子野詞》。

史達祖(1163~1220?),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人。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于貧困中。今傳有《梅溪詞》。其詞工于詠物。

賀鑄(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輝縣)人。孝惠皇后族孫。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吳下。其詞題材較豐富,風格也多所變化,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韻。今傳《東山詞》一卷、《賀方回詞》二卷。

晏幾道(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姜夔(1154~12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秦觀(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坐元佑黨籍。紹圣后累遭貶調。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吳文英(1212~1272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時顯貴,作詞較多,是一位重要詞人。其詞典麗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諧。今傳有《夢窗詞》。

張炎(1248~?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杭州)人。張俊六世孫,宋亡,落拓而終。他的詞尤以詠物詞名重當時,其作詞圣“清空”之說,詞有《山中白云》及詞學專著《詞源》傳世。

馮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其詞集名《陽春集》。[10]

豪放派

歐陽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王安石(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陸游(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著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

陳亮(1143—1194)原名汝能,后改名陳亮,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孝宗淳熙五年,詣闕上書論國事。后曾兩次被誣入獄。紹熙四年光宗策進士第一,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謚號文毅。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有《龍川文集》《龍川詞》,宋史有傳。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人。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后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與宜州貶所。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詞》。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于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生于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之七世孫。張孝祥生于明州鄞縣桃源鄉(今寧波市鄞州區橫街鎮)。父親張祁,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為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于上書為岳飛辯冤,為當時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并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宋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為建康留守。又為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頗有政績。乾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是年夏于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歲。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詞》1卷傳世?!度卧~》輯錄其223首詞。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天錫,號直齋?;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泰定四年進士。授應奉翰林文字,擢南臺御史,以彈劾權貴,左遷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累遷江南行臺侍御史,左遷淮西北道經歷,晚年居杭州。薩都剌善繪畫,精書法,尤善楷書。有虎臥龍跳之才,人稱燕門才子。他的文學創作,以詩歌為主,詩詞內容,以游山玩水、歸隱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之類為多,思想價值不高。薩都剌還留有《嚴陵釣臺圖》和《梅雀》等畫,現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宋詞有什么

宋詞(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是宋代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 宋詞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形成于唐代而在宋代達到頂峰,與唐詩并稱為雙絕。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柳永、李清照等。

中文名

宋詞

外文名

Song Ci

代表人物

蘇軾、李清照、辛棄疾、晏殊

別稱

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

體裁分類

小令、中調、長調

發端

唐朝

釋義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

基本概述

宋詞

詞是一種 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系。詞所配合的音樂是所謂 燕樂,又叫 宴樂,其主要成分是 北周和 隋以來由 西域胡樂與民間 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于娛樂和宴會的演奏, 隋代已開始流行。而配合 燕樂的詞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 隋代。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 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痹~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間,《敦煌曲子詞集》收錄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從 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間歌曲。大約到中唐時期,詩人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開始寫詞,把這一文體引入了文壇。到 晚唐 五代時期,文人詞有了很大的發展, 晚唐詞人溫庭筠以及以他為代表的“花間派”詞人以李煜、 馮延巳為代表的 南唐詞人的創作,都為詞體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風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詞終于在詩之外別樹一幟,成為中國古代最為突出的文學 體裁之一。進入宋代,詞的創作逐步蔚為大觀,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并出現了各種 風格、 流派?!度卧~》共收錄流傳到今天的詞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將近兩萬首,從這一數字可以推想當時創作的盛況。詞的起源雖早,但詞的發展高峰則是在 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詞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與唐代詩歌并列,而有了所謂“唐詩、宋詞”的說法。[1]

發展歷程

歷史起源

曲子詞源自民間,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傾向。由于 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詞”被重新發現,詞源于民間

