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歌(短歌行中對酒當歌)
很多朋友對于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歌和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短歌行·對酒當歌
曹操 短歌行對酒當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及注釋】
面對美酒應該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愁長久難以散去。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喝酒方可解脫。有才識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牽掛。只因為你的緣故啊,讓我思念到如今。麋鹿找到了艾蒿,就會相呼相鳴。我要是有了嘉賓,一定要鼓瑟吹笙。那皎潔的月亮呦,何時可以摘取呢?因此而憂心啊,一直不曾斷絕。來吧朋友!越過那田間小道,別管他阡陌縱橫。有勞你枉駕前來,讓我們永遠相依。歡飲暢談,重溫那往日的恩情。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顯得暗淡了,一群烏鴉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山不會滿足自己的雄偉,海再深也不自滿。若如周公那樣禮待賢才,天下人心皆歸向于我也。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詩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賞析】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我們現(xiàn)在按照詩意分為四節(jié)來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diào)他非常發(fā)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來他是苦于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里為求賢而發(fā)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對酒當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diào)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yè)。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fā)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nèi)松拖蟪赌菢右子谙В瑲q月流逝已經(jīng)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所以一經(jīng)分析便不難看出,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調(diào)子來發(fā)端,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說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diào)子更能打開處于下層、多歷艱難、又急于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愁這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nèi)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應該得到恰當?shù)臍v史評價。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幾何發(fā)端,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這可以說基本上懂得了曹操發(fā)愁的含意;不過所謂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還未免說得迂遠。曹操當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全中國。與漢高祖唱《大風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兀坑蛇@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xiàn)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他這種深細婉轉的用心,在《求賢令》之類的文件中當然無法盡情表達;而《短歌行》作為一首詩,就能抒發(fā)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fā)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xiàn)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本來在《詩經(jīng)》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里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沈吟《子衿》一詩的思念對象。正因為這樣,此詩流傳開去,才會起到巨大的社會作用。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這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diào)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說是全詩中的兩個主題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題旋律的復現(xiàn)和變奏。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第一個八句;后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第二個八句。表面看來,意思上是與前十六句重復的,但實際上由于主題旋律的復現(xiàn)和變奏,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復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說賢才已經(jīng)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fā)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課本中掇的解釋為:拾取,采取。何時可掇: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說這種話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現(xiàn),因為曹操不斷在延攬人才,那么后來者會不會顧慮人滿為患呢?所以曹操在這里進一步表示,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yōu)待。關于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里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這說明他看出了這四句是比喻,但光說客子未免空泛;實際上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他們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旁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在濃郁的詩意中透露著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這恰恰說明曹操很會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達理的姿態(tài)來吸引和爭取人才。而象這樣一種情味,也是充分發(fā)揮了詩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我,確切地點明了本詩的主題。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韓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shù)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夸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是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xiàn)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借用了《管仲行解》中陳沆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jié),何以來之?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亦見《詩比興箋》)這些話是很有助于說明本詩的背景、主題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短歌行
