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dāng)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nèi)容

包含疇昔雖多病如何的詞條

過分想念2022-12-21 01:03歷史74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疇昔雖多病如何,以及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杜甫思念李白的詩句是哪句

1. 杜甫關(guān)于思念故人的詩句

2. 杜甫關(guān)于思念古地的詩句

杜甫關(guān)于思念故人的詩句 1. 杜甫思念友人的詩句

他寫了《贈衛(wèi)八處士》。這首詩描寫了在一個沉沉的暗夜,為溫馨友誼的燈光照亮生活的一角。又一次,杜甫全家逃難山中,遇到大雨,饑寒交迫,狼狽不堪,當(dāng)深夜路過彭衙、來到朋友孫宰家時,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感動的場面:

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從此出妻孥,相視涕闌干。眾雛爛漫睡,喚起沾盤飧。

杜甫的《夢李白》二首,是懷念李白作品中最杰出的篇章。詩中不僅寫出了對友人的思念,更表達了他對李白的理解。如“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讀者在一片朦朧的月色中,仿佛見到了李白憂郁的目光;“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可以說是悲劇人物李白的小像,其中飽含著拍攝者同情;“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是李白一生的定評。

《病后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xù)弦奇自見。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沈年苦無健。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zhàn)。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惟生哀我未平復(fù),為我力致美肴膳。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旋。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dāng)時得意況深眷。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

2. 關(guān)于杜甫的思念的古詩

杜甫

【原文】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贈李白 - - 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唐)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

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短褐風(fēng)霜入,還丹日月遲.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3. 杜甫思念友人詩句

《贈衛(wèi)八處士》 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

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從此出妻孥,相視涕闌干。

眾雛爛漫睡,喚起沾盤飧。《病后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xù)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沈年苦無健。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zhàn)。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惟生哀我未平復(fù),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旋。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dāng)時得意況深眷。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

4. 杜甫思念游子的詩句有

詩句有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唐代)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沒有停止。

注釋

1.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5.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jié)“白露”的一個夜晚。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長:一直,老是。

8.達:到。

9.況乃:何況是。

10. 未休兵: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

5. 源于杜甫對李白思念的詩喻思念故人

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天末懷李白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寄李太白二十韻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dāng)時法,誰將此義陳.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6. 杜甫想念親人的詩句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丈友生。老妻書數(shù)紙,應(yīng)悉未歸情。

——(《客夜》)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jīng)意,看似與憶弟無關(guān),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xiāng)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春望

作者:杜甫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7. 源于杜甫對李白思念的詩 喻思念故人

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天末懷李白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寄李太白二十韻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白日來深殿,青云滿后塵。

乞歸優(yōu)詔許,遇我宿心親。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

稻粱求未足,薏苡謗何頻。五嶺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幾年遭鵩鳥,獨泣向麒麟。蘇武先還漢,黃公豈事秦。

楚筵辭醴日,梁獄上書辰。已用當(dāng)時法,誰將此義陳。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濱。莫怪恩波隔,乘槎與問津。

8. 關(guān)于杜甫寫的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有哪些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杜甫關(guān)于思念古地的詩句 1. 關(guān)于杜甫的思念的古詩

杜甫

【原文】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wǎng)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fēng)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yīng)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贈李白 - - 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唐)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

寂寞書齋里,終朝獨爾思.更尋嘉樹傳,不忘角弓詩.短褐風(fēng)霜入,還丹日月遲.未因乘興去,空有鹿門期.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2. 關(guān)于杜甫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詞

杜甫——《月夜憶舍弟》

【年代】:唐

【作者】:杜甫——《月夜憶舍弟》

【內(nèi)容】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賞析】: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zhàn)亂之中.當(dāng)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zhàn)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dāng)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xiàn)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3. 杜甫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有哪些

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釋義:立春以來戰(zhàn)火頻連,已經(jīng)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2、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釋義:詩人像小孩子一樣歡樂得手舞足蹈還不能表達自己的喜悅,還需要“放歌縱酒”才能把喜情抒盡 。“白日放歌 ”縱酒 ,不是借酒澆愁,而是以酒助興;今日之高歌,不是長歌當(dāng)哭,而是快樂地歡唱 。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釋義: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遠方親人,望月懷思,覺得家鄉(xiāng)的月亮,更圓更明

4、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杜甫《絕句二首》

釋義: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jié)。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游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

5、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

釋義:中的參與商是中國古代的星宿名,按照當(dāng)今天文學(xué)的星座劃分,參星是現(xiàn)在的獵戶座,商星是天蝎座。參星在西而商星在東,當(dāng)一個上升,另一個下沉,永不相見。

6、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杜甫《夏夜嘆》

7、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漢》

釋義:我漂泊在江漢一帶,思念故土卻不能歸,在茫茫天地之間,我只是一個迂腐的老儒。

8、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釋義:秋菊兩度盛開,使我再次灑下往日流過的眼淚;一葉孤舟靠岸系繩,始終都牽動著我的故園之思。

9、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釋義:但這里的景物與故鄉(xiāng)的沒有什么不同之處,因此,讓小兒斟上酒來,一飲而盡。

10、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八首》

釋義:

4. 杜甫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賞析】: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涼景象.沉重單調(diào)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huán)境,說明戰(zhàn)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lián)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ji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xiāng)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xiāng)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并不使人覺得于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xiāng)月明”,只是將詞序這么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wěn).”(《麈史》)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lǐng).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jīng)意,看似與憶弟無關(guān),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xiāng)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zhuǎn)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xiāng)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jīng)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fā)內(nèi)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zhàn)事頻仍,生死茫茫當(dāng)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jié)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qū)懗觥胺榛疬B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shù)創(chuàng)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yīng),承轉(zhuǎn)圓熟,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zhuǎn),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xiāng)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 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 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 雙照淚痕干?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5. 關(guān)于杜甫寫的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有哪些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6. 杜甫思念友人的詩句

他寫了《贈衛(wèi)八處士》。

這首詩描寫了在一個沉沉的暗夜,為溫馨友誼的燈光照亮生活的一角。又一次,杜甫全家逃難山中,遇到大雨,饑寒交迫,狼狽不堪,當(dāng)深夜路過彭衙、來到朋友孫宰家時,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感動的場面: 延客已曛黑,張燈啟重門。

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從此出妻孥,相視涕闌干。

眾雛爛漫睡,喚起沾盤飧。 杜甫的《夢李白》二首,是懷念李白作品中最杰出的篇章。

詩中不僅寫出了對友人的思念,更表達了他對李白的理解。如“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讀者在一片朦朧的月色中,仿佛見到了李白憂郁的目光;“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可以說是悲劇人物李白的小像,其中飽含著拍攝者同情;“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是李白一生的定評。 《病后過王倚飲贈歌》 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xù)弦奇自見。