宋詞

俗文學的觀點已得到廣泛承認。 隋唐之際發生、形成的 曲子詞,原是配合一種全新的音樂--“燕樂”歌唱的?!把唷蓖ā把纭保鄻芳淳蒲玳g流行的助興音樂,演奏和歌唱者皆為文化素質不高的下層 樂工、歌妓。且燕樂曲調之來源,主要途徑有二:一是來自邊地或外域的少數民族。唐時 西域音樂大量流入,被稱為“胡部”,其中部分樂曲后被改為漢名,如天寶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個胡名樂為漢名?!遏晒匿洝份d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來曲。后被用作詞調的,許多據調名就可以斷定其為外來樂,如《望月婆羅門》原是印度樂曲,《蘇幕遮》本是龜茲樂曲。《胡搗練》、《胡渭州》等調,則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調來自南疆,如《菩薩蠻》、《八拍蠻》等等。部分曲調直接以邊地為名,表明其曲調來自邊地?!缎绿茣の逍兄尽氛f:“天寶后各曲,多以邊地為名,如《伊州》、《甘州》、《涼州》等?!焙檫~《容齋隨筆》卷十四也說:“今樂府所傳大曲,皆出于唐,而以州名者五:伊、涼、熙、石、渭也?!币林轂榻裥陆艿貐^,甘州為今甘肅張掖,涼州為今甘肅武威,熙州為今甘肅 臨洮,石州為今山西離石, 渭州為今甘肅隴西,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邊州。燕樂構成的主體部分,就是這些外來音樂。二是來自民間的土風歌謠。唐代曲子很多原來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記箋訂》對教坊曲中那些來自民間的曲子,逐一做過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劉禹錫《竹枝詞序》說:“余來建平(今四川巫山),里中兒聯歌《 竹枝》,吹短笛擊鼓以 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庇秩纭?麥秀兩歧》,《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見聞錄》言 五代朱梁時,“長吹《 麥秀兩歧》于殿前,施芟麥之具,引數十輩貧兒襤褸衣裳,攜男抱女,挈 筐籠而拾麥,仍和聲唱,其詞凄楚,及其貧苦之意?!彼未耖g曲子之創作仍然十分旺盛,《 宋史·樂志》言北宋時“民間作新聲者甚眾”,如《孤雁兒》、《 韻令》等等。燕樂曲調的兩種主要來源,奠定了燕樂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辭的俚俗淺易的文學特征。歌詞在演唱、流傳過程中,以及發揮其娛樂性功能時,皆更加穩固了這一文學創作特征。歌詞所具有的先天性的 俚俗特征,與正統的以雅正為依歸的審美傳統 大相徑庭。廣大歌詞作家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歷史和社會潛移默化之賦予他們的審美觀念,皆在他們欣賞、創作歌詞時,發揮自覺或不自覺的作用。努力擺脫俚俗粗鄙、復歸于風雅之正途,便成了詞人們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宋詞有哪些?

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周邦彥:《蘭陵王》(柳陰直)、《蝶戀花》(月皎驚烏棲不定)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舊時月色)

吳文英:《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

張元干:《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張孝祥:《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等等。。。。

望采納

宋詞有哪些?

【宋詞三百首·第一卷】

趙佶:宴山亭錢惟演:木蘭花范仲淹:漁家傲范仲淹:蘇幕遮范仲淹:御街行張先:千秋歲張先:醉垂鞭張先:一叢花張先:天仙子張先:青門引張先:菩薩蠻張先:木蘭花晏殊:破陣子晏殊:浣溪沙晏殊:浣溪沙歐陽修:蝶戀花歐陽修:蝶戀花歐陽修:蝶戀花歐陽修:木蘭花歐陽修:浪淘沙歐陽修:青玉案柳永:曲玉管柳永:雨霖鈴柳永:蝶戀花柳永:采蓮令柳永:浪淘沙慢柳永:定風波柳永:少年游柳永:戚氏柳永:夜半樂柳永:玉蝴蝶柳永:八聲甘州柳永:迷神引柳永:竹馬子王安石:桂枝香王安石:千秋歲引王安國:清平樂晏幾道:臨江仙晏幾道:蝶戀花晏幾道:蝶戀花晏幾道:鷓鴣天晏幾道:生查子晏幾道:木蘭花晏幾道:木蘭花晏幾道:清平樂晏幾道:阮郎歸晏幾道:阮郎歸晏幾道:六幺令晏幾道:御街行晏幾道:留春令晏幾道:虞美人晏幾道:思遠人王觀:卜算子王觀:慶清朝慢蘇軾:水調歌頭蘇軾:蝶戀花蘇軾:西江月蘇軾:水調歌頭蘇軾:水龍吟蘇軾:念奴嬌

