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三回頭哪個古詩(一步一回頭的古詩)
一步三回頭下句是什么
一步三回頭,每事三思行。表達了一種依戀不舍的意思。 但從生活現(xiàn)實角度來說,似乎一步三回頭是不可能的事,突出那種依戀的情結(jié)。
后半句意思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是很有限的,就得時時小心謹慎,事事不能莽撞,每說一句話,每辦一件事,時刻用“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來為自己敲響警鐘,經(jīng)常話到舌邊留半句,事到眼前三思行。如此謹言慎行才能讓自己少吃虧,少上當,少犯錯誤。
比如開座談會或是研究某個事物,往往最后一個人的發(fā)言常能被人看作是很有水平和很有見地的意見。但他多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汲取了別人的精髓,剔除其糟粕,對大家的意見做出了總結(jié)、篩選和歸納而得出的。
"一步三回頭"和"三步一回頭" 到底哪個是正確的說法?
"一步三回頭"和"三步一回頭" 都是漢語中使用的俗語。
"一步三回頭"和"三步一回頭"?都能表示依依不舍的狀態(tài),二者在語法角度都是沒有錯誤的,都可以單獨使用,但"一步三回頭"的說法要比“三步一回頭”更加夸張,在使用過程中可視情況使用。
擴展資料:
近義成語:依依不舍
1、成語解釋:
依依:依戀的樣子;舍:放棄。形容很留戀、十分舍不得。
2、成語典故: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候》:“那盧楠直送五百余里,兩下依依不舍。”(盧楠一直送了五百里,兩人依然不舍得分開。)
3、成語語法:
偏正式;作定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一詩中借鶯燕表示早春美景的詩句是哪一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借鶯燕表示早春美景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原文: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釋義: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于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別》《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岳陽樓》《觀刈麥》《宮詞》《問劉十九》《買花》《自河南經(jīng)亂關內(nèi)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等。
1、【錢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
4、【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5、【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譯文:烏鵲啼叫發(fā)出聒噪的聲音,在昏暗的高大樹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節(jié)日里哭泣?風吹動空曠野外中的紙錢,紙錢飛舞,陳舊的墳墓重重疊疊,上面已經(jīng)長滿了綠草。海棠花與梨花掩映著白楊樹,這都是生死離別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黃泉中聽不到我們的哭聲,來祭奠的人在傍晚蕭蕭的雨聲里回去了。
擴展資料:
詩文賞析
1、【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詩人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優(yōu)美詩歌來。
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深厚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fā)”(田雯《古歡堂集》)。這首詩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xiàn),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xiàn)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shù)闷鹨陨显u語的。
2、【草 / 賦得古原草送別】
作者并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huán)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fā)生,該是多么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么富于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游未歸的人。
而這里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這是多么意味深長的結(jié)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jié)清題意,關合全篇,“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余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3、【大林寺桃花】
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nèi)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么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jié)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后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