尚看王生抱此懷,在于甫也何由羨。且遇王生慰疇昔,素知賤子甘貧賤。

酷見凍餒不足恥,多病沈年苦無健。王生怪我顏色惡,答云伏枕艱難遍,瘧癘三秋孰可忍,寒熱百日相交戰(zhàn)。

頭白眼暗坐有胝,肉黃皮皺命如線。惟生哀我未平復(fù),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賒香粳,喚婦出房親自饌。 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

兼求富豪且割鮮,密沽斗酒諧終宴。故人情義晚誰似,令我手腳輕欲旋。

老馬為駒信不虛,當(dāng)時得意況深眷。但使殘年飽吃飯,只愿無事常相見。

7. 杜甫思念游子的詩句有

詩句有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月夜憶舍弟

作者:杜甫 (唐代)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

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jié)氣,月亮還是故鄉(xiāng)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

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zhàn)亂頻繁沒有停止。

注釋

1.舍弟:謙稱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樓上的更鼓。戍,駐防。

3.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后,就開始宵禁。

4邊秋:一作“秋邊”,秋天的邊地,邊塞的秋天

5.露從今夜白:指在氣節(jié)“白露”的一個夜晚。

6.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弟兄分散,家園無存,互相間都無從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長:一直,老是。

8.達:到。

9.況乃:何況是。

10. 未休兵: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

8. 杜甫思念家鄉(xiāng)的詩句

唐 杜甫

劍外忽聞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顧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若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向襄陽下洛陽。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樓主夠嗎?

少年雄中國說全文翻譯。??

【全文翻譯】

日本人稱呼我們中國,一稱作老大帝國,再稱還是老大帝國。這個稱呼,大概是承襲照譯了歐洲西方人的話。真是實在可嘆啊!我們中國果真是老大帝國嗎?梁任公說:不!這是什么話!這算什么話!在我心中有一個少年中國存在。

要想說國家的老與少,請讓我先來說一說人的老與少。老年人常常喜歡回憶過去,少年人則常常喜歡考慮將來。由于回憶過去,所以產(chǎn)生留戀之心;由于考慮將來,所以產(chǎn)生希望之心。由于留戀,所以保守;由于希望,所以進取。由于保守,所以永遠陳舊;由于進取,所以日日更新。由于回憶過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經(jīng)經(jīng)歷的,所以只知道照慣例辦事;由于思考未來,各種事情都是他所未經(jīng)歷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老年人常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常喜歡行樂。因為多憂愁,所以容易灰心;因為要行樂,所以產(chǎn)生旺盛的生氣。因為灰心,所以怯懦;因為氣盛,所以豪壯。因為怯懦,所以只能茍且;因為豪壯,所以敢于冒險。因為茍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會走向死亡;因為敢于冒險,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世界。老年人常常厭事,少年人常常喜歡任事。因為厭于事,所以常常覺得天下一切事情都無可作為;因為好任事,所以常常覺得天下一切事情都無不可為。老年人如夕陽殘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陽。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犢。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飛俠。老年人如釋義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潑的戲文。老年人如抽了鴉片洋煙,少年人如喝了白蘭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別行星向黑暗墜落的隕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斷增生的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不斷延伸的大鐵路。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樹,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澤,少年人如長江涓涓初發(fā)源。這些是老年人與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致情況。梁任公說:人固然有這種不同,國家也應(yīng)當(dāng)如此。

梁任公說:令人悲傷的老大啊!潯陽江頭琵琶女,正當(dāng)明月縈繞著空船,楓樹葉在秋風(fēng)中瑟瑟作響,衾被冷得象鐵,在似夢非夢的朦朧之時,回想當(dāng)年在長安繁華的紅塵中對春花賞秋月的美好意趣。清冷的長安太極、興慶宮內(nèi),滿頭白發(fā)的宮娥,在結(jié)花如穗的燈下,三三五五相對而坐,談?wù)撻_元、天寶年間的往事,譜當(dāng)年盛行宮內(nèi)的《霓裳羽衣曲》。在長安東門外種瓜的召平,對著身邊的妻子,戲逗自己的孩子,回憶禁衛(wèi)森嚴(yán)的侯門之內(nèi)歌舞雜沓、明珠撒地的盛況。拿破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阿拉比被幽禁在斯里蘭卡,與三兩個看守的獄吏,或者前來拜訪的好事的人,談當(dāng)年佩著短刀獨自騎馬馳騁中原,席卷歐洲大地,浴血奮戰(zhàn)在海港、大樓,一聲怒喝,令萬國震驚恐懼的豐功偉業(yè),起初高興得拍桌子,繼而拍大腿感嘆,最后持鏡自照。真可嘆啊,滿臉皺紋、牙齒落盡,白發(fā)正堪一把,已頹然衰老了!象這些人,除了憂郁以外沒有別的思緒,除了悲慘以外沒有其他天地;除了萎靡不振以外沒有其他精神寄托,除了嘆息以外沒有別的聲息,除了等死以外沒有其他事情。美人和英雄豪杰尚且如此,何況平平常常、碌碌無為之輩呢?生平的親戚朋友,都已入于墳?zāi)梗蝗粘F鹁语嬍常蕾囉趧e人。今日得過且過,匆匆哪知他日如何?今年得過且過,哪里有閑暇去考慮明年?普天之下令人灰心喪氣的事,沒有更甚于老大的了。對于這樣的人,而要希望他有上天攬云的手段,扭轉(zhuǎn)乾坤的本領(lǐng),挾山跨海的意志氣概,能還是不能?