【宋詞三百首·第二卷】

晏殊:清平樂晏殊:清平樂晏殊:木蘭花晏殊:木蘭花晏殊:木蘭花晏殊:踏莎行晏殊:踏莎行晏殊:蝶戀花韓縝:鳳簫吟宋祁:木蘭花歐陽修:南歌子歐陽修:浣溪沙歐陽修:采桑子歐陽修:訴衷情歐陽修:踏莎行蘇軾:永遇樂蘇軾:洞仙歌蘇軾:卜算子蘇軾:青玉案蘇軾:臨江仙蘇軾:定風波蘇軾:江城子蘇軾:賀新郎黃庭堅:清平樂黃庭堅:望江東秦觀:好事近秦觀:鵲橋仙秦觀:江城子秦觀:望海潮秦觀:八六子毛滂:惜分飛陳克:菩薩蠻陳克:菩薩蠻李元膺:洞仙歌時彥:青門飲李之儀:卜算子李之儀:謝池春周邦彥:瑞龍吟周邦彥:風流子周邦彥:蘭陵王周邦彥:瑣窗寒周邦彥:六丑周邦彥:夜飛鵲周邦彥:滿庭芳周邦彥:過秦樓秦觀:滿庭芳秦觀:滿庭芳秦觀:減字木蘭花秦觀:浣溪沙秦觀:阮郎歸晁端禮:綠頭鴨趙令畤:蝶戀花趙令畤:蝶戀花趙令畤:清平樂晁補之:水龍吟晁補之:憶少年晁補之:洞仙歌晁沖之:臨江仙舒亶:虞美人

【宋詞三百首·第三卷】

朱服:漁家傲周邦彥:花犯周邦彥:大酺周邦彥:解語花周邦彥:蝶戀花周邦彥:解連環周邦彥:拜星月慢周邦彥:關河令周邦彥:綺寮怨周邦彥:尉遲杯周邦彥:西河周邦彥:瑞鶴仙周邦彥:浪淘沙慢周邦彥:應天長周邦彥:夜游宮賀鑄:青玉案賀鑄:感皇恩賀鑄:薄幸賀鑄:浣溪沙賀鑄:浣溪沙賀鑄:石州慢賀鑄:蝶戀花賀鑄:天門謠賀鑄:天香賀鑄:望湘人賀鑄:綠頭鴨張元干:石州慢張元干:蘭陵王葉夢得:賀新郎葉夢得:虞美人汪藻:點絳唇李玉:賀新郎廖世美:燭影搖紅呂濱老:薄幸魯逸仲:南浦岳飛:滿江紅張掄:燭影搖紅程垓:水龍吟張孝祥:六州歌頭張孝祥:念奴嬌韓元吉:好事近韓元吉:六州歌頭袁去華:瑞鶴仙袁去華:劍器近袁去華:安公子陸淞:瑞鶴仙劉一止:喜遷鶯韓疁:高陽臺李邴:漢宮春陳與義:臨江仙陳與義:臨江仙蔡伸:蘇武慢蔡伸:柳梢青周紫芝:鷓鴣天周紫芝:踏莎行李甲:帝臺春李重元:憶王孫萬俟詠:三臺徐伸:二郎神

