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刪韻有哪些,十五刪韻七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十五刪韻有哪些,以及十五刪韻七律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看《紅樓夢》中眾人作詩時(shí),要求‘二蕭’,‘十四寒’,‘十五刪’等韻的,請問還有其他什么韻?
您說的是平水韻,是寫古代詩歌用的,由于發(fā)布下全文,給您留下詩韻與詞韻的網(wǎng)址 ;ct=335544320lm=0sc=0rn=30tn=baiduPostBrowserword=%BA%EC%C2%A5%C3%CEpn=0rs1=1 另附詩詞格律常識
笠翁對韻| 十五刪
林對塢,嶺對巒,晝永對春閑。
謀深對望重,任大對投艱。
裙裊裊,佩珊珊,守塞對當(dāng)關(guān)。
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鉤彎。
叔寶君臣皆縱逸,重華父母是嚚頑。
名動帝畿,西蜀三蘇來日下;
壯游京洛,東吳二陸起云間。
臨對仿,吝對慳,討逆對平蠻。
忠肝對義膽,霧發(fā)對云鬟。
埋筆冢,爛柯山,月貌對天顏。
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
隴樹飛來鸚鵡綠,池筠密處鷓鴣斑。
秋露橫江,蘇子月明游赤壁;
凍云迷嶺,韓公雪擁過藍(lán)關(guān)。
七律·長征的云崖暖是什么意思
是指紅軍巧渡金沙江,不費(fèi)一兵一卒,所以他們很開心,這里不光指的是天氣還有心情,天氣是指當(dāng)時(shí)是五月間,浪拍打在懸崖上使紅軍感到溫暖。
韻腳有什么?像《紅樓夢》中的“十三元”“十五刪”,除了這些,還有什么?
上平聲: 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 六魚七虞八齊九佳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 一先二蕭三肴四豪五歌 六麻七陽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上聲: 一董二腫三講四紙五尾 六語七麌八薺九蟹十賄 十一軫 十二吻 十三阮 十四旱 十五潸 十六銑 十七筱 十八巧 十九皓 二十哿 廿一馬 廿二養(yǎng) 廿三梗 廿四迥 廿五有 廿六寢 廿七感 廿八儉 廿九豏 去聲 一送二宋三絳四置五未 六御七遇八霽九泰十卦 十一隊(duì) 十二震 十三問 十四愿 十五翰 十六諫 十七霰 十八嘯 十九效 二十號 廿一個 廿二祃 廿三漾 廿四敬 廿五徑 廿六宥 廿七沁 廿八勘 廿九艷 三十陷 入聲: 一屋二沃三覺四質(zhì)五物 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藥 十一陌 十二錫 十三職 十四緝 十五合 十六葉 十七洽
《笠翁對韻.十五刪》
林對塢,嶺對巒。晝永對春閑①。謀深對望重②,任大對投艱③。裙裊裊,佩珊珊④。守塞對當(dāng)關(guān)⑤。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鉤彎⑥。叔寶君臣皆縱逸,重華父母是嚚(yín )頑⑦。名動帝畿(jī),西蜀三蘇來日下;壯游京洛,東吳二陸起云間⑧。
① 晝永:亦作“永晝”,漫長的白天。
[宋]林逋《病中謝馬彭年見訪》詩云:“山空門自掩,晝永枕頻移。”
[宋]李清照《醉花陰》詞云:“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 ? 春閑:農(nóng)事以冬春為清閑月份。
《漢書·劉般傳》云:“且以冬春閑月,不妨農(nóng)事。”
[唐]白居易《觀刈麥》詩云:“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 ? ② 謀深:即“深謀”,計(jì)謀深遠(yuǎn)。
太史公司馬遷說:“賈誼曰:‘深謀遠(yuǎn)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xiāng)時(shí)之士也。’”
? ? 望重:名望威重。多用來稱頌老年人。
《晉書·簡文三子傳》云:“元顯因諷禮官下議,稱己德隆望重,既錄百揆,內(nèi)外群僚皆應(yīng)盡敬。”
?
