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詩詞 > 正文內容

寫春天的詩句中有哪些暗示(寫春天的詩句中有哪些暗示的詩句)

少年別多情2022-12-22 14:54詩詞29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寫春天的詩句中有哪些暗示,以及寫春天的詩句中有哪些暗示的詩句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字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哪些含義?

人們常把春與人的青春聯系起來,如以“春花”來喻少年,進而表示男女愛戀相思之意;“詩中傳意緒,花里見春情”都是吟詠愛戀之情的佳句。但是世事無常,現實生活中青年男女的愛戀之情往往不能盡如人意,那么情愛、相思便成了哀怨、苦戀。李商隱在寫幽居女子不幸時,用“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來表達她深感過去的相思都已成為痛苦的失望和悲傷。毛錫文的《醉花間》更是一首傷春名作了。“休相問,休相問。相問還添恨。春水池塘生。還相趁。”白居易的“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長恨歌》),則寫出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極度思念之情。

人們常常借助“春”景來抒發朋友間的、親人間的離別之愁。王維“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寫與朋友別后的懷念之苦,一往情深。杜甫因有“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后世常以“春樹暮云”比喻朋友間的思念之情。而孟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則是以春來寫母愛之情的。以“春”抒寫亡國之悲的莫過于李煜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由皇帝降到囚徒,看到春花秋月,追憶往事,怎能不愁如東流春水呢?

當然,“春”的意象給人的并不都是愁苦感傷和悲哀,它也能抒發詩人的閑適之情和欣悅之感。唐王駕《雨晴》“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寫的是雨后花殘的景色;至于朱熹“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概括而傳神地寫出了春滿人間的景況。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不僅呈現出一派初春的景色,而且對仗工整自然。這些都是描繪春景的佳句。

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分別表達了什么意境?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表達了春日的春風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意境。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表達了春雨潤物,萬物萌芽生長的意境。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表達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廣闊、深邃和迷離的意境。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表達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意境。

《春夜》

宋代: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翦翦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表達了春天拂曉時皇宮春曉的迷人和春夜清幽美的意境。

暗示春天將至的詩詞有哪些?

暗示春天將至的詩詞有:

一、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二、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三、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四、詠柳 / 柳枝詞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五、天凈沙·春

作者: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

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

小橋流水飛紅。

六、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關于春的詩句及意象

1.古詩中的關于“春”的詩句所表現的意象

古典詩詞中較多地保留著前代詩人運用過的一些詞匯,由于歷史的積淀,這些詞匯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賦予特定的涵義,就形成了意象。

詩品家司空圖說:“意象欲出,造化以奇。”胡應鱗在《詩藪》里也說過:“古詩之妙,專求意象。”

由此可見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也是詩人傾注情感的焦點。因此鑒賞詩歌時必須熟知常見意象,并理解其寓意,這樣才能有助于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意象有: “折柳”,由于“柳”、“留”諧音,古詩中的“柳”暗含希望對方留下來之意。《詩經》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的句子。

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隋無名氏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唐代西安的霸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霸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兒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再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的是今夜聽到《折楊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起思念故鄉的感情呢? “杜鵑”,俗稱布谷,又名子規、杜宇、斷腸鳥,是凄涼、哀傷的象征。春夏季節,杜鵑徹夜不停地啼鳴,啼聲清脆而短促,喚起人們多種情思。

杜鵑口腔上皮和舌部都為紅色,古人以為它啼得滿嘴流血,恰巧杜鵑高歌之時,正是杜鵑花盛開之際,人們見杜鵑花開得那樣鮮紅,便說成杜鵑啼得血。正像唐代詩人成彥雄寫的“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杜鵑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難》詩云:“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的啼叫又像是說“不如歸去,不如歸去”,它的啼叫容易觸動人們的鄉思。

“冰雪”,古人往往以它的晶瑩潔白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潔。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冰心即高潔的心性。古人常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張孝祥《念奴嬌》有“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句子。 “月亮”,空靈、清澈、高潔,它鑄造了不少中國古詩的血脈和靈魂,見證歷史的悲涼,演繹生命的絕唱,渲染離別的情懷,傾訴閨閣的幽怨,烘托劫后的荒涼,感悟人生的哲理等。

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詩人望月思故國,寫出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李白《靜夜詩》:“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都體現了詩人望月懷親、思鄉念友懷念故國之情。 “南浦”、“長亭”,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南浦、長亭都喻指送別。

南浦是水邊的送別之所。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而長亭則是古代設在路邊供人休歇的廳舍。庾信《哀江南賦》云:“十里五里,長亭短亭。”

說明當時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很顯然,在中國古典詩詞里長亭已成為陸上送別之所。 “浮云”、“春草(芳草)”,則有游子離思之意,“浮云”出自漢古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

“春草(芳草)”出自《楚辭?招隱士》“王孫兮不歸,春草生兮凄凄。”如杜甫《夢李白》“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秦觀“凄凄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

類似的意象還有“落日(夕陽)”、“蓬草”等。而蘇軾的《蝶戀花》:“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則另有出處,即屈原《離騷》中靈魂的告語“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指實現美好理想的地方。

