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歌子詞牌名有哪些 漁歌子 是詞牌名
今天給各位分享漁歌子詞牌名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漁歌子 是詞牌名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漁歌子》是詞牌名,以漁歌子為詞牌名的古詩還有哪些??
《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詩句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飛翔,江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樂然垂釣,用不著回家。
內容賞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干山,風景很優美。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白鷺就是平常人們叫做鷺鷥的那種水鳥。遠遠望去,它的外形有點象白鶴,腿和脖子特別長,便于在水中尋找食物?!拔魅角鞍橈w”,它們在西塞山前,展翅飛翔,使這個魚米之鄉更顯得生趣洋溢了?!疤一魉本褪翘一ㄋ?。南方每年二三月間,桃花盛開,天氣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幾場春雨,河水就會上漲,于是逆水而上的魚群便多起來了。
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象,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艷艷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镑Z魚”是一種味道特別鮮美的淡水魚,嘴大鱗細,顏色呈黃褐色。春汛來了,漁夫當然不會閑著,他們也忙碌開了?!扒囿梵?,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寫的都是他們?!睔w”,回家。“不須歸”,是說也不須回家了。從漁翁頭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風細雨里欣賞春天水面的景物,讀者便可以體會到漁夫在捕魚時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畫家,據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鮮明,構思巧妙,意境優美,使讀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春汛圖。
這首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擴展資料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是唐代詩人張志和的一首詞。這首詞開頭兩句寫垂釣的地方和季節。這兩句里,出現了山、水、鳥、花、魚,勾勒了一個垂釣的優美環境,為人物出場作好了鋪墊。詞的后兩句寫煙波上垂釣。尾句里的“斜風細雨”既是實寫景物,又另含深意。這首詞通過對自然風光和漁人垂釣的贊美,表現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唐代宗大歷七年(772)九月,顏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張志和駕舟往謁,時值暮春,桃花水漲,鱖魚水美,他們即興唱和,張志和首唱,作詞五首,這首詞是其中之一。這首詞于憲宗時一度散失,長慶三年(823),李德裕訪得之,著錄于其《玄真子漁歌記》文中,始流傳至今。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漁歌子》的詞牌名是什么
《漁歌子》,詞牌名,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后來李珣、孫光憲等詩人用過此調。
《漁歌子》,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原唐教坊曲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原為單調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后來此調多用為雙調。“子”即“曲”,《漁歌子》即《漁歌曲》。
漁歌子詞牌名有哪些
問題一:漁歌子的詞牌名還有什么 《漁歌子》,詞牌名,此調最早見于唐朝詩人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后來李、孫光憲等詩人用過此調。《漁歌子》,又名《漁歌曲》《漁父》《漁父樂》《漁夫辭》
問題二:《漁歌子》的詞牌名是什么 漁歌子本身就是詞牌名,詞也叫“長短句”,“小令”。可以唱,分為上下兩段,兩段之間有空格。
漁歌子??【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漁父》。分單浮、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
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
問題三:漁歌子是詞牌名嗎? 漁歌子
開放分類: 文學、詞匯、生活
漁歌子,詞牌名
漁歌子①?【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②
桃花流水鱖魚肥。③
青箬笠,④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作者】張志和(約730-約810),字子同,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少年有才學,擅長音樂和書畫,很受唐肅宗重視,后隱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徒”,作品多寫閑散生活,詩歌風格清新自然。唐朝肅宗時待詔翰林。后因事貶官,赦還,不復仕進,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叟。著有《玄真子》集《全唐詩》錄其九首詩詞。漁歌子,詞調名,又名漁父歌。本為唐朝教坊曲。分單雙調兩種,單調27字,五句,四平韻;雙調50字,仄聲。張志和《漁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單調。
【釋詞】
漁歌子:原是曲調名,后來人們根據它填詞,又成為詞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吳興縣西南。
鱖魚:即民間所說桂魚,細鱗,淡黃帶褐色斑紋,味道鮮美。
箬:斗笠。用竹片和竹葉編制的帽子,用來擋雨。
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編制的防雨衣服。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名曲。分單調、雙調二體。單調二十七字,平韻,以張氏此調最為著名。雙調,五十字,仄韻。《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刺史顏真卿,因為船破舊了,請顏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詞牌《漁歌子》即始于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白印奔词恰扒印钡暮喎Q。
②西塞山:即道士磯,在湖北大冶縣長江邊。
③鱖(音貴)魚:俗稱“花魚”、“桂魚”。
④箬笠:用竹篾編成的斗笠。
【意思】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的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品評】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靶憋L”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又,舊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張氏《漁歌子》詞共五首,分詠西塞山、釣臺、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漁釣之樂,其地都不在湖州。當依陸游《入蜀記》所說,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磯:“磯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漁父辭》所謂‘西塞山前白鷺風’者?!碧K軾謫居黃州時,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加其語以《浣溪沙》歌之?!?.....
問題四:詞牌名是漁歌子的詞 李:《漁歌子》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李:《漁歌子》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云間,山月里,棹水穿云游戲。
鼓青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孫光憲:《漁歌子》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福節。經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問題五:漁歌子的詞牌名是什么,韻腳是什么。 韻腳:飛,肥,歸。
詞牌名就是漁歌子,又叫漁父。
這首詩描寫了8個景色:
湖光,山色、白鷺、桃花、漁翁,鱖魚,斜風,細雨
問題六:有關《漁歌子》的詞牌名除了張志和寫的還有那首詩? 除了張志和的,應該就以下三首了。
漁歌子(一) 李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
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
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漁歌子(二) 李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
水云間,山月里,棹水穿云游戲。
鼓青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志。
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漁歌子 孫光憲
泛流螢,明又滅。
夜涼水冷東灣闊。
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
一聲宿雁霜時節。
經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問題七:這首詞是唐代詩人張志和寫的。其中漁歌子是這首詞的詞牌名我還知道的詞牌名有()()等。 我看看
問題八:漁歌子的全部詞有哪些? 【唐】 ?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柳如眉,云似發,鮫綃霧e籠香雪。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唐】?李《漁歌子?荻花秋》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舍,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五代】?李煜《漁歌子?浪花有意千重雪》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五代】?李煜《漁歌子?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五代】?孫光憲《漁歌子?泛流螢》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郁烈。一聲宿雁霜時節。經水,過松江,盡屬儂家風月。
【明】?劉基《漁歌子?釣得鳊魚不賣錢》
釣得鳊魚不賣錢,瓷甌引滿看青天。
芳樹下,夕陽邊,睡覺蘆花雪滿船。
【漁歌子】五首?張志和
(一) (二) (三) (四) (五)
西塞山前白鷺飛,釣臺漁父褐為裘,溪灣里釣漁翁,松江蟹舍主人歡,青草湖中月正圓,
桃花流水鱖魚肥。兩兩三三舴艋舟。舴艋為家西復東。菰飯莼羹亦共餐。巴陵漁父棹歌連。
青箬笠,綠蓑衣,能縱棹,慣乘流,江上雪,浦邊風,楓葉落,荻花乾,釣車子,橛頭船,
斜風細雨不須歸。長江白浪不曾憂。笑著荷衣不嘆窮。醉宿漁舟不覺寒。樂在風波不用仙。 這些是比較經典的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