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崧寫了多少首詩詞 陳維崧的詩詞大全
今天給各位分享陳維崧寫了多少首詩詞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陳維崧的詩詞大全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陳維崧描寫徐紫云的詩句
陳維崧家有妻妾子女,徐紫云成年也要娶親,他在紫云洞房花燭夜時寫了一首《賀新郎》相贈:“六年孤館相偎傍。最難忘,紅蕤枕畔,淚花輕飏。了爾一生花燭事,宛轉(zhuǎn)婦隨夫唱。只我羅衾寒似鐵,擁桃笙難得紗窗亮。休為我,再惆悵。”陳維崧對徐紫云的相思依戀躍然紙上。徐紫云婚后,二人仍親密來往,后陳維崧攜徐紫云歸宜興老家居住。徐紫云病逝后,陳維崧又寫了大量動情懷念的感傷詩句,詞句凄婉,令人傷感。
《惆悵詞二十首?別云郎》中滿是如“旅愁若少云郎伴,海角寒更倍許長”、“獨坐待君歸未歸,不歸獨坐到天明”、“檢點行裝,淚滴珍珠,疊滿箱”之類的濃濃癡語。陳維崧還請名畫師為徐紫云作肖像,其中僅《紫云出浴圖卷》就有名士七十四人題詩一百五十三首、詞一首,卷中充斥著諸如“莫怪君王勤割袖,漫同羅倚浣春紗”、“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前一憶君”
陳維崧的詞作風格
陳維崧詞作的風格。自宋代以來,詞的風格分類不外乎兩種,即婉約與豪放。陳的詞是明顯屬于后一種的,這點無可非議。我們知道,宋代的豪放詞派主要以蘇軾和辛棄疾等人為主,雖然也有劉克莊、張元干、陳亮等,但成就遠遜此二人。如果加以留意的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蘇東坡的豪放詞更多的是表現(xiàn)出一種曠達,而辛棄疾的詞則是雄深雅健,在刀光劍影中仍不失儒雅的氣度。陳維崧的詞不但延續(xù)了他二人的寫作格調(diào),還增加了一種霸悍之氣,更加咄咄逼人。這種霸悍之氣主要表現(xiàn)在抒情的爆發(fā)力上。我們不妨在此與稼軒的詞風作一下比較。我們常說稼軒的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多撫時感事之作,雄深雅健的詞風匹世無雙。這種詞風的構(gòu)成,一種說法是來源于鄒祗謨所說的“他的詞是從南華、沖虛中得來”,即受老莊的影響更為深遠,這是辛氏的詞深的一大原因;另一種說法是劉熙載在《藝概》中論述蘇、辛詞時指出的“瀟灑卓犖,悉出于溫柔敦厚”,就是說受到了儒家詩教的滲透。另外,稼軒所處的時代,他本人的閱歷、學(xué)識、身份、個人稟賦等也決定了他的詞風。那么為什么陳維崧的詞風與稼軒有那么大的差異呢。前面已經(jīng)講過了,陳維崧經(jīng)歷了歷史的巨大動蕩,這對他的思想觀念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古代儒家曾有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事原則,但滄海桑田的變化淡化了陳維崧的老莊思想,心理的重創(chuàng)和身世的磨難,已經(jīng)自覺或不自覺地沖刷了他溫柔敦厚的觀念,他的悲愴心緒,他的無可排解的憤悶化作了“刬然嘯空”之音。壓抑的情懷在詞中得以激射出來,因而使他的詞中有一種獨異的霸悍之氣和巨大的沖擊力。這霸悍二字,應(yīng)當這樣理解,從藝術(shù)風格的概念來說,是骨力勁挺,氣勢渾茫磅礴,神思飛揚騰躍,情致酣暢淋漓。這種氣勢,一是他在詞的寫作藝術(shù)上達到了自由超越的程度,以往的觀念難以再作束縛;另一方面,又由于他精通歷史,有史才,同時將歌行和賦等筆法充分運用到了他的詞中,縱橫議論,洞照古今的手法使他的詞在抒情的空間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寬。所以,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因素促使他的詞能夠另拓疆域,自辟門徑,發(fā)揮了蘇、辛的短處,成就了非凡的造詣。前面我們講了陳維崧的所處的時代、詞的歷史地位和他的藝術(shù)風格。下面,我想結(jié)合他的幾首詞來分析一下他的詞的藝術(shù)特點。
陳維崧是位比較全面的詞人,他不僅擅長寫長調(diào),寫豪放一類的詞,而且也兼擅小令和慢詞,且藝術(shù)性都比較高。但如果從他才力展現(xiàn)的角度來看,長調(diào)則是最能體現(xiàn)他的才情和駕馭能力的。而且在長高調(diào)中,豪放類的詞居于主要地位,這就構(gòu)成了他的詞的主要風格。要總結(jié)他的詞的特點的話,我想就我的看法而言,應(yīng)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他精于用典。這和他熟讀史事關(guān)系很大,他往往一首詞中參雜著十幾個典故,如果不熟悉這些典故的話,就很難理解詞中所含的深意。我在此舉一首詞為例。陳維崧曾寫過一組汴京懷古的詞,調(diào)子用的是滿江紅,共十首。這十首詞,結(jié)合地理、歷史、人物等,用了大量的典故。其中第四首寫的是“吹臺”,全詞如下:
太息韶華,想繁吹、憑空千尺。其中貯、邯鄲歌舞,燕齊技擊。宮女也行神峽雨,詞人會賦名園雪。羨天家,愛弟本輕華,通賓客。梁獄具,宮車出;漢詔下,高臺坼。嘆山川依舊,綺羅非昔。世事幾番飛鐵鳳,人生轉(zhuǎn)眼悲銅狄。著青衫,半醉落霜雕,弓弦砉。