③ 任大投艱:亦作“遺大投艱”。
語出《尚書·大誥》“予造天役(我受上天支使),遺大投艱于朕(天子自稱)身”。意思是,上天把重大而艱巨的責(zé)任托付給我。
遺、投:均為“降給”之意。
? ? ④ 裙裊裊
裊裊:隨風(fēng)飄動貌。
[南朝梁]王筠《楚妃吟》云:“蝶飛蘭復(fù)熏,裊裊輕風(fēng)入翠裙。”
? 佩珊珊
珊珊:聲音清脆悅耳舒緩。
[唐]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詩云:“虹裳霞帔步搖冠(鳳冠), 鈿瓔累累佩珊珊。”
[唐]杜甫《鄭駙馬宅宴洞中》詩云:“自是秦樓壓鄭谷,時(shí)聞雜佩聲珊珊。”
? ⑤守塞:防守邊塞。
《漢書·晁錯傳》云:“然令遠(yuǎn)方之卒守塞,一歲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
[南朝宋]謝靈運(yùn)《上書勸伐河北》詩云:“若游騎長驅(qū),則沙漠風(fēng)靡。若嚴(yán)兵守塞,則冀方山固。”
? ? 當(dāng)關(guān):把守關(guān)口。
[唐]李白《蜀道難》云:“劍閣(關(guān)名)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 ? ⑦ 密云千里合
這是明朝朱希晦《寄李適庵陳叔向二先生》中“江東千里暮云合”詩句的化用。
? ? 新月一鉤彎
這是宋朝詩人陸游《倚樓》中“新月纖纖玉一鉤”詩句的化用。
? ? ⑨ 叔寶君臣皆縱逸
南朝陳國末代皇帝陳叔寶,字符秀,小字黃奴。他生活侈靡。因嫌居處簡陋,不能作為藏嬌之金屋,于是在臨光殿的前面,起臨春、結(jié)綺、望仙三閣。閣高數(shù)十丈,袤延數(shù)十間,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窗牖墻壁欄檻,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裝飾。門口垂著珍珠簾,里面設(shè)有寶床寶帳。服玩珍奇,器物瑰麗,皆近古未有。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名花。每當(dāng)微風(fēng)吹過,香聞數(shù)十里。
陳叔寶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jié)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其中有復(fù)道連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見幸,輪流召幸,得游其上。張麗華曾于閣上梳妝,有時(shí)臨軒獨(dú)坐,有時(shí)倚欄遙望,看見的人都以為仙子臨凡,在縹緲的天上,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陳叔寶深居高閣,整日里花天酒地,不聞外事。還與妃嬪、文臣游宴,制作艷詞,如《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
他下令建大皇寺,內(nèi)造七級浮圖,工尚未竣,為火所焚。沿邊州郡將隋兵入侵的消息飛報(bào)入朝。朝廷上下卻不以為意,只有仆射袁憲,請出兵抵御,后主卻不聽。
及隋軍深入,州郡相繼告急,后主叔寶依舊享樂不止,而且還笑著對侍從說:“齊兵三來,周師再至,無不摧敗而去,彼何為者耶?”孔范也說:“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斷南北,今日隋軍,豈能飛渡?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虜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有人妄傳北軍的馬在路上死去很多。孔范說:“可惜,此是我馬,何為而死?”后主聽后大笑,深以為然,君臣上下歌妓縱酒,賦詩如故,似乎亡國的威脅并不存在。
不久,隋兵攻入京都健康(今南京),被隋兵俘虜,陳國滅亡。
? 重華父母是嚚頑
嚚頑:蠢而頑固。
古帝虞舜,名重華。舜的家世非常不幸,母死父盲,繼母又奸詐,異母弟名象,也常欺侮他。有一次,舜爬到糧倉頂上去涂泥巴,父親就在下面放火焚燒糧倉,但舜借助兩個斗笠保護(hù)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從糧倉上跳下來逃走了。后來,父親又讓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鑿出一條通往別處的暗道。挖井挖到深處時(shí),父親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從暗道逃開了。他們本以為舜必死無疑,但后來看到舜還活著時(shí),就假惺惺地說:“你跑到哪里去了?我們特別想你。”他們經(jīng)常想方設(shè)法害舜,但舜不計(jì)前嫌,還像以前一樣侍奉父親、友愛弟弟。這需要多大的肚量啊。
⑧? 名動帝畿,西蜀三蘇來日下
三蘇,是指北宋時(shí)的著名文學(xué)家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他們都是四川眉山人,也就是所謂的西蜀人,所以稱“西蜀三蘇”。后來都被列為“唐宋八大家”。
日下,就是天子腳下的意思,指的還是京城。
壯游京洛,東吳二陸起云間
京洛:京城洛陽。
云間:松江府的舊稱。
西晉吳郡吳縣人陸機(jī)、陸云兄弟二人,為三國時(shí)期吳國名將吳遜、吳抗之后。吳亡后,居家勤學(xué)。太康末年,同到洛陽,文才傾動一時(shí),世稱“二陸”。他們在東吳亡后,來到洛陽從政。后被成都王司馬穎殺害。(見《晉書·陸機(jī)傳》)
? ?
