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屬于幾言)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以及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屬于幾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天末懷李白原文及翻譯
天末懷李白原文及翻譯如下:
天末懷李白【作者】杜甫【朝代】唐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翻譯
秦州此時已是秋風吹起,你在異地他鄉怎么樣呢?我給你的書信不知何時到達,只怕這路途遙遠,充滿風波。有文采的人總是遭到小人猜忌,命運坎坷,而那些勢利小人厚顏無恥喜找人過。你和屈原一樣蒙冤放逐,寫一首詩投到汨羅江里訴說。
賞析
杜甫的懷人詩,寫得最多最好的,除懷妻、懷兄弟的以外,就數懷李白的了。詩人設想李白會去汩羅江吊念屈原,并想到他會投詩以寄托心中的痛苦。但李白當年并未去過汩羅。這首詩為詩人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
時李白坐永王璘事長流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杜甫因賦詩懷念他。 首句以秋風起興,給全詩籠罩一片悲愁。時值涼風乍起,景物蕭疏,悵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兩句,已覺人海滄茫,世路兇險,無限悲涼,憑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卻反問遠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經意的寒暄,而于許多話不知應從何說起時,用這不經意語,反表現出最關切的心情。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1.閑秋水無心事,曾為梅花醉幾許。
2.藥爐煙里,支枕聽河流。
3.念念不忘初逢時,倩倩身影駐我心。
4.詩成流水上,夢盡落花間。
5.當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6.幽夜之逸光,歲寒之松柏。
7.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8.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9.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0.夏有海,海蒼茫;溪有魚,魚惆悵!
11.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1.閑秋水無心事,曾為梅花醉幾許。
2.藥爐煙里,支枕聽河流。
3.念念不忘初逢時,倩倩身影駐我心。
4.詩成流水上,夢盡落花間。
5.當時愛縮山川去,有夜自攜星月來。
6.幽夜之逸光,歲寒之松柏。
7.平生只有雙行淚,半為蒼生半美人。
8.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9.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10.夏有海,海蒼茫;溪有魚,魚惆悵!
11.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天末懷李白
朝代:唐朝 作者:杜甫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譯文
涼風颼颼地從天邊刮起,你的心境怎樣呢?令我惦念不已。我的書信不知何時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險惡,秋水多風浪。作文章忌諱坦蕩的命途(逆境發奮,才易寫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歡好人犯錯。你與沉冤的屈子同命運,應投詩汨羅江,訴說冤屈與不平。
注釋
⑴天末:天的盡頭。秦州地處邊塞,如在天之盡頭。當時李白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鴻雁:喻指書信。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⑷江湖:喻指充滿風波的路途。這是為李白的行程擔憂之語。
⑸命:命運,時運。文章:這里泛指文學。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⑹魑魅:鬼怪,這里指壞人或邪惡勢力。過:過錯,過失。這句指魑魅喜歡幸災樂禍。
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羅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從璘實出于愛國,卻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樣。所以說,應和屈原一起訴說冤屈。
⑻汨羅:汨羅江,在湖南湘陰縣東北。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是什么含義
含義:涼風颼颼地從天邊刮起,你的心境怎樣呢?令我惦念不已。
出處:唐代大詩人杜甫《天末懷李白》。
原文: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譯文:涼風颼颼地從天邊刮起,你的心境怎樣呢?令我惦念不已。我的書信不知何時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險惡,秋水多風浪。創作文最忌諱坦蕩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錯誤。你與沉冤的屈子同命運,應投詩于汨羅江訴說冤屈與不平。
詞句注釋
⑴天末:天的盡頭。秦州地處邊塞,如在天之盡頭。當時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
⑵君子:指李白。
⑶鴻雁:喻指書信。古代有鴻雁傳書的說法。
⑷江湖:喻指充滿風波的路途。這是為李白的行程擔憂之語。
⑸命:命運,時運。文章:這里泛指文學。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⑹魑(chī)魅:鬼怪,這里指壞人或邪惡勢力。過:過錯,過失。這句指魑魅喜歡幸災樂禍,說明李白被貶是被誣陷的。
⑺冤魂:指屈原。屈原被放逐,投汨羅江而死。杜甫深知李白從永王李璘實出于愛國,卻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樣。所以說,應和屈原一起訴說冤屈。
⑻汨(mì)羅:汨羅江,在湖南湘陰縣東北。
擴展資料
首句以秋風起興,給全詩籠罩一片悲愁。詩人說:時值涼風乍起,景物蕭疏,悵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兩句,已覺人海滄茫,世路兇險,無限悲涼,憑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卻反問遠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經意的寒暄,而于許多話不知應從何說起時,用這不經意語,反表現出最關切的心情。
這是返樸歸真的高度概括,言淺情深,意象悠遠。以杜甫論,自身淪落,本不足慮,而才如遠人,罹此兇險,定知其意之難平,遠過于自己,含有“與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此無邊揣想之辭,更見詩人想念之殷。
代人著想,“懷”之深也。摯友遇赦,急盼音訊,故問“鴻雁幾時到”;瀟湘洞庭,風波險阻,因慮“江湖秋水多”。李慈銘曰:“楚天實多恨之鄉,秋水乃懷人之物。”悠悠遠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語以祈珍攝。然而鴻雁不到,江湖多險,覺一種蒼茫惆悵之感,襲人心靈。
對友人深沉的懷念,進而發為對其身世的同情。“文章憎命達”,意謂文才出眾者總是命途多舛,語極悲憤,有“悵望千秋一灑淚”之痛:“魑魅喜人過”,隱喻李白長流夜郎,是遭人誣陷。此二句議論中帶情韻,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長,有極為感人的藝術力量,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高步瀛引邵長蘅評:“一憎一喜,遂令文人無置身地。”這二句詩道出了自古以來才智之士的共同命運,是對無數歷史事實的高度總結。
此時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讒放逐、自沉汨羅的愛國詩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這位千載冤魂,在身世遭遇上有某些相同點,所以詩人飛馳想象,遙想李白會向屈原的冤魂傾訴內心的憤懣:“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這一聯雖系想象之詞,但因詩人對屈原萬分景仰,覺得他自沉殉國,雖死猶存;李白是亟思平定安史叛亂,一清中原,結果獲罪遠謫,雖遇赦而還,滿腔的怨憤,自然會對前賢因秋風而寄意。
這樣,“應共冤魂語”一句,就很生動真實地表現了李白的內心活動。最后一句“投詩贈汨羅”,用一“贈”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載同冤,斗酒詩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詩相贈以寄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全文如下:
【作者】杜甫 《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 ? ? ? ? ? ? ? ? ? ? ? ? ? ? ?
譯文如下:
秦州此時已是秋風吹起,你在異地他鄉怎么樣呢?我給你的書信不知何時到達,只怕這路途遙遠,充滿風波。有文采的人總是遭到小人猜忌,命運坎坷,而那些勢利小人厚顏無恥喜找人過。你和屈原一樣蒙冤放逐,寫一首詩投到汨羅江里訴說。
這首詩為詩人客居秦州(今甘肅天水)時所作。時李白坐永王璘事長流夜郎,途中遇赦還至湖南,杜甫因賦詩懷念他。
這首因秋風感興而懷念友人的抒情詩,感情十分強烈,但不是奔騰浩蕩、一瀉千里地表達出來,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轉,縈繞心際。吟誦全詩,如展讀友人書信,充滿殷切的思念、細微的關注和發自心靈深處的感情,反復詠嘆,低回婉轉,沉郁深微,實為古代抒情名作。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