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和孔子有紅關的文言文有哪些(和孔子有紅關的文言文有哪些句子)

青梔白衫2022-12-20 10:51詩詞34

很多朋友對于和孔子有紅關的文言文有哪些和和孔子有紅關的文言文有哪些句子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孔子的所有文言文

孔子詩選 去魯歌 彼婦之口,可以出走。披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哉游哉,維以卒歲。 蟪蛄歌 違山十里,蟪蛄之聲,猶尚在耳。 龜山操 予欲望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注:《琴操》:“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歌,喻季之蔽魯也。”《琴操》,古琴曲集,傳為東漢蔡邕輯。 盤操 干澤而漁,蛟龍不游。覆巢毀卵,鳳不翔留。慘予心悲,還原息陬。 注:見《琴操》。 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 (《論語》為孔子弟子收集整理出來的。

關于孔子的故事的30字文言文有哪些?

答:

1、有一次,子路問孔子人死了以后怎樣,孔子說:“活著的問題還沒解決,管死了以后做什么?”子路又問:“該怎樣對待鬼神?”孔子說:“對待人還沒對待好呢,談什么對待鬼神!”孔子就是這樣看重實際問題,而不喜歡空論的。孔子也很少談怪異、武力、變亂、鬼神。在做人道理方面,如果提得太高而不切實,孔子也是不許可的。子貢曾說:“我不愿意別人對待我的,我也不要照樣對待別人?!笨鬃颖阏f:“賜啊,這不是你現在能做到的!

2、孔子的一位學生在煮粥時,發現有骯臟的東西掉進鍋里去了。他連忙用湯匙把它撈起來,正想把它倒掉時,忽然想到,一粥一飯都來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剛巧孔子走進廚房,以為他在偷食,便教訓了那位負責煮食的同學。經過解釋,大家才恍然大悟??鬃雍芨锌恼f:"我親眼看見的事情也不確實,何況是道聽途聽呢?"

3、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為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鬃涌嗫嗟木毩撕芏嗳兆樱瑤熛遄诱f:“可以了?!笨鬃诱f:“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庇志毩撕芏嗳兆?,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于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為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于是,孔子反復的鉆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4、孔子向襄子學琴藝,一連十天都彈同一首曲子。襄子讓他換首曲子,孔子說:“我還沒有掌握彈琴的技法?!币贿B三番,孔子都以“沒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為人”為由繼續彈奏同一首曲子。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終于說“我知道作曲者的為人了,他皮膚黝黑,個頭高挑,目光遠大,像個統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還有誰能這樣呢!”襄子深拜孔子說:“我老師曾說過這首琴曲是《文王操》?!笔篱g一切事業、學問、技能、德行,如果不能專一堅持,就不會有所作為,所以孔子說“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

5、春秋時期,孔子在年輕時當過趕馬的車夫,從御術中的“起乘轉合”中悟出許多人生道理,如“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彼谥苡瘟袊耐局薪o弟子們講述這些道理,子路笑他政治上到處碰壁,他用欲速則不達來推諉。

6、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墻東門旁發呆,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著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夸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啊!

孔子簡介: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于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鬃颖蛔馂槿褰淌甲妫ǚ侨鍖W),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和國家的祖宗神同等級別的“大祀”。

關于孔子的文言文

只有《論語》吧!

【原文】

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

【注釋】

(1)子:中國古代對于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墩撜Z》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薄!傲暋?,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

(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音yùn,惱怒,怨恨。

(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原文】

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

【注釋】

(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后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范。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鮮:音xiǎn,少的意思?!墩撜Z》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于動詞之前。

(6)務本:務,專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

(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p>

【注釋】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于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2)鮮:少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

【注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于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后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菏。ㄒ魓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

(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于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原文】

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p>

【注解】

(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里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后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業。

(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

(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獲。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原文】

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泛(5)愛眾,而親仁(6),行有余力(7),則以學文(8)?!?/p>

【注釋】

(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里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

(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抖Y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

(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于自己的人。

(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

(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閑暇時間。

(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p>

【原文】

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p>

【注釋】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于公元前507年??鬃铀篮螅谖簢麄骺鬃拥乃枷胫鲝?。

(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

(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

(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盡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

【譯文】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盡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

【原文】

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p>

【注釋】

(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于本段始終,因此這里應當有一個斷句。

(2)重:莊重、自持。

(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

(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后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

(7)過:過錯、過失。

(8)憚:音dàn,害怕、畏懼。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p>

【原文】

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p>

【注釋】

(1)慎終:人死為終。這里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

(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

【譯文】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p>

【原文】

1·10 子禽(1)問于子貢(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

(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鬃釉鴵芜^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后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

(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

(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贊譽。

(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譯文】

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于父之道(4),可謂孝矣?!?/p>

【注釋】

(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

(2)行:音xìng,指行為舉止等。

(3)三年:對于古人所說的數字不必過于機械地理解,只是說要經過一個較 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

(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里表示“合理內容”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

【原文】

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p>

【注釋】

(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范??鬃拥摹岸Y”,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范。

(2)和:調和、和諧、協調。

(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這、此等意。這里指禮,也指和。

【譯文】

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

1·13 有子曰:“信近(1)于義(2),言可復(3)也;恭近于禮,遠(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p>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范疇。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禮”。

(3)復:實踐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復,踐言也。”

(4)遠:音yuà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

(5)因:依靠、憑藉。一說因應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

【譯文】

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于義,(符合于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p>

【注釋】

(1)就:靠近、看齊。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譯文】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p>

【原文】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3),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对姟吩疲缜腥绱?!如琢如磨(4)’,其斯之謂與?”子曰:“賜(5)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6)?!?/p>