真是可悲啊,我們中國果真已經(jīng)是老大帝國了嗎?站在今天以縱覽往昔,堯、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漢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杰;漢代唐代以來的文學(xué),是何等的興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間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顯赫。歷史家所鋪敘記載的,文學(xué)家所盡情謳歌的,哪一樣不是我們國民少年時代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陳跡呢!而今頹然衰老了!昨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又割去十座城,處處窮得鼠雀不見蹤影,夜夜擾得雞犬不得安寧。全國的土地財產(chǎn),已成為別人懷中的肥肉;四萬萬父兄同胞,已成注名于他人戶冊上的奴隸,這難道不就象“老大嫁作商人婦”的人一樣嗎?可悲啊,請君莫說當(dāng)年事,衰老憔悴的光陰不忍目睹!象束手待斃的楚囚相對,孤單地自顧垂危的身影,性命險危,可謂朝不保夕,國家成為等死的國家,國民成為等死的國民。萬事已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一切都聽?wèi){他人作弄,也沒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梁任公說:我們中國果真是老大帝國嗎?這是今天地球上的一大問題。如果是老大帝國,那么中國就是過去的國家,即地球上原來就有這個國家,而今漸漸消滅了,以后的命運大概也差不多快完結(jié)了。如果不是老大帝國,那么中國就是未來的國家,即地球上過去從未出現(xiàn)這個國家,而今漸漸發(fā)達起來,以后的前程正來日方長。要想判斷今日的中國是老大?還是少年?則不可不先弄清“國”字的涵義。所謂國家,到底是什么呢?那是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住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治理他們這塊土地上的事情,自己制定法律而自己遵守它;有主權(quán),有服從,人人是有主權(quán)的人,人人又是遵守法律的人,如果做到這樣,這就可以稱之為名符其實的國家。地球上開始有名符其實的國家,只是近百年以來的事。完全名符其實的,是壯年的事情。未能完全合格而漸漸演進成名符其實的,是少年的事情。所以我可以用一句話判斷他們說:歐洲列國今天是壯年國,而我們中國今天是少年國。

大凡古代中國,雖然有國家的名義,然而并未具備國家的形式。或是作為家族的國家,或是作為酋長的國家,或是作為封建諸侯的國家,或是作為一王專制的國家。雖種類不一樣,總而言之,他們對于國家應(yīng)具備的體制來說,都是有其中一部分而缺少另一部分。正如嬰兒從胚胎變成兒童,他身體上一兩種肢體器官,先開始發(fā)育形成,此外的部分雖已基本具備,但尚未能得到它的用處。所以唐虞堯舜以前為我國的胚胎時代,殷周之際為我國的乳哺時代,從孔子而來直至現(xiàn)在是兒童時代。逐漸發(fā)達,至今才開始將進入兒童以上的少年時代。他的發(fā)育成長之所以如此遲緩的原因,是歷代的民賊阻礙遏止他生機的結(jié)果。猶如童年多病,反而象衰老的樣子,有的甚至懷疑他死期就要到了,而不知道他全是因為沒有完全成長沒有名符其實的緣故。這不是針對過去說的,而是放眼未來說的。

況且我們中國的過去,哪里曾出現(xiàn)過所謂的國家呢?不過僅僅有過朝廷罷了!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自立于這個地球上既有數(shù)千年,然而問一問這個國家叫什么名稱,則竟沒有名稱。前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的,都是朝廷的名稱罷了。所謂朝廷,乃是一家的私有財產(chǎn)。所謂國家,乃是人民公有的財產(chǎn)。朝代有朝代的老與少,國家也有國家的老與少。朝廷與國家既是不同的事物,那么不能以朝廷的老少指代國家老少的道理就很明白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時代,是周朝的少年時代。至幽王、厲王、桓王、赧王時代,就是周朝的老年時代了。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時代,是漢朝的少年時代。至元帝、平帝、桓帝、靈帝時代,就是漢朝的老年時代了。自漢以后各代,沒有一個朝代不具有少年時代和老年時代的。凡此種種稱為一個朝廷老化是可以的,稱為一個國家老化就不可以。一個朝廷衰老將死,猶如一個人衰老將死一樣,與我所說的中國有什么相干呢。那么,我們中國,只不過以前尚未出現(xiàn)在世界上,而今才剛剛開始萌芽罷了。天地是多么廣大啊,前途是多么遼闊啊,多么美啊我的少年中國!

瑪志尼,是意大利三杰中的魁首。因為國家的事被判罪,逃竄到其他國家。于是創(chuàng)立一個會,叫做“少年意大利”。全國有志之士,象云涌霧集一般響應(yīng)他。最后終于統(tǒng)一復(fù)興舊邦,使意大利成為歐洲一大強國。意大利,乃是歐洲的第一老大帝國。自從羅馬帝國滅亡后,全國土地隸屬于教皇,政權(quán)卻歸之于奧地利,這大概是所謂衰老而瀕臨于死期的國家了。但產(chǎn)生一個瑪志尼,就能使全國變成少年意大利,何況我們中國確實處在少年時代呢!堂堂四百多個州的國土,凜凜然有四萬萬國民,難道就不能產(chǎn)生一個象瑪志尼這樣的人物嗎!

龔自珍詩集中有一首詩,題目叫《能令公少年行》。我曾經(jīng)十分愛讀它,喜歡體味它用意的所在。我們國民自己說自己的國家是老大的話,那便果真成老大了;我們國民自己了解自己的國家是少年,那便真是少年了。西方有句民間諺語說:“有三歲的老翁,有百歲的兒童。”那么,國家的老與少,又無確定的形態(tài),而實在是隨著國民人心的力量變化而增減的。我既看到瑪志尼能使他的國家變成少年國,我又目睹我國的官吏士民能使國家變成老大帝國。我為這一點感到恐懼!象這樣壯麗濃郁、風(fēng)度優(yōu)美舉世無雙的少年中國,竟讓歐洲和日本人稱我們?yōu)槔洗蟮蹏@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掌握國家大權(quán)的都是老朽之人。非得吟誦幾十年八股文,非得寫幾十年的考卷,非得當(dāng)幾十年的差使,非得熬幾十年的俸給,非得遞幾十年的名帖,非得唱幾十年的喏,非得磕幾十年的頭,非得請幾十年的安,否則必定不能得到一官,提升一職。那些在朝中任正副部長以上,外出擔(dān)任監(jiān)司以上官職的,一百人當(dāng)中,其中五官不全的,大概有九十六七人。不是眼瞎就是耳聾,不是手打顫就是腳瘸跛,再不就是半身風(fēng)癱,他自己自身的飲食走路、看東西、聽聲音、說話,尚且不能自己處理,必須由三四個人在左右扶著他挾著他,才能過日子,象這樣而要叫他擔(dān)負起國家大事,這與豎起無數(shù)木偶而讓他們治理天下有什么兩樣呢!況且那些家伙,自從他少年壯年的時候就本已不知道亞細亞、歐羅巴是什么地方,漢高祖唐太宗是哪一朝皇帝,還嫌他愚笨僵化腐敗沒有到達極點,又必定要去搓磨他,陶冶他,等他腦髓已經(jīng)干涸,血管已經(jīng)堵塞,氣息奄奄,與死鬼作鄰居之時,然后將我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交付在他手中。真可悲啊!老大帝國,確實是老大啊!而他們那些人,積聚了自己幾十年的八股、白折、當(dāng)差、捱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千苦萬辛,才剛剛得到這個紅頂花翎的官服,中堂大人的名號,于是使出他全副的精神,用盡他畢生的力量,以保持它。就象那乞丐拾到金子一錠,雖然轟隆隆的響雷盤旋在他的頭頂上,而雙手仍緊抱著他裝錢的囊袋,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想顧及,不是他想知道,不是他想聽到的了。在這個時候你告訴他要亡國了,要瓜分了,他怎么會跟從你聽這些消息,怎么會跟從你相信這些消息!即使果真亡了,果真被瓜分了,而我今年已七十歲了,八十歲了,但只求這一兩年之內(nèi),洋人不來,強盜不起,我已快活地過了一世了!如果不得已,就割讓兩三個省的土地雙手獻上以示恭賀敬禮,以換取我?guī)讉€衙門;賣幾百萬人民作為仆人奴隸,以贖取我一條老命,有什么不可?有什么難辦?真是可悲啊!今天所謂的老后、老臣、老將、老吏,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手段,全都在這里了。西風(fēng)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顏白盡頭。讓走無常來當(dāng)醫(yī)生,攜著催命符以祝壽,唉,令人悲痛啊!以用這樣的辦法來統(tǒng)治國家,這哪能不老而將死呢,甚至我怕他未到年歲就夭折了。