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xiàn)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fā)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詩人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并未歸去,只不過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一壺老酒解千愁的詩句
1. 關于老酒的詩句是
關于老酒的詩句是 1. 關于老酒的詩句
1、誰知止酒停云老(宋·辛棄疾·《鷓鴣天》)
2、且傾壽酒歌難老(宋·無名氏·《鷓鴣天》)
3、老沒太官糕酒分(宋·劉克莊·《賀新郎》)
4、老來怯酒(宋·沈瀛·《減字木蘭花》)
5、自恨老來憎酒(宋·黃庭堅·《好事近》)
6、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宋·晏殊·《采桑子》)
7、老去可憐杯酒減(宋·吳潛·《滿江紅》)
8、難老一杯春酒美(宋·韓淲·《臨江仙》)
9、酒狂寧限老(宋·陸游·《夜坐》)
10、老饕嗜酒若鴟夷(宋·李綱·《江城子》)
11、老去不禁卮酒(宋·張綱·《好事近》)
12、生平老耽酒(唐·杜甫·《述懷》)
13、但有老盆傾濁酒(宋·陸游·《春雨》)
14、綠酒盈樽足忘老(宋·陸游·《春雨》)
15、有酒可盡醉;老夫老更窮(宋·陸游·《東齋雜書》)
16、老去逢春如病酒(宋·辛棄疾·《定風波 暮春漫興》)
17、半杯濁酒如欺老(宋·陸游·《不寐》)
18、酒肉堆中不知老(宋·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
19、放狂泥酒都忘老(宋·陸游·《戲遣老懹》)
20、詩酒猶關老病身(宋·陸游·《溪上》)
21、故老贈余酒(魏晉·陶淵明·《連雨獨飲》)
22、老淚淋浪卮酒(宋·沈端節(jié)·《鵲橋仙》)
23、老與酒不疏(宋·陸游·《醉書》)
24、追隨歌酒老風流(宋·姜特立·《偶題》)
25、濁酒傾老瓦(宋·陸游·《秋郊有懷》)
26、酒淥初傾老眼明(宋·陸游·《病愈》)
27、愈老愈嗜酒(宋·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
28、老巫半榼酒(宋·陸游·《后雜興》)
29、無歌無酒癡頑老(宋·蔣捷·《步蟾宮》)
30、老來酒盞頓成疏(宋·陸游·《幽興》)
2. 形容老酒的詩句
問劉十九》白居易
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新豐主人 儲光羲
新豐主人新酒熟, 舊客還歸舊堂宿. 滿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軒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東家少女解秦箏. 醉來忘卻巴陵道, 夢中疑是洛陽城.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戲問花門酒家翁 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 摘來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 暮雪初晴候燕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 薄暮途遙歸不歸?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晨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重經(jīng)巴丘 張繼
昔年高接李膺歡, 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 酒腸俱逐酒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中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酒逢知己千杯少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虧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3. 關于老酒的詩句有哪些
詩句如下:
1、誰知止酒停云老(宋·辛棄疾·《鷓鴣天》)
2、且傾壽酒歌難老(宋·無名氏·《鷓鴣天》)
3、老沒太官糕酒分(宋·劉克莊·《賀新郎》)
4、老來怯酒(宋·沈瀛·《減字木蘭花》)
5、自恨老來憎酒(宋·黃庭堅·《好事近》)
6、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宋·晏殊·《采桑子》)
7、老去可憐杯酒減(宋·吳潛·《滿江紅》)
8、難老一杯春酒美(宋·韓淲·《臨江仙》)
9、酒狂寧限老(宋·陸游·《夜坐》)
10、老饕嗜酒若鴟夷(宋·李綱·《江城子》)
11、老去不禁卮酒(宋·張綱·《好事近》)
12、生平老耽酒(唐·杜甫·《述懷》)
13、但有老盆傾濁酒(宋·陸游·《春雨》)
14、綠酒盈樽足忘老(宋·陸游·《春雨》)
15、有酒可盡醉;老夫老更窮(宋·陸游·《東齋雜書》)
老酒基本信息:
老酒即存放時間較長的酒的統(tǒng)稱,泛指所有經(jīng)過陳年的佳釀,包括白酒、紅酒、黃酒、葡萄酒、甜酒、威士忌、白蘭地、琴酒、伏特加等,由于啤酒保質(zhì)期過短而通常老酒的概念是5年以上屬于最佳飲用期,所以啤酒一般沒有老酒的概念。
宋代趙蕃的《懷遠父斯遠成父》中"老酒"就是陳年的酒,老酒這種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
中文名稱:老酒
外文名稱:Old wine
特點:性熱。味甘、苦。香氣非凡
功效:通經(jīng)絡、行血脈、溫脾胃、散濕氣
別稱:糊涂酒
白酒
