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曲知幾,陽春曲知幾拼音
很多朋友對于陽春曲知幾和陽春曲知幾拼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元曲:陽春曲·知幾
白樸的《陽春曲·知幾》一共有四首。題目"知幾"意為應有先見之明,知變之幾微。《易·系辭下》云:"子曰:知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元曲精選:陽春曲·知幾。歡迎大家閱讀!
陽春曲·知幾(作者:白樸)
【原文】
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且淹留。閑袖手,貧煞也風流。
【寫作背景】
作者對世事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安于貧困,認為名士自流,這種生活態度和處世觀念,在元代知識界有一定的'代表性。
【注解】
牢緘口:緊緊地閉上嘴。
淹留:停留,久留。
貧煞:非常貧窮。
【譯文】
知道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卻牢牢地閉著口,明白誰是誰非卻只暗地里點頭。姑且在詩書堆里停留吧,對世事悠閑地袖手旁觀,窮死也風流。
【作品簡析】
白樸的《陽春曲·知幾》一共有四首。題目"知幾"意為應有先見之明,知變之幾微。《易·系辭下》云:"子曰:知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第一首曲子表明了作者對世事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安于貧困,認為名士自風流。小令劈頭一聯對偶。"知榮知辱"出于老莊思想。作者說自己知道何者為榮,何者為辱,只是"牢緘口",不愿說破而已。"誰是誰非暗點頭"句意幾同。"詩書叢里淹留"表現了白樸的主要生活內容。第二首和第三首曲子繼續極力描寫作者縱酒詩酒的生活態度。而第四首則是回答為什么采取如此生活態度的理由。
曲子中"閑袖手,貧煞也風流"兩句化用蘇軾、元好問等人詞句,表現了作者的安貧樂命的思想。這種遠官場而近貧民的生活態度和處世觀念,在元代知識界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呂陽春曲知幾有哪些內容?
[中呂陽春曲]知幾原文: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樂山樂水總相宜。君細推,今古幾人知?
譯文:張良不愧為有遠見的人,他功成自退,不再過問朝政,那是保全自身的計策啊!范蠡更是有過人的遠見,他回到煙波浩渺的太湖,那是為了遠離越王勾踐的暗害和殺機啊!盡情地游山吧,盡情地玩水吧,都一樣地相宜。您仔細想想,自古至今有幾位明白這個道理?
《陽春曲·知幾》賞析
導語:白樸的《陽春曲·知幾》一共有四首。題目“知幾”意為應有先見之明,知變之幾微。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帶來《陽春曲·知幾》賞析,歡迎閱讀學習!
知榮知辱牢緘口③,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淹留④。閑袖手,貧煞也風流⑤。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回頭滄海又塵飛。日月疾,白發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詩困⑥,常被吟魂惱醉魂⑦。四時風月一閑身⑧。無用人,詩酒樂天真⑨。
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樂山樂水總相宜。君細推,今古幾人知。
注釋
①中呂:十二宮調之一。陽春曲是它的曲牌。
②知幾(jī):了解事物發生變化的關鍵和先兆。幾:隱微預兆。
③知榮:就是要懂是“持盈保泰”的道理。知辱:就是要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 老子 》二十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這是老子明哲保身的哲學。緘(jiān)口:把嘴巴縫起來。《說苑·敬慎》:“ 孔子 之周,觀于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后因以緘口表示閉口不言。
④淹留:停留。《離騷》:“時繽紛其變易兮,曾何足以淹留。
⑤“貧煞”句:即使貧窮到了極點也是榮幸的。風流,這里作榮幸、光彩講。
⑥酒困:謂飲酒過多,為酒所困。詩困:謂搜索桔腸,終日苦吟。
⑦吟魂:指作詩的興致和動機。也叫“詩魂”。醉魂:謂飲酒過多,以致神志不清的精神狀態。
⑧四時:一指春、夏、秋、冬四季;一指朝、暮、晝、夜。風月:指清風明月等自然景物。 歐陽修 《玉樓春》:“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⑨天真:指沒有做作和虛偽,不受禮俗影響的天性。
譯文
其一:
知道什么是光榮,什么是恥辱,卻牢牢地閉著口,明白誰是誰非卻只暗地里點頭。姑且在詩書堆里停留吧,對世事悠閑地袖手旁觀,窮死也風流。