“梧桐”、“芭蕉”在古典詩歌中大多表達孤獨憂愁、凄苦之意。古語常有“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說得便是梧桐葉落。

以梧桐寫悲秋,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可見梧桐總是跟愁分不開。民樂合奏曲《雨打芭蕉》蜚聲中外,其聲凄清,聽之無不為之動情。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樣,令人愁腸百結。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縱然無雨,風吹芭蕉的葉片,也吹出冷氣颼颼。 “梅花”、“松柏”,早期的詠梅詩尚無明顯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時期,梅花已成為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

唐詩中有“一白雪相似,獨清春不知”的句子。陸游《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詩中梅花都顯示一種高潔的品格。“松柏”出自《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調也。”

后世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劉禹錫《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后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

“蟋蟀”,《詩經?幽風?七月》中對蟋蟀的活動描寫得相當細致:“七。

2.春在古詩中有哪幾種意象

關鍵詞:詩詞創作 春*意象 原型批評 摘 要:春*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個意象,用來表達送別、相思的主題。

用榮格的原型批評對這一意象進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學中的最早出現及當時創作者的心理,后世作品中的運用,在名稱和象征意義上的變化。 中國古代文學具有極為豐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詩詞的藝術特征就是以意象為表現基礎的。

意象作為古老的美學概念,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進入古典詩詞的意象更是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審美情趣,詩人往往用意象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只有對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我們才能對詩歌藝術產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會產生深摯的審美情感。在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長廊中,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經典意象層出不窮,原型意義的內容被大大地擴展開來,成為一種現實的、廣泛存在的文學作品的構成要素,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評實踐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

按照榮格創立的原型批評,我們知道,每個原型就是“一個象征”、“一個意象”,古典文學中的原型作為藝術符號,往往牽系著古老民族豐富的歷史經歷和心靈世界。原型在文學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喚起了讀者的共鳴。

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于文學作品這個載體,不斷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復出現。原型批評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弗萊說:“(原型是)一個象征,通常是一個意象,它在文學作品里反復出現,足可被認作人的文學經驗之總體的因素。”

{1} 在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詩詞的創作中,“春*”就是這樣一種原型,它經常用在表達送別、相思主題的作品中,成為抒發離愁別恨的一個意象。卡西爾曾說過:“藝術王國是一個純粹形式的王國”,而“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訴諸感覺的”{2},所以,春*的意象也就構成了一種詩的純粹形式,它凝聚著我們民族的豐富歷史內容和文化意蘊。

春*意象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這篇作品始見于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后世許多學者認為是西漢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劉安所作。因為劉安常到長安朝見漢帝,但朝中情況異常險惡,作為他的賓客的淮南小山擔心劉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長安久留,早日歸來。

賓客們遠望劉安離去和將要歸來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里,他遲遲不歸,只能望見滿目萋萋的春*。思念之情非常急切,從“春*生”到秋天的“蟪蛄鳴”,時光流逝,感情愈烈。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詩人把情思融進物象,萋萋的春*凝聚著無限思念。

春*既是報春的使者,更是詩人寄托離情別緒的載體。而美好的春色又總能逗引起懷念故人盼望團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達離愁無窮無盡的情思。

春*意象反映出來的其實是中國古代廣闊深遠的時空意識。宇宙浩瀚無窮,亙古不變,春*的形象猶如灞陵傷別的年年柳色反復撞擊著文人才士的心靈。

見春*而思念遠方的親人,這在交通、通訊非常落后的古代,是許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動,而春*也成為一種原型,這一“典型的反復出現的意象”,經過詩人們長期、反復地運用,產生了鮮明的象征意義。原型一旦出現在文學作品里,便會使讀者如同重溫遠祖的切身體驗那樣,受到強烈的感染。

榮格認為原型是種族代代相傳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體無意識的支配下,不自覺地在作品中體現了某些原型;而讀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則由這些原型而觸動了積淀在內心深處的集體無意識,這時會突然感到酣暢淋漓,得到心靈的震撼,仿佛全人類的聲音都在心中共鳴。

自從“春*”在《楚辭·招隱士》中出現以后,春*原型和抒發離別相思之情結下了不解之緣,描寫別離的詩人對春*這一意象十分鐘情,使它成為詩詞創作中一個固定的意象,而“王孫”也成為詩人筆下游子的代稱。春*意象經常在后世的作品中出現。

李商隱曾把這個現象概括為:“見芳*則怨王孫之不歸。”(《獻河東公啟》)綠遍天涯的萋萋芳*將人們的情思引向遠方,碧*連天,寄托著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別親友時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以春*為意象抒發離別情結的詩句不勝枚舉: 江淹《別賦》:“春*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謝靈運《悲哉行》:“萋萋春*生,王孫游有情。” 李白《灞陵送別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 劉長卿《謫仙怨》:“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萋萋。”

獨孤及《登后湖傷春懷京師故舊》:“山山春*滿,何處不相思。”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更行更遠還生。”