【宋詞三百首·第四卷】

田為:江神子慢曹組:驀山溪陸游:卜算子陳亮:水龍吟范成大:憶秦娥范成大:眼兒媚范成大:霜天曉角辛棄疾:賀新郎辛棄疾:念奴嬌辛棄疾:漢宮春辛棄疾:賀新郎辛棄疾:摸魚兒辛棄疾:水龍吟辛棄疾:永遇樂辛棄疾:木蘭花慢辛棄疾:祝英臺近辛棄疾:青玉案辛棄疾:鷓鴣天辛棄疾:菩薩蠻姜夔:琵琶仙姜夔:點絳唇姜夔:鷓鴣天姜夔:踏莎行姜夔:慶宮春姜夔:齊天樂姜夔:八歸姜夔:念奴嬌姜夔:揚州慢姜夔:長亭怨慢姜夔:淡黃柳姜夔:暗香姜夔:疏影姜夔:翠樓吟姜夔:杏花天影姜夔:一萼紅姜夔:霓裳中序第一章良能:小重山劉過:唐多令嚴仁:木蘭花俞國寶:風入松張镃:滿庭芳張镃:宴山亭史達祖:綺羅香史達祖:雙雙燕史達祖:東風第一枝史達祖:喜遷鶯史達祖:三姝媚史達祖:秋霽史達祖:夜合花史達祖:玉蝴蝶史達祖:八歸劉克莊:生查子劉克莊:賀新郎劉克莊:賀新郎劉克莊:木蘭花盧祖皋:江城子盧祖皋:宴清都潘牥:南鄉子陸睿:瑞鶴仙

【宋詞三百首·第五卷】

吳文英:渡江云吳文英:夜合花吳文英:霜葉飛吳文英:宴清都吳文英:齊天樂吳文英:花犯吳文英:浣溪沙吳文英:浣溪沙吳文英:點絳唇吳文英:祝英臺近吳文英:澡蘭香吳文英:風入松吳文英:祝英臺近吳文英:鶯啼序吳文英:惜黃花慢吳文英:高陽臺吳文英:高陽臺吳文英:三姝媚吳文英:八聲甘州吳文英:踏莎行吳文英:瑞鶴仙吳文英:鷓鴣天吳文英:夜游宮吳文英:賀新郎吳文英:唐多令黃孝邁:湘春夜月潘希白:大有黃公紹:青玉案朱嗣發:摸魚兒劉辰翁:蘭陵王劉辰翁:寶鼎現劉辰翁:永遇樂劉辰翁:摸魚兒周密:高陽臺周密:瑤華周密:玉京秋周密:曲游春周密:花犯蔣捷:瑞鶴仙蔣捷:賀新郎蔣捷:女冠子張炎:高陽臺張炎:渡江云張炎:八聲甘州張炎:解連環張炎:疏影張炎:月下笛王沂孫:天香王沂孫:眉嫵王沂孫:齊天樂王沂孫:長亭怨慢王沂孫:高陽臺王沂孫:法曲獻仙音彭元遜:疏影彭元遜:六丑姚云文:紫萸香慢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李清照:醉花陰李清照:聲聲慢李清照:念奴嬌李清照:永遇樂

宋詞三百首小知識: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鉆,在古代文學的閬苑里,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又為后來的明清對劇小說輸送了有機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宋詞三百首》旨在以通俗、簡潔、精要的方式介紹作者精選的三百首宋詞作品,注釋力求簡明,疏通詞義;白話譯解,力求以直譯者方式準確傳達原詞意蘊,力求譯者文化優美暢達,盡量體現原詞的藝術風味;品析則力求以簡練、精要的藝術分析,闡釋詞作的意象、情蘊和表現技法,為宋詞愛好者領會、品鑒宋詞藝術,提供一定的參考。

宋詞有哪些

有很多啊,把主要的宋朝詩人簡介給你吧。

辛棄疾 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

歐陽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

周邦彥 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

吳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時顯貴,作詞較多,是一位重要詞人。其詞典麗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諧。今傳有《夢窗詞》。

--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灼云: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閣巷荒謠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志)

--

史達祖 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河南)人。韓侂胄當國時,他是最親信的堂吏,負責撰擬文書。韓敗史受黥刑,死于貧困中。今傳有《梅溪詞》。其詞工于詠物。

