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寫過哪些贈別詩(韓愈贈孟郊)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孟郊寫過哪些贈別詩,以及韓愈贈孟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送別兒女上大學”的詩句有哪些?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白話譯文: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五言詩。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全詩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之情。
2、《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白話譯文:千里黃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別董大二首》是唐代詩人高適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
作品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作者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沒有因此沮喪、沉淪,既表露出作者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作者豪邁豁達的胸襟。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白話譯文:雄偉長安城由三秦之地拱衛,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五津。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還有你這個知己,縱使遠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作品。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
頷聯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頸聯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
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4、李白《宣州謝月(左)兆樓餞別校書叔云》人生在世不稱意, 明朝散發弄扁舟。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銷愁愁更愁。
白話譯文:昨天的日子漸漸離我遠去,已經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擾亂了我的心,充滿了無限煩憂。長風吹過了幾萬里送來秋雁,對此可以開懷暢飲酣醉高樓。校書您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有我的詩如謝朓秀朗清發。
我們都是心懷逸興壯思飛動,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輪明月。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涌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憂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夠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披頭散發駕舟漂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宣城(今屬安徽)與李云相遇并同登謝朓樓時創作的一首送別詩。此詩共九十二字,并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激烈憤懣,灌注了慷慨豪邁的情懷,表達了對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光明世界的執著追求。
詩雖極寫煩憂苦悶,卻并不陰郁低沉。全詩語言明朗樸素,音調激越高昂,如歌如訴,強烈的思想情感起伏漲落,一波三折,如奔騰的江河瞬息萬變,波瀾迭起,和騰挪跌宕、跳躍發展的藝術結構完美結合,韻味深長,斷續無跡,達到了豪放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
5、《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白話譯文:友人在黃鶴樓向我揮手告別,陽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揚州。他的帆影漸漸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見滾滾長江在天邊奔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寓離情于寫景。首句點出送別的地點:一代名勝黃鶴樓;二句寫送別的時間與去向:“煙花三月”的春色和東南形勝的“揚州”;三、四句,寫送別的場景:目送孤帆遠去;只留一江春水。
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瀚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色彩明快、風流倜儻的詩人送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意永而不悲,辭美而不浮,韻遠而不虛。
最著名的送別詩句
1. 關于送別著名的詩句
關于送別著名的詩句 1. 著名的送別詩句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賦得古草原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謝亭送別》
【唐】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暮春浐水送別》
【唐】韓琮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
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送別感賦》
【清】劉絮窗
理罷云鬟展轉思,池塘正值夢回時。
近來詩句如春柳,只向東風贈別離。
2. 送別的著名詩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 有關送別的詩句
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王維的: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王勃的:“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昌齡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 誰有關于 著名的送別古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釋】: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詳.少府縣尉的別稱."蜀州"一作"蜀川".城闕指京城長安.三秦:今陜西省關中地區,古為秦國,項羽在滅秦后,曾將秦地分為雍,塞,瞿三國,稱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別是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比鄰:近鄰.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四海志,萬里猶比鄰."