世人求富貴,多為奉嗜欲。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
問君少年日,苦學將干祿。負笈塵中游,抱書雪前讀。
布衾不周體,藜茹才充腹。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奴溫新挾纊,馬肥初食粟。未敢議歡游,尚為名檢束。
耳目聾暗后,堂上調(diào)絲竹。牙齒缺落時,盤中堆酒肉。
彼來此已去,外馀中不足。少壯與榮華,相避如寒燠。
青云去地遠,白日經(jīng)天速。從古無奈何,短歌聽一曲。
作品賞析
奉嗜欲:一作身嗜欲。雪前宿:一作雪前讀。
短歌行 曹操
短歌行
作者:曹操
原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 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海 一作:水)
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與我。
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之歌。當,是唱歌的意思。
幾何:多少。
去日苦多: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沒有實際意義。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里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
呦呦:鹿叫的聲音。
鼓:彈。
蘋:艾蒿。
何時可掇(duō):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同“宴”(原文中讌為“讠燕”)。
匝(zā):周,圈。
曹操 短歌行·周西伯昌
《短歌行周西伯昌》
作者:曹操
原文: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jié)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
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并稱夷吾,
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
是其名紛葩。
注釋:
1、斧鉞(yu):古代兵器。
2、譎(ju):詭詐。
3、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4、胙(zu):古代祭祀時供的肉。
5、圭瓚(zn):古代的一種玉制酒器。
6、鬯(chng):古代祭祀用的酒。
7、盧弓矢千,虎賁(bēn):勇士武王。
8、葩(pā):花。
翻譯:
姬昌受封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為三份,他有其中兩分。
整治貢品來進奉,不失臣子的職責。
只因為崇侯進讒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為送禮而赦免,受賜斧鉞征伐的權利。
他被孔丘稱贊,品德高尚地位顯。
始終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傳遍。
齊桓公擁周建立功業(yè)存亡繼絕為霸首。
聚合諸侯捍衛(wèi)中原,匡正天下功業(yè)千秋。
行為磊落不欺詐,美德流傳于身后。
孔子贊美齊桓公,也稱贊管仲。
百姓深深受他的恩惠,制服荊蠻無左人。
天子賜肉與桓公,命其無拜來接受。
桓公稱小白不敢,天子的威嚴就在咫尺前。
晉文公繼承來稱霸,親身尊奉周天王。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晉文公聲望鎮(zhèn)諸侯,從其風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部傳遍,名聲只次于齊桓公。
佯裝稱周王出去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陽。
以臣召君乖于禮因此大眾議論紛紛。
賞析: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zhàn)。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于船頭,慷慨而歌。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據(jù)勢力,控制了朝政。他又親率八十三萬大軍,直達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消滅孫權和劉備,進而統(tǒng)一全中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擺酒設樂,款待眾將。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長江宛如橫飄的一條素帶。再看船上眾將,個個錦衣繡襖,好不威風。曹操告訴眾將官:我自起兵以來,為國除害,掃平四海,使天下太平。東方人來道謝,曹操非常高興,先以酒奠長江,隨后滿飲三大杯。并橫槊告訴眾將說:我拿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達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在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們跟著和。接著,他唱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曹操 短歌行·對酒當歌
《短歌行對酒當歌》
作者: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翻譯:
面對美酒應該高歌,
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早晨的露水,
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
憂愁長久難以散去。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
唯有喝酒方可解脫。
有才識的人啊,
是我深深的牽掛。
只因為你的緣故啊,
讓我思念到如今。
麋鹿找到了艾蒿,
就會相呼相鳴。
我要是有了嘉賓,
一定要鼓瑟吹笙。
那皎潔的月亮呦,
何時可以摘取呢?
因此而憂心啊,
一直不曾斷絕。
來吧朋友!
越過那田間小道,
別管他阡陌縱橫。
有勞你枉駕前來,
讓我們永遠相依。
歡飲暢談,
重溫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如此明亮,
星光也顯得暗淡了,
一群烏鴉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
卻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
山不會滿足自己的雄偉,
海再深也不自滿。
若如周公那樣禮待賢才,
天下人心皆歸向于我也。
賞析: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短歌行》原來有六解(即六個樂段),我們現(xiàn)在按照詩意分為四節(jié)來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diào)他非常發(fā)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來他是苦于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yè)。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里為求賢而發(fā)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于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對酒當歌八句,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diào)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yè)。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fā)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nèi)松拖蟪赌菢右子谙В瑲q月流逝已經(jīng)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里來施展抱負。