梁任公說: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國的,是中國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創(chuàng)建未來的少年中國的,是中國少年一代的責(zé)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么可說的,他們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日子不遠了,而我們少年才是新來并將與世界結(jié)緣。如租賃房屋的人一樣,他們明天就將遷到別的地方去住,而我們今天才搬進這間屋子居住。將要遷居別處的人,不愛護這間屋子的窗戶,不清掃治理這間房舍的庭院走廊,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至于象我們少年人,前程浩浩遠大,回顧遼闊深遠。中國如果成為牛馬奴隸,那么烹燒、宰割、鞭打的慘酷遭遇,只有我們少年承受。中國如果稱霸世界,主宰地球,那么發(fā)號施令左顧右盼的尊貴光榮,也只有我們少年享受;這對于那些氣息奄奄將與死鬼做鄰居的老朽有什么關(guān)系?他們?nèi)绻粚Υ@一問題還可以說得過去。我們?nèi)绻坏貙Υ@一問題,就說不過去了。假如使全國的少年果真成為充滿朝氣的少年,那么我們中國作為未來的國家,它的進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國的少年也變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們中國就會成為從前那樣的國家,它的滅亡不久就要到來。所以說今天的責(zé)任,不在別人身上,全在我們少年身上。少年聰明我國家就聰明,少年富裕我國家就富裕,少年強大我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我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我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我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于世界,我國家就稱雄于世界。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涌奔瀉浩浩蕩蕩;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fēng)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歷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將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將與祖國萬壽無疆!

【作品概述】

《少年中國說》是清朝末年梁啟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寫于戊戌變法失敗后的1900年,文中極力歌頌少年的朝氣蓬勃,指出封建統(tǒng)治下的中國是“老大帝國”,熱切希望出現(xiàn)“少年中國”,振奮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強烈的鼓勵性。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對少年中國的熱愛和期望。

【作品原文】

日 本 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jīng)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jīng)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茍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喜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fā)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梁啟超曰:傷哉,老大也!潯陽江頭琵琶婦,當(dāng)明月繞船,楓葉瑟瑟,衾寒于鐵,似夢非夢之時,追想洛陽塵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宮南內(nèi),白發(fā)宮娥,一燈如穗,三五對坐,談開元、天寶間遺事,譜《霓裳羽衣曲》。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孺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遝之盛事。拿破侖之流于厄蔑,阿剌飛之幽于錫蘭,與三兩監(jiān)守吏,或過訪之好事者,道當(dāng)年短刀匹馬馳騁中原,席卷歐洲,血戰(zhàn)海樓,一聲叱咤,萬國震恐之豐功偉烈,初而拍案,繼而撫髀,終而攬鏡。嗚呼,面皴齒盡,白發(fā)盈把,頹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無心事,舍悲慘之外無天地,舍頹唐之外無日月,舍嘆息之外無音聲,舍待死之外無事業(yè)。美人豪杰且然,而況尋常碌碌者耶?生平親友,皆在墟墓;起居飲食,待命于人。今日且過,遑知他日?今年且過,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氣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挾山超海之意氣,能乎不能?

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漢武,若何之雄杰;漢唐來之文學(xué),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歷史家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而今頹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十八省之土地財產(chǎn),已為人懷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為人注籍之奴,豈所謂“老大嫁作商人婦”者耶?嗚呼!憑君莫話當(dāng)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對,岌岌顧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一國之民為待死之民。萬事付之奈何,一切憑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問題也。如其老大也,則是中國為過去之國,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國,而今漸澌滅,他日之命運殆將盡也。如其非老大也,則是中國為未來之國,即地球上昔未現(xiàn)此國,而今漸發(fā)達,他日之前程且方長也。欲斷今日之中國為老大耶?為少年耶?則不可不先明“國”字之意義。夫國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權(quán),有服從,人人皆主權(quán)者,人人皆服從者。夫如是,斯謂之完全成立之國,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國也,自百年以來也。完全成立者,壯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漸進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斷之曰:歐洲列邦在今日為壯年國,而我中國在今日為少年國。

夫古昔之中國者,雖有國之名,而未成國之形也。或為家族之國,或為酋長之國,或為諸侯封建之國,或為一王專制之國。雖種類不一,要之,其于國家之體質(zhì)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嬰兒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體之一二官支,先行長成,此外則全體雖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為胚胎時代,殷周之際為乳哺時代,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為童子時代。逐漸發(fā)達,而今乃始將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長成所以若是之遲者,則歷代之民賊有窒其生機者也。譬猶童年多病,轉(zhuǎn)類老態(tài),或且疑其死期之將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過去之謂,而未來之謂也。

且我中國疇昔,豈嘗有國家哉?不過有朝廷耳!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數(shù)千年,而問其國之為何名,則無有也。夫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產(chǎn)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chǎn)也。朝有朝之老少,國有國之老少。朝與國既異物,則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為國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時代也。幽、厲、桓、赧,則其老年時代也。高、文、景、武,漢朝之少年時代也。元、平、桓、靈,則其老年時代也。自余歷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謂為一朝廷之老也則可,謂為一國之老也則不可。一朝廷之老旦死,猶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謂中國者何與焉。然則,吾中國者,前此尚未出現(xiàn)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爾。天地大矣,前途遼矣。美哉我少年中國乎!