這里化用其意. 【簡析】:這是王勃的一首贈別名作,它和一般送別詩充滿傷感情調迥然不同,有一種奮發有為的精神.詩中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全詩抑揚頓挫,壯闊謹嚴,是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這首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后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作者小傳】:王勃(649-676)字子字,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號稱"初唐四杰".他們力求擺脫齊梁艷風,擴大詩歌的題材,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芙蓉樓:據《一統志》載:"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圣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注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一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于開元二十年(732)前后.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簡析】:這是天寶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輪臺寫的一首送別詩.營中送別,大雪紛飛,這是一個很特異的環境.詩人以奇特的比喻,豐富的想象和對實景多層次的描繪,使人感到充滿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見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讀者心中. 【作者小傳】:岑參(715-770),南陽(今屬河南)人.天寶進士,曾隨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來于北庭,輪臺間.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長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繪塞上風光和戰爭景象;氣勢豪邁,情辭慷慨,語言變化自如.有《岑嘉州詩集》. 第四節 宋人送別詞 《雨霖鈴》[1]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 都門帳飲無緒,[3]留戀處,[4]蘭舟催發.[5]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 念—去去千里煙波,[7]暮靄沈沈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9]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注釋】:[1]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上下闋,八句,仄韻. [2]驟雨:陣雨. [3]都門帳飲:在京都郊外搭起帳幕設宴餞行.無緒;沒有情緒,無精打采. [4]留戀處:一作"方留戀處". [5]蘭舟:據《述異記》載,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后用作船的美稱. [6]凝噎:悲痛氣塞,說不出。
5. 急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
千百年來,故國鄉土之思,骨肉親人之念,摯友離別之感,牽動了多少人的心弦,“離別”也就自然成為我國古典詩歌中歌詠的重要內容。從先秦《詩經》到兩漢的樂府,從唐代詩歌到宋元詞曲以至明清的詩文,離別之情唱之不盡,一如長江之水源遠流長。
特別是唐代,由于波瀾壯闊的社會生活、由于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更使得“送別詩”成為唐代詩歌中的重頭戲。而特殊的社會背景,特別的人格追求等,又使得唐人的送別詩有了自己獨特的特點。
一、別雖一緒 事有萬族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是的,自從有了人類,有了社會,便有了分離,許多本該是天長地久的,卻不得不天隔一方。
唐代自然也是如此。這個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繁榮,疆域廣大,國內和國際交流頻繁,所以人們的活動場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人口的流動性增強,上至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都有機會或主動或被動地離開自己的家。
所以,唐人送別詩的一個特點就是:送別的種類很多,涉及領域廣泛,而且又都是一往情深。 孟郊的《古別離》 杜甫的《新婚別》 寫的是夫妻間的離別,那份別離的幽怨與痛苦,自是感人至深的。
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 柳宗元的《別舍弟宗一》 則是兄弟間的骨肉分離,難舍之情溢于言表。而 孟郊的《古怨別》 杜牧的《贈別》 則極寫情人間的纏綿悱惻。
這些可算是親人間的、情人間的離別,而在唐人的送別詩中,抒寫更多的則是同僚間的、朋友間的離別之情。 他們有的是寫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的,如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送梓州李使君》 李白的《送友人入蜀》 等,好友外出做官,詩人擺酒相送,其間充滿了殷殷的叮囑和深深的情誼。
還有也是送好友到外地做官的,但際遇不同,與前者相比,他們的友人或同僚卻都是被貶的,這類詩歌,在唐人的送別詩中占了很大的份量,如 王勃的《別薛華》 宋之問的《送別杜審言》 劉長卿的《送裴郎中貶吉州》 柳宗元的《重別夢得》 等,詩人在送別好友的同時,或表達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對朝廷的不滿,或表明對友人遭遇的同情與寬慰,感情深切而感受人。 還有一類送別,也與做官有關,那就是送友人去遠征的,如 陳子昂的《送魏大從軍》 岑參的《送李副使磧西行軍》 等,這些多是邊塞詩人的作品,充滿豪情壯志,感情慷慨激昂。
相比之下,下面的這類送別詩,可能會讓人的心情輕松一些,那就是送友人去遠游的,也可能是詩人多半不愿把“柴米油鹽”放在詩中表現出來,所以,我們讀不到多少他們為生計而四處奔忙的句子,更多的倒是游山玩水的閑情逸致。如 杜荀鶴的《送友人游吳越》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劉長卿的《餞別王十一南游》 等,這些詩毫無悲酸之態,也不故作豪放語,意境高遠,情深意濃。
以上都是送人離家的,唐詩中還有一類則是送人歸家的,如 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李白的《金鄉送韋八之西京》 溫庭筠的《送人東歸》 等,就是送人回家的,而 王維的《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 韋莊的《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則是送友人回國的了。這類詩中還有一種,如 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送嚴士元》 王維的《送別》 雖然送的是出家人或隱士,卻也可以算作是送人回家的,只是這個家有些抽象而已。
