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里誰知人有事,峽中誰知有人來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峽里誰知人有事,以及峽中誰知有人來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
新年第一天上班,打開《唐詩三百首》,一眼看到的居然是王維的《桃源行》,里面的這兩句詩,成了我對新年的向往——“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新的一年,我要生活在桃花源里,不知世事,白云悠悠:)。 回首2007年,雖然已經模糊不清,用惠民兄弟和吳晶晶小朋友的話說就是:“我們這些做行政的,做輔導員的,基本上已經沒有什么記憶力了。”所以去年的細枝末節,我真的是有些記不太清了。但是,我還是愿望回頭擲予她熱愛的一瞥,因為她是如此的豐富,如此的絢麗多彩:)。 這一年,我的論文順利答辯,偶是碩士了,呵呵。其實拿到文憑并不重要,我拿到這個文憑所做的一切依然是三年前本科生就能做的事,重要的是,我擺脫了原來并不適合我的工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并且與我所熱愛的古代文學又靜心地相愛了三年,這三年,不能說我學會了多少東西,但我至少更懂得了愛她的方式,所以,在以后,當我再沒有機會全心全意去熱愛她的時候,我依然能夠忙里偷閑地與她幽會,即使在最忙亂的時候,也依然是山河靜好,歲月不驚:)。 這一年,我離開了我的親人,我最重要的朋友,來到千里之外的成都與小蛋白相依為命。偶爾一個人坐著公車穿梭在異鄉的霓虹燈下的時候,還是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濕了眼眶就夠了,再微微地會心一笑,就成長了:)。 這一年,我有了自己的新工作。多么幸運的事啊,這么喜歡的一份工作。昨晚是新年的第一天,晚上晚點名,特地選了一個暖和的大教室,287個人坐在一起,關暗燈光,看照片。透過那些印著時間痕跡的畫面,我們一起回顧了我們的2007下半年,一起分享了我們蛻變時的小小疼痛以及成蝶后的感動與喜悅。就象欣寶寶發給我的短信——“擁有了你,我們是幸福的;擁有了我們,你是最富有的?!本褪侨绱税?,相互陪伴的日子:)。 這一年,我和小蛋白的心愿,很多都沒有實現。但是就實現的來說,已經足夠。有些愿望,想起來,就好比于曠野中看到了一樹桃花,忍不住停下腳來品味一翻,欣賞一翻,但再次上路的時候,便也就此遺忘。這一年,我們更親近,并對來年充滿期待:)。 這一年,掛念很多人,希望你們安好。 新的一年,一切更美麗:)
《桃源行》“峽里誰知有人事”下句是: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的下一句?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的下一句是: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這句話出自唐朝王維《桃源行》。
《桃源行》
【作者】王維?【朝代】唐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云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云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云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白話翻譯:
漁舟順溪而下,追尋那美妙的春景,夾岸桃花映紅了古渡口兩旁。
花樹繽紛,忘記了路程遠近;行到青溪盡處,忽然隱約似見人煙。
走入了幽深曲折的山口,再往前,豁然開朗一片平川。
遠望去叢叢綠樹有如云霞綺聚集,進村見戶戶門前翠竹鮮花掩映。
第一次才聽說漢以后的朝代,村民穿戴的還是秦代衣裝。
他們世代聚居在武陵源,在這里共建了世外田園。
明月朗照,松下房櫳寂靜;旭日升起,村中雞犬聲響起。
村人驚訝地把外客迎接,爭相邀請,詢問那世上的消息。
清晨的街巷,家家打掃花徑;傍晚的溪邊,漁樵乘船回村。
當初因避亂世逃出塵寰,尋到這桃源仙境便不歸還。
從此隱居峽谷,再不管外間變化;世人求訪異境,不過是空望云山。
漁人不懷疑這是難得的仙境,但凡心未盡只把家園掛牽;出洞后他不顧隔山隔水,又決定辭家來此仙源。
自認為來過的地方不會迷路,怎知道眼前的峰壑全然改變。
當時曾記得山徑幽深,沿青溪幾回彎曲才到桃林。
此日又逢春天,依然遍地桃花水;仙源何處,已杳杳難尋,不辨道路!
擴展資料
此詩取材于陶淵明的散文《桃花源記》,詩中將“桃花源”中的云、樹、花、竹、雞犬、房舍以及閭巷、田園等描繪成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表現了桃源中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處處洋溢著人間田園生活的氣息。全詩筆力舒健,從容雅致,通過形象的畫面來開拓詩境,充分反映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
王維這首《桃源行》,由于成功地在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基礎上進行了藝術上的再創造,因而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得以與散文《桃花源記》并世流傳?!短以葱小返乃囆g再創造,主要表現在開拓詩的意境上;而這種詩的意境,又主要通過一幅幅形象的畫面體現出來。
王維這首詩中把桃源說成“靈境”“仙源”,很多人有非議。其實,詩中的“靈境”,也有云、樹、花、竹、雞犬、房舍以及閭巷、田園,桃源中人也照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處處洋溢著人間田園生活的氣息。它反映了王維青年時代美好的生活理想,其主題思想,與散文《桃花源記》基本上是一致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打一動物,提示:風輕云淡。
“空山”包含以下四層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翠綠成蔭,遮掩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如王維《鹿柴》所云“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二是指此處遠離塵囂,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桃花源記》),有如世外桃源,遺世獨立,又如洞天福地,快樂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霽,萬物一新,銀輝四射,天地生輝,呈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潔凈,熠熠生輝的燦爛圖景;四指空而不虛,靜而不寂,活力無限,意趣萬千,因為山中有歡歌笑語,漁舟晚唱,有明月朗照,清泉潺潺??梢?,雨后空山帶給人們的不是孤獨、寂寞,不是沉寂、死滅,而是生機活力,妙趣橫生。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