瑪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國事被罪,逃竄異邦。乃創(chuàng)立一會,名曰“少年意大利”。舉國志士,云涌霧集以應(yīng)之。卒乃光復(fù)舊物,使意大利為歐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歐洲之第一老大國也。自羅馬亡后,土地隸于教皇,政權(quán)歸于奧國,殆所謂老而瀕于死者矣。而得一瑪志尼,且能舉全國而少年之,況我中國之實為少年時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國土,凜凜四百余兆之國民,豈遂無一瑪志尼其人者!

龔自珍氏之集有詩一章,題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嘗愛讀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國民而自謂其國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國民而自知其國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諺有之曰:“有三歲之翁,有百歲之童。”然則,國之老少,又無定形,而實隨國民之心力以為消長者也。吾見乎瑪志尼之能令國少年也,吾又見乎我國之官吏士民能令國老大也。吾為此懼!夫以如此壯麗濃郁翩翩絕世之少年中國,而使歐西日本人謂我為老大者,何也?則以握國權(quán)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幾十年八股,非寫幾十年白折,非當(dāng)幾十年差,非捱幾十年俸,非遞幾十年手本,非唱幾十年喏,非磕幾十年頭,非請幾十年安,則必不能得一官、進一職。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外任監(jiān)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備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則耳聾,非手顫則足跛,否則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飲食步履視聽言語,尚且不能自了,須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責(zé)之以國事,是何異立無數(shù)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輩者,自其少壯之時既已不知亞細亞、歐羅巴為何處地方,漢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猶嫌其頑鈍腐敗之未臻其極,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腦髓已涸,血管已塞,氣息奄奄,與鬼為鄰之時,然后將我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界于其手。嗚呼!老大帝國,誠哉其老大也!而彼輩者,積其數(shù)十年之八股、白折、當(dāng)差、捱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千苦萬辛,乃始得此紅頂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號,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畢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兒拾金一錠,雖轟雷盤旋其頂上,而兩手猶緊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顧也,非所知也,非所聞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國也,瓜分也,彼烏從而聽之,烏從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兩年內(nèi),洋人不來,強盜不起,我已快活過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則割三頭兩省之土地奉申賀敬,以換我?guī)讉€衙門;賣三幾百萬之人民作仆為奴,以贖我一條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難辦?嗚呼!今之所謂老后、老臣、老將、老吏者,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風(fēng)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顏白盡頭。使走無常當(dāng)醫(yī)生,攜催命符以祝壽,嗟乎痛哉!以此為國,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歲而殤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zé)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dāng)之。中國如稱霸宇內(nèi),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岳武穆《滿江紅》詞句也,作者自六歲時即口受記憶,至今喜誦之不衰。自今以往,棄“哀時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國之少年”。

【賞析】

《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是當(dāng)時發(fā)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此文影響頗大,是一篇篇幅較長的政論文,作者站在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立場上,在文中將封建古老的中國與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了鮮明的對比,極力贊揚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shè)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被公認(rèn)為梁啟超著作中思想意義最積極,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視為自己“開文章之新體,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少年中國說》開篇以駁斥西方列強和日本帝國對“我中國”的侮辱性的稱呼“老大帝國”入筆,引出梁啟超遠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中國”。作家以開闊的視野、博大的心胸,撫今追昔,在歷數(shù)唐虞郅治、秦漢雄杰、漢唐隆盛、康乾武功的基礎(chǔ)上,筆鋒頓挫,一轉(zhuǎn)而至感慨萬千:疇昔已隨歲月流轉(zhuǎn)為陳跡,“而今頹然老矣”!風(fēng)雨飄搖、山河破碎、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民為待死之民。字里行間充滿著痛心疾首的深沉焦慮與憂愁。隨后,作家從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指出造成國勢衰微的根源——“中國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襲、官員的守舊。進而,作家指出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的力量在于“中國少年”——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愛國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與此同時,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揭示了中國老朽與中國少年對于民族和時代的迥乎不同的責(zé)任心。在鮮明、冷峻的對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張。在此基礎(chǔ)上,梁啟超以激昂飽滿的詩人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幅中國少年奮發(fā)有為而少年中國豪邁崛起的振奮民志、激動人心的畫面:美哉我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觀魚惠子臺蕪沒”出自哪一首詩詞

1、“魚占何必夢”出自:《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作者是宋代詩人王阮。

2、全詩太長節(jié)選如下:

......