王維《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送別詩也出現春*原型,獨特之處在于從時間上將來年的春*表現出來,在當前想到未來,在送別當日就流露出歸期難定、離思方深的感情。題為“送別”卻又無具體送別情節,以春*為反襯,寓別情于行間,見離愁于字里,似淺實深,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李白《春思》:“燕*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在于從空間上表現異地的春*,描寫。

3.詩詞中春的意象

關鍵詞:詩詞創作 春*意象 原型批評 摘 要:春*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個意象,用來表達送別、相思的主題。

用榮格的原型批評對這一意象進行原型分析,它在古代文學中的最早出現及當時創作者的心理,后世作品中的運用,在名稱和象征意義上的變化。 中國古代文學具有極為豐富的原始意象,古典詩詞的藝術特征就是以意象為表現基礎的。

意象作為古老的美學概念,是詩人抒發情感的最基本的方法。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進入古典詩詞的意象更是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特有的審美情趣,詩人往往用意象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只有對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我們才能對詩歌藝術產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會產生深摯的審美情感。在中國古典文學的藝術長廊中,有關時間和空間的經典意象層出不窮,原型意義的內容被大大地擴展開來,成為一種現實的、廣泛存在的文學作品的構成要素,這也就使原型概念在批評實踐中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義。

按照榮格創立的原型批評,我們知道,每個原型就是“一個象征”、“一個意象”,古典文學中的原型作為藝術符號,往往牽系著古老民族豐富的歷史經歷和心靈世界。原型在文學作品中被有效地形象化,喚起了讀者的共鳴。

原始意象即原型得益于文學作品這個載體,不斷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復出現。原型批評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弗萊說:“(原型是)一個象征,通常是一個意象,它在文學作品里反復出現,足可被認作人的文學經驗之總體的因素。”

{1} 在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詩詞的創作中,“春*”就是這樣一種原型,它經常用在表達送別、相思主題的作品中,成為抒發離愁別恨的一個意象。卡西爾曾說過:“藝術王國是一個純粹形式的王國”,而“這些形式不是抽象的,而是訴諸感覺的”{2},所以,春*的意象也就構成了一種詩的純粹形式,它凝聚著我們民族的豐富歷史內容和文化意蘊。

春*意象最早出現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生兮萋萋。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這篇作品始見于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后世許多學者認為是西漢淮南小山思念淮南王劉安所作。因為劉安常到長安朝見漢帝,但朝中情況異常險惡,作為他的賓客的淮南小山擔心劉安遇害,希望他不要在長安久留,早日歸來。

賓客們遠望劉安離去和將要歸來的道路,在明媚的春光里,他遲遲不歸,只能望見滿目萋萋的春*。思念之情非常急切,從“春*生”到秋天的“蟪蛄鳴”,時光流逝,感情愈烈。

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詩人把情思融進物象,萋萋的春*凝聚著無限思念。

春*既是報春的使者,更是詩人寄托離情別緒的載體。而美好的春色又總能逗引起懷念故人盼望團聚的思想感情,最能表達離愁無窮無盡的情思。

春*意象反映出來的其實是中國古代廣闊深遠的時空意識。宇宙浩瀚無窮,亙古不變,春*的形象猶如灞陵傷別的年年柳色反復撞擊著文人才士的心靈。

見春*而思念遠方的親人,這在交通、通訊非常落后的古代,是許多人都具有的心理活動,而春*也成為一種原型,這一“典型的反復出現的意象”,經過詩人們長期、反復地運用,產生了鮮明的象征意義。原型一旦出現在文學作品里,便會使讀者如同重溫遠祖的切身體驗那樣,受到強烈的感染。

榮格認為原型是種族代代相傳的基本意象。作家是在集體無意識的支配下,不自覺地在作品中體現了某些原型;而讀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則由這些原型而觸動了積淀在內心深處的集體無意識,這時會突然感到酣暢淋漓,得到心靈的震撼,仿佛全人類的聲音都在心中共鳴。

自從“春*”在《楚辭·招隱士》中出現以后,春*原型和抒發離別相思之情結下了不解之緣,描寫別離的詩人對春*這一意象十分鐘情,使它成為詩詞創作中一個固定的意象,而“王孫”也成為詩人筆下游子的代稱。春*意象經常在后世的作品中出現。

李商隱曾把這個現象概括為:“見芳*則怨王孫之不歸。”(《獻河東公啟》)綠遍天涯的萋萋芳*將人們的情思引向遠方,碧*連天,寄托著詩人對遠方親友的思念,也寄托了送別親友時依依惜別的深厚情誼。

以春*為意象抒發離別情結的詩句不勝枚舉: 江淹《別賦》:“春*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謝靈運《悲哉行》:“萋萋春*生,王孫游有情。” 李白《灞陵送別行》:“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 劉長卿《謫仙怨》:“獨恨長沙謫去,江潭春*萋萋。”

獨孤及《登后湖傷春懷京師故舊》:“山山春*滿,何處不相思。” 李煜《清平樂》:“離恨恰如春*,更行更遠還生。”

