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六翮(六翮飄飖意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為什么叫六翮,以及六翮飄飖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明月皎夜光原文及翻譯
明月皎夜光
作者: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譯文
明亮皎潔的月光照耀著夜空,東邊墻角下不時地傳來蟋蟀的吟唱。
北斗星中的玉衡星已指向了孟冬,天上眾多的星星是這樣閃爍璀璨。
晶瑩的露珠啊已沾滿了地上的野草,時節流轉轉瞬間又是夏去秋來。
樹枝間傳來秋蟬斷續的鳴叫,燕子啊不知又要飛往何方?
昔日與我攜手同游的同門好友,已經舉翅高飛騰達青云了。
可是他們一點也不念曾經的交情,就像行人遺棄腳印一樣把我拋棄!
南箕星、北斗星都不能用來盛物斟酒,牽牛星也不能用來負軛拉車!
再好的友情也不能像磐石那樣堅固,仔細想來炎涼世態虛名又有何用?
注釋
皎夜光:猶言明夜光。
促織:蟋蟀的別名,一作“趣織”。
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北斗七星形似酌酒的斗:第一星至第四星成勺形,稱斗魁;第五星至第七星成一條直線,稱斗柄。由于地球繞日公轉,從地面上看去,斗星每月變一方位。古人根據斗星所指方位的變換來辨別節令的推移。孟冬:本指冬季的第一個月,此處指方位。玉衡星已經指向孟冬亥宮之方向——西北方,時已過夜半。
歷歷:逐個的意思,眾星行列分明的樣子。
忽:本義為不重視、忽略,這里用引申義,急速、突然的意思。易:變換。
玄鳥:燕子。安適:往什么地方去?燕子是候鳥,春天北來,秋時南飛。這句是說天涼了,燕子又要飛往什么地方去了?
同門友:同在師門受學的朋友。
翮(hé):本義為羽毛中間的硬管,指禽鳥的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質空心的羽軸。據說善飛的鳥有六根健勁的羽莖。這里泛指鳥的翅膀。據說善飛的鳥有六根健勁的羽莖,故曰“六翮”。
攜手好:指共患難的友誼。
“棄我"句:就像行人遺棄腳印一樣拋棄了我。
南箕(jī):星名,形似簸箕。北有斗:即北斗,星名,形似斗(酌酒器)。
牽牛:指牽牛星。軛:車轅前橫木,牛拉車則負軛。“不負軛”是說不拉車。
良:的確。盤石:同“磐石”,特大石,用以象征堅定不移的感情。
在中國古漢語中,有“六”的意思的字有哪些?越全越好,給孩子取名字用!
【六合】上下和東南西北。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圣人論而不議。」後指天地、宇宙或天下、人世間。
【六藝】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指禮、樂、射、御、書、數。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
【六翮】鳥的兩翼。戰國策.楚策四:「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飃搖乎高翔。」
【六谷】古時指稻、黍、稷、梁、麥、苽六種農作物。
【六識】佛教上指感官接觸環境時,所產生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活動)的分別作用。
【六緯】六種緯書:孟康以為系合易、書、詩、春秋、禮等五經的緯書及樂緯。漢書.卷七十五.李尋傳.顏師古.注引孟康曰:「六緯,五經與樂緯也」。
【六驥】①駕車的六匹駿馬。荀子.修身:“一進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 ②六龍。相傳羲和為日神駕六龍,故比喻日光。
【六堂】為明、清時,國子監所設立的六個不同程度的學級。包括率性堂、修道堂、誠心堂、正義堂、崇志堂、廣業堂。
【六如】佛教慣用的六種譬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以夢、幻、泡、影、露、電六者來譬喻一切現象沒有真實性,合稱為「六如」。
【六卿】周代分掌國政的六種職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各種古詩,帶賞析。。。謝啦~~20首左右~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古詩十九首之一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注釋】
〔青青陵上柏二句〕『陵』,大的土山。『柏』,四季常青的樹木。『青青』,猶言長青青。『磊磊』,眾石攢聚貌。『澗』,s間的溪流。這兩句是托物興起的,用以興起生命短暫,人不如物的感慨。
[忽如遠行客]『忽』,速貌。『遠行客』,比喻人生的短暫。離家遠行,思家更切,到了那里,尤其不能久留。不但極言生命的短暫,而且暗示有厭世的意思。
[斗酒相娛樂二句]斗酒指少量的酒。
[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華熱鬧的氣象。
[冠帶自相索]『冠帶』,官爵的標志,用以區別于平民,此作貴人的代稱。『索』,求也。『貴人自相索』,是說貴人只和貴人來往,不理別人。
[長衢羅夾巷二句]『衢』,四達之道,即大街。『羅』,列也。『夾巷』,夾在長衢兩旁的小巷。這兩句是說大街的兩旁,羅列著小巷,許多王侯的第宅在巷中,而第宅的大門,則面臨大街,以見氣概之盛,引人注目。
〔兩宮遙相望二句〕『兩宮』,指洛陽城內的南北兩宮。
〔極宴娛心意二句〕『極宴』,窮極宴會。『戚戚』,憂思也。上句寫那些冠帶人物們的生活現象,下句寫他們的現實心情。
說明:這首詩是一位失意之士藉由他所看到的當時政治首都洛陽的一些現象,寫出了個人不平之感,和不滿現實的心情。
古詩十九首之二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乎若飆塵;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津路?
