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詩有哪些帶讀書的簡單介紹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朱熹的詩有哪些帶讀書,以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朱熹寫的關于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1.朱熹所寫的關于“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1.《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勸學詩》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3.《讀書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4.《司馬光好學》
宋代:朱熹
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蛟隈R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p>
5.《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出生于南劍州尤溪。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二、與讀書有關的句子
1、好讀書,不求甚解。 ——陶淵明 譯文
2、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喬治·馬丁
3、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孔子 譯文
4、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朱熹 譯文
5、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鄭燮 譯文
6、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
7、養(yǎng)心莫若寡欲;至樂無如讀書。 ——鄭成功
8、凡人無不可為圣賢,絕不系乎讀書之多寡。 ——曾國藩 譯文
9、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 ——歐陽修 譯文
10、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楊絳
11、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 ——李欣 譯文
12、讀書人不在黃道黑道,總以事理為要。 ——曹雪芹
2.朱熹說過關于“讀書”的名言有什么
朱熹說過關于“讀書”的名言有:
讀書之法,莫貴于循序而精思?!祆洹缎岳砭x》
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祆洹蹲x書之要》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祆洹队^書有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祆洹队^書有感》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祆洹吨熳尤珪?/p>
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祆洹墩撜Z集注》
仁者,以天下為已責也——朱熹
涵養(yǎng)、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yǎng)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祆?/p>
圣人之所以為圣也,只是好學下問——朱熹
不以小惡掩大善,不以眾短棄一長——朱熹
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有: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p>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顧炎武
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后深,博然后專。 ——魯迅
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chuàng)造。 ——吳晗
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于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欘R剛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劉向
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鄭板橋
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 ——王充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 ——鄭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況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魯迅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 ——高爾基
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讀書對于智慧,也象體操對于身體一樣。 ——艾迪生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列·托爾斯泰
3.朱熹的名言有什么 朱熹關于讀書的名言介紹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 朱熹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 朱熹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 朱熹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 朱熹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 朱熹
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 —— 朱熹
4.宋代朱熹寫的有關讀書的文段有什么
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唯是篤志虛心,反復詳改,為有功耳. 2、使一書通透爛熟,都無記不起處,方可換一書,乃為有益.若但輪流通念,而復之不精,則也未免枉費功夫也. 3、博學,謂天地萬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當學.然亦各有次序,當以急者為先,不可雜而無統(tǒng)也. 4、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又須識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5、為學讀書,須具耐心,細意去領會,切不可粗心.為數重物包裹在里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6、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爾. 7、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8、讀書不可只就紙上求理義,窮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 9、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浪漫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點,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0、心不存,雖讀萬卷書,亦何所用.心不定,故見理不得.今且要讀書,須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鏡;暗鏡如何照物? 11、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是始.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12、觀書須從頭循序漸進,不以淺深難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詳密. 13、凡看書須虛心看,不要先立說,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須如人受訟詞,聽其說盡,然后方可斷. 14、從頭熟讀,逐字訓釋,逐句消詳,逐段反復,虛心努力,且要曉得句下文意.未得于前,則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 15、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16、讀書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 17、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8、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致于此.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5.宋代朱熹寫的有關讀書的文段有什么
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唯是篤志虛心,反復詳改,為有功耳.
2、使一書通透爛熟,都無記不起處,方可換一書,乃為有益.若但輪流通念,而復之不精,則也未免枉費功夫也.
3、博學,謂天地萬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當學.然亦各有次序,當以急者為先,不可雜而無統(tǒng)也.
4、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又須識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5、為學讀書,須具耐心,細意去領會,切不可粗心.為數重物包裹在里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6、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爾.
7、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8、讀書不可只就紙上求理義,窮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
9、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浪漫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點,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0、心不存,雖讀萬卷書,亦何所用.心不定,故見理不得.今且要讀書,須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鏡;暗鏡如何照物?
11、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是始.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12、觀書須從頭循序漸進,不以淺深難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詳密.
13、凡看書須虛心看,不要先立說,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須如人受訟詞,聽其說盡,然后方可斷.