--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

王沂孫 ?~約1290年,南宋詞人。字圣與,號碧山,又號中仙,會稽人。宋亡,歸隱,在西湖結社唱和。有《花外集》、一名《碧山樂府》。碧山詞多詠物,寄托遙深,哀婉動人。

--

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

蘇軾 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在政治上屬舊黨,累遭貶黜。其文汪洋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詞屬豪放一派,意境開闊。其書畫也自成一家。

--

柳永 ?~約1053年,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女捐錢安葬。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

姜夔 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庫全書提要:夔詩格高秀,為楊萬里等所推,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文采,并冠一時。

--

秦觀 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坐元佑黨籍。紹圣后累遭貶調。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

賀鑄 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今河南輝縣)人。孝惠皇后族孫。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吳下。其詞題材較豐富,風格也多所變化,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韻。今傳《東山詞》一卷、《賀方回詞》二卷。

--

張先 990~1078年,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宋仁宗朝進士。官至都官郎中。晚年往來于杭州、吳興間,過著優游的生活。詞作與柳永齊名,號稱“張三影”。今傳《安陸詞》、又名《張子野詞》。

--

張炎 1248~?年,字叔夏,號玉田,晚又號樂笑翁,臨安(今杭州)人。張俊六世孫,宋亡,落拓而終。他的詞尤以詠物詞名重當時,其作詞圣“清空”之說,詞有《山中白云》及詞學專著《詞源》傳世。

--

陸游 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著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

--

李煜 (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敝劣谄湔Z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傳?,F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人。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圣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后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與宜州貶所。

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并稱“宋四家”。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詞》。

--

朱淑真 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郁而終。能畫,通音律。詞多幽怨,流于感傷。也能詩。有詩集《斷腸集》、詞集《斷腸詞》。

--

李之儀 (公元1080看前后在世),北宋無棣(今屬山東省)人??既∵M士后,做過編修官(編寫史書的官)。

--

馮延巳 (903--960),字正中,五代廣陵(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在南唐做過宰相,生活過得很優裕、舒適。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辭,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

--

陳與義 (1090--1139),別號簡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

--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靖康、建炎間,屢召不起。紹興三年(1133)以薦補右迪功郎,五年(1135)賜進士出身守秘書省正字。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晚落致仕,除鴻臚少卿,秦檜死,依舊致仕。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

--

劉辰翁 (1231--1297),別號須溪,南宋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進士出身。做過濂溪書遼(當時講學的地方)院長。他對專權誤國的賈似道不滿。后來堅決不肯擔任官職。宋亡后,埋頭著書。在南宋遺民里面,他的詞反映的愛國思想是比較強烈的。

--

岳飛 (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出身貧寒,二十歲應募為“敢戰士”,身經百戰,屢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紹興十年(1140)統率岳家軍大破金兵于郾城,進軍朱仙鎮,準備渡河收復中原失地。但朝延執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流傳下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滿愛國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為后人所編。

--

周密 (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今年內屬浙江)令。入元不仕。著有《齊東野語》、《武林舊事》、《癸辛雜識》、《志雅堂要雜鈔》等雜著數十種。善書畫音律,能詩,尤好藏棄校書。其詞遠祖清真,近法姜夔,風格清雅秀潤,與吳文英并稱“二窗”,詞集名《頻洲漁笛譜》、《草窗詞》。

--

范成大 (1126-1193),字至能,自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歷官司至參知政事。以詩著稱。有《石湖集》。

--

葉夢德 (1077-1148),字少蘊,號石林居士,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居烏程(今浙江湖州)。紹圣四年(1097)進士?;兆跁r,累官司龍圖閣直學士。南渡之初,官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總四路漕計,為支援抗金作過重要貢獻。詞風簡淡,感懷國事之作有雄杰之氣。