這首詞寫的是漢梁孝王一系列豪華的生活場面,感嘆世事變遷,人生易老,無以為懷,其中寓含理趣。這些我們都先不說,只說用典。首先,吹臺是什么?吹臺又名繁臺,是梁孝王修的,后來有個姓繁的人居住其側(cè),所以后人又稱作繁臺。現(xiàn)在河南省開封市東南。邯鄲歌舞這句中,邯鄲是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古時趙女善歌舞,所以王維的詩中有“趙女彈箜篌,復(fù)能邯鄲舞”之句。燕齊技擊,技擊是一種用于搏斗的武術(shù),《荀子.議兵》中說,齊王隆技擊,就是說齊人好以武力斬敵人也。神峽,說的就是巫山神女,宋玉的《高唐賦》中有朝為行云,暮為行雨的典故,這個典故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解釋了。名園,是指梁孝王所筑的兔園,后人稱為梁苑或梁園。賦雪也有典故。《文選》中謝靈運的《雪賦》中說:梁王不悅,游于兔園,乃置旨酒,命嘉友,召鄒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為寡人賦之”。天家,是帝王的代稱,這里說的是漢景帝。愛弟: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同母弟弟。輕華,是指年輕而有才華。通賓客,就是好賓客的意思。這里也有典故。《史記、梁孝王世家》中說:招延四方豪杰,自山東游說之士,莫不畢至;齊人羊勝,公孫詭、鄒陽之屬皆游梁。這是上片的用典。
下片的梁獄具,說的是一段歷史。歷史上說,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同母弟弟,因為有功,得到天子賜的旌旗,他可以自由出入王宮。梁孝王非常寵信羊勝公孫詭。栗太子廢了的時侯,太后就想立梁王為太子,但是被袁盎等人給諫止了。梁王因此十分恨袁盎,就和羊勝、公孫詭等人密謀,暗地里派人刺殺了袁盎和他的十幾個議臣。由此漢景帝對梁王產(chǎn)生的懷疑,后來經(jīng)過調(diào)查,證實果然是梁王所為,就派田叔去抓捕羊勝和公孫詭,羊勝與公孫詭得知消息后自殺。這時太后因為梁王的事整日憂心忡忡,寢食不安,日夜哭泣不止。漢景帝也感到不安了。于是梁孝王上書請罪,太后和景帝非常高興,敕免了梁王。但是從此以后卻疏遠了梁王。漢詔下,說的是梁王死了以后,漢景帝下詔書,將梁王的屬地分為五國。鐵鳳,說的是世間的事就像鐵鳳凰那樣飛逝了。鐵鳳出自《西京賦》:宮闕上作鐵鳳凰,令張雙翼,舉頭敷尾。是指在宮闕上的裝飾物。銅狄,是指銅人,這個典一般讀史的人都了解。唐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并序》中提到過,神明臺,是漢武帝所造,上面有承露盤,有銅仙人伸出手掌捧銅盤玉杯承云表之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
清詞三大家的陳維崧
陳維崧(1625~1682)清代詞人、駢文作家。字其年,號迦陵。宜興(今屬江蘇)人。清初諸生,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xué)鴻詞,授翰林院檢討,54歲時參與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陳維崧出生于講究氣節(jié)的文學(xué)世家,祖父陳于廷是明末東林黨的中堅人物,父親陳貞慧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對“閹黨”,曾受迫害,明亡后出家為僧。陳維崧少時作文敏捷,詞采瑰瑋,吳偉業(yè)曾譽之為“江左三鳳凰”之一(吳偉業(yè)言:“江左三鳳凰,陽羨有陳生,云間有彭郎,松陵吳兆騫,才若云錦翔。”)。明亡(1644)時,陳維崧才20歲。入清后雖補為諸生,但長期無法中舉人,因此無法得到官職,身世飄零,游食四方,接觸社會面較廣。又因早有文名,一時名流如吳偉業(yè)、冒襄、龔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長蘅、彭孫遹等,都與他交往,其中與朱彝尊尤其接近,兩人在京師時切磋詞學(xué),并合刊過《朱陳村詞》。清初詞壇,陳、朱并列,陳為“陽羨派”詞領(lǐng)袖。 陳維崧亦能詩,其詩早年學(xué)習陳子龍,入清之后陳子龍殉國,轉(zhuǎn)而學(xué)習吳偉業(yè),也有一定成就,但成就不如其詞與駢體文。他的駢體文,在清初亦是一大家,代表作品有《銅雀瓦賦》等。毛先舒為其賦作序,評為:“具龍?zhí)⑴P之奇”,“得歌行頓挫之致”;毛際可作序,評為“言情則歌泣忽生,敘事則本末皆見。至于路盡思窮,忽開一境,如鑿山,如墜壑……”。《與芝麓先生書》、《余鴻客金陵詠古詩序》、《蒼梧詞序》等,都寫得跌宕悱惻,有很強的感染力。
著作有《湖海樓詩文詞全集》54卷,其中詞占30卷。 虞美人 無聊
無聊笑捻花枝說,處處鵑啼血。好花須映好樓臺,休傍秦關(guān)蜀棧戰(zhàn)場開。
倚樓極目添愁緒,更對東風語:好風休簸戰(zhàn)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
醉落魄 詠鷹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
【《白雨齋詞話》卷三】陳廷焯曰:“聲色俱厲,較杜陵‘安得爾輩開其群,驅(qū)出六合梟鸞分’之句,更為激烈。”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