王維《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送別詩也出現春*原型,獨特之處在于從時間上將來年的春*表現出來,在當前想到未來,在送別當日就流露出歸期難定、離思方深的感情。題為“送別”卻又無具體送別情節,以春*為反襯,寓別情于行間,見離愁于字里,似淺實深,意蘊悠長,回味無窮。

李白《春思》:“燕*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在于從空間上表現異地的。

4.關于春的古詩名句和其中意境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描寫了春天來了,春雨綿綿而下,萬物開始復蘇。

含有春的詩詞 含有春字的古詩詞評分參考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唐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唐李華《春行即興》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唐戴叔倫《蘇溪亭》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唐楊巨源《城東早春》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宋·黃庭堅《清平樂》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唐韓愈《晚春》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春風賀喜無言語,排比花枝滿杏園唐趙嘏《喜張沨及第》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唐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賀知章《詠柳》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宋·陸游《馬上作》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 一春常是雨和風,風雨晴時春已空宋·陸游《豆葉黃》 細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宋·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唐王維《春曉》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宋·姜夔《揚州慢》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宋·朱熹《春日》。

5.描寫春天的詩句,帶解析

描寫春天的詩句及解析如下:1、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出自宋代秦觀的《八六子·倚危亭》。解析:當年在夜月里,我們共同醉入一簾幽夢,溫柔的春風吹拂著你我。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解析: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解析: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4、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出自唐代杜甫的《絕句二首》。

解析: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顯得格外秀麗,春風送來花草的芳香。5、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出自宋代王雱的《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解析:海棠的花瓣還未像雨點般墜,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經如雪花般紛紛飄落。

由此知道,原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

6.關于春的詩和它的意境

春 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注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閑:平常、輕易。

“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游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

“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

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

“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游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

“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征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么能“等閑識得東風面”。

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

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圣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

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7.描寫春夏的意象

落花

自然是人類永遠的認識對象和審美對象。自然的形式豐富多彩,人類對美的擷取也無窮無盡。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與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產生。我國歷史上優秀詩詞數不勝數。

落花是一種自然現象,自然規律,但在我國古詩詞中卻賦予了它們以情感和生命。歸納起來,“落花”意象有這樣幾層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為自然景物來描寫,構成一種優美的意境。“春城無處不飛花”(韓翃《寒食》),給人的感覺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各種顏色的花兒在風中輕揚曼舞,美妙極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伴隨著風雨之聲,落花片片,滿地繽紛,可以想見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爛漫之趣。

B、一是面對落花,唏噓感嘆:嘆年華易逝,美麗不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從中可以看出國破家亡之恨,無可奈何之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抒發了濃濃的郁悶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詞。花落巳葬,己去誰葬,暗含自己的命運還不如落花,道盡了心中的綿綿的悲苦。

C、還有一種是以落花寓意昂揚向上的精神。“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間考生俞樾在禮部復試,以此句為詩開頭,寓意希望在人間。“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東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作塵。”(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詩人寧可在與頑固派的斗爭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A、柳從《詩經》開始,“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就首開了詠柳寄情、借柳傷別的先河。天下千樹萬樹,“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人們送 別偏要折柳寫柳,這是因為“柳枝依依”,含情脈脈,“條條有情”的緣故。古人取其義表示眷戀不舍,以柳相留。“柳”者,“留”二音相諧,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別之情。折柳送別,自漢朝以來就有了。南朝樂府民歌有“上馬不促鞭,反折楊柳枝,碟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反映了那時贈別,馬上的、馬下的都折柳。B、普普通通的楊柳易勾起人從未明確意識到的感觸與聯想。詩中少婦“不知愁”登樓賞景,觸“柳色”而生離愁別緒:“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唐·王昌齡《閨怨》) C、楊柳有著裊娜的風姿,迷人的意態(“一絲柳,一寸柔情”)所以,它被賦予纏綿悱惻哀怨無盡的情懷。這種情懷與離別的凄婉悲傷不謀而合,“楊柳依依”,“依依離情”,詩人們喜歡以柳入詩,原因大概在此吧。

另外,燕子、細雨、流水等也可以用于代表春夏的意象,詳細的就不說了。

希望以上這些可以幫到你。

8.關于春天的詩句及其賞析

春天的詩句:《春夜喜雨》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賞析:創作此詩時,詩人對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寫下了這首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詩作。

《錢塘湖春行》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賞析:全詩以“春”字為著眼點,景中寄情,字里行間流露出詩人喜悅輕松地情緒。

描寫春天的詩句高中十首

1. 十首有關于春天的詩句

十首有關于春天的詩句 1.描寫春天古詩(10首)

1.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出自賀知章(唐)《詠柳》

2.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出自王維(唐)《送元二使安西》

3.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出自(元)白樸《天凈沙 春》

4.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出自(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5.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出自杜甫(唐)《江畔獨步尋花》

6. 好雨知時節 , 當春乃發生 。 隨風潛入夜 ,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 江船火獨明 。 曉看紅濕處 , 花重錦官城 。出自杜甫(唐)《春夜喜雨》

7.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出自張志和(唐)《漁歌子》

8.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出自(唐)杜牧《江南春》

9.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出自劉禹錫(唐)《竹枝詞》(選一)