無為守貧賤,轗軻長苦辛。
【注釋】
〔良宴會〕『良』,善也。『良宴會』,猶言熱鬧的宴會。
〔雜具陳〕『具』,備也。『陳』,列。『雜具陳』,猶言難以一一述說。
〔彈箏奮逸響二句〕『箏』,樂器。『奮逸』,不同凡俗的音響。『新聲』,指當時最流行的曲調。指西北鄰族傳來的胡樂。『妙入神』,稱贊樂調旋律達到高度的完滿調和。
〔令德唱高言二句〕『令』,善也。『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唱』古作『倡』,這里泛用于言談,『唱高言』,猶言首發高論。『真』,謂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僅欣賞音樂的悅耳,而是能用體會所得發為高論。
〔齊心同所愿二句〕上句說,下面感慨為人人心中所有,下句說,這種感慨大家都沒有把它說出來。
〔奄忽若飆塵〕『奄忽』,急遽也。『飆塵』,指狂風里被卷起來的塵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虛。
〔何不策高足二句〕『路』,路口。『津』,渡口。『據要路津』,是說占住重要的位置。要想『先據要路津』,就必須『策高足』。『高足』,良馬的代稱。『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
〔無為守貧賤〕不要守貧賤,是勸誡的語氣,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詰語氣相稱應,表示一種迫切的心情。
說明:這首詩寫客中對酒聽歌的感慨,表現出『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憤激心情。
古詩十九首之三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注釋】
〔交疏結綺窗〕『交疏』,一橫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制造的精致。『綺』,有花紋的絲織品。『結』,張掛。『結綺』,張掛著綺制的簾幕,指窗的裝飾的華美。
〔阿閣三重階〕閣有四阿,叫做『阿閣』,指屋極四面有曲檐,是古代最考究的宮殿式的建筑。『三重階』,指臺。樓在臺上。
〔弦歌〕就是彈唱。
[無乃杞梁妻]『無乃』,猶言大概。是一種不能肯定的揣測的語氣。『杞梁妻』,齊國杞梁的妻子;杞梁戰死,其妻孤苦無依枕尸痛哭,其遭遇極人世之至悲。意謂在『高樓』里奏著這『音響一何悲』的曲調的是誰呢?大概是內心蘊藏有深長悲哀的人吧。
〔清商〕樂曲名。
〔中曲正徘徊〕『中曲』,指奏曲的當中。『徘徊』,來往行走,不能前進的樣子。這里借以形容曲調的往復縈回。
[一彈再三嘆] 『一彈』,指奏完一曲弦歌。『再三嘆』,指歌辭里復沓的曲句和樂調的泛聲而言,就是上句所說的『徘徊』。
〔慷慨有余哀〕『余哀』,指作者悲哀的意緒,對別人的感染,不隨樂曲的終止而終止。
〔不惜歌者苦二句〕『苦』,指曲調的哀怨纏綿。『知音』不僅指精通音律,而是通過音律能夠進一步體會到音樂的內在涵義,奏樂者的心情。這種情感生活在共同時代環境里的人應該能夠體會得,而『知音』難遇,所以說『但傷』。
〔雙鴻鵠〕皆鳥名,指聽歌者和歌者。
說明:這首詩和『今日良宴會』都是聽曲感心之作。『今日良宴會』是發抒『貧士失職而志不平』的憤慨,這首詩進一步寫出黑暗時代所帶給一切被壓抑者的苦悶與悲哀,以及他們不甘于現實的想法。所反映的社會精神面貌,較『今日良宴會』更為深廣。
古詩十九首之四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注釋】
〔芙蓉〕蓮花的別名,亦作『夫容』,又名『芙蕖』,或稱『菡萏』。
〔蘭澤多芳草〕『澤』,低下之地。『蘭澤』,生長著蘭草的澤。『芳草』,指蘭。
〔遺〕贈予。
〔所思在遠道〕『所思』所思念的人,這里是指在『舊鄉』的妻子。『遠道』,指下句的『舊鄉』。
〔漫浩浩〕猶言漫漫浩浩。『漫漫』路長貌。『漫』古通『曼』。『浩浩』,水流貌。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廣寬無邊。
〔同心而離居〕『同心』,古代常用的成詞,一般地都習用于男女間的愛情關系,這里是說夫婦情感的融洽。這句里的『同心』,與『離居』為對稱詞。
說明:這首詩是一位飄流異地失意的人,懷念他在家鄉的妻子,寫出欲歸不得的愁苦心情。
古詩十九首之五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注釋】
〔皎夜光〕猶言明夜光。
〔促織鳴東壁〕『促織』,蟋蟀的別名,一作『趣織』。『趣』是『促』的古字。蟋蟀的鳴聲標志著秋天的到來,是婦女們忙著織寒衣的時候了。這句是表明氣候已經進入漸漸寒冷的深秋。
〔玉衡指孟冬〕『玉衡』,北斗七星之一。『玉衡指孟冬』是從星空的流轉說明秋夜已深。
〔白露,秋蟬,玄鳥〕『玄鳥』就是燕,亦作『燕』,詩中是點明仲秋八月的。『白露沾草』,『寒蟬鳴樹』,也都是帶有季節特征的秋天景象。
〔同門友〕同在師門受學的朋友。
〔高舉振六翮〕就是奮翅高飛的意思。用以比喻『同門友』的得志。『六翮』,指翅膀。
〔攜手好〕指共患難的交誼。
〔南箕北有斗二句〕這兩句取『詩經』成語,加以變化,用來比喻『同門友』空有『同門』之名而無真實交誼。
〔良無盤石固〕『良』,誠也。『盤』,大石也。用以象征堅定不移的感情。
說明:這首詩是秋夜即興之作。篇中寫出秋季景物的凄清,失意的人生活的孤獨和惆悵,歸結到顯貴的朋友不相援引,表示無限怨望,詞意是非常明顯的。
古詩十九首之六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注釋】
〔回車駕言邁〕『回』,轉也。『言』,語助詞。『邁』,遠行也。
〔悠悠〕遠而未至之貌。
〔涉〕本義是徒步過水。引申之,凡渡水都叫『涉』。再引申之,則不限于涉水。這里是『涉長道』,猶言『歷長道』。
〔茫茫〕廣大而無邊際的樣子。這里用以形容『東風搖百草』的客觀景象,并承上『悠悠涉長道』而抒寫空虛無著落的遠客心情。
〔所遇無故物二句〕『故』,舊也。『無故物』承『東風搖百草』而言。『東風』,指春風,『百草』是新生的草。節序推移,新陳代謝,去年的枯草,已成『故物』,當然是看不到了。『焉得不速老』是由眼前事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草很容易由榮而枯,人又何嘗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盛衰各有時二句〕『各有時』,猶言『各有其時』,是兼指百草和人生而說的。『時』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在這一定時間內,有盛必有衰,而且是由盛而衰的;既然如此,『立身』就必須早了。『早』,指盛時。『立身』,猶言樹立一生的事業基礎。
