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艷歌出自哪里,古艷歌全文解釋
大家好,關于古艷歌出自哪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古艷歌全文解釋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衣服雖說新的好,但人還是故人最好。
這句詩出自漢代無名氏創作的文章棄婦詩《古艷歌》
原詩
《古艷歌》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譯文
被迫出走的棄婦,猶如孤苦的白兔,一會兒東邊走一會兒西邊去。被迫要走,不想走卻又無可奈何,而仍戀故人。衣服雖說新的好,但人還是故人最好。
擴展資料:
典故
明代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 卷三》里記載《古艷歌》由來:竇玄狀貌絕異,天子使出其妻,妻以公主。妻悲怨,寄書云:“棄妻斥女,敬白竇生:卑賤鄙陋,不如貴人。妾日以遠,彼日以親。何所控訴,仰呼蒼!悲哉竇生!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可去。彼獨何人,而居斯處?”又歌云:“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時人憐而傳之,亦名艷歌。
(譯文:洞玄相貌驚人,天子賜給他一個妻子,把公主嫁給他為妻。公主悲傷怨恨,寫信說:“(洞玄)拋棄妻子還斥責我:出身低下見識淺薄,比不上貴人。我一天天遠離他。為什么申訴,仰頭呼喊上蒼!竇生多么可悲啊!衣服不討厭新的,人不討厭故人。悲傷難以忍受,怨恨不可以離開。
那是什么樣的人,而要在這個地方?”又唱道:“孤獨無依靠的白兔,向東逃走又往西顧。舊的衣服不如新的好,人還是舊人更勝新人。”當時人可憐她而而傳唱,也叫艷歌。)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這首詩的前兩句即以動物起興,興中兼含比喻,用動物喻人,比喻自己被出而終戀故人。“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是規勸故人應當念舊,珍惜舊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艷歌
《華山畿》和《古艷歌》屬于樂府里的哪一種
《華山畿》是南朝著名愛情民歌集,現有樂府《吳聲歌曲》25首,
《古艷歌》是漢無名氏歌,屬于民歌
樂府詩從內容看可分三種:
貴族文人所作之頌歌
「郊廟歌辭」, 為祀天地,太廟,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辭」, 為朝廷宴饗所用.
「舞曲歌辭」, 分雅舞,雜舞.雅舞用於郊廟,燕饗; 雜舞用於宴會.
軍樂
「鼓吹曲辭」, 是用短簫鐃鼓的軍樂.
「橫吹曲辭」, 是用鼓角在馬上吹奏的軍樂.
民間的歌辭
「相和歌辭」, 為漢世街陌謠謳, 起初只是人們隨意吟誦,「后漸被之管弦, 即為相和曲」.
「清商曲辭」, 源出於相和三調, 內容多為反映當時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雜曲歌辭」, 有寫心志, 抒情思, 敘宴游, 發怨憤, 言戰爭行役, 或緣於佛老, 或出於夷虜.兼收并載, 故稱雜曲.
既然是民歌那么《華山畿》和《古艷歌》屬于樂府里民間歌辭類。
《華山畿》出自《吳聲歌曲》是清商曲辭類。
《古艷歌》應屬雜曲歌辭類(不太確定)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們共勉。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是什么意思
意思:一只孤單的兔子跑來跑去東張西望。衣服是新的好,人卻還是舊的好。
拓展資料
出處:樂府《古艷歌》
原文: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作品簡介:
寫棄婦被迫出走,猶如孤苦的白兔,往東去卻又往西顧,雖走而仍念故人。 是規勸故人應當念舊。 而并不是說新人未必比舊人好,念舊和戀舊有很大的區別。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如何解釋?
樂府《古艷歌》:“煢煢(孤獨無依貌)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這首詩的前兩句即以動物起興,興中兼含比喻。寫棄婦被迫出走,猶如孤苦的白兔,往東去卻又往西顧,雖走而仍戀故人。后兩句是規勸故人應當念舊。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最初見于《太平御覽》卷六百八十九,題為《古艷歌》,無作者名氏。明、清人選本往往作竇玄妻《古怨歌》。《藝文類聚》
卷三十記竇玄妻事云:“后漢竇玄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舊妻與玄書別曰:‘棄妻斥女敬白竇生:卑賤鄙陋,不如貴人。妾日已遠,彼日已親。何所告訴,仰呼蒼天。悲哉竇生!衣不厭新,人不厭故。悲不可忍?怨不自去。彼獨何人,而居是處。’”并不曾提到竇玄妻作這首歌。今仍從《太平御覽》。這首詩是棄婦詩,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出而終戀故人,下二句是說服故人也應該念舊。
詩經中的“人不如新,衣不如故”出自哪里
衣不如新,出自《古艷歌》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古艷歌出自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古艷歌全文解釋、古艷歌出自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