10.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出自劉禹錫(唐)《烏衣巷》

2.關于春天的古詩(10)首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王涯《春游曲》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李白《落日憶山中》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重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張敬忠《邊詞》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張旭《山行留客》

自在嬌鶯恰恰啼.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春日》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王涯《春游曲》

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學道飛丹砂。

——李白《落日憶山中》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重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

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張敬忠《邊詞》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張旭《山行留客》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①。日出江花紅勝火②,春來江水綠如藍③。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3.關于春天的古詩,10首

1 《詠柳》——賀知章(唐)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唐)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唐)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4 《絕句》——杜甫(唐)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5 《江畔獨步尋花》(選一)——杜甫(唐)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6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時節 , 當春乃發生 。 隨風潛入夜 , 潤物細無聲 。

野徑云俱黑 , 江船火獨明 。 曉看紅濕處 , 花重錦官城 。

7 《漁歌子》——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8 《滁州西澗》——韋應物(唐)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9 《竹枝詞》(選一)——劉禹錫(唐)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10 《烏衣巷》——劉禹錫(唐)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4.描寫春天的古詩10首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5.十句關于“春”的詩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6.給我10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秋雨嘆 杜甫

雨中白草秋爛死。

玉鐺緘札何由達,恐汝后時難獨立。

春雨 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階下決明顏色鮮,主人窗外有芭蕉。

遠路應悲春晼晚。

著葉滿枝翠羽蓋。

野徑云俱黑。低飛昏嶺腹。

一夜不眠孤客耳,何況連宵雨不休,蓑濕棹回舟,蕭騷著淡愁。蒙柳添絲密。

泫叢珠締葉。

微雨 李商隱

初隨林靄動,偏梁閣道向通州,稍共夜涼分,庭虛近水聞。

紅樓隔雨相望冷。

曉看紅濕處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夜雨 杜牧

九月三十日,開花無數黃金錢。

堂上書生空白頭。

最是一年春好處。

一種雨中君最苦,萬里云羅一雁飛。

窗迥侵燈冷,絕勝煙柳滿皇都,共白幾人頭。

隨風潛入夜。

詠雨 李世民

罩云飄遠岫。

雨夜憶元九 白居易

天陰一日便堪愁,雨聲如別秋,斜足灑巖阿?

點滴侵寒夢。

無端滿階葉。

涼風蕭蕭吹汝急,殘霄猶得夢依稀,白門寥落意多違,含吹織空羅,珠箔飄燈獨自歸,潤物細無聲,當春乃發生。

漁歌聽不唱,臨風三嗅馨香泣,花重錦官城,起溜鏡圖波。

初春小雨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雨 杜牧

連云接塞添迢遞,草色遙看近卻無,灑幕侵燈送寂寥,噴雨泛長河,江船火獨明

7.描寫春天的古詩十首

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寫春天的古詩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描寫春天的古詩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描寫春天的古詩鳥鳴澗(王維)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描寫春天的古詩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描寫春天的古詩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描寫春天的古詩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描寫春天的古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描寫春天的古詩春興(武元衡)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描寫春天的古詩題都城南莊(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描寫春天的古詩絕句(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描寫春天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8.寫出10首有關“春天”的古詩及賞析

有關“春天”的古詩如下:1. 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唐·杜甫《春運》2.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韓愈《晚春》3. 渭城朝雨?徘岢荊?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4.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5.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6.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7.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8.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9.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凄凄滿別情。——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10.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賞析:1. 吳論:肅肅,落聲。

菲菲,落貌。【黃注】紅素乃地下花絮。

【顧注】惟鳥雀,見過客之稀。獨柴扉,見村居之僻。

關中數亂,謂吐蕃、黨項入寇。劍外未清,謂吐蕃近在西山。

故鄉尚有軍營,則欲歸不得矣。2. 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

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斗艷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現,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吐艷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再細加揣摩,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可以透過景物描寫領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

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3. 此詩前兩句寫送別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東向西一直延伸、不見盡頭的驛道,客舍周圍、驛道兩旁的柳樹。這一切,都仿佛是極平常的眼前景,讀來卻風光如畫,抒情氣氛濃郁。

“朝雨”在這里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絕句在篇幅上受到嚴格限制。

這首詩,對如何設宴餞別,宴席上如何頻頻舉杯,殷勤話別,以及啟程時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矚目遙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餞行宴席即將結束時主人的勸酒辭:再干了這一杯吧,出了陽關,可就再也見不到老朋友了。三四兩句是一個整體。

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處于河西走廊盡西頭的陽關,和它北面的玉門關相對,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內地出向西域的通道。

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但當時陽關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于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后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

4. 這首詩記敘在黃四娘家賞花時的場面和感觸,描寫草堂周圍爛漫的春光,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和適意之懷。春花之美、人與自然的親切和諧,都躍然紙上。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

“壓”、“低”二字用得十分準確、生動。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

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5. 詩以“泊船瓜洲”為題,點明詩人的立足點。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長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與這邊的“瓜洲”這么近,就一條江水的距離,不由地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隔幾座山了,也不遠了。