江西境接聯(lián)。里雖千萬遠,

身亦再三遄。必務(wù)經(jīng)行遍,

深防賑給偏。規(guī)模頒郡吏,

出納謹(jǐn)鄉(xiāng)賢。敢避風(fēng)兼雨,

周爰陌與阡。有時沉水底,

鎮(zhèn)日上山巔。不復(fù)通舟楫,

寧容坐馬韉。屐多穿石仄,

裳慣濕河壖。江步時時到,

村虛日日穿。救頭方甚急,

援手詎辭胼。疇昔雖多病,

馳驅(qū)卻自痊。已成迷曉夜,

不復(fù)憚山川。松逕行時蓋,

楊花坐處氈。光華雖備使,

蕭散類登仙。林密花頻剪,

途窮木可緣。石欹行恐壓,

溪漲涉疑漩。昔出正初吉,

今經(jīng)六下弦。奔忙馳似箭,

來往轉(zhuǎn)如圜。王事歌苞杞,

歸心卻杜鵑。力雖疲險阻,

志務(wù)報陶甄。憶昨初行日,

蕭然亦可憐。餓羸皆偃仆,

疾疫更牽纏。詎止家徒壁,

多遺屋數(shù)椽。葛根殫舊食,

筆米繼新饘。略救朝昏急,

終非肺腑便。聲音中改變,

形質(zhì)外羸孱。氣苶胸排骨,

神昏眼露圈。步欹身欲仆,

頭褪發(fā)俱卷。婦餒心成疾,

兒啼口墜涎。亂花生目睫,

炎火亢喉咽。裊裊渾無力,

昏昏只欲眠。盡攣持耒手,

頓削負薪肩。狀貌已成鬼,

號呼幾亂蟬。獸窮思曠野,

魚困想清泉。山僻無人到,

帷驚有使褰。初聞爭欲走,

稍定使來前。爾俗饑雖困,

吾君施體乾。知民方疾苦,

遣吏撫迍邅。置院收鰥寡,

分場賑市廛。貸糧招復(fù)業(yè),

散種使耕田。寒給衾禂暖。

春頒藥劑煎。凡今嚴(yán)吏責(zé),

皆是恤民編。稍見兒童集,

徐看父子牽。共爭扶杖聽,

咸樂置郵傳。茶獻迎門禮,

香浮夾道煙。耳聞身鼓舞,

心切滋潺湲。坐定徐言此,

從來未見焉。一時愆潤澤,

萬里奏艱鮮。灌溉非無桔,

精虔亦有牷。畬乾終損粟,

澉涸竟枯蓮。詩駭周宣魃,

經(jīng)書魯國蝝。坐令民皞皞,

翻作泣漣漣。平日安豐稔,

今朝乍疾顛。老羸如病馬,

壯健若飛鳶。忽見皇恩沐,

親馳使命專。聽言初挾纊,

拜賜悉鳴弦。新歲天心格,

經(jīng)時雨勢綿。東皋耕澤澤,

南畝溜濺濺。坎豆皆勤作,

根涯悉勉旃。水耕榮唪唪,

陸種藏芊芊。件件絲盈軸,

方方麥薦籩。指知食欲動,

目望酒先撋。舍北行歌暢,

村南伐鼓淵。魚占何必夢,

斗覆已明躔。甲子晴尤好,

嘉平雪記填。自今知歲歲,

.......

“疇昔”一詞的來歷?

出自《禮記·檀弓上》。

1、出自《禮記·檀弓上》,全句內(nèi)容為:“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將死也。蓋寢疫七日而歿。”

2、“疇昔”:拼音:chóu xī,釋義:往昔、日前、以前、往事等等。可以造句為:疇昔這里是一片荒地;現(xiàn)在是一幢幢樓房。

3、與“疇昔”相關(guān)的詩或文言文有:(1)、唐·李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之一:"一朝謝病游江海,疇昔相知幾人在?”;(2)東晉 陶淵明 《飲酒》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xué)仕。";(3)、初唐駱賓王 《駱臨海集》·疇昔篇 "當(dāng)時門客今何在,疇昔交朋已疏索。"(4)、《左傳·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5)、《北史·郎茂傳》:"及隋文為丞相,以書召之,言及疇昔,甚歡。"

4、近義詞有:過去、從前、以前、當(dāng)年、昔時、昔日、夙昔、往時、往日;反義詞有:將來、未來。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 》后兩段內(nèi)容。?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zé)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

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dāng)之。中國如稱霸宇內(nèi),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

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岳武穆《滿江紅》詞句也,作者自六歲時即口受記憶,至今喜誦之不衰。自今以往,棄“哀時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國之少年”。

譯文:梁任公說: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國的,是中國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創(chuàng)建未來的少年中國的,是中國少年一代的責(zé)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么可說的,他們與這個世界告別的日子不遠了,而我們少年才是新來并將與世界結(jié)緣。

如租賃房屋的人一樣,他們明天就將遷到別的地方去住,而我們今天才搬進這間屋子居住。將要遷居別處的人,不愛護這間屋子的窗戶,不清掃治理這間房舍的庭院走廊,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至于象我們少年人,前程浩浩遠大,回顧遼闊深遠。

中國如果成為牛馬奴隸,那么烹燒、宰割、鞭打的慘酷遭遇,只有我們少年承受。中國如果稱霸世界,主宰地球,那么發(fā)號施令左顧右盼的尊貴光榮,也只有我們少年享受;這對于那些氣息奄奄將與死鬼做鄰居的老朽有什么關(guān)系?他們?nèi)绻粚Υ@一問題還可以說得過去。

我們?nèi)绻坏貙Υ@一問題,就說不過去了。假如使全國的少年果真成為充滿朝氣的少年,那么我們中國作為未來的國家,它的進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國的少年也變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們中國就會成為從前那樣的國家,它的滅亡不久就要到來。

所以說今天的責(zé)任,不在別人身上,全在我們少年身上。少年聰明我國家就聰明,少年富裕我國家就富裕,少年強大我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我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我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我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于世界,我國家就稱雄于世界。

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涌奔瀉浩浩蕩蕩;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fēng)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干將劍新磨,閃射出光芒。

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歷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將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將與祖國萬壽無疆!

擴展資料:

1,創(chuàng)作背景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yán)重。《少年中國說》寫于1900年,正在戊戌變法后,作者梁啟超流亡日本之時。那年是庚子年,當(dāng)時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爆發(fā)了義和團愛國運動。帝國主義聯(lián)合起來,組成八國聯(lián)軍,勾結(jié)清政府,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當(dāng)時八國聯(lián)軍制造輿論,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是“東亞病夫”,是“一盤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強共管或瓜分。而中國人中,有一些無知昏庸者,也跟著叫嚷“中國不亡是無天理”“任何列強三日內(nèi)就可以滅亡中國”,散布悲觀情緒,民族危機空前嚴(yán)重。

戊戌變法失敗迫使梁啟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沒有就此放棄變法圖強的努力,到日本的當(dāng)年就創(chuàng)辦了《清議報》,通過媒介竭力推動維新運動的繼續(xù)。當(dāng)時帝國主義制造輿論,污蔑中國是“老大帝國”。

為了駁斥帝國主義分子的無恥濫言,也糾正國內(nèi)一些人自暴自棄、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啟超適時地寫出這篇《少年中國說》。

2,作品賞析

《少年中國說》是梁啟超的代表作之一,是當(dāng)時發(fā)表在《清議報》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響頗大,是一篇篇幅較長的政論文,作者站在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的立場上,在文中將封建古老的中國與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國作了鮮明的對比,極力贊揚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勵人們肩負起建設(shè)少年中國的重任,表達了要求祖國繁榮富強的愿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被公認(rèn)為梁啟超著作中思想意義最積極,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視為自己的代表作。

《少年中國說》開篇以駁斥西方列強和日本帝國對“我中國”的侮辱性的稱呼“老大帝國”入筆,引出梁啟超遠大而美好的政治理想——“少年中國”。

作家以開闊的視野、博大的心胸,撫今追昔,在歷數(shù)唐虞郅治、秦漢雄杰、漢唐隆盛、康乾武功的基礎(chǔ)上,筆鋒頓挫,一轉(zhuǎn)而至感慨萬千:疇昔已隨歲月流轉(zhuǎn)為陳跡,風(fēng)雨飄搖、山河破碎、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民為待死之民。字里行間充滿著痛心疾首的深沉焦慮與憂愁。

隨后,作家從政治家的遠見卓識指出造成國勢衰微的根源——“中國老朽”,亦即制度的因襲、官員的守舊。進而,作家指出創(chuàng)造少年中國的力量在于“中國少年”——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愛國志向的一代民族新人。