〔人生非金石二句〕『金』,言其堅,『石』,言其固。上句言生命的脆弱。『考』,老也。『壽考』,猶言老壽。下句是說,即使老壽,也有盡期,不能長久下去。
〔奄忽隨物化〕『-奄忽』,急遽也。『隨物化』,猶言『隨物而化』,指死亡。
〔榮名〕指榮祿和聲名。
說明:這首詩從客觀景物的更新,聯想到人生壽命的短暫,因而發出『立身不早』,沉淪失意的慨嘆。
古詩十九首之七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中帶,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注釋】
〔東城〕洛陽的東城。
〔逶迤自相屬〕『逶迤』,曲折而綿長的樣子。
〔回風動地起〕『回風』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動地起』言風力之勁。
〔秋草萋已綠〕『已』,一作『以』。『萋』,通作『凄』。綠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現,『萋已綠』,猶『綠已萋』,是說在秋風搖落之中,草的綠意已凄然向盡。
〔四時更變化二句〕『更』,替也。『更變化』,謂互相更替在變化著。
〔晨風懷苦心二句〕『晨風』,鳥名,就是鹯,鷙鳥。是健飛的鳥。『懷苦心』,即『憂心欽欽』之意。『蟋蟀』,是承上文『歲暮』而言。『局促』,不開展也。『蟋蟀在堂』就是『局促』的意思。秋季漸寒,蟋蟀就暖,由曠野入居室內,到了『在堂』,則是秋意已深的時候,而蟋蟀的生命也就垂垂向盡了。『傷局促』,隱喻人生短暫的北哀,提示下文『何為自結束』的及時行樂的想法。
〔蕩滌放情志二句〕『蕩滌』,猶言洗滌,指掃除一切憂慮。『放情志』,謂展胸懷。『結束』,猶言拘束。『自結束』,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
〔燕趙多佳人二句〕『燕趙』,猶言美人。『如玉』,形容膚色潔白。
〔被服羅裳衣二句〕『被服』,猶言穿著,『被』,披也。『理』,指『樂理』,當時藝人練習音樂歌唱叫做『理樂』。
〔弦急知柱促〕『弦急』『柱促』是一個現象的兩面,都是表明彈者情感的激動。
〔馳情整中帶二句〕『馳情』,猶言遐想,深思。『中帶』,內衣的帶子。一作『衣帶』。『沈吟』,沉思吟詠。『躑躅』,住足也。是一種極端悲哀的情感的表現。這兩句是說:由于聽曲感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想、深思,反復沉吟,體味曲中的涵義,手在弄著衣帶,足為之躑躅不前,完全被歌者深沉的悲哀吸引住了。『聊』,姑且。表現無以自遺的悵惘心情。
〔思為雙飛燕二句〕上句是說愿與歌者成為『雙飛燕』。下句是『君』,指歌者。『銜泥巢屋』,意指同居。
說明:這首詩,通過客中生活的一個偶然現象,反映出詩人空虛而無著落的現實苦悶和悲哀,與『西北有高樓』意境相似。
古詩十九首之八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圣賢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注釋】
[驅車上東門]『上東門』,洛陽東城三門中最近北的城門。『東有三門,最北頭曰上東門』。
[郭北墓]指洛陽城北的北邙山。城陽恭王劉只死,葬于北邙,其后王侯卿相亦多葬此,遂成著名的公墓地帶。
〔白楊何蕭蕭二句〕『白陽,松柏』都是墓地上的樹木。古代墓地,多種樹木,用以堅固墓塋的土壤,并作為標志,便于子孫祭掃。『蕭蕭』,木葉鳴風的悲聲。只要有點微風,白陽葉就會顫動,發出一種蕭蕭的聲音,使人感到悲哀。『廣路』,指墓道。北邙山是富貴人的墓地,墓門前有廣闊的墓道。
〔陳死人〕久死之人。陳,久也。
〔杳杳即長暮〕『杳杳』,幽暗也。『即』,就也,『長暮』,猶言長夜。夜是暗黑的,人死一入墳墓,就看不到光明,如同在長夜之中。
〔潛寐黃泉下二句〕『潛寐』,一作『寐潛』。『寐』,睡也。『寤』,醒也。『黃泉』,指深到有泉水的地下。這兩句承上文『即長暮』而言,把『陳死人』比作睡覺;可是他卻睡在人所看不見的黃泉之下,千年也不會醒,以喻人死之不可復生。
〔浩浩陰陽移二句〕『浩浩』,水流無邊無際的樣子。『陰陽』,指時間。古人把一切自然界的現象,都看作陰陽之理。例如天為陽,則地為陰;春夏為陽,則秋冬為陰。『陰陽移』,就是『四時運行』的意思。『年命』,猶言壽命。『朝露』,早晨的露水,太陽一曬就干。這兩句,上言歲月之無窮,下說生命之短促。
〔寄〕寓居『寄』,言不久即歸。
〔萬歲更相送〕『萬歲』,猶言自古。『更相送』是說生死更迭,一代送一代,永無了時。『度』通『渡』,超越的意思。『莫能度』,指不能超越這一客觀規律。
〔服食〕『服』與食同義,『服食』,食也。
〔被服紈與素〕『紈』『素』,都是白色的絲織品,就是絹。
說明:這首詩,是流蕩在洛陽的游子,因為看到北邙山的墳墓而觸發的人生慨嘆。
古詩十九首之九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以親。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注釋】
〔去者日以疏二句〕『去者』和『來者』,指客觀現象中的一切事物。『來』一作『生』。『生者』,猶言新生的事物,與『來』同意。『疏』,疏遠。『親』,親近。『日以親』,猶言一天比一天迫近。『以』,古『以』『已』通用,義同。
〔郭門〕城外曰郭,『郭門』就是外城的城門。
〔古墓犁為田二句〕『犁』,農具。這里作動詞用,就是耕的意思。『摧』折也。上句是說,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下句是說,墓上的柏樹,被人斫斷,當作柴燒。
〔白楊〕也是種在丘墓間的樹木。
〔思還故里閭二句〕古代五家為鄰,二十五家為里,后來泛指居所,凡是人戶聚居的地方通稱作『里』。『閭』里門也。『故里閭』,猶言故居。『還』,通『環』,環繞的意思。『因』,由也。
說明:這首詩,和『驅車上東門』的內容基本相同,所表現的情感是前面一篇的引申。
古詩十九首之十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長夜短苦,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注釋】
〔晝短夜苦長二句〕『秉』,執也。『秉燭游』,猶言作長夜之游。
〔來茲〕因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訓『茲』為『年』,這是引申義。『來茲』,就是『來年』。