次句“鐘山只隔數重山”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6.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

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當剌史或知州的可以說是不乏名人,不過,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兩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蘇東坡了。

他們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敬仰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來許多描寫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詩詞文章與傳聞軼事,所以又有人們稱他們為“風流太守”。7.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

9.10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最好是小學一年級常見的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描寫春天的古詩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描寫春天的古詩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描寫春天的古詩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描寫春天的古詩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10.求10首關于春天的詩

現代詩一、在城效的小樹林 返青了,我的小樹林 小樹林里的螞蟻和飛蟲 這些卑微的生命都和春天一起來臨 泥土下,我聽到蚯蚓爬動的聲音 用柔軟的頭顱撞開泥土關閉的大門 在小樹林的草地上,我看見一群山羊 擺動著長胡須,咩咩地叫著 震動著我的青春和靈魂 一只黑山羊,向我款款走來 臉上掛著幸福的淚水 二、推開春的大門 聽到鳥叫了 在城效,有幾只報春鳥 它們不敢進城 只在效外歡呼和跳躍 它們樸素得像鄉下的農民 讓我萌發一種親近 它們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親人 它們在尋找不知名的蟲子 向同伴發出親和的聲音 在效外,我愛上了鳥的聲音 在鳥的爭鳴中 我推開了春的大門 三、這個春天 這個春天我的心很亂 一會兒想起某些墓碑 一會兒想起我的童年 這個春天我的心很亂 春天的詩已被春天寫滿 我的獻詩是春天的草葉和花冠 在這個春天里 我還能做些什么呢 還能和誰一起擁抱春光和時間 《有雨從胸中穿過》 一種聲音 嘀嘀噠噠地從 極高處奔泄而下 如長發姑娘披肩黑瀑 將時間緊緊攥住 我因此成為 蒼茫雨幕中 一頭頭暈目眩的精靈 辨不清到底誰是 那股真正的不可抑止的 欲望 那滴雨在空中跳舞 舒緩地在高空飄浮著 積蓄力量從 不加修飾的云層 悄悄滲透進 我的寬闊的胸膛 于是我的胸中波濤洶涌 激起漣漪 拍擊著感情的岸礁 一浪高過一浪的呼吸 與一滴雨 交相滋潤 一滴雨就這樣毫無遮攔地 深入我的內心 與我的思念混為一潭 然后穿過我心的窄地 將一切洗涮 而一縷陽光 乘機穿越時光的邃道 抵達我明凈的天空 2004-2-23 《在春日與一場雪對視》 搭上開往春日的列車 懷揣 一把季節的利刃 無情地刮開 躁動的芽苞 讓冰裂一冬的小手 伸出來 握住獵獵的旌旗 去追逐 春日里的一場雪 只要一腳踩上 春天的赤道 一場瑞雪便異顯珍貴 關于春與雪的對話 傾刻間 肆意流淌 雪花向六個方向 發出指令 傳送陣陣濕潤的信息 其實春天與一場雪無關 倒是突如其來的 倒春寒 緊握每個人的熱愛 抬頭望天 天與地的接觸 激烈而又純粹 沿著季節之坡走下去 迎面就是等待 2004-2-3 《踏進春天的門檻》 最后一場雪 與窗外的樹巔 遙望無期 枝丫低垂嘆息著 噴出的霧氣 滴成春天的向往 一枚悄然拱出 凍土的嫩芽 輕叩著大地的門扉 那只逍遙漫步的麻雀 吱地一聲 消匿于冰裂的樹干后 享受愛情 郊外 輕盈的風箏 駕駛季節的小船 一路抒情地 抵達春天的領地 路上仍然泥濘著 偶爾的行人 豎起衣領 將寒冷關在門外 而春天的門內 陽光燦爛 2004-2-5 《踏青》 周未 與風箏相約 去郊外的小山尖 放飛兒子 緊捂一冬的歡欣鼓舞 遠方飛來一枚 浮動的樹葉 拉鋸似的 與兒子你來我往 妻躺下來 親密地擁吻 身下溫潤的芨芨草 整個一個下午 我都心緒不寧 真想 掏出兒子 書包中的作業 幫他一掃而光 2004-3-9 《聯想》 一頭老水牛 啃噬著阡陌間 綴滿野花的草坪 然后牧童般撒歡 “哞” 牛揚蹄噴珠 把春的耳朵從河中叫醒 旁邊是春日里瘋長的青苗 與田埂上密匝的樹葉 此起彼伏 想象不久前 就在這塊土地里 就是這條老水牛 反芻著 咕噥著 推動著 季節的前進速度 一位抱手的空虛哲人 作出種種姿態 透過季節的冷眼 將土地中溫潤的顏色 一一翻將過來 將很酷的古典身影 重重地斜投在泥浪 牽引著催促著 手中的犁鏵 與老農對扛 2004-03-09 《是誰獵去春天的羽毛》 最后一縷斂羽的時節 在經歷那盎然的生機后 躲藏進沉沉的春的暮色之中 日子的翅膀之下 一羽安然飄逸的小夜曲 便臨風而棲 輕輕舔拭著航行于 季節之海的風帆 是誰 在收獲了愛情之后 又在愛情的屋檐下再度失寵 背對祈望 曾經浪漫的激情 悄悄將一滴清淚濡濕 游弋于春天 云蒸霞蔚的空間原野 看見那即將消逝的光線 在云翳的磨礪中 沐浴 海天處 那片駕馭靚麗羽毛的熾熱 已無法逾越煙鎖的無際之旅 再攜無言的承諾 舉起虔誠的經幡 向遙遠而去 是誰 獵去春天的羽毛 卻又找不到翱翔的天空 在感情的枝頭上斂羽 2004-03-08 《等待陽光奔過來》 我想 在一個春日下午 也許就有許多事情 都將百無聊賴 獨倚窗臺 看遠方天空云卷云舒 擁擠的樓下 來往著匆匆的行人 他們個個表情嚴肅 目睹別人的 單獨行動 一方天空晴朗著 一只抒情的鴿子羽毛靚麗 銜著鴿哨 肆無忌憚的滑翔在 風箏與微風之間 天幕下投來 一幅矯健的影子 移動 只選擇不規則的劃動 條條思索的痕跡 搭起鴿子 用張開的羽毛通往 遠方的橋梁 等待一束 最好是一束 久違的陽光 奔過來 而后才是盡情地擁抱 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描寫春天的古詩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春天的古詩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描寫春天的古詩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

