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樂府的詩有多少(漢樂府的所有詩)
很多朋友對于漢樂府的詩有多少和漢樂府的所有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漢樂府75首
要的是這個嗎?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
1.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七步詩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4.詠鵝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5.回鄉偶書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6.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7.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8.登鸛鵲樓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9.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0.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1.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2.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3.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14.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5.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16.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17.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9.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0.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1.古朗月行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22.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3.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4.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6.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7.秋浦歌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28.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9.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30.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31.贈花卿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32.江南逢李龜年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33.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4.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35.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柢。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36.逢雪送芙蓉山主人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7.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38.尋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39.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0.漁歌子張志和
41.寒食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42.滁州西澗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43.塞下曲(其一)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其二)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44.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45.竹枝詞劉禹錫
46.烏衣巷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47.望洞庭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48.浪淘沙劉禹錫
49.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50.憶江南白居易
51.憫農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52.憫農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3.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4.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5.江南春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56.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57.樂游原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8.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因思杜陵夢,鳧燕滿回塘。
59.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60.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61.梅花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63.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64.惠崇《春江曉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65.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66.夏日絕句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67.示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8.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69.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7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71.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72.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7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
74.題臨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當汴州。
75.游園不值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76.墨梅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77.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78.朝天子詠喇叭王磐
79.竹石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80.已亥雜詩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有哪些漢樂府的詩歌
漢樂府就是指漢時樂府官署所采制的詩歌。漢樂府掌管的詩歌一部分是供執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采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據《漢書。藝文志》載,“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可見這部分作品乃是漢樂府之精華。宋人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100卷,分12類(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歌辭,橫吹歌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氏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著錄,是收羅漢迄五代樂府最為完備的一部詩集。《樂府詩集》現存漢樂府民歌40余篇,多為東漢時期作品,反映當時的社會現實與人民生活,用犀利的言辭表現愛恨情感,較為傾向現實主義風格。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詩經》的浪漫主義手法,它開詩歌現實主義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斜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開拓斜事詩發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漢樂府詩
1、《東門行》兩漢:佚名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
釋義:
剛才出東門的時候,就不想著再回來了。回到家進門惆悵悲愁。米罐里沒有多少糧食,回過頭看衣架上沒有衣服。拔劍出東門,孩子的母親牽著衣服哭泣說:“別人家只希望富貴,我情愿和你吃粥。
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現在這樣做不對!”丈夫說:“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見白發脫落了,這種苦日子誰知還能夠活幾天?”
2、《婦病行》兩漢:佚名
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
“屬累君兩三孤子,莫我兒饑且寒,有過慎莫笪笞,行當折搖,思復念之!”
亂曰:抱時無衣,襦復無里。閉門塞牖,舍孤兒到市。
道逢親交,泣坐不能起。從乞求與孤兒買餌,對交啼泣,淚不可止:“我欲不傷悲不能已。”
探懷中錢持授交。入門見孤兒,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復爾耳,棄置勿復道!”
釋義:
有一婦女長年累月生病,叫她丈夫到跟前有話要說,正要開口還沒說話,不覺得淚就嘩嘩地不斷落下。“兩三個孤兒拖累你了,不要使我的孩子挨餓受寒,有過錯不要捶打,我就要離開人世了,希望你今后還能常想到我的這番囑咐”。