所以一經(jīng)分析便不難看出,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調(diào)子來發(fā)端,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說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diào)子更能打開處于下層、多歷艱難、又急于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愁這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nèi)容,也就是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么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里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于后者,應該得到恰當?shù)臍v史評價。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幾何發(fā)端,蓋傳所謂古之王者知壽命之不長,故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這可以說基本上懂得了曹操發(fā)愁的含意;不過所謂并建圣哲,以貽后嗣還未免說得迂遠。曹操當時考慮的是要在他自己這一生中結束戰(zhàn)亂,統(tǒng)一全中國。與漢高祖唱《大風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jīng)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回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yōu)槭裁床恢鲃觼硗侗嘉夷兀坑蛇@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體現(xiàn)了文藝創(chuàng)作的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他這種深細婉轉的用心,在《求賢令》之類的文件中當然無法盡情表達;而《短歌行》作為一首詩,就能抒發(fā)政治文件所不能抒發(fā)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緊接著他又引用《詩經(jīng)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到我這里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并合作的。這八句仍然沒有明確地說出求才二字,因為曹操所寫的是詩,所以用了典故來作比喻,這就是婉而多諷的表現(xiàn)方法。同時,但為君故這個君字,在曹操的詩中也具有典型意義。本來在《詩經(jīng)》中,這君只是指一個具體的人;而在這里則具有了廣泛的意義:在當時凡是讀到曹操此詩的賢士,都可以自認為他就是曹操為之沈吟《子衿》一詩的思念對象。正因為這樣,此詩流傳開去,才會起到巨大的社會作用。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這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diào)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說是全詩中的兩個主題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題旋律的復現(xiàn)和變奏。前四句又在講憂愁,是照應第一個八句;后四句講賢才到來,是照應第二個八句。表面看來,意思上是與前十六句重復的,但實際上由于主題旋律的復現(xiàn)和變奏,因此使全詩更有抑揚低昂、反復詠嘆之致,加強了抒情的濃度。再從表達詩的文學主題來看,這八句也不是簡單重復,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說賢才已經(jīng)來了不少,我們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滿足,我仍在為求賢而發(fā)愁,希望有更多的賢才到來。天上的明月常在運行,不會停止(掇通輟,晉樂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輟,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課本中掇的解釋為:拾取,采取。何時可掇: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同樣,我的求賢之思也是不會斷絕的。說這種話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現(xiàn),因為曹操不斷在延攬人才,那么后來者會不會顧慮人滿為患呢?所以曹操在這里進一步表示,他的求賢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樣不會終止,人們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顧慮,早來晚來都一樣會受到優(yōu)待。關于這一點作者在下文還要有更加明確的表示,這里不過是承上啟下,起到過渡與襯墊的作用。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月明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這說明他看出了這四句是比喻,但光說客子未免空泛;實際上這是指那些猶豫不定的人才,他們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所以曹操以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fā)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旁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在濃郁的詩意中透露著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這恰恰說明曹操很會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達理的姿態(tài)來吸引和爭取人才。而象這樣一種情味,也是充分發(fā)揮了詩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我,確切地點明了本詩的主題。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韓詩外傳》,據(jù)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shù)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夸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是突出地表現(xiàn)了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xiàn)了人才越多越好,決不會有人滿之患。借用了《管仲行解》中陳沆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則南馳耳。分奔蜀吳,棲皇未定,若非吐哺折節(jié),何以來之?山不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厭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厭士,故天下歸心。(亦見《詩比興箋》)這些話是很有助于說明本詩的背景、主題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短歌行 曹操
短歌行
作者:曹操
原文: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談讌 一作:談宴)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海 一作:水)
譯文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么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么時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涌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里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愿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歸順與我。
注釋
對酒當歌:一邊喝著酒,一邊唱之歌。當,是唱歌的意思。
幾何:多少。
去日苦多:苦于過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
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里沒有實際意義。
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詩經(jīng)·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里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里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沉吟:原指小聲叨念和思索,這里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