描寫春天的詩句和思想感情

1. 關于春天的詩句和思想感情

關于春天的詩句和思想感情 1.春天 古詩 思想感情

【春】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夏】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秋】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描寫春天的詩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杜甫《絕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春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殘《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 《渭城曲》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來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

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

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

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

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2、時在中春,陽和方起 陽和:春天的暖氣《史記·秦始皇本紀》 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4、陽春白日風在香 晉 樂府古辭《晉白綺舞歌詩三首》 5、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晉 樂府古辭《盂珠》 6、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 秀:秀麗。屯:駐,聚集。

南朝宋 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變鳴禽:鳴叫的鳥換了種類。兩句寫冬去春來,鳥兒已經替換了。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8、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覆春洲:落滿了春天的沙洲。雜英;各種各樣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9、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洛城:洛陽城。

風日:春光風物。道:說。

唐 杜審言《春日京中有懷》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過江來,江南一片春色。淑氣:春天的和暖氣息。

轉綠蘋浪:使水中蘋草轉綠。四句意謂:彩霞伴著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帶過了江面,黃鳥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陽光催綠了蘋草。

唐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 賀知章《詠柳》 12、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14、聞道春還未相識,走傍寒梅訪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15、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唐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16、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憶山中》 17、東風灑雨露,會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唐 李白《古風》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20、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唐 劉昚虛《闕題》 21、飛雪伴春還,善庭曉自閑 唐 劉昚虛《積雪為小山》 22、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意為:道路被白云遮斷,春景與青青的流水一樣綿延不斷。唐 劉昚虛《闕題》 23、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唐 李華《春行即興》 24、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春遠獨柴荊 前兩句形容花色紅,柳絮素。后兩句謂日色漸長.春色淡遠,唯聽鳥雀調嗽,無人來往,獨有柴門而已,唐 杜甫《春運》 25、繁。

3.描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詩句和作者和思想感情各六首

一、關于春天的詩句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城東早春》【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惠崇春江曉景》其一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憶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二、關于夏天的詩句 《夏夜嘆》【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

況復煩促倦,激烈思時康。《首夏》【唐】白居易 孟夏百物滋,動植一時好。

麋鹿樂深林,蟲蛇喜豐草。 翔禽愛密葉,游鱗悅新藻。

天和遺漏處,而我獨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遠道。

舊國無來人,寇戎塵浩浩。 沉憂竟何益,只自勞懷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潯陽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魚賤如泥,烹灸無昏早。 朝飯山下寺,暮醉湖中島。

何必歸故鄉,茲焉可終老。《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時田園雜興》(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暑旱苦熱》【宋】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無名雜詩》【明】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三、關于秋天的詩句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登高》【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山行》【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秋詞》【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贈劉景文》【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四、關于冬天的詩句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別董大。

4.求描寫有關春天與情感的詩句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小雅·出車》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我看見過綠色的春天

在野鵲的嬉笑

和村姑的顧盼中

涉過了清溪。

我看見過灰色的春天

在林樹迷 蒙

而花苞未坼的地方

獨自啜泣著。

那嬉笑所從而逗露的

嘴唇是殷紅的;

但是,啊!那啜泣的

卻是"美"的本體

5.描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詩句和作者和思想感情各六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送盧員外》【唐】薛濤 玉壘山前風雪夜,錦官城外別離魂。

信陵公子如相問,長向夷門感舊恩。 《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1、《子夜冬歌》【唐】崔國輔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

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冬至夜懷湘靈》【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8、《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9、《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初冬夜飲》【唐】杜牧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12、《冬夜送人》【唐】賈島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13、《窮冬曲江閑步》【唐】裴夷直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曲江永日無人到,獨繞寒池又獨歸。