〔費〕費用,指錢財。
〔嗤〕輕蔑的笑。
〔仙人王子喬二句〕『王子喬』,古代傳說中著名的仙人之一。『期』,待也,指成仙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期待。
說明:這首詩,和『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兩篇用意略同。詩中強調的是及時行樂的思想;
古詩十九首之十一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注釋】
〔羅床幃〕『幃』,音揮,帳也。『羅床幃』,指羅制的帳子。羅質輕薄透光,所以睡在床上能見到明月『皎皎』,以至引起愁思,不能成寐。
〔攬衣起徘徊〕『攬衣』猶言披衣。
〔彷徨〕與『徘徊』同義。
〔引領〕伸著頸子遠望。這句寫欲歸不得的心情,是承上文『不如早旋歸』而說的。
〔淚下〕一作下淚。
〔裳衣〕一作衣裳。
說明:這首詩也是久客思歸之作,與『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兩篇用意略同,而內容各異。
古詩十九首之十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注釋】
〔生別離〕是古代流行的成語,猶言『永別離』。所謂『生別離』,并非指人生一般的別離,而是有別后難以再聚的涵義,所以下面說,『會面安可知』。
〔各在天一涯〕『涯』,方也。
〔道路阻且長〕『阻』,指道路上的障礙;『長』,指道路間的距離。〔會面安可知〕『知』,一作『期』,義同。〔胡馬依北風二句〕『依』,一作『嘶』。『胡馬』產于北地,『越鳥』來自南方(古代的『越』,指今廣東福建一帶地區),『依北風』和『巢南枝』是動物一種自發的懷念鄉土情感的表現。這兩句用比喻來代替抒情;『胡馬』『越鳥』尚且如此,難道『游子』就不思戀故鄉嗎? 〔相去日以遠二句〕『遠』,指時間而言。上句謂別離之久,下句言思念之深;久別思深,人一天天地瘦下去,衣帶自然也就一天天地感到弛松了。〔浮云蔽白日二句〕『文子』:『日月欲明,浮云蔽之。』『古楊柳行』:『讒邪害公正,浮云蔽白日。』『浮云蔽日』,是古代最流行的比喻。一般的習用于讒臣之蔽賢,『白日』是隱喻君王的。這里則以之象征她遠游未歸的丈夫。我國古代封建社會里,君臣之間的關系各夫婦之間的關系,在觀念上是統一的。『浮云』,是設想他另有新歡,象征彼此間情感的障礙。『顧』,念也。『反』,同『返』。〔思君令人老〕這句是承前『衣帶日已緩』而說的。『老』,并不是說年齡的老大,而是指心情的憂傷,形體的消瘦。〔歲月忽已晚〕『歲月』,指眼前的時間;『忽已晚』,言流轉之速。〔棄捐勿復道二句〕『棄「和『捐』同義。『棄捐』猶言丟下。『勿復道』,不必再說。上句的意思是說,盡管自己如何申訴相思之苦,但她所思念的人不會因此而歸來,那末說來說去有什么必要呢?『加餐飯』,是當時習用的一種最親切的安慰別人的成語。『餐』,一作『歹食』。說明:這首詩和下面幾首都是思婦詞,雖然寫個人離別之情,但和前面幾篇一樣,也都是東漢末年動蕩不寧的社會現實的反映。
古詩十九首之十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夫。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注釋】
〔盈盈〕『盈』,同『嬴』(俗作女贏)。『廣雅:釋詁』:『嬴嬴,容也。』就是多儀態的意思。
〔皎皎〕本義是月光的白,這里用以形容在春光照耀下『當窗牖』的『樓上女』風采的明艷。
〔窗牖〕『牖』,窗的一種,用木條橫直制成,又名『交窗』。『窗』和『牖』本義有區別;在屋上的叫做『窗』。在墻上的叫做『牖』。這里的『窗牖』,就是泛指現在安在墻上的窗子。
〔娥娥紅粉妝〕『娥娥』,形容容貌的美好。『紅粉』,原為婦女化妝品的一種。『紅粉妝』,指艷麗的妝飾。『妝』,一作『妝』、『裝』,義同。
〔纖纖出素手〕『纖纖』,細也,手的形狀。『素』,白也,手的膚色。
〔昔為倡家女二句〕『初學記』引作『自云倡家女,嫁為蕩子婦。』『倡』,發歌也。由此引申,凡是以歌唱為業的藝人就叫做『倡』。『倡家』,即后世所謂『樂籍』。『倡家女』,猶言『歌妓』。『蕩子』,指長期浪漫四方不歸鄉土的人,與『游子』義近而有別。
說明:這首思婦詞,用第三人稱寫的。在『古詩十九首』里,這樣寫法是唯一的一篇。
古詩十九首之十四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為何!
【注釋】
〔冉冉生孤竹二句〕『冉冉』,柔弱下垂貌。『孤』,獨。『孤生竹』,猶言野生竹。『泰』,同『太』,與『大』義同。『阿』,曲處。『泰山阿』,猶言大山里面。『孤生竹』雖是細弱的植物,但能『結根泰山』,也就可以很好地成長。這兩句是托物起興的。上句說自己未嫁前身世的孤苦;下句說希望嫁一個終身可以依靠的丈夫。
〔與君為新婚二句〕『兔絲』,是柔弱蔓生植物,『女蘿』,地衣類植物。同樣是依附他物生長,而不能為他物所依附的。這里以『兔絲』自比,以『女蘿』比丈夫,兩句的意思是說自己雖已結婚,但新婚遠別,仍然是孤獨而無依靠。
〔兔絲生有時二句〕『生有時』的『時』,即下文『過時而不采』的時。是說草木有繁盛即有枯萎,以喻人生有少壯即有衰老。『會』,聚會,指夫婦的同居。『宜』猶言適當的時間。
〔千里遠結婚二句〕『悠悠』,遠也。上句說離家遠嫁,結婚不容易,是回想去;下句說婚后遠別,久別,是現在的悲哀。
〔思君令人老二句〕從下文看,這位女子正是青春時期。上句極言相思之苦。『軒車』,是有屏蔽的車。古代大夫以上乘『軒車』。這位女子的丈夫婚后遠出,當然是為了尋求功名富貴。『軒車』是她的想象,并非實指。下句是說久游不歸,含有盼望他早日得歸來的意思。
〔傷彼蕙蘭花〕『蕙蘭花』,女子自比。『傷彼』,也就是自傷。
〔含英〕『英』,花瓣。『含』,沒有完全發舒。『含英』,指即將盛開的花朵。比喻人的青春活力正在旺盛的時期。
〔君亮執高節二句〕『亮』,信也。『高節』,指堅貞不渝的愛情。『執高節』,即守節情不移的意思。上句是惟恐他丈夫不如此,也只有相信其如此,因而聊以此自慰。下句是說,既然如此,我還有什么可以表示的呢?惟有耐心等待而已。
說明:這首詩,寫新婚后久別之怨,也就是所謂新婚別。風格與『行行重行行』相近,但它所描寫的別恨離愁則集中在這一點上。
『十九首』所描寫的別恨離愁,歸結起來,當然都是一個社會問題。在這篇里,詩人是通過女性這一共同的心理特征的細致刻劃而把它表現出來的。古典詩歌中寫相思離別的作品最多,但以新婚別為題材的這還是第一篇。
古詩十九首之十五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注釋】