與此同時,形象化的表現(xiàn)手法揭示了中國老朽與中國少年對于民族和時代的迥乎不同的責(zé)任心。在鮮明、冷峻的對照中,作家提出了“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政治主張。

在此基礎(chǔ)上,梁啟超以激昂飽滿的詩人般的筆觸描繪了一幅中國少年奮發(fā)有為而少年中國豪邁崛起的振奮民志、激動人心的畫面:美哉我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從思想上來說,《少年中國說》具有強烈的抒情性。一方面,文章極具批判的力度,對中國這個“老大帝國”逐層進行解剖,并對那些手握國柄而又老朽不堪的人的心理狀態(tài)作了無情的批判。

另一方面,作者反復(fù)描述的“少年中國”則又寄托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同樣具有濃郁的抒情特質(zhì)。因此,梁啟超的“新文體”政論文往往以抒情之筆出政論之說。

《少年中國說》通篇不是用冷靜的分析、嚴(yán)密的邏輯逐層論證,而似乎是順看情感的奔流,縱橫“詩”筆而成”文”。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原文是什么?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原文如下:

日本人之稱我中國也,一則曰老大帝國,再則曰老大帝國。是語也,蓋襲譯歐西人之言也。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梁啟超曰:惡!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國在!

欲言國之老少,請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戀心;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戀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進取。惟保守也,故永舊;惟進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經(jīng)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將來也,事事皆其所未經(jīng)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茍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茍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厭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厭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可為者;惟好事也,故常覺一切事無不可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陽;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也。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戲文。老年人如鴉片煙,少年人如潑蘭地酒。老年人如別行星之隕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亞之鐵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為澤,少年人如長江之初發(fā)源。此老年與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國亦宜然。

梁啟超曰:傷哉,老大也!潯陽江頭琵琶婦,當(dāng)明月繞船,楓葉瑟瑟,衾寒于鐵,似夢非夢之時,追想洛陽塵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宮南內(nèi),白發(fā)宮娥,一燈如穗,三五對坐,談開元、天寶間遺事,譜《霓裳羽衣曲》。青門種瓜人,左對孺人,顧弄孺子,憶侯門似海珠履雜遝之盛事。拿破侖之流于厄蔑,阿剌飛之幽于錫蘭,與三兩監(jiān)守吏,或過訪之好事者,道當(dāng)年短刀匹馬馳騁中原,席卷歐洲,血戰(zhàn)海樓,一聲叱咤,萬國震恐之豐功偉烈,初而拍案,繼而撫髀,終而攬鏡。嗚呼,面皴齒盡,白發(fā)盈把,頹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無心事,舍悲慘之外無天地,舍頹唐之外無日月,舍嘆息之外無音聲,舍待死之外無事業(yè)。美人豪杰且然,而況尋常碌碌者耶?生平親友,皆在墟墓;起居飲食,待命于人。今日且過,遑知他日?今年且過,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氣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挾山超海之意氣,能乎不能?

嗚呼!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疇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漢武,若何之雄杰;漢唐來之文學(xué),若何之隆盛;康乾間之武功,若何之烜赫。歷史家所鋪敘,詞章家所謳歌,何一非我國民少年時代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陳跡哉!而今頹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處處雀鼠盡,夜夜雞犬驚。十八省之土地財產(chǎn),已為人懷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為人注籍之奴,豈所謂“老大嫁作商人婦”者耶?嗚呼!憑君莫話當(dāng)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對,岌岌顧影,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國為待死之國,一國之民為待死之民。萬事付之奈何,一切憑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國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問題也。如其老大也,則是中國為過去之國,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國,而今漸澌滅,他日之命運殆將盡也。如其非老大也,則是中國為未來之國,即地球上昔未現(xiàn)此國,而今漸發(fā)達,他日之前程且方長也。欲斷今日之中國為老大耶?為少年耶?則不可不先明“國”字之意義。夫國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權(quán),有服從,人人皆主權(quán)者,人人皆服從者。夫如是,斯謂之完全成立之國,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國也,自百年以來也。完全成立者,壯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漸進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斷之曰:歐洲列邦在今日為壯年國,而我中國在今日為少年國。

夫古昔之中國者,雖有國之名,而未成國之形也。或為家族之國,或為酋長之國,或為諸侯封建之國,或為一王專制之國。雖種類不一,要之,其于國家之體質(zhì)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嬰兒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體之一二官支,先行長成,此外則全體雖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為胚胎時代,殷周之際為乳哺時代,由孔子而來至于今為童子時代。逐漸發(fā)達,而今乃始將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長成所以若是之遲者,則歷代之民賊有窒其生機者也。譬猶童年多病,轉(zhuǎn)類老態(tài),或且疑其死期之將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過去之謂,而未來之謂也。

且我中國疇昔,豈嘗有國家哉?不過有朝廷耳!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數(shù)千年,而問其國之為何名,則無有也。夫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者,則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產(chǎn)也。國也者,人民之公產(chǎn)也。朝有朝之老少,國有國之老少。朝與國既異物,則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為國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時代也。幽、厲、桓、赧,則其老年時代也。高、文、景、武,漢朝之少年時代也。元、平、桓、靈,則其老年時代也。自余歷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謂為一朝廷之老也則可,謂為一國之老也則不可。一朝廷之老旦死,猶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謂中國者何與焉。然則,吾中國者,前此尚未出現(xiàn)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爾。天地大矣,前途遼矣。美哉我少年中國乎!

瑪志尼(29)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國事被罪,逃竄異邦。乃創(chuàng)立一會,名曰“少年意大利”。舉國志士,云涌霧集以應(yīng)之。卒乃光復(fù)舊物,使意大利為歐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歐洲之第一老大國也。自羅馬亡后,土地隸于教皇,政權(quán)歸于奧國,殆所謂老而瀕于死者矣。而得一瑪志尼,且能舉全國而少年之,況我中國之實為少年時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國土,凜凜四百余兆之國民,豈遂無一瑪志尼其人者!