賞析
白樸 的《陽春曲·知幾》一共有四首。題目“知幾”意為應有先見之明,知變之幾微。《易·系辭下》云:“子曰:知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第一首曲子表明了作者對世事采取袖手旁觀的態度,安于貧困,認為名士自風流。小令劈頭一聯對偶。“知榮知辱”出于老莊思想。作者說自己知道何者為榮,何者為辱,只是“牢緘口”,不愿說破而已。“誰是誰非暗點頭”句意幾同。“詩書叢里淹留”表現了白樸的主要生活內容。第二首和第三首曲子繼續極力描寫作者縱酒詩酒的'生活態度。而第四首則是回答為什么采取如此生活態度的理由。
曲子中“閑袖手,貧煞也風流”兩句化用 蘇軾 、 元好問 等人詞句,表現了作者的安貧樂命的思想。這種遠官場而近貧民的生活態度和處世觀念,在元代知識界有一定的代表性。
《中呂 陽春曲 知幾》注釋
【中呂】陽春曲_知幾知榮知原文:
知幾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且淹留。閑袖手,貧煞也風流。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回頭滄海又塵飛。日月疾,白發故人稀。不因酒困因詩困,常被吟魂惱醉魂。四時風月一閑身。無用人,詩酒樂天真。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樂山樂水總相宜。君細推,今古幾人知。題情輕拈斑管書心中,細折銀箋寫恨詞。可憐不慣害相思,則被你個肯字兒,迄逗我許多時。鬢云懶理松金鳳,胭粉慷施減玉容。傷情經歲繡幃空,心緒冗,悶倚翠屏風。慷拈粉線閑金縷,懶酌瓊漿冷玉壺。才郎一去信音疏,長嘆吁,香臉淚如珠。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奶娘催逼緊拘鉗,甚是嚴,越間阻越情忺。笑將紅袖遮銀燭,不放才郎夜看書。相偎相抱取歡娛,止不過迭應舉,及第待何如。百忙里鉸甚鞋兒樣,寂寞幃冷篆香。向前摟定可贈娘,止不過趕嫁妝,誤了又何妨。
【中呂】陽春曲_知幾知榮知注釋:
【暗點頭】朱衣點頭。傳為宋歐陽修主考閱卷事。后“暗點頭”遂成科舉中選的代稱。《古今小說·趙伯升茶肆遇仁宗》:“舊年曾作登科客,今日還期暗點頭。”清張岱《夜航船·會試》:“歐陽修知貢舉,考試閱卷,常覺一朱衣人在座后點頭,然后文章入格。始疑傳吏,及回視,一無所見,因語同列而三嘆。常有句云:‘文章自古無憑據,惟愿朱衣暗點頭。’”參見“朱衣點頭”。
【今朝有酒今朝醉】日有酒今日醉”。今天有酒則今天痛飲。比喻只圖眼前享樂。唐權審《絕句》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宋晏殊《秋蕊香》詞:“今朝有酒今朝醉,遮莫更長無睡。”元無名氏《桃花女》第一折:“常言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魏文建《華陽游擊隊》:“不能今日有酒今日醉,還應該節省點,拿出一部份救濟窮苦的老百姓。”
【樂山樂水】各自愛好不同。語本《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程外書》卷七:“樂山樂水,氣類相合。”典
【害相思】因極度思念而產生愁悶、痛苦。《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調唆織女害相思,引得嫦娥離月殿。”清李漁《風箏誤·婚鬧》:“為甚的一載分離人便老,全不似舊日的蓮花貌,莫不是擔愁悶,害相思,因此上把容焦。”
整理:zhl201611
元曲欣賞:陽春曲·知幾(白樸)
陽春曲·知幾(白樸)
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
詩書叢里且淹留。
閑袖手,貧煞也風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
回頭滄海又塵飛。
日月疾,白發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詩困,常被吟魂惱醉魂。
四時風月一閑身。
無用人,詩酒樂天真。
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
樂山樂水總相宜。
君細推,今古幾人知。
——————————————————————
今天初二,迎財神,未寫詩。
白樸的作品我最喜歡那句“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楊堤紅蓼灘頭。”生動鮮明,自然流暢,宜歌宜畫。
《陽春曲·知幾》也是頗有意思。《易·系辭下》里說:“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是處世哲學,人生智慧。“詩書叢里淹留”、“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是生活方式,灑脫態度。
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樂山樂水總相宜”、“四時風月一閑身”,全身遠害,知幾見吉。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