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長江有哪些詩句(描寫長江的詩句有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描寫長江有哪些詩句,以及描寫長江的詩句有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長江的經典詩句
導語:長江,橫跨我國東西,是我國最美麗的江河,下面是關于描寫長江的經典詩句,歡迎參考!
描寫長江的經典詩句
0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____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02、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____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0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0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____杜甫《登高》
05、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____杜甫《旅夜書懷》
0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____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07、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____李白《望天門山》
08、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09、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____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0、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____王勃《滕王閣序》
11、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____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12、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____王勃《山中》
13、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____張籍《春別曲》
1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5、舒卷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____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16、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____杜甫《梅雨》
17、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____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18、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____崔季卿《晴江秋望》
19、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____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20、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____吳潛《水調歌頭·焦山》
21、浮云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____董士錫《虞美人·韶華爭肯偎人住》
22、濤瀾洶涌,風云開闔。____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23、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____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24、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____宋琬《江上阻風》
25、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____宋濂《閱江樓記》
關于長江的文化介紹
古長江的形成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云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于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云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云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云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云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云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并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描寫長江的古詩句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詩句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描寫長江的古詩句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王灣《次北固山下》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 江上思歸》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王勃《山中》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蘇軾《初到黃州》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江北秋陰一半開,晚云含雨卻低回。——王安石《江上》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蘇軾《前赤壁賦》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崔季卿《晴江秋望》
浮云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錫《虞美人·韶華爭肯偎人住》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舒卷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長江千里,煙淡水云闊。——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杜甫《梅雨》
不盡長江滾滾流。——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周德清《塞鴻秋·潯陽即景》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吳潛《水調歌頭·焦山》
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范仲淹《岳陽樓記》
長江東,長江西。——歐陽修《長相思·花似伊》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李賀《巫山高》
正西望長安,下見江水流。——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宋濂《閱江樓記》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賈島《寄朱錫珪》
長江萬里,難將此恨流去。——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一年一度,爛漫離披,似長江去浪。——吳澄《渡江云·揭浩齋送春和韻》
長江遠映青山,回首難窮望眼。——顧德潤《醉高歌帶攤破喜春來·旅中》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趙禹圭《折桂令·長江浩浩西來》
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
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老。——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貫休《古離別》
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李白《送儲邕之武昌》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云際。——蘇軾《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袞袞長江蕭蕭木,送遙天、白雁哀鳴去。——納蘭性德《金縷曲·姜西溟言別賦此贈之》
滿眼長江水,蒼然何郡山。——陳與義《題許道寧畫》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謝逸《送董元達》
高臺不見鳳凰游,浩浩長江入海流。——郭祥正《鳳凰臺次李太白韻》
新秋至,人乍別,順長江水流殘月。——貫云石《壽陽曲·新秋至》
算只君與長江。——蘇軾《滿庭芳·三十三年》
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李白《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長江流遠夢,短棹撥殘星。——王猷定《螺川早發》
樓下長江百丈清,山頭落日半輪明。——杜甫《越王樓歌(太宗子越王貞為綿州刺史,作臺于州城西北)》
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李白《送別》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詩寄》
好去長江千萬里,不須辛苦上龍門。——竇鞏《放魚(武昌作)》
萬里長江水,征夫渡要津。——劉長卿《偶作二首》
舟子相呼起,長江未五更。——齊己《江行早發》
吟盡長江一江月,更無人似謝將軍。——吳融《松江晚泊》
晚泊長江口,寒沙白似霜。——殷堯藩《江行二首》
樓下長江路,舟車晝不閑。——于武陵《江樓春望》
江水東流萬里長,人今漂泊尚他鄉。——楊基《長江萬里圖》
長江險,天可恃。——李東陽《長江險》
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杜甫《長江二首》
長江萬里岷峨來,奔流到海如奔雷。——張弼《長江歌送黎天與之任鎮江》
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趙鼎《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關于長江的古詩有哪些
關于長江的古詩如下:
《春別曲》唐代:張籍。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
《旅夜書懷》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宋: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瞿唐懷古》唐代:杜甫。西南萬壑注,勍敵兩崖開。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削成當白帝,空曲隱陽臺。疏鑿功雖美,陶鈞力大哉。
描寫長江的詩句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送爾長江萬里心,他年來訪南山老。——李白《金陵歌,送別范宣》
3、巨海一邊靜,長江萬里清。——李白《贈升州王使君忠臣》
4、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杜甫《梅雨》
5、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絕岸。——杜甫《白沙渡》
6、日假何道行,雨含長江白。——杜甫《雨二首》
7、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8、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云際。——蘇軾《水龍吟》
長江的相關說明
長江,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僅次于非洲的尼羅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古代文獻中,“江”特指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經三級階梯,自西向東注入東海。長江晝夜不舍,奔流不息,余亞飛詩稱:“流水奔騰向東去,波濤逐浪浪追濤;長江后浪超前浪,后浪后方浪更高”。江水浩浩蕩蕩,浪逐濤追,十分雄偉。
長江和黃河一起并稱為“母親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華夏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長江同黃河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她孕育產生了長江文明、石家河文化等文化體系。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長江 (世界水能第一大河,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
描寫長江有哪些詩句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描寫長江的詩句有什么?、描寫長江有哪些詩句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