14、從頭熟讀,逐字訓釋,逐句消詳,逐段反復,虛心努力,且要曉得句下文意.未得于前,則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
15、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16、讀書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
17、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jié)節(jié)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致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8、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致于此.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6.關于讀書的詩句有哪些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朱熹關于勤學的詩句
1.關于勤學的 詩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2.關于勤學的古詩
三更燈火五燈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9、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4、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7、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8、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22、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2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7、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1、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3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3.關于勵志勤學的詩句有哪些
1.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寫懷》宋代:岳飛
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缎新冯y·其一》唐代:李白
3.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兩漢:佚名
4.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吨袷非宕亨嵺?/p>
5.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抖棺x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6.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秳駥W詩 / 偶成》宋代:朱熹
7.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金縷衣》唐代:佚名
8.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栋茁苟炊住て湟弧诽拼和踟懓?/p>
9.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渡咸瞄_示頌》唐代:黃蘗禪師
10.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肚趯W》宋代:汪洙
譯文:
1. 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2.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4. 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5.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6.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7.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8.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9.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10.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4.關于勤奮學習的詩句古詩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
5.關于勤學的古詩詞大全
1、原文: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出自:宋代·汪洙《勤學》
釋義: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鄬W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2、原文: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出自:宋代·劉過《書院》
釋義:努力學習就像農人努力耕作,是勤勞還是懶惰只有自己會知道。就算書的種類繁多,只要努力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3、原文:
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山荒聊可田,錢镈還易辦。
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
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遺穗及烏雀,貧寡發(fā)余羨。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出自:明代·王守仁《謫居糧絕請學于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釋義:謫居龍場呵遇到孔子在陳絕糧般的困境,我的隨從們都有不滿的表現(xiàn)。好在這到處的荒坡亦可開荒墾田,農具也還容易籌辦。當地的農人多是刀耕火種,學習模仿也很方便。趁現(xiàn)在春天還沒有過去,趕快種好這幾畝田。難道僅僅是為吃口飽飯,待豐收了還要用它請客設宴。
收割遺下的顆粒就留給烏雀吧,多余下來的糧食散發(fā)給窮困人家。明天早晨就的帶著農具去墾荒,山間寒冷易結冰霜莫誤了時光。
4、原文:
白發(fā)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茍如此,且進杯中物。
出自:魏晉·陶淵明《責子》
釋義:白發(fā)覆垂在兩鬢,我身已不再結實。身邊雖有五男兒,總不喜歡紙與筆。阿舒已經十六歲,懶惰無人能相比。阿宣快到十五歲,也是無心去學習。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識六與七。通兒年齡近九歲,只知尋找梨與栗。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飲酒莫論理。
5、原文:
孟郊常貧苦,忽吟不貧句。為喜玉川子,書船歸洛浦。
乃知君子心,所樂在稽古。漢公得高科,不足唯墳素。
二年佐棠陰,眼黑怕文簿。躍身入三館,爛目閱四庫。
孟貧昔不貧,孫貧今暴富。暴富亦須防,文高被人妬。
出自:宋代·王禹偁《暴富送孫何入史館》
釋義:孟郊曾經十分貧苦,忽然吟詩說不再貧苦;是因為欣喜詩友盧仝,載滿一船書籍返回洛浦。我于是懂得君子心性,感到快樂的是鉆研古書。漢公得中了科第高名,只是還欠缺古籍基礎。兩年來佐理地方政治,雙眼發(fā)黑怕再審閱公文書簿。
現(xiàn)在騰身進入史館,將睜亮眼睛飽讀四庫藏書。我如孟郊一樣生活困窘,精神卻從來不覺貧苦。孫何以前精神不夠豐足,而今一旦如窮人暴富,學問富贍也還需要提防,文才高超恐被他人忌妒。
6.有關勤學的詩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7.有關勤學勵志的詩句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長歌行
《樂府歌辭》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
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8.有關勵志勤學的詩句
1.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寫懷》宋代:岳飛
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缎新冯y·其一》唐代:李白
3.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兩漢:佚名
4.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吨袷非宕亨嵺?/p>
5.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6.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秳駥W詩
/
偶成》宋代:朱熹
7.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督鹂|衣》唐代:佚名
8.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貞白
9.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渡咸瞄_示頌》唐代:黃蘗禪師
10.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肚趯W》宋代:汪洙
譯文:
1.
莫虛度年華白了少年頭,只有獨自悔恨悲悲切切。
2.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3.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4.
經歷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么堅強,不管是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還會依然堅韌挺拔。
5.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6.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7.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8.
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9.
不經過徹骨寒冷,哪有梅花撲鼻芳香。
10.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9.有關勤奮學習的詩句
1、《冬夜讀書示子聿》宋代: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翻譯: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勸學》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翻譯: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3、《勸學詩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翻譯: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4、《讀書》宋代:陸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翻譯:歸鄉(xiāng)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5、《觀書》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翻譯:我對書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還是傍晚憂愁還是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胸中再無半點塵世間世俗的雜念。
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諒也不信這書齋里別有春景。
6、《讀書》唐代:皮日休
家資是何物,積帙列梁梠。高齋曉開卷,獨共圣人語。
英賢雖異世,自古心相許。案頭見蠹魚,猶勝凡儔侶。
翻譯:家中的財產是些什么,就是那滿滿一屋的書籍。在環(huán)境優(yōu)美安靜的書齋緩緩打開書卷,徜徉書海與圣賢心靈對話。
德才兼?zhèn)涞娜藗冸m然沒有在同一時代,但自古以來他們卻是互相贊許欣賞的。在書桌上看見書的欣喜,勝過與闊別已久的好友相見。
朱熹有關讀書的詩
《四時讀書樂 》朱熹
《春 》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夏》
修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暉。
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
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諗讀書趣。
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
《秋》
昨夜前庭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
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
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
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盡千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