臨對仿,吝對慳(qiān)①。討逆對平蠻②。忠肝對義膽③,霧發(fā)對云鬟④。埋筆冢(zhǒnɡ),爛柯山⑤。月貌對天顏⑥。龍潛終得躍,鳥倦亦知還⑦。隴樹飛來鸚鵡綠,湘筠啼處鷓鴣斑⑧。秋露橫江,蘇子月明游赤壁;凍雪迷嶺,韓公雪擁過藍(lán)關(guān)⑨。
①吝慳:吝嗇。
[唐]韓愈《辭唱歌》云:“復(fù)遣慳吝者,贈金不皺眉。”
②? ? 討逆平蠻:討伐叛逆,平定蠻人。
舊時(shí)稱南方少數(shù)民族為蠻人。(參見本卷“十一真”韻注)
③? 忠肝義膽:赤膽忠心。
[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云:“忠肝義膽不可狀,要與人間留好樣。”
④? ? 霧鬢云鬟:亦作“霧鬢鳳鬟”,形容婦女發(fā)髻松散飄逸。
[宋]蘇軾《題毛女真》詩云:“霧鬢鳳鬟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
⑤? 埋筆冢:埋筆的墳。
唐書法家懷素,本姓錢,僧人,字藏真,長沙人。精勤學(xué)書,以善“狂草”出名。傳說他用過的禿筆成堆,埋于山下,號曰“筆冢”。(見[唐]李肇《國史補(bǔ)》)
另傳,陳、隋間吳興永欣寺僧人智永是著名的書法家,相傳他寫字積下來的禿筆頭就有十甕,后埋成一墓,號曰“退筆冢”。(見[唐]張懷瓘《書斷·僧智永》)
? ? 爛柯山
神話傳說,晉人王質(zhì)到石室山砍柴,看到幾個童子在下棋、唱歌,便放下斧頭視聽。童子送給王質(zhì)一枚似棗核的東西,王質(zhì)將其含于口中,不覺饑餓。未久,童子對王質(zhì)說:“你為何還不回家?”王質(zhì)起身欲歸,看斧,已經(jīng)腐爛;回到村里,與己同齡者都已過世。(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
⑥ 月貌:形容美女的面貌豐滿如圓月。
[隋]江總《優(yōu)填像銘》云:“眸云齒雪,月貌金容。”
? ? 天顏:帝王的容顏。
[唐]杜甫《紫宸殿退朝口號》詩云:“晝漏稀聞高閣殿,天顏有喜近臣知。”
⑦? ? 龍潛終得躍
《周易·乾卦》云:“初九,潛龍勿用(潛伏水中之龍,暫難施展其才能)……九四,或躍在淵(時(shí)機(jī)到,則騰躍于淵)”比喻好環(huán)境宜于英雄用武。
? ? 鳥倦亦知還
疲倦的飛鳥也知道回巢,比喻厭倦游宦生涯的人。
[晉]陶潛《歸去來兮辭》云:“云無心以出岫(浮云悠然飄出山坳),鳥倦飛而知還。”
⑧? 隴樹飛來鸚鵡綠
綠羽鸚鵡隴西來。綠羽鸚鵡多產(chǎn)于隴西,故也稱為“隴禽”,人舌能言。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鸚鵡》中“隴西鸚鵡到江東,養(yǎng)得經(jīng)年嘴漸紅”詩意的化用。
? ? 湘筠啼處鷓鴣斑
舜妃淚沾竹呈斑。
筠:竹的別名。
這是明朝史謹(jǐn)《謝郭舍人贈斑竹杖》中“鄉(xiāng)日(從前。鄉(xiāng),通‘向’,往日)曾沾妃子淚,至今猶帶鷓鴣斑”詩句的化用。
神話傳說,舜帝死于南巡,葬于蒼梧(今湖南九嶷山)。舜妃娥皇、女英思念舜帝,痛楚不已,滴淚沾竹,竹呈斑紋,故稱“斑竹”。二妃死后,化為湘水之神,故又稱“湘妃竹”。(見[南朝梁]任昉《述異記》)
? ⑨? 秋露橫江,蘇子月明游赤壁
蘇軾在黃州做官,曾與客月夜泛舟游赤壁。他在《前赤壁賦》中寫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月圓之日),蘇子(蘇軾自稱)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 ? 凍雪迷嶺,韓公雪擁過藍(lán)關(guān)
唐代詩人韓愈,曾任刑部侍郎,因上書諫阻唐憲宗“迎佛骨”,觸怒憲宗,被貶到距長安八千之遙的潮州任刺史。韓愈赴任時(shí)路過藍(lán)關(guān),天下大雪,遂借秦嶺云橫之景賦詩《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抒發(fā)其離開長安的心情:“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即藍(lán)田關(guān))馬不前。”(見韓愈《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OK,本文到此結(jié)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diǎn)和對其真實(shí)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shí)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