〔奇樹〕猶言美樹。
〔綠葉發華滋〕『華』,同花。『滋』,繁盛也。
〔攀條折其榮〕『榮』,即上句的『華』。『華』和『榮』意義本有分別,木本植物開的叫做華,草本植物開的叫做榮。但可通。
〔路遠莫致之〕『致』,送詣也。意思是說路遠而無人為之送達。
〔貴〕一作『貢』,獻的意思。
說明:本篇和『涉江采芙蓉』篇內容大致相同,都是折芳寄遠。但前一篇是行客望鄉的感慨,這一篇是思婦憶遠的心情。兩篇都只有八句,是『十九首』中最短的兩篇。
等等
參考
《古詩十九首》的基本內容為何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云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古詩十九首》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處處表現了道家與儒家的哲學意境,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龍》)。
作品原文
編輯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1。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2;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3?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4。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5;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6。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7。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8!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9。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10。
娥娥紅粉妝11,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12。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13。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14。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15。
驅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16。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17。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18。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19。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20。
今日良宴會
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21。
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22。
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23。
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24。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25。
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26。
無為守窮賤,轗軻長苦辛27。
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28。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29!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30。
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31。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32。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33。
愿為雙鴻鵠34,奮翅起高飛。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35。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36。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37。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38。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39。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40。
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41。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42。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43。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44。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45。
良無磐石固46,虛名復何益。