此外,唐人送別詩中還有一類,那就是無論是送人的還是被送的,都不是主人,如 司空曙的《云陽館與韓紳宿別》 杜牧的《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鄭谷的《淮上與友人別》 權德輿的《嶺上逢久別者又別》 等,這里的送者和行者,都是旅途中的一個匆匆過客,其送別的情緒則別有一翻味道,讓人深思,耐人尋味了。 二、手法多樣 情深意長 送別詩首先是抒情詩,詩人們在抒發心中的情感時,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使用比喻……那么,在唐人的送別詩中,表現出來的手法也是多種多樣的。
好友分別,離情別緒自是深重,深情厚誼不吐不快,所以,在唐人的送別詩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 高適的《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閃途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前兩句直寫落日之景,后兩句直寫真誠情誼,全是肺腑之言而毫無保留阻礙,慷慨悲歌,一吐為快。再如 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話潭水身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后兩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至于“相送情無限,沾巾比散絲。”
則更是把濃重的離愁別緒直吐出來而不假任何掩飾。 當然,直抒胸臆是一種坦誠,是深情厚誼的最直接的體現,但是,深摯的情感又往往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詩人不愿去仰聲長呼,而是借助別的方式表達出來,于是他們找到了借景抒情這一法寶。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的確,景物在有情人的眼中是會變的,它會因人的情緒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在送別詩中,詩人們在送別時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濃重的情感的色彩。唐人的詩本就重情趣,重意趣,他們在表現“情”與“意”的時候,往往都要借助“景”或“境”,這一點在唐人的送別詩中也有深刻。
6. 關于送別的詩句大全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維《渭城曲 》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 蘇軾《和董傳留別》
7. 送別詩有名句子
1、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
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5、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7、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
8、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9、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杜少府之任蜀州
11、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送友人》
12、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3、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5、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城曲》
16、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17、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王維《送別》
1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19、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無情。
2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2、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4、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25、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王之渙《送別》
26、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7、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28、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30、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賦得古原草送別》
31、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3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3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5、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
孟郊最著名的十首詩
孟郊最著名的10句唐詩,語淡情深,余味無窮。
1.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三春暉:春日里的陽光。誰能說小草的感激之心,能夠報答盡春光施與的深恩。詩句比喻母親養育之恩深重,孩子是根本報答不盡的。后因以“春暉”比喻母愛。
2. 慨慷丈夫志,可以耀鋒芒。——唐·孟郊《遣興聯句》。
充滿正氣的大丈夫,他的志向可以放射出光芒。
3.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車馬揚鞭奔馳在春花爛漫的古道上,今天的馬蹄格外的輕盈,一天便將這長安的花朵看完了。
4. 君有丈夫淚,泣人不泣身。——唐·孟郊《答姚怤見寄》。
君子的眼淚,只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而流,他們不會為了個人而哭泣。
5. 何以報知音,永存堅與貞。——唐·孟郊《答郭郎中》。
怎樣才能去報答知心的朋友呢?那就是永遠去保持自己的貞操吧。
6. 盡美固可揚,片善亦不遏。——唐·孟郊《投所知》。
盡善盡美的事物固然值得頌揚,但對細微的好處,也不能抹殺。
7. 達人識元氣,變愁為高歌。——唐·孟郊《達士》。
達觀的人懂得保護元氣的重要,因此以放聲高歌來驅散憂愁。
8. 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唐·孟郊詩《贈別崔純亮》。
一出門便遇到阻礙,誰說天地廣闊?這是對世路坎坷的慨嘆。
9. 蘭艾不同香,自然難為和。——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蘭花與艾草因為氣質不同,自然難以和睦相處。
10. 且聞過稱己,一何過不渝。——唐·孟郊《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稱:度,引申為反省之意。渝:改變。一聽到批評意見就能反省自己,還有什么過錯不能改正呢?
孟郊的送別詩
《古別離》
年代:唐代 作者: 孟郊
欲別牽郎衣,郞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莫向臨邛去。
詩人用這種回環婉曲、欲進先退、搖曳生情的筆觸,熟練而又細膩地刻畫出女主人公在希求美滿愛情生活的同時又隱含著憂慮不安的心理,并從這個矛盾之中顯示了她的堅貞誠摯、隱忍克制的品格。全詩言簡意豐,雋永深厚,耐人尋味。
來源古詩文網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