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有哪些名句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名句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有哪些名句,以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名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名句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作者: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名句是什么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隨風)直到夜郎西。
【題解】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游,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名句】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隨風)直到夜郎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主題有關的名句
唐代詩人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這首七絕,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充滿了對被貶的好友的同情和關切。
相似的詩句還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等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千古名句
千古名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意思是: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原文為: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此詩一說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八載(749年),一說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今湖南懷化黔陽縣)尉,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后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此詩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以抒發感憤,寄托慰藉,表達對王昌齡懷才不遇的惋惜與同情之意。首句寫出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了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詩友遠謫的關切與同情。
三、四兩句寄情于景,對詩友進行由衷的勸勉和寬慰。全詩選擇了楊花、子規、明月、風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編織出一個朦朧的夢境,雖未追敘與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誼,但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把友情抒發得真摯感人。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