婦女死后:抱孩子沒長衣,短衣又破爛得沒了衣里。只好緊閉門窗,堵好縫隙,留下孤兒到市場去買食物。半道上碰上親友,哭得坐在地上起不來。請求親友替他買食物。對著親友不停地哭泣,止不住淚水。
他說:“我想不傷心不能啊!”說著把手伸進懷里掏錢,取出后拿在手里鄭重地交給親友。回家開門看見孤兒,啼哭著尋找媽媽抱他。進門后無奈地在空空的屋里走來走去,自言自語:“不用說了,用不了多久,孩子又和他媽一樣地會死去。”
3、《孤兒行》兩漢:佚名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苦。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頭多蟣虱,面目多塵土。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兒淚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
手為錯,足下無菲。愴愴履霜,中多蒺藜。
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淚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無復襦,夏無單衣。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
春氣動,草萌芽。三月蠶桑,六月收瓜。
將是瓜車,來到還家。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還我蒂,兄與嫂嚴。獨且急歸,當興校計。
亂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釋義:
孤兒啊,出生了。這個孤兒出生的偶然的際遇注定命運中當受無盡的孤苦。父母在的時候,乘坐堅實的好車,駕馭多匹寶馬。父母離世之后,哥嫂啊,讓我出門遠行做買賣。南到九江,東到齊魯,年根臘月才回來。我不敢說句“苦”。頭發臟亂,多蟣虱,臉上滿塵土,大哥指派我去做飯。
大嫂指派我去看馬。一會跑上高堂,一會奔往下殿,我這個孤兒啊。淚如雨,下早上讓我去打水。晚上又背水歸來,手兒凍裂無人問,腳上無鞋誰人知悲,悲戚戚踩著寒霜大地,腳中肉里扎著蒺藜,拔斷了蒺藜還有一半長肉中,傷心悲苦淚水漣漣,凍得我清鼻涕流不盡。
整個冬天穿單衣可是夏天單衣也沒有啊。這樣長久的活著沒有一絲歡樂,不如早點離開這個世界,下到地下的黃泉之間,春天的氣息又萌發,草兒也萌芽,三月養蠶又抽桑,六月收瓜來拉著,這個瓜車將要回家,瓜車翻了啊,幫我的人少,趁機吃瓜的人多。
希望你們將瓜蒂還給我,因為我的哥嫂嚴厲,獨自一人急急回家,哥哥嫂嫂會為此計較亂曰。(結尾總結句)村中怎么這么吵鬧,希望寄上一封書信帶給地下的父母爹娘啊,兄嫂難以和我長久生活。
4、《青陽》兩漢:佚名
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并愛,跂行畢逮。
霆聲發榮,壧處頃聽,枯槁復產,乃成厥命。
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噬,惟春之祺。
釋義:
春天來了,小草開始生根發芽。春天的雨露滋潤萬物,一切動植物都得到了雨露的覆蔽。春雷陣陣,聽到春雷的聲響后,蟄伏在巖洞里的動物無不歡欣,隨之而起,結束了漫長的冬眠,開始了春天新的生活。
冬天枯萎了的草木也都生出了萌芽,一切生命在春的季候里都得以成長。春天萬物和樂,春天的恩澤廣及尚未出生和成長的生命。萬物繁殖眾多,都是因為受到了春天的福佑。
5、《景星》兩漢:佚名
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參侔開闔,爰推本紀,汾脽出鼎,皇佑元始。
五音六律,依韋饗昭,雜變并會,雅聲遠姚。空桑琴瑟結信成,四興遞代八風生。
殷殷鐘石羽龠鳴。河龍供鯉醇犧牲。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
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穰穰復正直往寧,馮蠵切和疏寫平。
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豐年四時榮。
釋義:
景星顯現在天空,鎮星排列分明,天象顯示上天對大漢朝日以親近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景星出現等同于天地重生,須推原于祥瑞的出現以重新定紀元年號。元鼎四年在汾脽出現古鼎是上天下降福佑的開始。祭神的音樂依合于五音六律,聲響要明朗,樂聲要繁復多變,這樣雅正的聲音才能遠揚。
優美的樂舞可以調節四季的風向,使之風調雨順。舞者要隨樂聲翩翩起舞,供品要精美。祭神的美酒要用各種香料配制,美酒散發的香氣如同蘭花盛開那樣濃郁。祭神還要陳列一些能醒酒的甘蔗,以防神靈喝醉了酒而神志不清。
皇帝內心精微處所通能遠達神靈,以保佑他得成久遠的美名。皇帝逍遙周游于上天,想尋求與神相合的道理。既然已經獲得眾多的福佑,歸于正道,就能達成自己的心愿。上天降福,后土成就其功績,使年成好,收獲繁盛。
擴展資料:
兩漢樂府詩的作者來自不同階層,詩人的筆觸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因此,社會成員之間的貧富懸殊、苦樂不均在詩中得到充分的反映。相和歌辭中的《東門行》、《婦病行》、《孤兒行》表現的都是平民百姓的疾苦,是來自社會最底層的呻吟呼號。
有的家里“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釋義:米罐里沒有多少糧食,回過頭看衣架上沒有衣服),逼得男主 人公不得不拔劍而起,走上反抗道路。(《東門行》)
有的是婦病連年累歲,垂危之際把孩子托付給丈夫;病婦死后,丈夫不得不沿街乞討,遺孤在家里呼喊著母親痛哭。(《婦病行》)還有的寫孤兒受到兄嫂虐待,嘗盡人間辛酸。(《孤兒行》)
這些作品用白描的筆法揭示平民百姓經濟上的貧窮,勞作的艱難,并且還通過人物的對話、行動、內心獨白,表現他們心靈的痛苦,感情上遭受的煎熬。 《東門行》的男主人公在作出最終抉擇之后,不得不割舍夫妻之愛、兒女之情, 夫婦二人的對話是生離死別的場面。
《婦病行》中的病婦臨終遺囑傷心刺骨,而丈夫無力贍養遺孤的愧疚、悲哀,也滲透于字里行間。至于《孤兒行》中的孤兒, 因不堪忍受非人的待遇,竟然有生不如死的想法,小小年紀便對命運已經完全喪 失信心。
兩漢樂府詩在表現平民百姓疾苦時,兼顧到表現對象物質生活的饑寒交迫和精神、情感世界的嚴重創傷。尤其可貴的是,詩的作者對于這些在死亡線上掙扎的貧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是以惻隱之心申訴下層貧民的不幸遭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樂府
漢樂府共收入多少首詩歌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篇目,西漢樂府民歌有一百三十八首,這數字已接*《詩經》的”國風”,東漢尚不在內,但現存的總共不過三四十首。
漢樂府的詩有哪些?
《戰城南》 戰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為我謂烏:“且為客豪!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薄葦冥冥。梟騎戰斗死,駑馬徘徊鳴。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雞雞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陌上桑》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善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東門行》 東門行,不顧歸。來人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 “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時下難久居!” 《艷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緹夫婿從門來,斜柯(倚)西北眄。“語卿且鐵眄,水清石 自見。”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梁甫吟》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 《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蛟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徒徒。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郁郁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布,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君既為俯吏,守節情不移。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停息。三日斷布匹,大人故嫌遲。非為故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送。
漢樂府的詩有那些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辭》
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意,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我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當,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謝阿母,母聽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幣多,不堪母驅使
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通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誓天不相負。
新婦謂府吏,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
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懟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叮嚀,結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
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姆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君,中道還兄門,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約,后會永無緣,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
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
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
流蘇金縷鞍,齋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采三百疋,
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
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
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
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
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頭向戶里,
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漢樂府的詩有多少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漢樂府的所有詩、漢樂府的詩有多少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