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47。
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48。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49。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50!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51。
攀條折其榮52,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53。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54。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55。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56。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回車駕言邁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57。
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58。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59。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60。
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61。
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62。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63。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64!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65。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66。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67。
驅車上東門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68。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69。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70。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71。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72。
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73。
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74。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75。
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
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76。
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77。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78!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79。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80。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81。
凜凜歲云暮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82。
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83。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84。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85。
亮無晨風翼,焉能凌風飛。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希86。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87。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88。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89。
一心抱區區90,懼君不識察。
客從遠方來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91。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92。
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93。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94。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95。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96。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97。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98。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99。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行行重行行:也可寫作“行行復行行”。重,又。生別離:古代流行的成語,猶言“永別離”。生,硬的意思。
相去:相距,相離。涯:邊際。
阻:指道路上的障礙。安:怎么,哪里。知:一作“期”。
胡馬:北方所產的馬。依:依戀的意思。一作“嘶”。越鳥:南方所產的鳥。
已:同“以”。遠:久。緩:寬松。
白日:原是隱喻君王的,這里喻指未歸的丈夫。顧:顧戀、思念。反:同“返”,返回,回家。
歲月:指眼前的時間。忽已晚:流轉迅速,指年關將近。
棄捐:拋棄,丟開。復:再。道:談說。加餐飯:當時習用的一種親切的安慰別人的成語。
郁郁:茂盛的樣子。
皎皎:皎潔,潔白。牖(yǒu):古建筑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內的次序是門、庭、堂、室。進了門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門叫“戶”,室和堂之間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還有一個窗子叫“向”。上古的“窗”專指在屋頂上的天窗,開在墻壁上的窗叫“牖”,后泛指窗。
娥娥:形容女子姿容美好。《方言》:“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
倡家:古代指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說文》:“倡,樂也,就是指歌舞妓。”蕩子:即“游子”,辭家遠出、羈旅忘返的男子。
磊:眾石也,即石頭多。會意字,從三石。
忽:本義為不重視、忽略,此處指快的意思。遠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暫如寄于天地的過客的意思。客,表示與家室房屋有關,本義為寄居、旅居、住在異國他鄉。
斗酒:指少量的酒。薄:指酒味淡而少。
駑馬:本義為劣馬,走不快的馬。亦作形容詞,比喻才能低劣。宛: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西南部,與湖北、陜西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洛:洛陽的簡稱。
冠帶:頂冠束帶者,指京城里的達官顯貴。冠帶是官爵的標志,用以區別于平民。索:求訪。
衢:四達之道,即大街。夾巷:央在長衢兩旁的小巷。第:一本寫作“弟”。本義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
兩宮:指洛陽城內的南北兩宮。闕: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通常左右各一,臺上起樓觀,二闕之間有道路。亦為宮門的代稱。
極宴:窮極宴會。戚:憂思也。迫:逼近。
今日良宴會:一作“今日良宵會”。良宴會,猶言熱鬧的宴會。良,善也。難具陳:猶言難以一一述說。具,備也。陳,列。
奮逸:不同凡俗的音響。新聲:指當時最流行的曲調。指西北鄰族傳來的胡樂。妙入神:稱贊樂調旋律達到高度的完滿調和。
令德:有令德的人,就是指知音者。令,善也。唱高言:猶言首發高論。唱,古作“倡”,這里泛用于言談。真:謂曲中真意。指知音的人不僅欣賞音樂的悅耳,而是能用體會所得發為高論。
“齊心”句:下面感慨為人人心中所有。同,一致。申:表達出來。
奄忽:急遽也。飆(biāo)塵:指狂風里被卷起來的塵土。用此比喻人生,言其短促、空虛。
策高足:就是“捷足先得”的意思。高足,良馬的代稱。據要路津:是說占住重要的位置。要想“先據要路津”,就必須“策高足”。路,路口。津,渡口。
“無為”句:不要守貧賤,是勸誡的語氣,和‘何不策高足’的反詰語氣相稱應,表示一種迫切的心情。“窮賤”另作“貧賤”。轗(kǎn)軻:指困頓,不得志。
交疏:一橫一直的窗格子,指窗制造的精致。疏,鏤刻。結綺(qǐ):張掛著綺制的簾幕。綺,有文彩的絲織品。阿(ē)閣:四面有檐的樓閣。三重階:指臺。樓在臺上。阿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臺上,形容樓閣之高。
弦歌聲:歌聲中有琴弦伴奏。一何:何其,多么。
無乃:莫非,豈不是。杞梁妻:杞梁的妻子。杞梁,即杞梁殖,春秋時齊國大夫。征伐莒國時,死于莒國城下。他的妻子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殺。傳說死前譜有琴曲《杞梁妻嘆》。
清商:樂曲名,曲調清越,適宜表現哀怨的感情。發:指樂聲的發散、傳播。中曲:樂曲的中段。徘徊:來往行走,不能前進的樣子。這里借指樂曲旋律回環往復。
一彈(tán):彈奏完一段。再三嘆:指歌詞里復沓的曲句和樂調的泛聲。慷慨:指不得志的心情。余哀:哀傷不止。
惜:悲,嘆惜。知音:懂得樂曲中意趣的人。這里引申為知心好人。
鴻鵠(hú):大雁或天鵝一類善于高飛的大鳥。
芙蓉:荷花的別名。蘭澤:生有蘭草的沼澤地。芳草:這里指蘭草。
遺(wèi):贈予。所思:所思念的人。遠道:猶言“遠方”,遙遠的地方。
還顧:回顧,回頭看。舊鄉:故鄉。漫浩浩:猶“漫漫浩浩”,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廣闊無邊。漫,路長貌。浩浩,水流貌。
同心:古代習用的成語,多用于男女之間的愛情關系,這里是說夫婦感情的融洽。終老:度過晚年直至去世。
皎夜光:猶言明夜光。促織:蟋蟀的別名。一作“趣織”。
玉衡: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孟冬:本指冬季的第一個月,此處指方位。玉衡星已經指向孟冬亥宮之方向——西北方,時已過夜半。歷歷:逐個的意思,眾星行列分明的樣子。
忽:本義為不重視、忽略,這里用引申義,急速、突然的意思。易:變換。
玄鳥:燕子。安適:往什么地方去?燕子是候鳥,春天北來,秋時南飛。這句是說天涼了,燕子又要飛往什么地方去了?
翮(hé):本義為羽毛中間的硬管,指禽鳥的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質空心的羽軸。據說善飛的鳥有六根健勁的羽莖。這里泛指鳥的翅膀。據說善飛的鳥有六根健勁的羽莖,故曰“六翮”。
攜手好:指共患難的友誼。“棄我"句:就像行人遺棄腳印一樣拋棄了我。