白酒又名燒酒,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飲料酒。據(jù)《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chuàng)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白酒的生產(chǎn)已有很長的歷史。我國的白酒以其豐富多彩的香型風格聞名于世,而其特殊的生產(chǎn)工藝在世界釀造業(yè)中更獨樹一幟。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fā)酵劑,經(jīng)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由淀粉或糖質(zhì)原料制成酒醅或發(fā)酵醪經(jīng)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zhì)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jīng)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fā)酵劑,利用淀粉質(zhì)(糖質(zhì))原料,經(jīng)蒸煮、糖化、發(fā)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白酒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優(yōu)質(zhì)白酒必須有適當?shù)馁A存期。白酒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國各地區(qū)均有生產(chǎn),以四川、貴州、江蘇、陜西、安徽、山西等地產(chǎn)品最為著名。不同地區(qū)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獨特風格。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蒸餾酒,據(jù)考證,是以發(fā)酵酒演化而來,雖然中國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藥釀酒,但在蒸餾器具出現(xiàn)以前還只能釀造酒度較低的果酒或黃酒。蒸餾器具出現(xiàn)以后,用酒曲及酒藥釀出的酒再經(jīng)過蒸餾,可以得到酒度較高的蒸餾酒,即中國白酒。
陳年白酒經(jīng)過歲月的沉積脂類型氣味更加突出,開瓶即香溢四方。 醇類經(jīng)過陳釀刺激的感覺逐漸變淡,使得其入口順滑。
4. 關于黃酒的詩句
宋 白玉蟾
《胡子嬴庵中偶題》
道人慣吃胡麻飯,來到人間今幾年。
白玉樓前空夜月,黃金殿上起春煙。
閑傾一盞中黃酒,悶掃千章內(nèi)景篇。
昨夜鐘離傳好語,教吾且作地行仙。
唐 白居易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宋 陸游
《十一月五夜風雪寒甚燃薪取暖戲作五字》
束薪從澗底,及此不時求。
力比鵝黃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復恐成驕惰,三更起飯牛。
宋 陸游
《擁爐》
急雨狂風暮不收,燎爐薪暖復何憂。
如傾瀲灩鵝黃酒,似擁蒙茸狐白裘。
大澤羈鴻來萬里,高城傳漏過三籌。
明朝會看稽山雪,莫為沖寒怯上樓。
宋 蘇軾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詩五首暴雨初晴》
秋后風光雨后山,滿城流水碧潺潺。
煙云好處無多子,及取昏鴉未到間。
洛邑従來天地中,嵩高蒼翠北邙紅。
風流耆舊消磨盡,只有青山對病翁。
白汗翻漿午景前,雨余風物便蕭然。
應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掃清風未覺多。
應似畫師吳道子,高堂巨壁寫降魔。
客路三年不見山,上樓相對夢魂間。
明朝卻踏紅塵去,羞向清伊照病顏。
唐 王昌齡
《甘泉歌》
乘輿執(zhí)玉已登壇,細草沾衣春殿寒。
昨夜云生拜初月,萬年甘露水晶盤。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5. 關于歌曲《一壺老酒的詩句
一壺老酒-陸樹銘
喝一壺老酒 讓我回回頭
回頭啊望見 媽媽的淚在流
每一次我離家走
媽媽送兒出家門口
每一回我離家走
一步三回頭
喝一壺老酒 醉上我心頭
濃郁的香味兒 再也喝不夠
每一次你千叮嚀
媽媽你拉著兒的手
每一回你萬囑咐
兒在心中留
喝上這壺老酒啊 讓我回回頭
回頭啊望見 媽媽你還招手
一年年都這樣過
一道道皺紋爬上你的頭
一輩輩就這樣走
春夏冬和秋
喝上這壺老酒啊 讓我回回頭
回頭啊望見 媽媽你還沒走
一年年都這樣過
一道道皺紋爬上你的頭
一輩輩就這樣走
春夏冬和秋
喝上這壺老酒啊 我壯志未酬
喝上這壺老酒忠孝兩難求
喝上這壺老酒那是媽媽你釀的酒
千折百回不回首啊
我大步的往前走啊
6. 形容黃酒的古詩詞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白居易)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十一月五夜風雪寒甚燃薪取暖戲作五字(陸游)束薪從澗底,及此不時求。
力比鵝黃酒,功如狐白裘。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復恐成驕惰,三更起飯牛。擁爐(陸游)急雨狂風暮不收,燎爐薪暖復何憂。
如傾瀲灩鵝黃酒,似擁蒙茸狐白裘。大澤羈鴻來萬里,高城傳漏過三籌。
明朝會看稽山雪,莫為沖寒怯上樓。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詩五首暴雨初晴(蘇軾)秋后風光雨后山,滿城流水碧潺潺。
煙云好處無多子,及取昏鴉未到間。洛邑従來天地中,嵩高蒼翠北邙紅。
風流耆舊消磨盡,只有青山對病翁。(謂富公也。)
白汗翻漿午景前,雨余風物便蕭然。應傾半熟鵝黃酒,照見新晴水碧天。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掃清風未覺多。應似畫師吳道子,高堂巨壁寫降魔。
客路三年不見山,上樓相對夢魂間。明朝卻踏紅塵去,羞向清伊照病顏。
歷棗強縣(王冕)我生值數(shù)奇,長年但奔走。風霜苦侵凌,焉得不白首?前日東阿城,齷齪渾雞狗。
今朝棗強縣,蹐跼隨人后。凄涼有誰知?辛苦只自受。
解凍燎枯槁,屏寒貰黃酒。驅(qū)奴問程途,炊糧借刁斗。
休言美其味,且自精其口。膩垢不能去,面貌殊覺厚。
登頓過村落,不復論妍丑。或遇短發(fā)嫗,或見長眉叟。
指點向人言,此地荒涼久。東住河西使,西古太原守。
高樓對甲第,過眼成林藪。更有好墳墓,亦復為田畝。
富貴生滅漚,禍福翻覆手。彼時與此時,視吾何所有?我聽老叟言,感慨欲吐嘔。