龔自珍氏之集有詩一章,題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嘗愛讀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國民而自謂其國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國民而自知其國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諺有之曰:“有三歲之翁,有百歲之童。”然則,國之老少,又無定形,而實隨國民之心力以為消長者也。吾見乎瑪志尼之能令國少年也,吾又見乎我國之官吏士民能令國老大也。吾為此懼!夫以如此壯麗濃郁翩翩絕世之少年中國,而使歐西日本人謂我為老大者,何也?則以握國權(quán)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幾十年八股,非寫幾十年白折,非當(dāng)幾十年差,非捱幾十年俸,非遞幾十年手本,非唱幾十年喏,非磕幾十年頭,非請幾十年安,則必不能得一官、進一職。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外任監(jiān)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備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則耳聾,非手顫則足跛,否則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飲食步履視聽言語,尚且不能自了,須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責(zé)之以國事,是何異立無數(shù)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輩者,自其少壯之時既已不知亞細亞、歐羅巴為何處地方,漢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猶嫌其頑鈍腐敗之未臻其極,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腦髓已涸,血管已塞,氣息奄奄,與鬼為鄰之時,然后將我二萬里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界于其手。嗚呼!老大帝國,誠哉其老大也!而彼輩者,積其數(shù)十年之八股、白折、當(dāng)差、捱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千苦萬辛,乃始得此紅頂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號,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畢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兒拾金一錠,雖轟雷盤旋其頂上,而兩手猶緊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顧也,非所知也,非所聞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國也,瓜分也,彼烏從而聽之,烏從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兩年內(nèi),洋人不來,強盜不起,我已快活過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則割三頭兩省之土地奉申賀敬,以換我?guī)讉€衙門;賣三幾百萬之人民作仆為奴,以贖我一條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難辦?嗚呼!今之所謂老后、老臣、老將、老吏者,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風(fēng)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顏白盡頭。使走無常(43)當(dāng)醫(yī)生,攜催命符以祝壽,嗟乎痛哉!以此為國,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歲而殤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國者,則中國老朽之冤業(yè)也。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zé)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與此世界作別之日不遠矣,而我少年乃新來而與世界為緣。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將遷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處。將遷居者,不愛護其窗櫳,不潔治其庭廡,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顧茫茫。中國而為牛為馬為奴為隸,則烹臠鞭棰之慘酷,惟我少年當(dāng)之。中國如稱霸宇內(nèi),主盟地球,則指揮顧盼之尊榮,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氣息奄奄與鬼為鄰者何與焉?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則吾中國為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使舉國之少年而亦為老大也,則吾中國為過去之國,其澌亡可翹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責(zé)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fēng)塵翕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fā)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此岳武穆《滿江紅》詞句也,作者自六歲時即口受記憶,至今喜誦之不衰。自今以往,棄“哀時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國之少年”。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4592.html

“包含疇昔雖多病如何的詞條” 的相關(guān)文章

杜甫真跡多少錢(杜甫書法真跡)

杜甫真跡多少錢(杜甫書法真跡)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杜甫真跡多少錢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杜甫書法真跡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銅器上有杜甫字體會值錢嗎? 不一定值錢,如果是文物的話,一般講究的是來歷,沒來歷看看有什么銘文、題記。啥都沒有的看看雕刻風(fēng)格看出大...

寫夏的詩句都有哪些(關(guān)于夏的詩句都有哪些)

寫夏的詩句都有哪些(關(guān)于夏的詩句都有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wù)剬懴牡脑娋涠加心男约瓣P(guān)于夏的詩句都有哪些對應(yīng)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guān)于夏的詩句古詩有哪些? 關(guān)于夏的古詩:(一)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二)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李重元《憶王孫夏詞》(三)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

數(shù)問夜如何上句(數(shù)問夜如何什么意思)

數(shù)問夜如何上句(數(shù)問夜如何什么意思)

很多朋友對于數(shù)問夜如何上句和數(shù)問夜如何什么意思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春宿左省古詩第一句是如何扣題的 詩眼是“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這首詩是上四句寫景,下四句寫情,勾勒了作者夜宿左省的所見所思。全詩層次鮮明,先描寫景色,首句寫暮色初臨,有花有鳥,...

帶冬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帶冬的古詩有哪些?)

帶冬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帶冬的古詩有哪些?)

今天給各位分享帶冬的詞語和詩句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帶冬的古詩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關(guān)于冬天的古詩和詞語。 【與冬天相關(guān)的古詩:】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

一春酒費知多少(一兩春酒多少錢一瓶)

一春酒費知多少(一兩春酒多少錢一瓶)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一春酒費知多少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一兩春酒多少錢一瓶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寫景的古詩詞 賦得春風(fēng)扇微和 【唐】范傳正 曖曖當(dāng)遲日,微微扇好風(fēng)。吹搖新葉上,光動淺花中。 澹蕩凝清晝,氤氳曖碧空。稍看生...

關(guān)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關(guān)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二年級)

關(guān)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關(guān)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二年級)

很多朋友對于關(guān)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和關(guān)于放鵝的古詩有哪些二年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鵝的詩句100首有哪些? 1. 關(guān)于鵝的詩句關(guān)于鵝的詩句 1. 鵝的古詩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題鵝 【唐】李商隱 眠沙臥...

詩句關(guān)于風(fēng)的詩句有哪些(詩句關(guān)于風(fēng)的詩句有哪些二年級)

詩句關(guān)于風(fēng)的詩句有哪些(詩句關(guān)于風(fēng)的詩句有哪些二年級)

很多朋友對于詩句關(guān)于風(fēng)的詩句有哪些和詩句關(guān)于風(fēng)的詩句有哪些二年級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風(fēng)的古詩有哪些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下面,我為大家分享描寫風(fēng)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風(fēng)》 唐·李世民 蕭條起關(guān)塞,搖飏下蓬瀛。 拂...

與白相關(guān)的詩句有哪些(關(guān)于白的詩句古詩大全)

與白相關(guān)的詩句有哪些(關(guān)于白的詩句古詩大全)

很多朋友對于與白相關(guān)的詩句有哪些和關(guān)于白的詩句古詩大全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白的詩句古詩大全 ;?????1.含白的詩句??????含白的詩句:??????1、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2、朝...

杜甫被貶職到哪里(杜甫有被貶的經(jīng)歷嗎)

杜甫被貶職到哪里(杜甫有被貶的經(jīng)歷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杜甫被貶職到哪里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杜甫有被貶的經(jīng)歷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杜甫一生官職變化? 天寶六年(747年),玄宗詔天下“通一藝者”到長安應(yīng)試,杜甫也參加了考試。由于權(quán)相李林甫編導(dǎo)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參加考試的士子全部落選。...

杜甫作的詩有哪些(杜甫作的詩有什么)

杜甫作的詩有哪些(杜甫作的詩有什么)

很多朋友對于杜甫作的詩有哪些和杜甫作的詩有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的古詩有哪些大全 杜甫的古詩有比較多,接近300首,下面提供15首供你參考。1、《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2、《江畔獨步尋花》黃四...

發(fā)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fā)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