--

張泌 字子澄,淮南人。生卒年不詳。初官句容尉上書陳治道,南唐后主征為監察御史,累官至內史舍人。隨后主歸宋,仍入史館,遷虞部郎中。后歸家毗陵(今江蘇常州)?,F存詞二十七首。其作大多為艷情詞,風格介乎溫庭筠、韋莊之間而傾禹于韋莊。用字工煉,章法巧妙,描繪細膩,用語流便。

--

范仲淹 (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大中祥八年(1015)進士。官司至參知政事。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慶歷新政”的主要主持者。也是有名的文學家,有《范文正公集》,詞只存五首。

--

張孝祥 (1132-1169) 字安國,號于湖居士,簡州(今屬四川)人,卜居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廷試第一。曾因觸犯秦檜,下獄。孝宗時,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隆興元年,為建康(今南京市)留守,因贊助張浚北伐而被免職。后任荊南湖北路安撫使,治水有政績。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其詞早期多清麗婉約之作,南渡后轉為慷慨悲涼,多抒發愛國思想,激昂奔放,風格近蘇軾;但有些詞作也有不夠清新生動,遠離生活之弊。其中代表作有《西江月》(一)、《念奴嬌》、《浣溪沙》(一)、(二)、《水調歌頭》(十一)等,其作與張元干的愛國詞章一起,對后來辛派詞人的創作很有影響。作品有《于湖集》,詞集為《于湖詞》。

--

趙佶 (1082-1135) 即宋徽宗,神宗之子,哲宗時封端王。1100-1125年在位。任用蔡京、童貫等人主持國政,窮奢極欲,興建苑囿宮觀,濫增捐稅,以致國政日墮,河北、兩浙等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傳位與趙桓(欽宗),自稱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后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在位時廣收古物和書畫,擴充翰林圖畫院,并使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書,對繪畫藝術有很大的推動和倡導作用。吹彈、書畫、聲歌、詞賦無不精擅。書法方面自創“瘦金體”。平生著作極多,都散佚無存。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有詞集《宋徽宗詞》。

--

萬俟詠 (萬俟讀作mo qi莫齊,是復姓) (?-?) 字雅言,里居不詳。哲宗元佑間,即以詞著名。紹圣中廢科舉,以三舍法取士,遂絕意進取,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每制一腔,哄傳京中。徽宗崇寧年間召試補官,為大晟樂府制撰。高宗紹興五年(1120),補下州文學。其詞多頌諛、風月之作,注重音律,構思新穎,風格淡婉工雅,其中《長相思》,《訴衷情》等詞皆有名。原著《大聲集》已佚。近人趙萬里輯得其詞二十九首。

--

呂本中 (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壽州(今安徽壽縣)人。初授承務郎?;兆谛土辏?124),為樞密院編修官。后遷職方員外郎。高宗紹興六年(1136),召賜進士出身,歷官中書舍人、權直學士院。因忤秦檜罷官。江西詩派著名詩人。其詩頗受黃庭堅、陳師道影響,又學李白、蘇軾,繼承和發展了江西詩派的風格,詩風明暢靈活。其詞以婉麗見長,也有悲慨時事、渴望收復中原故土的詞作。感情濃郁,語意深沉。代表詞作有《采桑子》、《蝶戀花》、《減字木蘭花》、《生查子》(一)等,其中《采桑子》描寫一女子的刻骨相思,從不同角度看同一個“西江月”,恨戀人“不似”和“卻似”,比喻巧妙,寫法新穎別致,又饒有民歌風味,令人回味無窮,堪稱妙手天成的上乘之作。詞《蝶戀花》結句中的“眉尖一點”的指代也十分新巧,值得一提。東萊著有《東萊詩集》、《紫微詩話》、《江西詩社宗派圖》。后人輯有《紫微詞》。

--

王觀 (?-?)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進士。歷任大理寺丞、江都知縣等,官至翰林學士。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認為褻瀆了神宗趙頊,第二天便被罷職,遂自號逐客。其詞學柳永,情景交融,生動風趣,近于俚俗,卻又謔而不虐。代表作有《卜算子》、《臨江仙》、《高陽臺》等,其中《卜算子》一詞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設喻巧妙,又語帶雙關,寫得妙趣橫生,堪稱杰作。《紅芍藥》詞寫人生短暫,從而提出人生應追歡及早,寫法亦頗有特色。著《冠柳集》,不傳;今有趙萬里輯本。