【注釋】

(1)諂:音chǎn,意為巴結、奉承。

(2)何如:《論語》書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為“怎么樣”。

(3)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衛風·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其名。

(6)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

【譯文】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么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于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弊迂曊f:“《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原文】

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p>

【注釋】

(1)患:憂慮、怕。

(2)人: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而非民。

【譯文】

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p>

孔子的文言文有那些???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弊迂曉唬骸霸娫疲骸缜腥绱?,如琢如磨?!渌怪^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卷一 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狈t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匾?,

不愚?!?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求一個關于孔子的故事(文言文版)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讀音tiao二聲,蟬),猶掇(讀音duo一聲,拾取)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讀音zi、zhu一聲,都是古代的極小重量單位,表示很少); 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讀音jue二聲,失去知覺)株拘;吾執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僂丈人之謂乎!”

譯文:

孔子前往楚國,行走在一片樹林中,看見一個駝背人在捕知了,就象拾取知了一樣。 孔子(上前)問道:“您真靈巧?。∮惺裁丛E竅嗎?” (駝背人)答道:“我有訣竅啊。練習了五六個月。在竿頭上疊放著兩個泥丸,這兩個泥丸不掉下來了,然后在去貼蟬,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來在竿頭上疊放三個泥丸,然后在去粘蟬,失手的機會只有十分之一,再后來在竿頭上疊放五個泥丸,這五個泥丸仍不掉下來,然后在去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了。(粘知了時)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沒有知覺的斷木樁子;我舉著的手臂,就象枯樹枝;雖然天地很大,容有萬物, (此時)而(我)就只知道有蟬翼。我不回頭不側身,不因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這樣)還有什么得不到呢!”

孔子回頭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寓意: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我們心無旁騖的認真做個一年半載,把別的誘惑、愛好暫時收斂和壓抑一下,養成不被外界打擾的習慣,專注的去做一件事,那肯定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的。佝僂老人的體質沒有辦法和一般人相比,但是他在捕蟬這件事情上卻遠遠超過了一般人的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專一和刻苦。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4308.html

分享給朋友:

“和孔子有紅關的文言文有哪些(和孔子有紅關的文言文有哪些句子)” 的相關文章

唐代的王維的詩有哪些(唐王維的詩還有哪些)

唐代的王維的詩有哪些(唐王維的詩還有哪些)

王維的詩有哪些 王維代表作詩詞有《相思》、《山居秋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送元二使安西》、《使至塞上》、《鳥鳴澗》、《鹿柴》、《竹里館》、《終南別業》、《積雨輞川莊作》等。 王維是我國著名的田園派詩人,王維的名聲即使沒看過他的詩的都知道。那么這么出名的詩人他寫出來的詩有哪些呢?且聽我為各位...

斷橋的詩句有哪些(斷橋的詩詞)

斷橋的詩句有哪些(斷橋的詩詞)

很多朋友對于斷橋的詩句有哪些和斷橋的詩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斷橋”的古詩詞有哪些? 關于“斷橋”的古詩詞有:一、卜算子·詠梅宋代: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現代詩的網站有哪些(搜索關于現代詩)

現代詩的網站有哪些(搜索關于現代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現代詩的網站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搜索關于現代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詩歌投稿有稿費的平臺有哪些? 如果是詩歌類型的作品,并且確保是自己原創的作品,不涉及到版權問題。筆者認為投稿渠道有以下這幾個:1、雜志刊物投稿。這里說的是傳統線下刊...

京口瓜州是哪個?。ň┛诠现薜木┛谑乾F在的哪個城市)

京口瓜州是哪個省(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京口瓜州是哪個省,以及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現在的哪個城市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代京口,瓜洲,鐘山?,F在是那里? 京口在江蘇鎮江,瓜州在江蘇揚州,鐘山在江蘇南京。京口區,鎮江市轄區,鎮江市的政治、經濟和文...

詩詞青山開頭的有哪些(青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詩詞青山開頭的有哪些(青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詩詞青山開頭的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青開頭的詩句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關于青山的詩句 關于青山的詩句如下:1、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翻譯: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

改過的古詩詞有哪些(改過的古詩詞有哪些)

改過的古詩詞有哪些(改過的古詩詞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改過的古詩詞有哪些,以及改過的古詩詞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被小學生亂改的古詩有哪些? 被小學生亂改的古詩如下:1、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夜來風雨聲,紅包有多少?2、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來到烤鴨...

三峽的詩篇有哪些(跟三峽有關的詩)

三峽的詩篇有哪些(跟三峽有關的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三峽的詩篇有哪些,以及跟三峽有關的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三峽的古詩 1、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K軾《新灘》2、峨眉高萬仗,夔巫鎖西風。江流關不住,眾水盡朝東?!?..

和夏天有關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和夏天有關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呢)

和夏天有關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和夏天有關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呢)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和夏天有關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以及和夏天有關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呢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夏天的成語或詩句有哪些 1.關于“夏天”的成語與詩句有哪些 1、烈日炎炎: 形容夏天陽光強烈。也可稱“赤...

鳥字詩句有哪些(帶有鳥字的詩句有哪些)

鳥字詩句有哪些(帶有鳥字的詩句有哪些)

大家好,關于鳥字詩句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帶有鳥字的詩句有哪些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帶鳥字的詩句 1、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畎住镀兴_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2、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有哪些(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有哪些人物)

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有哪些(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有哪些人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有哪些,以及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有哪些人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孔子比較著名的72位徒弟的姓名分別是什么? 1、顏回(子淵)2、閔損(子騫)3、 顏幸(子柳)4、冉耕(伯牛)5、冉雍(...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