卻羨陶淵明,歸納種楊柳。水調(diào)歌頭(朱敦儒)偏賞中秋月,從古到如今。
金風玉露相間,別做一般清。是處簾櫳爭卷,誰家管弦不動,樂世足歡情。
莫指關山路,空使翠蛾顰。水精盤,鱸魚膾,點新橙。
鵝黃酒暖,纖手傳杯任頻斟。須惜曉參橫后,直到來年今夕,十二數(shù)虧盈。
未必來年看,得似此回明。鷓鴣天(朱敦儒)竹粉吹香杏子丹。
試新紗帽纻衣寬。日長幾案琴書靜,地僻池塘鷗鷺閑。
尋汗漫,聽潺湲。澹然心寄水云間。
無人共酌松黃酒,時有飛仙暗往還。
7. 關于酒的詩句
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2、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北宋-晏殊《浣溪沙》3、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南宋-陸游《游山西村》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魏晉-曹操《短歌行》6、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7、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北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8、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唐-王翰《涼州曲》10、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唐-李白《行路難》1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北宋-范仲淹《漁家傲》13、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4、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北宋-李清照《如夢令》15、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北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16、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17、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北宋-李清照《醉花陰》18、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唐-杜牧《江南春絕句 》19、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北宋-蘇軾《浣溪沙》20、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21、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北宋-范仲淹《蘇幕遮 》22、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唐-王維《漢江臨眺》23、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云》2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謝朓北樓餞別校書叔云》25、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唐-李白《客中行》26、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北宋-柳永《蝶戀花》27、對酒當歌尋思著,月戶星窗,多少舊期約。北宋-晏幾道《醉落魄》28、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29、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唐-杜甫《登高》30、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北宋-柳永《雨霖鈴》。
8. 形容“黃酒”的詩詞有哪些
1、《十一月五夜風雪寒甚燃薪取暖戲作五字》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束薪從澗底,及此不時求。
力比鵝黃酒,功如狐白裘。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復恐成驕惰,三更起飯牛。 2、《鷓鴣天·竹粉吹香杏子丹》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竹粉吹香杏子丹。
試新紗帽紵衣寬。日長幾案琴書靜,地僻池塘鷗鷺閑。
尋汗漫,聽潺湲。淡然心寄水云間。
無人共酌松黃酒,時有飛仙暗往還。 3、《胡子嬴庵中偶題》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道人慣吃胡麻飯,來到人間今幾年。
白玉樓前空夜月,黃金殿上起春煙。閑傾一盞中黃酒,悶掃千章內(nèi)景篇。
昨夜鐘離傳好語,教吾且作地行仙。 4、《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許月卿 一飲地黃酒,冤哉入九泉。
云孤無葬地,雪霽有蒼天。今歲難張詠,他年高董宣。
視吾匣中劍,光射斗牛邊。 5、《井西丹房》 年代: 元 作者: 張憲 葛井西頭更向西,丹房高與白云齊。
鉛田虎下飛紅電,汞海龍沉結(jié)紫泥。山鬼俯欄窺火候,爐神伏地丐刀圭。
飲余一纮中黃酒,坐聽鵑聲松上啼。
9. 關于酒的詩句,誰能告訴我
描寫酒的詩句《問劉十九》白居易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新豐主人 儲光羲 新豐主人新酒熟, 舊客還歸舊堂宿。
滿酌香含北砌花, 盈尊色泛南軒竹。 云散天高秋月明, 東家少女解秦箏。