14、《冬郊行望》【唐】王勃桂密巖花白,梨疏樹葉紅。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15、《冬夜即事》【唐】呂溫百憂攢心起復臥,夜長耿耿不可過。風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鏡破。

16、《冬日觀早朝》【唐】施肩吾紫煙捧日爐香動,萬馬千車踏新凍。繡衣年少朝欲歸,美人猶在青樓夢。

17、《初冬旅游》【唐】王建遠投人宿趁房遲,僮仆傷寒馬亦饑。為客悠悠十月盡,莊頭栽竹已過時。

18、《初冬偶作》【唐】皮日休豹皮茵下百余錢,劉墮閑沽盡醉眠。酒病校來無一事,鶴亡松老似經年。

19、《冬柳》【唐】陸龜蒙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換絳牧》【唐】唐彥謙秋杪方攀玉樹枝,隔年無計待春暉。自嫌暫作仙城守,不逐鶯來共燕飛。

21、《冬夜》【唐】韋莊睡覺寒爐酒半消,客情鄉夢兩遙遙。無人為我磨心劍,割斷愁腸一寸苗。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15349.html

分享給朋友:

“寫春天的詩句中有哪些暗示(寫春天的詩句中有哪些暗示的詩句)” 的相關文章

寫帶荷花的詩句有哪些(帶荷花的詩句大全)

寫帶荷花的詩句有哪些(帶荷花的詩句大全)

關于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夏日荷花是開的最盛的時候,荷花清麗淡雅,有出淤泥而不染之高潔品質。古往今來,很多文人詠嘆贊美過荷花。那么關于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1、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古風(其二十六)》唐·李白 2、 最憐紅粉幾條痕,水外橋邊小竹門。《芙蓉》清·鄭板橋 3、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

含有鳥的詩句有哪些(含有鳥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含有鳥的詩句有哪些(含有鳥的詩句有哪些三年級)

關于鳥的詩句有哪些(至少2句) 1.兩句關于鳥的詩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杜甫:...

白沙堤在哪里(白沙堤為什么叫白沙堤)

白沙堤在哪里(白沙堤為什么叫白沙堤)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白沙堤在哪里,以及白沙堤為什么叫白沙堤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白沙堤是哪兒? 應該是的,白沙堤在西湖的斷橋殘雪,白堤舊日以白沙鋪地,所以叫白沙堤, 人們以為這條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實際...

有哪些描寫風的詞語(描寫風的詞語有什么?)

有哪些描寫風的詞語(描寫風的詞語有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有哪些描寫風的詞語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描寫風的詞語有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描寫風的成語有哪些 風息是溫馴的,摩挲著你的顏面,輕繞著你的肩腰,就這單純的呼吸已是無窮的愉快。以下是我為大家...

杜甫輔佐哪個太子(杜甫輔佐哪個太子了)

杜甫輔佐哪個太子(杜甫輔佐哪個太子了)

今天給各位分享杜甫輔佐哪個太子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杜甫輔佐哪個太子了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求 杜甫生平故事 只要故事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

樹陰滿地日當午是哪個季節(樹陰滿地日當午是哪個季節的詩)

樹陰滿地日當午是哪個季節(樹陰滿地日當午是哪個季節的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樹陰滿地日當午是哪個季節,以及樹陰滿地日當午是哪個季節的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春眠不覺曉的時候是什么季節。 “春眠不覺曉”的時候是春季。原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譯文: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

史記里面的古詩有哪些(史記是史詩嗎)

史記里面的古詩有哪些(史記是史詩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史記里面的古詩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史記是史詩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關于史記里的詩句 1.描寫史記的詩句 《奉和御制讀史記詩》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陶唐明歷象,茂氣與天通。 舉正分星度,歸馀定歲功。 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彌...

金朝詩詞有哪些(金朝的古詩)

金朝詩詞有哪些(金朝的古詩)

很多朋友對于金朝詩詞有哪些和金朝的古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金朝著名詩詞 也挺多的,可以網上搜一下很多。比如元好問是宋金對峙時期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文壇盟主,又是金元之際在文學上承前啟后的橋梁,被尊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詩、文、詞、曲。...

關于春的詩文有哪些(描寫春的詩有什么)

關于春的詩文有哪些(描寫春的詩有什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關于春的詩文有哪些,以及描寫春的詩有什么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中描寫春的詩句有哪些 春天來了,各種各樣的鳥兒斜著翅膀自由自在的飛翔在天空,嘰嘰喳喳的叫聲像優美的樂曲在空中回蕩。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古詩中描寫春的詩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描寫春...

中國詩歌期刊有哪些(中國著名詩刊有哪些)

中國詩歌期刊有哪些(中國著名詩刊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中國詩歌期刊有哪些,以及中國著名詩刊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中國有哪些比較權威的詩歌類雜志? 《詩刊》由詩刊社編輯出版。現任常務副主編葉延濱;副主編:李小雨;副社長:王青風。地址:北京農展館南里1...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