--

周紫芝 (1082-1155)字小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屬安徽)人。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詩著名,無典故堆砌,自然順暢。也能詞,風格與詩近,清麗婉曲,無刻意雕琢痕跡。譬如《踏莎行》(一)寫離人別情:游絲飛絮,斜陽煙渚,愁情無數。給人的感覺是情深意切,景物迷離??胺Q難得的上乘之作。其中“淚珠閣定空相覷”一句的用詞尤其巧妙,最后這一問更是催人淚下。其他如《生查子》(一)、(三)、(四),《西江月》(二)、(五)、(七),《菩薩蠻》,《謁金門》、《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

--

胡銓 (1102-1180)字邦衡,號澹庵,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進士,授撫州事軍判官。紹興七年(1137)任樞密院編修官。因堅持抗金,上書請斬秦檜等三人,遭秦檜迫害,謫吉陽軍。檜死,始得內遷。孝宗時,起為工部員外郎、端明殿學士。能文工詞。詞作不多,但風格較為多樣,其中反對和議的憤世之作都筆墨酣暢,意氣雄邁。代表作有《好事近》、《菩薩蠻》、《醉落魄》、《玉樓春》等。其中在《好事近》里詞人對“豺狼當轍”的現實進行了怒斥,表明自己“處涸轍以猶歡”的志向情操,寫得一氣呵成,慷慨激昂。而詞《菩薩蠻》則是另一種風格,寫情人恨別,竟至于發癡愿,希望老天垂憐,使“今宵長似年”,真是良宵苦短,離恨綿長,令人不禁同情感傷。原著《澹庵集》多散佚;今有《澹庵文集》、《澹庵詞》。

--

黃公度 (1109-1156) 字師憲,莆田(今屬福建)人。紹興八年(1138)進士第一,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后被秦檜誣陷,罷歸。檜死復起,仕至尚書考功員外郎。其詠梅詞有好幾首,蓋是欣羨梅傲雪凌霜之高潔品性故也。公度作品多運用樸詞造感人之深境,可謂深得“詞淺意深”之妙,藝術造詣很高。代表作有《菩薩蠻》([一]、[二])、《卜算子》(二)、《浣溪沙》、《一剪梅》、《千秋歲》、《眼兒媚》、《朝中措》(一)等。其中《菩薩蠻》(一)寫離人愁思,“愁緒促眉端,不隨衣帶寬”,人因愁而漸瘦,衣帶漸寬,而眉頭卻依舊緊鎖,不見有漸寬的跡象,寫得妙趣橫生?!恫匪阕印罚ǘ┲小氨』赂鳀|西,往事隨風雨”,“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鴻去”都是詞淺意哀的佳句。類似的佳句在各詞作中還能找出不少,此足見公度素有潘江陸海之高才也。有《知稼翁集》,詞集為《知稼翁詞》。

--

潘閬 (?-1009)字逍遙,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廣陵(江蘇揚州)人。太宗至道元年(995)召對,賜進士第,授四門國子博士。后以“狂妄”罪名被斥,飄泊江湖,以賣藥為生。真宗時釋其罪,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參軍。與寇準、王禹偁、林逋等交游唱和。嘗往來于蘇杭,現存詞幾乎皆是歌詠杭州西湖景色,頗具浪漫色彩,筆調清新,多有佳句,其中以《酒泉子》(一)、(二)、(三)為最著名?!毒迫印罚ǘ┟鑼戝X塘江潮,氣勢宏大,驚心動魄,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堪稱古今“潮詩第一”;詩中的弄潮兒形象激勵人勇往直前,充滿了力度,極其令人振奮。有《逍遙集》,詞集為《逍遙詞》。

--

朱熹 (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詩人、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后”,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學識淵博,對經學 、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艷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余,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回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宋詞有哪些詞集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宋詞集推薦、宋詞有哪些詞集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4227.html

分享給朋友:

“宋詞有哪些詞集(宋詞集推薦)” 的相關文章

胡奴哪里指的的簡單介紹

胡奴哪里指的的簡單介紹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這句詩出自哪一首詩?? 詩句改編自徐錫麟的《出塞》。原句: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翻譯: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何必考慮把尸體運回家鄉。注釋:1、環:與“還”同音,...