醉來忘卻巴陵道, 夢中疑是洛陽城。 涼州詞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少年行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 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客中行 李白 蘭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戲問花門酒家翁 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壺百甕花門口。
道傍榆莢仍似錢, 摘來沽酒君肯否? 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 高適 相逢旅館意多違, 暮雪初晴候燕飛。 主人酒盡君未醉。
薄暮途遙歸不歸?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晨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重經(jīng)巴丘 張繼 昔年高接李膺歡, 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隨青草落, 酒腸俱逐酒庭寬。 浮生聚散云相似, 往事冥微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 秋風回首淚闌干。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曹操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山中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酒逢知己千杯少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虧天.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形容龍門石窟的詩句
1、龍門石窟
作者:江蘇啞石? ?現(xiàn)代
兩千三百余尊石佛,止步于崖壁上的窟龕。佛的智慧在于,給人空出段自行化解的距離。
跪拜和祈禱依然擁擠,佛的悲苦在于,用于點化的手指消失于,光陰的黑洞,另有一些石質(zhì)的頭顱和胳臂下落不明。
肢體完整的佛,也有解不開的困局,正以緘默守住時間的秘密。眾神殘缺的部分,并不為人關注。
人的虔誠在于,堅信從佛的慈悲中,領回的自己都是嶄新如初的。
2、龍門石窟
作者:蜀乾爾? 現(xiàn)代
龍門石窟,你也鑿一窟,他也鑿一窟,兩山對峙,無奈伊水中流。
東山千瘡百孔,西山愛莫能助。寒儒問,貧道說,到底誰升仙成佛。
連跳過龍門的鯉魚,都一哭二哭三哭,一步三回頭,是誰還在寄魂于物,夢想千秋不朽。
3、龍門石窟
作者:趙仙泉? ?現(xiàn)代
戰(zhàn)爭的風云在這里消隱,佛的安詳點化出山水的清靜,帝王們在爭奪天下的緊張中,靈魂卻從龍庭飄到龍門,尋找通向來世的途徑。
五百年的堅韌,歷代王朝的接力,創(chuàng)造了令世人驚嘆的傳奇。世代恩怨都在佛的微笑中化解,滾滾紅塵依然生生不息。
當如潮的游人涌向石窟,探詢一尊尊石像的秘密,有誰想起那些能工巧匠,或許當年只是在雕刻一種愿望,為辛苦的百姓祈禱幸福吉祥!
4、洛陽龍門石窟
作者:習吉? ?現(xiàn)代
彈盡身上千里流沙,恭敬地站在龍門石雕佛像前,擦干滿臉的汗水,悄悄地問蒼茫大地,問千年青史,這是文明世界,人間虔誠祈禱福祉的圣地嗎?
翻開歲月的煙雨風云,浩瀚的典籍托出唐皇則天神影,絢麗絲綢彩帶精雕美玉如意,昭示神靈佛窟的文化薈萃。
輕輕的腳步把洛陽踏響,聚集的文人騷客驚訝地解讀,千年壯舉,千年輝煌,太陽瞬間把石佛照的很亮,陽光也來歡樂的閱讀佛的詩章。
神圣的殿堂,典雅端莊慈眉善目的佛,雄踞中原神奇的土壤,佛光普照古國東方。
外國游客蜂擁參禪敬仰,千山歡呼,萬水歌唱,泱泱華夏,幸福吉祥。
擴展資料
龍門石窟始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后,后來,歷經(jīng)東西魏、北齊、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厘米。
龍門夜景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隋唐時期的大、中型洞窟50多個。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燒洞、慈香窯、路洞等,為北魏時期的代表洞窟。
潛溪寺、賓陽南洞、賓陽北洞(以上兩洞的洞窟及窟頂裝飾完成于北魏,佛像完成于隋和初唐)、敬善寺、摩崖三佛龕、萬佛洞、惠簡洞、奉先寺、凈土堂、龍花寺、極南洞等為唐代代表洞窟。
東山全是唐代的窟龕,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個,如二蓮花洞、看經(jīng)寺洞、大萬伍佛洞(又名擂鼓臺三洞)、高平郡王洞等。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龍門石窟延續(xù)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fā)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0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的盜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使石窟蒙難。清末和民國初年的游記史料記載了當時石窟造像被盜嚴重。此外,民國政府為從南京遷都洛陽,修建龍門西山下道路時也炸毀了大量的山麓佛龕。
由于戰(zhàn)亂管理空虛,1930年代到1940年代龍門石窟造像受到了瘋狂的盜鑿,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
龍門石窟也是書法藝術史是寶藏。著名的書法精品龍門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鑒賞家從龍門石窟眾多的石刻造像題記中精選出來的書法極品。這些碑刻不僅記錄了發(fā)愿人造像的動機、目的,還為石窟考古分期斷代提供了依據(jù)。
清代學者康有為曾大力提倡整個社會書寫要用魏碑體,還稱贊魏碑有十美,如:筆法跳躍,結(jié)構(gòu)天成,血肉豐美等。時值今日,魏碑體還作為標語、裝潢用字廣泛使用。由此可見,二十品在書法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龍門石窟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