呦(yōu)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詩經(jīng)·小雅·鹿鳴》。
呦呦:鹿叫的聲音。
鼓:彈。
蘋:艾蒿。
何時可掇(duō):什么時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里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讌(yàn):同“宴”(原文中讌為“讠燕”)。
匝(zā):周,圈。
曹操 短歌行·周西伯昌
《短歌行周西伯昌》
作者:曹操
原文:
周西伯昌,懷此圣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jié)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后見赦原,賜之斧鉞,
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并稱夷吾,
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
是其名紛葩。
注釋:
1、斧鉞(yu):古代兵器。
2、譎(ju):詭詐。
3、孔子所嘆,并稱夷吾,民受其恩。
4、胙(zu):古代祭祀時供的肉。
5、圭瓚(zn):古代的一種玉制酒器。
6、鬯(chng):古代祭祀用的酒。
7、盧弓矢千,虎賁(bēn):勇士武王。
8、葩(pā):花。
翻譯:
姬昌受封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
殷朝土地為三份,他有其中兩分。
整治貢品來進奉,不失臣子的職責。
只因為崇侯進讒言,而受冤拘禁。
后因為送禮而赦免,受賜斧鉞征伐的權利。
他被孔丘稱贊,品德高尚地位顯。
始終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傳遍。
齊桓公擁周建立功業(yè)存亡繼絕為霸首。
聚合諸侯捍衛(wèi)中原,匡正天下功業(yè)千秋。
行為磊落不欺詐,美德流傳于身后。
孔子贊美齊桓公,也稱贊管仲。
百姓深深受他的恩惠,制服荊蠻無左人。
天子賜肉與桓公,命其無拜來接受。
桓公稱小白不敢,天子的威嚴就在咫尺前。
晉文公繼承來稱霸,親身尊奉周天王。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
晉文公聲望鎮(zhèn)諸侯,從其風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全部傳遍,名聲只次于齊桓公。
佯裝稱周王出去巡狩,招其天子到河陽。
以臣召君乖于禮因此大眾議論紛紛。
賞析:
《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zhàn)。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于船頭,慷慨而歌。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據(jù)勢力,控制了朝政。他又親率八十三萬大軍,直達長江北岸,準備渡江消滅孫權和劉備,進而統(tǒng)一全中國。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氣晴朗,風平浪靜,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擺酒設樂,款待眾將。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長江宛如橫飄的一條素帶。再看船上眾將,個個錦衣繡襖,好不威風。曹操告訴眾將官:我自起兵以來,為國除害,掃平四海,使天下太平。東方人來道謝,曹操非常高興,先以酒奠長江,隨后滿飲三大杯。并橫槊告訴眾將說:我拿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收袁紹,深入塞北,直達遼東,縱橫天下,頗不負大丈夫之志,在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們跟著和。接著,他唱曰: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辭平調(diào)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最初的古辭已經(jīng)失傳。樂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這首。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來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tǒng)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diào)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fā)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fā)的政令。
曹操短歌行賞析
曹操短歌行賞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幽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賞析】
曹操是漢末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雅好詩章,好作樂府歌辭,今存詩22首,全是樂府詩。曹操的樂府詩多描寫他本人的政治主張和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以及統(tǒng)一天下的壯志。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服務的,但是作者將政治內(nèi)容和意義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fā)揮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詩歌無論在思想內(nèi)容還是在藝術上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語言質(zhì)樸,立意深遠,氣勢充沛。這首帶有建安時代志深比長梗概多氣的時代特色的《短歌行》,讀后不覺思接千載,蕩氣回腸,受到強烈的感染。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于《相和歌?平調(diào)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一個樂曲的名稱,這種樂曲怎么唱法,現(xiàn)在當然是不知道了。但樂府《相和歌?平調(diào)曲》中除了《短歌行》還有《長歌行》,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引證古詩長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和晉代傅玄《艷歌行》咄來長歌續(xù)短歌等句,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有長短。我們現(xiàn)在也就只能根據(jù)這一點點材料來理解《短歌行》的音樂特點。《短歌行》這個樂曲,原來當然也有相應的歌辭,就是樂府古辭,但這古辭已經(jīng)失傳了。現(xiàn)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短歌行》就是曹操所作的擬樂府《短歌行》。所謂擬樂府就是運用樂府舊曲來補作新詞,曹操傳世的《短歌行》共有兩首,這里要介紹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短歌行》中寫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案: 解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慨然一嘆,遺響千古。流光如水,人生苦短的惆悵是人類生命意識覺醒時代的必然產(chǎn)物。古往今來,這種惆悵便彌漫在文人的生命韻律中。一如“人生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的恍然與無奈;也如孔老夫子在長江邊上那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深沉嘆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一感嘆觸動了人最深處的也是最脆弱的生命之弦。人生有幾何呢?不知道!只有對酒當歌,感受一下現(xiàn)實的實在。今朝有酒今朝醉,那是對時光飛轉、生命無常的無奈和不甘。在《短歌行》中曹操的思想是積極的、高昂的,并沒有頹廢的意思,而是早得人才的希望,是他的追求。人活著就該讓生活充實,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才是人生。
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短歌行中對酒當歌、短歌行如何理解對酒當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