木蘭花歐陽修恨在哪里(木蘭花 歐陽修)

木蘭花歐陽修恨在哪里(木蘭花 歐陽修)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木蘭花歐陽修恨在哪里,以及木蘭花 歐陽修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出自什么地方?是誰寫的?全文是什么?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都有哪些詩詞網站(發表詩詞最常用的網站)

都有哪些詩詞網站(發表詩詞最常用的網站)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都有哪些詩詞網站,以及發表詩詞最常用的網站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喜歡古詩詞的人看過來: 大家經常瀏覽的古典詩詞網站有哪些? 中華詩詞網:是為全世界對中華詩詞有興趣的詩友和網友服務的免費的大型詩詞主題網站,是國際互聯網上最豐富、最專業的詩詞主題網站,...

蔡襄有哪些古詩(蔡襄的詩詞)

蔡襄有哪些古詩(蔡襄的詩詞)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蔡襄有哪些古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蔡襄的詩詞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描寫“落英繽紛”的詩句有哪些? 1、落英飄去起新愁,可堪題葉寄東樓。出處:《浣溪沙》年代:?宋 ? 作者:?晏幾道2、落英飄去起新愁...

元稹是哪個朝代的(元稹唐朝哪個時期)

元稹是哪個朝代的(元稹唐朝哪個時期)

很多朋友對于元稹是哪個朝代的和元稹唐朝哪個時期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元稹在哪個朝代?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元稹是唐朝的詩人,字微之,別字威明,河南府東都洛陽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孫,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詩作號為...

有哪些含紫燕的詩句(有哪些含紫燕的詩句)

有哪些含紫燕的詩句(有哪些含紫燕的詩句)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哪些含紫燕的詩句,以及有哪些含紫燕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紫燕剪春風的前一句詩 紫燕剪春風的前一句是黃鶯鳴翠柳。原文: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翻譯:楊柳青翠迸發著升級和活...

銀床是指哪個動物(銀是什么動物)

銀床是指哪個動物(銀是什么動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銀床是指哪個動物,以及銀是什么動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金被銀床貓是土貓嗎 土貓本來就是在西方寵物貓產業進入中國后才有的成為,中國的本土貓除了大橘和貍花比較出名別的都可以叫土貓了吧。但其實金被銀床是中國古代貓譜上有名的一只貓,所以我個人認為不是土貓...

哪個亭子因杜牧的詩而聞名(作者為什么將懷甫亭稱為杜甫的亭子)

哪個亭子因杜牧的詩而聞名(作者為什么將懷甫亭稱為杜甫的亭子)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哪個亭子因杜牧的詩而聞名,以及作者為什么將懷甫亭稱為杜甫的亭子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牧山形古詩里面的名亭指的是哪個廳 就是大名鼎鼎的,我國四大名亭中的“愛晚亭”。名出《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愛晚亭與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

李嶠是哪個代的人(李嶠是哪代詩人)

李嶠是哪個代的人(李嶠是哪代詩人)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嶠是哪個代的人,以及李嶠是哪代詩人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嶠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李嶠(645~714年),字巨山,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唐朝時期宰相。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早年進士及第,歷任安定小尉...

自己寫的有關春天的詩句有哪些(關于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自己寫的有關春天的詩句有哪些(關于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自己寫的有關春天的詩句有哪些,以及關于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自創有關春的詩句大全 1. 關于春的自創詩句大全 2. 自創關于春的詩句大全 關于春的自創詩句大全 1.關于春天的一首自創的詩 關于春天的...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