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四時夏里面有哪些(四時讀詩春夏秋冬)
大家好,關于讀詩四時夏里面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四時讀詩春夏秋冬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夏日的四時田園雜興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注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賞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后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干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閑,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閑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于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誰能告訴我《四時田園雜興》的寫夏季的12首詩
只有這幾首了,希望對你有用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葉,獨自編闌鴨陣歸。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新筑場泥鏡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聲里輕雷動,一夜連枷響到明。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讀詩四時夏讀后感
《夏》實在令我拍案叫絕!他擺脫歷代文人贊賞春花秋月的窠臼,構思新穎,匠心獨運。
設若單單著眼于夏的苦澀,那也不足為奇。這篇文章之所以與眾不同,是由于作者極力贊美夏的“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試想一下:那夏景之美與農民之勤繪成的一副副水乳交融的“景美人勤圖”不堪稱夏日一絕嗎?歷代被人們所厭惡的夏就這樣被以神來之筆繪成了人人向往的金色之夏、收獲之夏、希望之夏!
寫作技巧也是文章的一個亮點。無論是比喻,還是擬人都竭力擺脫空洞,具體的讓讀者可以看見、可以摸著。文中說,夏的色彩是金黃的。它以碧波、嫩竹似的春之綠和夕陽、紅葉似的秋之赤進行對比,那么形象、生動。既豐富了讀者的視覺感受,又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我以前曾是那么的討厭夏,可如今(讀了《夏》以后)卻對夏充滿了濃濃的喜愛之情!細細回味,夏的確有許多被眾人忽略的閃光點:那連綿的蟬鳴,象一支蓬蓬勃發的夏的贊歌;那翻滾的麥浪,是一片夏的收獲之海;那火紅的太陽,似收獲以后農民的笑臉……而這些,只有懂得“幸福里浸著苦澀的人”才會明白。
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詩各有哪些
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夏: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人說秋日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冬: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關于讀詩四時夏里面有哪些和四時讀詩春夏秋冬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