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賞詩詞 怎樣詩詞鑒賞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鑒賞詩詞和怎樣詩詞鑒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賞析古詩詞
如何賞析古詩詞,方法如下:
1、賞析詩詞的形象:鑒賞詩歌的形象就是通過分析詩歌意象的個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
者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社會意義。
2、賞析詩詞的語言:常用術語,“詩眼”,“煉句”。
3、賞析詩詞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
4、評價作品的詩詞內容:評價是鑒賞的最后一步:由對詩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5、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就是分析評價作品主題的社會意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分
析評價要實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貶低也不拔高。
詩詞鑒賞的方法
一、讀懂內容——多角度把握詩詞的內容
1.注意題目。詩歌的題目是詩歌的眼睛,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古詩詞中有的題目集中又含蓄地概括了詩詞的內容、主旨。認真地分析題目,有時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寫的內容。
2.品味關鍵詞。古詩詞中的關鍵詞最能體現古詩詞豐富的內涵,慢慢品味,詩詞的韻味頓生。
3.畫面欣賞。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象去欣賞、品味侮一首古詩詞,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4.體會詩中的意象與意境。古詩詞中的形象與作者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往往是詩人豐富感情的流露。詩歌的意境美,往往是通過詩歌的意象創造出來的。為此要領會一首古詩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自以下幾個問題:①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這些景物形象引發了作者怎樣的聯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分析古詩詞意境要抓住三個方面的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5.領悟深層含義。古詩詞以含蓄委婉吸引讀者,必須通過字面意思去深刻領會詩詞的內容、意境。
二、賞“情”——初步把握詩人所要抒發的感情
“詩言志”“詩緣情”“詩歌合為事而作”,詩人寫詩,絕非無病呻吟,往往是有感而發,感于外而發于心,發于心者即為“情”,古詩詞常常以抒情言志來反映生活。如何初步確定詩的主旨呢?
1.首先應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遭遇經歷、個性特征等。由于詩人所處的時代、環境、經歷、性格、所受的教育程度等不同,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也有區別。
2.其次是通過標題來確定。
3.再次是通過意象(人、景、物)來確定,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義。
三、賞“技”
“技”指表達技巧,就是分析詩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歸納起來主要是指抒情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三個方面。
1.抒情方式。抒情是詩的靈魂,詩人就是借此來言志抒懷的。詩人常用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間接抒情又可分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因事緣情、詠史抒懷等。
2.修辭方法。修辭的運用可以豐富表達的內容,修辭方法的分析對理解詩的內容極為重要,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對比、雙關等。
3.表現手法。①托物言志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②用典。就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③詩人常用渲染、烘托、比興、象征、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借古諷今、抑揚變化、聯想、襯托、對比、想象、照應、點染、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等表現手法來增加詩詞的表現力,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達。在賞析時應注意這些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
四.賞“妙語”
妙語指精妙的詞語,學會賞析凝練精準的詞語,這是古詩詞賞析的較高境界。
近幾年的中考古詩詞鑒賞注重了對詞語理解的考查。詞語的理解賞析,主要是分析其含義和表達作用,體會其妙處。考試時一是會問把某一個詞換成某一個詞行不行;二是會問某一個詞用得很好,好在哪里。那么應從下面幾方面作答:①抓住景物特征來表現事物:②能體現詩人賦予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詩意:③能創造意境和諧美。根據字詞品味這種方法,可以從人物、時空、動靜、聲色、遠近、視聽、剛柔、微宏這些角度來賞析詩句。
五、注重課外誦讀。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是自古以來人們的普遍認識,在古詩詞的鑒賞能力的培養中,誦讀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古詩的鑒賞方法有哪些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古詩詞鑒賞方法:常見表現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飾,直陳自己的喜怒哀樂。
2.間接抒情:即通過寫景、敘事、描繪人物舉動來表達情感,披露心跡。
3.借景抒情:古代詩詞中,有些景物被詩人們賦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義,如柳象征離別,梅象征高潔,月象征團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詩人們在描繪這些景物的同時,往往也寄寓了某種情懷。
4.融情于景:即詩人提筆之際內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動,將情感含蓄于筆下的景物之中,讓讀者去感受、體會。
5.因情造景:詩中的幻境、夢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詩人所描寫的景物不是處于一時一地或并非寫詩時所聞見,而詩人為了抒情的需要卻將它們集聚到一首詩中進行描繪,可稱之為“因情造景”。
6.虛實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詠物詩的重要手法。
7.夸張:夸張是指夸大或縮小事物原有的形態、規模、程度,以增強詩歌的主觀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張)
8.象征:象征是指通過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運用典故來抒情言志、表明心跡。
10.對比:對比就是使對比的雙方的特征更加鮮明,如黑與白的對比,生與死的對比,對與錯的對比,動與靜的對比,通過鮮明的對比來強調、揭示某一種現象,闡釋某一個道理。
古詩鑒賞的方法和技巧
古詩鑒賞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第一步:讀詩題。詩題,是對文章內容的高度概括。拿到一篇古詩詞,先看題目,仔細分析題目所透露的信息。大家回想一下學過的古詩詞,從題目我們往往能知道作者寫作的時間、地點、以及事件。注意:理解詩題的時候,我們要用古義去解讀,不能用今義去想當然。因為古人說話比較精簡,有很多古今異義詞。
第二步:知作者。作者,并不是只看作者的名字,而是去調動你大腦的知識庫,從知識庫里去篩選關于詩人的簡介。是哪個朝代的,生平事跡、知名作品、創作風格等。
第三步:讀詩詞。詩歌,一定要讀,而且還要反復讀。這里讀可以分為初讀、再讀、品讀和誦讀。
第四步:借助注釋,理解詩意。不管是課本還是考試卷子,古詩詞下面,都會給我們一些注釋。這些注釋千萬不要忽視,要利用好。這些注釋一般包括一些地名,或者詩中的重難點字詞。翻譯詩歌,講究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
第五步:賞析古詩詞。這是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我們在鑒賞古詩的時候,可以從表達方式、表現手法、思想感情入手。
第六步,想畫面,誦讀。平時的讀古詩,還要進行最后一步,就是想畫面誦讀。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