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最著名的詩是哪個(于謙還有什么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于謙最著名的詩是哪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于謙還有什么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于謙明朝的詩
于謙最著名的一首詩就是《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最有名的詩
是——石灰吟
于謙 〔明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灰石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把高尚氣節(jié)留在人世間。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骨碎身渾不怕”。“粉身碎骨”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lián)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
明代于謙的詩有哪些?
1.《詠石灰》 年代:?明?作者:?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
2.《岳忠武王祠》 年代:?明?作者:?于謙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zhèn),不見將軍奏凱歌。
3.《荒村》 年代:?明?作者:?于謙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zāi)傷。
4.《除夜宿太原寒甚》 年代:?明?作者:?于謙
寄語天涯客,
輕寒底用愁。
春風來不遠,
只在屋東頭。
5.《詠煤炭》 年代:?明?作者:?于謙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后心。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于謙最著名的5首詩
? ? ? ? ? ? ? ? ? ? ? ? ?石灰吟
于謙 〔明代〕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 ? ? ? ? ? ? ? ? 岳忠武王祠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別朱仙鎮(zhèn),不見將軍奏凱歌。
于謙詩詞代表作
石灰吟
朝代:明朝 作者: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只有經(jīng)過多次撞擊才能從山上開采出來。它把烈火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間。
注釋
(1)石灰吟:贊頌石灰。吟:吟頌。指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2)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千、萬:指撞擊次數(shù)多,不是實指一千一萬。錘,錘打。鑿,開鑿。
(3)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閑:平常,輕松。
(4)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人間:人世間。
創(chuàng)作背景
相傳有一天,于謙走到一座石灰窯前,觀看師傅吟煅燒石灰。只見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經(jīng)過烈火焚燒之后,都變成了白色的石灰。于謙深有感觸,便吟出了《石灰吟》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據(jù)說此時于謙的才十二歲,他寫下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于謙(1398-1457),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jié)庵[ān]。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zhèn)壓漢王朱高煦[xù]之叛。平叛后,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shù)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進京覲見因不向王振獻媚送禮,引起王振不滿遭其暗地指使其黨羽李錫給他加上對皇帝不滿的罪名下獄論死。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