南箕(jī):星名,形似簸箕。北有斗:即北斗,星名,形似斗(酌酒器)。牽牛:指牽牛星。軛:車轅前橫木,牛拉車則負軛。“不負軛”是說不拉車。
良:的確。盤石:同“磐石”,特大石,用以象征堅定不移的感情。
泰山:即“太山”,猶言“大山”“高山”。阿(ē):山坳。
兔絲:一作“菟絲”,一種旋花科的蔓生植物,女子自比。女蘿:一說即“松蘿”,一種緣松而生的蔓生植物,以比男子。
蕙蘭花:女子自比。蕙、蘭是兩種同類香草。含英:指花朵初開而未盡發。含,沒有完全發舒。英,花瓣。揚光輝:形容容光煥發。
亮:同“諒”,料想。執高節:即守節情不移的意思。賤妾:女子自稱。
奇樹:猶“嘉木”,佳美的樹木。發華(huā)滋:花開繁盛。華,同“花”。滋,繁盛。
榮:猶“花”。古代稱草本植物的花為“華”,稱木本植物的花為“榮”。
馨(xīn)香:香氣。盈:充盈,充積。致:送到。
貴:珍貴。一作“貢”。感:感受,感動。別經時:離別之后所經歷的時光。
札(zhá)札:象聲詞,機織聲。弄:擺弄。杼(zhù):織布機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經緯紋理,這里指整幅的布帛。此句是用《詩經·小雅·大東》語意,說織女終日也織不成布。《詩經》原意是織女徒有虛名,不會織布。而這里則是說織女因相思,而無心織布。涕:眼淚。零:落下。
回:轉也。駕:象聲詞。言:語助詞。邁:遠行也。一說喻聲音悠長。悠悠:遠而未至之貌。涉長道:猶言“歷長道”。涉,本義是徒步過水;引申之,凡渡水都叫“涉”;再引申之,則不限于涉水。
各有時:猶言“各有其時”,是兼指百草和人生而說的。“時”的短長雖各有不同,但在這一定時間內,有盛必有衰,而且是由盛而衰的。立身:猶言樹立一生的事業基礎。早:指盛時。
“人生”句:言生命的脆弱。金,言其堅。石,言其固。壽考:猶言老壽。考,老也。即使老壽,也有盡期,不能長久下去。
奄忽:急遽也。隨物化:猶言“隨物而化”,指死亡。榮名:美名。一說指榮祿和聲名。
逶(wēi)迤(yí):道路、河道等彎曲而長。
回風: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動地起:言風力之勁。萋已綠:猶言“綠已萋”,是說在秋風搖落之中,草的綠意已凄然向盡。“萋”,通作“凄”。“已”,一作“以”。
晨風:鳥名,就是鹯鳥、鷙鳥,是健飛的鳥。懷苦心:即“憂心欽欽”之意。蟋蟀:是承上文“歲暮”而言。局促,不開展也。有緊迫、窘困之意。蟋蟀在堂”就是“局促”的意思。秋季漸寒,蟋蟀就暖,由曠野入居室內,到了“在堂”,則是秋意已深的時候,而蟋蟀的生命也就垂垂向盡了。“傷局促”,隱喻人生短暫的悲哀,提示下文“何為自結束”的及時行樂的想法。
蕩滌:猶言洗滌,指掃除一切憂慮。放情志:謂展胸懷。自結束:指自己在思想上拘束自己。結束,猶言拘束。
被(pī)服:猶言穿著。被,披也。理:指“樂理”,當時藝人練習音樂歌唱叫做“理樂”。
馳情:猶言遐想,深思。中帶,內衣的帶子。一作“衣帶”,又作“巾帶”。沈吟:沉思吟詠。沈,同“沉”。躑(zhí)躅(zhú):且前且退貌,住足也。這是一種極端悲哀的情感的表現。聊:姑且。表現無以自遣的悵惘心情。
“銜泥”句:意指同居。君,指歌者。
上東門:洛陽城東面三門最北頭的門。郭北:城北。洛陽城北的北邙山上,古多陵墓。
陳死人:久死的人。陳,久。杳杳:幽暗貌。即:就,猶言“身臨”。長暮:長夜。這句是說,人死后葬入墳墓,就如同永遠處在黑夜里。
潛寐:深眠。寤(wù):醒。
浩浩:流貌。陰陽:古人以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這句是說歲月的推移,就像江河一樣浩浩東流,無窮無盡。年命:猶言“壽命”。
更:更迭。萬歲:猶言“自古”。度:過也,猶言“超越”。
去者:與下句“來者”,指客觀現象中的一切事物。疏:疏遠。來:一作“生”。“生者”,猶言新生的事物,與“來”同意。日以親:猶言一天比一天迫近。親,親近。以,古“以”“已”通用,意同。
郭門:城外曰郭,“郭門”就是外城的城門。但:僅,只。
犁:一種農具。這里作動詞用,就是耕的意思。這句是說,古墓已平,被人犁成田地。摧:折斷。這句是說,墓上的柏樹,被人斫斷,當做柴燒。
還:通“環”,環繞的意思。故里閭:猶言故居。里,古代五家為鄰居,二十五家為里,后來泛指居所,凡是人戶聚居的地方通稱作“里”。閭,本義為里巷的大門。因:由也。
千歲憂:指很深的憂慮。千歲,多年,時間很長。
秉燭游:猶言作長夜之游。秉,本義為禾把、禾束,引申為動詞,意為手拿著、手持。
來茲:就是“來年”。因為草生一年一次,所以訓“茲”為“年”,這是引申義。
費:費用,指錢財。嗤:譏笑,嘲笑,此處指輕蔑的笑。
王子喬:古代傳說中的仙人。期:本義為約會、約定,這里引申為等待。
螻(lóu)蛄(gū):害蟲,夜喜就燈光飛鳴,聲如蚯蚓。夕:一作”多”。鳴悲:一作“悲鳴”。
錦衾(qīn):錦緞的被子。同袍:猶“同衾”。古用于夫妻間的互稱。
良人:古代婦女對丈夫的尊稱。惟古歡:猶言念舊情。惟,思也。古,故也。歡,指歡愛的情感。枉駕:是說不惜委曲自己駕車而來。枉,屈也。惠:賜予的意思。綏:挽人上車的繩索。結婚時,丈夫駕著車去迎接妻子,把緩授給她,引她上去。
來:指”良人“的入夢。不須臾:沒有一會兒。須臾,指極短的時間。重闈(wéi):猶言深閨。闈,閨門。
眄(miǎn)睞(lài):斜視,斜睨。適意:寬心,遣懷。?[2]??適,寬慰的意思。引領:伸著頸子,凝神遠望的形象。睎(xī):遠望,眺望。
慘:殘酷,狠毒;或指悲痛,傷心。栗:冷得發抖,這一詞兼指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
三五:農歷十五日。四五:農歷二十日。
三歲:三年。滅:消失。
區區:指相愛之情。
一端:即半匹。古人以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匹”。綺:綾羅一類的絲織品。
故人:古時習用于朋友,此指久別的“丈夫”。尚:猶也。爾:如此。
鴛鴦:匹鳥。古詩文中常用以比夫婦。合歡被:被上繡有合歡的圖案。合歡被取“同歡”的意思。
著:往衣被中填裝絲綿叫“著”。綿為“長絲”,“絲”諧音“思”,故云“著以長相思”。緣:飾邊,鑲邊。緣與“姻緣”的“緣”音同,故云“緣以結不解”。
投:本義為投擲,這里是加入混合的意思。別離:分開。
皎:本義是潔白明亮。此處用引申義,為光照耀的意思。羅床幃:指用羅制成的床帳。
寐:入睡。攬衣:猶言“披衣”,“穿衣”。攬,取。
客:這里指詩人自己。旋歸;回歸,歸家。旋,轉。
引領:伸著脖子遠望。裳(cháng)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